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
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它们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产生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实质: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三国同盟:德、奥、意 三国协约:英、法、俄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4~21课 复习提要
回顾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 性成 就及 时代 代表 国家 主要 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 代 瓦特蒸汽机的发 明 人类进入“蒸汽时 代” 英国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蒸汽机(瓦特)、火车机 车(史蒂芬孙)、汽船 (富尔顿)
19世纪70年 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 美国、德 国 电磁感应规律(法拉第)、 发电机(西门子)、电灯 (爱迪生)内燃机、汽车 (卡尔本茨)、飞机(莱 特兄弟)
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2、改革内容: 3、历史意义:
农奴制危机
a.农奴有了人身自由 b.农奴获得“解放”时,可获得一块份 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次改革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 伟大转折点
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内容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术,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发展 教育。
2.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作用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