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迁移现象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36.05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浅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引言: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无疑对于观众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字幕翻译常常需要进行归化或异化的处理。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展现中国文化和乡土风情的作品,其字幕翻译中也存在着归化与异化的现象,本文将从译者的角度对《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探讨。
一、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归化:将外来文化或语言翻译为本国文化或语言,使其更加贴近本国观众的认知和习惯。
归化翻译强调的是目标语文化的接受和认同,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并接受影片中的内容。
异化:保留原文的特色、呈现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外来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异化翻译强调的是源文化的表达和传播,充分展现外来文化的风貌和特点。
二、《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现象1. 归化翻译的例子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有一段描述年轻人在城市工作的情节,片中出现了“996工作制”这个词汇。
译文将“996”翻译成了“加班加点一天无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996”这一特殊的工作制度传达给观众,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影片中的情节,也符合观众对工作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2. 异化翻译的例子电影中有一段描写了一个家庭团圆的场景,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饭菜。
原文中的台词是“先喜盈门,再桃李满堂”,译文将其翻译成了“先开开心心,再家庭圆满”,这样的翻译形式既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特色,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团结和美满的传统价值观。
三、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对于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这样涉及到地域文化和特定话语的影片来说,字幕翻译的策略也需要灵活运用归化与异化的手法。
1. 对于影片中的乡土文化和传统风情对于原文中的一些固定搭配和谚语,可以选择采用异化翻译的方式,以保留原文的韵味和特色。
例如,对于“日子过得真快”这个表达,可以将其翻译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的翻译方式既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也展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诗意和哲理。
论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换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交流的增多,字幕翻译在电影、电视剧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成为人们听懂外语,了解国外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字幕翻译中,文化转换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从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换问题入手,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一、语言的文化基础首先,要理解字幕翻译中存在文化转换问题的原因,我们需要了解语言的文化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贯穿于文化的方方面面。
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表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换问题。
以中英两种语言为例,中文重视礼貌和人际关系,而英语注重实用性和简洁性。
在翻译时,如果直译的话,容易出现信息量不足、表述冗长等问题。
又如,中文中有成语、俗语等文化特色,而英文中则包含了大量的外来语等文化元素,这些文化特征也会在翻译中出现。
二、文化障碍对字幕翻译的影响文化障碍对字幕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障碍:由于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完全理解文化内涵,才能准确地传达信息。
2. 价值观障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在翻译中需要较大的审美观念上的把握,才能将原意准确传达。
3. 习惯障碍:因为不同国家的人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存在差异,这也会导致一些文化障碍,需要在翻译中进行文化转换。
三、如何解决文化转换问题1. 了解双方文化:翻译工作者需要对源文本所表达的含义进行彻底了解,并尝试理解文化背景的内涵,寻求更为精准的文化转换方法。
2. 进行加工和改写:如果仅是简单的直译,容易引起误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工和改写,以适应目标文化。
3. 融入本地特色:为了让字幕更贴近当地的市场需求,翻译工作者需要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爱好和情感需求,进行相应的本地化调整。
四、结语字幕翻译能够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和理解,是促进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方式。
论析影视字幕翻译中跨文化信息的转换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论文关键词]影视字幕翻译;跨文化;转换[论文摘要]本文从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入手,阐述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的处理方式,分析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信息转换特征,解决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语义冲突的矛盾,为观众更准确地理解影视内容提供帮助。
字幕翻译是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体现了两种语言的转换和文化传递的移植过程。
由于东西方在民族文化和特点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不同的特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更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在大众传媒不断兴起的今天,不同语种的影视作品都是通过字幕翻译向全球各地的观众表现其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并以此来突破影视片的语言限制。
影视字幕翻译在正确传递原片语言信息的同时不同程度地传达了原片的文化信息。
因此,在影视字幕翻译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的交际特色,传递文化内涵,还要注意译文、字幕在原有语意、语境的基础上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
因为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文本,字幕翻译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在进行最佳语言沟通和文化传播的同时,必须照顾到受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取向。
合理进行字幕翻译的保留与创新,达到双向的结合与平衡。
因此,跨文化交际下的语言与文化转换是影视字幕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影视字幕翻译有别于其他形式的翻译,它是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同时出现的惟一翻译形式。
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是字幕翻译的两种形式。
影视字幕翻译一般指语际字幕,是指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将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的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作为理解的辅助手段。
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传递影视语义语境,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
字幕翻译已经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字幕翻译在进行文化传递的同时必须避免因文化内涵不同而导致的信息流失与信息超出现象。
浅析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以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例浅析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以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例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电影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字幕翻译作为电影跨越文化和语言的桥梁,对于影片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就成为了翻译者们需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影片《你好,李焕英》为例,从归化与异化策略两方面展开探讨。
归化是指将外文表达或文化现象转化为接受方所熟悉或习惯的形式,使得观众更易于理解。
在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转变上。
例如,在影片中,李焕英使用了大量的中国口语和俚语,这些口语和俚语往往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内涵。
为了让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李焕英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字幕翻译可以选择将这些口语和俚语翻译成国外观众更熟悉的表达方式,即归化翻译。
比如李焕英在影片中说的“你弄啥嘞?”可以翻译成“What are you up to?”或者“What are you doing?”,这样更符合国外观众的习惯表达方式,也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意。
然而,字幕翻译中的归化策略也并非没有争议。
一些观点认为,归化翻译可能导致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丧失,让观众无法真正感受到原本的文化氛围。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李焕英的口语和俚语正是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
过度的归化翻译可能会使观众失去对中国文化的真实了解。
因此,在进行归化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意把握度,避免过度归化。
与归化相对的是异化,它指的是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特色,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原本的文化氛围。
在《你好,李焕英》中,有一幕李焕英的妈妈给她寄快递,邮局员工问了一句“手续费全国都一样,你到底寄到哪里去呀?”在片中,这一问句体现了中国邮政普遍存在的问题,顺便也描绘了李焕英的故乡。
而在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可以选择保留这句话的原文表达方式,例如将其翻译成"Is it the same post fee everywhere, may I ask where is your destination?",这样一方面让国外观众感受到了原文中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传达了关键信息。
电影字幕翻译问题研究报告1. 引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受众。
对于非母语为英语的观众来说,字幕翻译是他们理解电影情节和对话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电影字幕翻译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语言表达的转化等。
本研究将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方案。
2. 电影字幕翻译问题分析2.1 文化差异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因此,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必须考虑如何传达原始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尽量准确地转化文化差异。
2.2 语言表达的转化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将原始对话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3 资源和时间限制电影的字幕翻译通常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翻译人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完成字幕翻译工作,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然而,字幕翻译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字幕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 电影字幕翻译的解决方案3.1 专业字幕翻译团队为了解决电影字幕翻译问题,一些电影制作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字幕翻译团队。
这些团队由专业的翻译人员组成,他们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深入的文化了解。
通过专业团队的努力,可以提高字幕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3.2 机器翻译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字幕翻译解决方案。
机器翻译技术可以自动将源语言转化为目标语言,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
然而,机器翻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语法错误、不准确的词义转化等,这需要人工翻译人员进行修改和校对。
3.3 协同翻译平台协同翻译平台是一种集成在线翻译工具和团队合作功能的平台。
通过协同翻译平台,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进行字幕翻译,并进行实时的交流和协作。
浅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浅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电影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而字幕翻译在电影国际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字幕翻译既要准确传递电影的内容,又要考虑到观众的阅读体验和文化背景。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聚焦中国乡村生活的影片,在字幕翻译中涉及到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指文化适应和融入翻译目标语言和文化环境的过程,也就是将源语言的词语或文化元素翻译成目标语言中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
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归化的翻译策略体现在对中国的乡村文化和特色的传达上。
例如,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早晨吃粥”这个场景,在英文字幕中将其翻译为“morning porridge”。
这种翻译方式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用英文词汇传达出来,既准确表达了电影中的情节,又让外国观众对中国乡村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另外,电影中的许多中国特有的食物和物品也被归化地翻译成了英文,比如“糖葫芦”翻译成“candied haws”,“风筝”翻译成“kite”,这样的翻译策略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情节,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异化是指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和特色,不加入翻译目标语言的翻译策略。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也有一些体现异化的翻译策略。
比如,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对白“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在英文字幕中被翻译成了“more important to catch mice than to argue over the colorof the cat”。
这里保留了原文中的“黑猫白猫捉老鼠就是好猫”的形象语言,采用了更加自由的翻译方式,来传达出相同的意思。
这种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能够保留源语言的文化元素,也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新奇和亲切的观影体验。
在字幕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的。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字幕翻译既保留了原作的文化特色,又在传递信息的准确性上做了一定调整。
电影字幕翻译异化一、翻译的异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字幕翻译的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女主人公莫尼卡向客人介绍她所做的饭时说:“Yeah,Ithinkwe’rereadyforourfirstcourse。
Ok,um,thesearerot—shrimpravioli,andcilantropandousauce,有人将此处的“ravioli”翻译成为云吞。
然而“ravioli”其实是指一种方形的意大利食品,内有馅。
而云吞是中国广东传统地方食品,如果这样翻译,很多的中国观众就会想,原来外国人也会做中国地方菜,这样既曲解了原意又不利于观众了解外国文化。
所以使用异化的翻译方式译为“意大利小方饺”就更为恰当。
《阿甘正传》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一部好莱坞作品,曾一举获得1995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六项桂冠。
该剧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片中语言贴近生活,政治、宗教等文化内涵丰富,许多对白被奉为经典而广为传颂:Forrest:LieutenantDan,whatareyoudoinghere?LieutenantDan:Well,thoughtI’dtryOU tmysealegs。
福雷斯:丹中尉,你来做什么?丹中尉:嗯,我想到海中施展拳脚。
剧中“sealeg”的含义是“不晕船”,此处译者没有直接使用归化的策略,将其译为“我想来看看我晕不晕船”,而是采用异化策略,保留了源语中“海”和“拳脚”的文化意象,这是符合人物个性的。
首先,丹中尉出身军人,言语中必然会有几分豪迈和张狂;其次,丹中尉在越战中失去双腿,强调他仍然有“脚”可施展,体现他不服输、敢与命运斗争的性格,为他最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又如中国电影《功夫》中“洪家铁线拳”,采用异化策略译为“IronFistfromtheHungSchool”;“昆仑派的蛤蟆功”译为“theToadStyleofKwanLunSchool”:“虎行”译为“TigerStyle”。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电影扮演了世界各地人们娱乐、学习英语以及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角色。
电影字幕翻译是将电影中的对话和文字转化为不同语言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一些翻译策略。
一、文化因素对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1. 背景知识与文化难题:电影中的对话常常包含各种背景知识和文化细节,这使得电影字幕翻译面临着一些困难。
例如,英语电影经常涉及到特定地理位置、历史事件、名人或文化象征等。
如果观众在字幕中没有获得足够的背景信息,就可能无法理解电影场景的真正含义。
2. 文化差异与幽默翻译:不同的文化对幽默有不同的理解。
电影中的幽默经常依赖于语言的双关语或文化特点。
因此,翻译者需要考虑如何在字幕中传达电影中的幽默元素,同时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到电影的幽默。
3. 社会习俗与礼仪:电影中还包含各种社会习俗和礼仪,这也是字幕翻译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例如,不同国家的问候方式、礼节和社会规范可能有很大的区别。
翻译者需要根据观众的文化背景,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确保字幕在传达情节的同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1. 保留文化特色:在电影字幕翻译中,保留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者可以尽量保持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将其传达给观众。
例如,如果电影中出现了某种特定的习俗或文化象征,可以在字幕中添加一些适当的解释或说明,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2. 考虑观众的背景: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也是字幕翻译策略的一部分。
翻译者需要了解观众对于电影中的文化差异和细节的理解程度。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观众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理解,在字幕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背景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含义。
3. 简化和转换:有些文化细节在字幕中很难直接传达,这时翻译者可以使用简化或转换的策略。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笑话或幽默元素,可以尝试使用类似的幽默元素,而不是直接翻译,并在字幕中添加一些有关文化的背景信息,以便观众能够理解。
英语电影台词翻译中的文化传播分析英语电影台词翻译中的文化传播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扮演了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作用。
英语电影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台词翻译涉及到了文化传播的问题。
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电影台词翻译中的文化传播问题,并探讨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首先,英语电影台词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是影响翻译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电影中,人物的言谈举止是反映其所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元素往往是与特定语言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的。
例如,在美国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美国文化紧密相关的台词,例如“land of opportunity”(机会之地)等。
这些具有浓厚美国特色的台词对于翻译人员来说,要在保留原意的前提下寻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其中所嵌入的文化含义。
其次,英语电影台词的翻译还要考虑到目标语言与英语之间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语言结构均存在差异,这就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翻译对话时,翻译人员需要根据情境和观众的理解水平,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有时候,翻译人员会采用“意译”或“文化补充”的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中的情感、幽默、韵味等元素。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过度解释或加入过多的文化元素,以免导致观众的理解困扰。
此外,在电影台词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还需要考虑到音频和视觉之间的差异。
电影作为一种多媒体形式,不仅仅通过对话来传递信息,还通过配乐、音效、视觉效果等方式来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
因此,在翻译台词时,翻译人员需要注意如何将原文中所包含的音乐、声音和视觉效果的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相应的表达方式。
这要求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音韵感和想象力,以确保观众能够在观影过程中获得类似的感受和理解。
最后,英语电影台词翻译中的文化传播也需要考虑到观众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在接受电影文化时具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背景知识,这对翻译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字幕翻译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际工作。
它通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文字,帮助观众理解并享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电视剧和其他媒体内容。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际问题在字幕翻译中经常出现。
本文旨在研究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根源之一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因此直接将一种语言的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文字是不够的。
翻译人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便传达原始语言中的意义和情感。
例如,某种笑话在一个文化中可能很有趣,但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无法理解。
因此,在字幕翻译中,了解文化差异并进行文化转换非常重要。
二、语言表达和文化潜台词的翻译字幕翻译中还存在语言表达和文化潜台词的翻译问题。
在某些语言中,人们使用隐含意思或暗示的方式进行沟通,而在其他语言中,直接表达更为常见。
这种差异给字幕翻译增加了复杂性。
翻译人员需要充分理解原始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用规则,以在目标语言中传达相同的意思和情感。
此外,一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字幕翻译中,准确翻译语言表达和文化潜台词是至关重要的。
三、文化特定的概念和翻译某些文化特定的概念也是字幕翻译中的一个挑战。
例如,某些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可能含有独特的神话、宗教或历史背景。
翻译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合适概念和术语。
这需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同时,翻译人员还需要处理不同语言中的不同表达方式,以确保传达准确的信息。
四、字幕翻译的技术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字幕翻译的技术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自动翻译软件和语音识别技术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这些技术工具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问题上。
自动翻译软件往往无法准确理解和翻译文化背景和潜台词。
从电影字幕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和电影行业的發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涌入中国市场。
电影的目标受众不仅要覆盖具有外语能力的听众,还要考虑到外语水平低、没有外语学习背景及听障人士等。
字幕能帮助观众理解电影角色,翻译工作者应注意字幕的使用是否能被观众熟悉。
字幕不会自动生成,电影角色也不会自我解释,因此字幕要能引起观众和人物之间的共鸣。
本文分析了中西文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上的差异,观看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性的外语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外语爱好者的喜爱,因此,电影的字幕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1.对文字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和英语之间也体现了在同一概念词汇的不一致性。
有学者表示,“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而译者以电影为媒体,以原创电影为基础,以观众翻译为中心的翻译过程” 。
不同的语言在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与其他文化内涵不同的东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意义上。
中英文词汇意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情感色彩和意义上,因此译者需充分利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引导目标语言读者和听众,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
2.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根据历史文化对不同民族的影响,这使得中文有隐性语法,而英文有明确的语法。
因此,这正是中英文句子结构差异较大的原因。
中国人普遍喜欢以人为主体,而西方人则喜欢用这个客体作为主语;汉语中更多的是主动句句子,而英语中更多的是被动句。
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追求句子意义的清晰,不强调形式的完整性,英语的句法关系比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关系更合理。
二、文化差异影响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电影字幕翻译本身的特点是即时而流行的,这也决定了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
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能让所有观众都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
下面举一些电影字幕翻译时常用的翻译方法。
1.直译。
曾有学者表示,“电影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或非文学翻译,观众观看电影,电影画面稍纵即逝,观众不能重复视频或字幕。
电影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研究——以电影《冲撞》为例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字幕翻译在将影片内容传递给观众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翻译形式,需要在传达原作意义的基础上,考虑接受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本文以电影《冲撞》为例,探讨其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一、研究背景《冲撞》是一部由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导演合作拍摄的电影,讲述了一位陷入人生困境的日本商人和一位被刺客追杀的美国女人在东京街头相遇,并共同对抗杀手的故事。
该电影中汇聚了东西方的文化元素和社会背景,为字幕翻译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二、归化与异化的定义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策略。
归化即翻译将目标语接受者所熟悉的词汇、语言习惯,使之符合目标语的习惯。
异化则是采用源语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保留源文化的独特性。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运用是为了达到在保持原作情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让观众更易接受和理解。
三、《冲撞》字幕翻译的归化策略在《冲撞》的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使用更多地体现在对话的表达方式和词汇的转化上。
在日语中,一些国内特有的词汇或习惯用语需要通过归化来保持对目标语观众的易懂性。
例如,当日本商人哀川翔遇到被追杀的美国女人露西时,他说道:“确实,我连女人都没有交过”,字幕翻译为:“诶,确实,我不太会交往女性。
”这里,翻译将“女人”改为“女性”,符合了汉语中常用的对女性的称谓,使得观众更易理解。
四、《冲撞》字幕翻译的异化策略相较于归化,异化策略在《冲撞》的字幕翻译中并不常见,但也有部分对于源语的直译和保留。
这种保留源语表达的方式能够凸显电影的异域风情,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影片所要传达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电影的开场,当被追杀的露西试图掌握日本商人哀川的肩膀时,哀川的反应是“Ouch”(啊)这类常用于英语中的表达。
字幕翻译与之相符,保留了原文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对电影《冲撞》的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交流中,字幕翻译在传达作品情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又需要顾及到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理解。
MOV IEL ITERATUR E /影视翻译 2010年第3期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迁移现象浅析■张晶晶1 常朝朝2(1.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9;2.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093)[摘 要] 当今社会,在众多跨文化交流媒介当中,电影可谓是最为普及和大众化的一种方式。
本文以美国电影《关键投票》和《阿甘正传》字幕翻译中的具体文化迁移现象为例证,通过分析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文化迁移现象及其影响,进而对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文化迁移现象的存在及其对电影跨文化传播所具有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电影字幕翻译;文化迁移;跨文化传播一、文化迁移及电影字幕翻译概述电影作为当今传媒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日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外语影片的大量引进,极大地促进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在引进的外国影片中英文电影占据着最大的比例,因而影响力也最大。
由于大部分中国观众并不具备直接欣赏英文影片的能力,字幕翻译就成为中国观众观看异国电影,理解与接受异国文化的必备环节。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大不同语系,产生于两大具有深刻差异的文化背景下。
“一方面,语言文本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所以翻译的产品不仅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而且具有媒介文化产品的属性;另一方面,译者本身不仅是个体劳动者,而且还是所属文化群体的代言人。
这样翻译的事情又显示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的特征,而且往往表现出在译者自由意志中不断涌动着的自觉的文化意识。
”(麻争旗,2007:106)英文电影语言中所表现的异国文化在翻译成汉语字幕时不可避免地会因为译者自身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文化迁移就必然会出现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所以汉语字幕就随之会在表达英语文化方面留下文化迁移的痕迹。
此时电影所起的文化沟通作用也会因这种文化迁移而受到一定的影响。
翻译中的文化迁移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熟悉使用源语的人们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来衡定原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文化干扰。
影视字幕文化翻译思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影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愈加紧密。
在这个过程中,字幕文化翻译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它通过将影视语言转化为其他语言,加深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然而,影视字幕文化翻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考验,比如语言和文化差异、时效性等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阐述影视字幕文化翻译的思索和探索。
一、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挑战字幕文化翻译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
语言之间的差异包括语法、词汇和语气等方面。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尽量保留原语言的语境和意义,同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恰当的转译,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影视字幕文化翻译的挑战之一。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翻译者需要了解这些文化特点,才能准确地传达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信息。
例如,汉语中的“将心比心”意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而英语中的“treat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则更加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
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才能准确地表达这个概念。
二、时效性的挑战影视作品是时效性的,特别是电影和电视剧等。
这些作品通常只有短暂的上映和播放时间,这意味着字幕翻译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
如果翻译工作不够及时或准确,观众可能会错过观看这些作品的机会。
在一些情况下,翻译者可能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译工作,这可能导致翻译质量的下降。
影视行业的压力和敏感性需要翻译者对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准时性高度重视。
三、追求翻译的艺术性影视字幕文化翻译的思索和探索也要追求翻译的艺术性。
字幕文化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递,还应该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影视作品中的情感、意义和文化背景可以借助翻译的方式来传达。
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著名的一句台词“Jack, I want you to draw me like one of your French girls.”在翻译成中文时,翻译者不仅要保留对话的语境,还要尽量让翻译的语言与女主角的文化以及她的情感状态相符合,这是一种更多产生于译者的艺术性和文化背景的提炼和贡献。
《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因素一、本文概述《功夫熊猫》作为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的作品,自上映以来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其中,字幕翻译在将这部影片呈现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因素,分析翻译过程中如何平衡源语言的文化特色与目标语言观众的接受度,以及翻译策略对影片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
文章将首先介绍《功夫熊猫》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然后分析字幕翻译中的文化适应和翻译策略,最后探讨这些翻译选择如何影响影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和接受。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跨文化传播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影视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跨文化传播理论概述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方式,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文化背景对信息的编码、解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跨文化传播的核心在于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确保信息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准确理解和接受。
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文化差异、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是几个核心概念。
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文化认同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某一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适应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不同文化时,通过调整自身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来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对于电影字幕翻译而言,跨文化传播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不仅是娱乐工具,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字幕翻译作为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因此,在进行字幕翻译时,译者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等因素,确保翻译出的字幕能够准确传达原片的文化内涵,同时符合目标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语言习惯。
跨文化传播理论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原则。
专业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换问题研究电影是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在本土观众中受欢迎,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就给电影字幕翻译带来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研究专业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换问题。
一、文化差异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1语言差异不同语言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这导致了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例如,英语中的一些幽默和双关语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无法完全转换或理解。
字幕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意的同时,尽量寻找对应的翻译方式,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并享受到电影中的幽默。
1.2文化背景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这将影响观众对电影中情节、角色和对话的理解。
字幕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在翻译中避免使用具有歧义或会引起不必要争议的词语,以促进观众的沟通和理解。
二、文化转换策略2.1本土化翻译本土化翻译是指根据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口语习惯,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和转换的翻译策略。
通过使用本土化翻译,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电影中的情节和对话。
例如,将某些文化上的隐喻转化为当地的类比,使观众更容易理解。
2.2文化说明和补充对于某些重要的文化元素或常识,字幕翻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文化说明或补充来帮助观众理解。
这种策略可以在不影响电影观看体验的情况下,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
2.3替代翻译对于一些无法直接翻译的文化元素,字幕翻译者可以采用替代翻译的策略。
例如,对于某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笑话,字幕翻译者可以选择使用与之相似的当地笑话,以保持观众的笑点。
三、案例研究: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字幕翻译以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字幕翻译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转换是如何应用于字幕翻译中的。
由于中美两国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字幕翻译面临着一些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字幕翻译者采用了多种文化转换策略来确保中国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电影中的情节和对话。
在一些具有强烈美国文化特色的电影中,字幕翻译者通过本土化翻译策略将美国文化元素转化为中国观众更熟悉的元素。
电影字幕翻译中不可忽视的中西文化差异电影是承载大众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影片的大量引进,也极大地促进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在引进的外国影片中英文电影占据着最大的比例,因而影响力也最大。
由于很多中国观众并不具备直接欣赏英文影片的能力,配以本族语的字幕翻译的英文电影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同时也能让他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外文电影作品成为一种需要。
字幕翻译的重要性和翻译策略就尤为重要。
、字幕翻译字幕翻译就是指在影片中,把源语的口头对话以共时的方式译为目的语,通常位于屏幕下方。
字幕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下,向处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观众最有效的传达相关信息,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电影作品。
为了实现字幕翻译的目的,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不仅必须遵循相关的翻译原则,采取特定的翻译策略,而且还要特别重视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现象。
上海外国语大学钱绍昌教授早在2000 年就指出字幕翻译的重要性,并呼吁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同时归结了影视语言的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等五个特性,这对影视的字幕翻译有很高的指导性。
(钱绍昌,2000)如何理解表达翻译出影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重要,因为,在外国电影字幕翻译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 语言的风格 要和口语一致等。
由于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 在字幕翻蕴的言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实现源语效果的最大 化。
由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翻译时无论是形式内 容的取舍, 还是文化信息的处理, 既要保持影片的艺术类型和语 言风格, 又要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 这就要求字幕翻译要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结合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充分 表现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每部电影都有特定的文化信息, 文化信息可能为目的语观众所不知, 只有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 略,合理处理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 有语言和文化特点, 采用归化策略表达影片内容和信息, 以帮助 观众在观看注有译文字幕的影片时,充分理解影片所传达的意 义。
MOVIEL ITERATURE/影视翻译2010年第3期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迁移现象浅析张晶晶1 常朝朝2(1.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9;2.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093) [摘 要] 当今社会,在众多跨文化交流媒介当中,电影可谓是最为普及和大众化的一种方式。
本文以美国电影关键投票!和阿甘正传!字幕翻译中的具体文化迁移现象为例证,通过分析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文化迁移现象及其影响,进而对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文化迁移现象的存在及其对电影跨文化传播所具有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电影字幕翻译;文化迁移;跨文化传播一、文化迁移及电影字幕翻译概述电影作为当今传媒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日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外语影片的大量引进,极大地促进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在引进的外国影片中英文电影占据着最大的比例,因而影响力也最大。
由于大部分中国观众并不具备直接欣赏英文影片的能力,字幕翻译就成为中国观众观看异国电影,理解与接受异国文化的必备环节。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大不同语系,产生于两大具有深刻差异的文化背景下。
∀一方面,语言文本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所以翻译的产品不仅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而且具有媒介文化产品的属性;另一方面,译者本身不仅是个体劳动者,而且还是所属文化群体的代言人。
这样翻译的事情又显示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的特征,而且往往表现出在译者自由意志中不断涌动着的自觉的文化意识。
#(麻争旗,2007: 106)英文电影语言中所表现的异国文化在翻译成汉语字幕时不可避免地会因为译者自身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文化迁移就必然会出现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所以汉语字幕就随之会在表达英语文化方面留下文化迁移的痕迹。
此时电影所起的文化沟通作用也会因这种文化迁移而受到一定的影响。
翻译中的文化迁移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熟悉使用源语的人们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来衡定原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文化干扰。
因此,翻译中的文化迁移现象可以定义为:翻译活动过程中的以译者为媒介的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迁移现象的影响力有其独特之处,较之其他形式的文学翻译影响深刻而广泛。
本文将以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迁移现象为例证,通过对其中的文化迁移现象的分析来探讨影视字幕翻译的文化迁移现象与跨文化交流及文化传播的内在影响。
二、电影字幕翻译中不同层次的文化迁移文化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概念,所以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和相互影响也是有层次的。
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迁移可以归纳为三类:表层文化迁移、中层文化迁移和内层文化迁移。
表层文化迁移可以表述为:字幕翻译中所表现出的体现在语言上的属于文化范畴最直观的内容,如一些中英文对应词汇的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迁移现象。
中层文化迁移指那些字幕翻译中所表现出的体现在语言上的属于文化范畴中的规范与价值观的内容,如一些相关于人际关系、各种体制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的语句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迁移现象。
内层文化迁移是指那些字幕翻译中所表现出的体现在语言上的属于文化范畴中的基本判断,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理、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的语句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迁移现象。
在下面的部分中本文结合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例子来讨论这三种文化迁移:∃A ttenti on!The open i ng t h is m orn i ng is offi c i a lly can ce lled.注意!今天早上的例会正式取消。
(关键投票!)%Son o f a gun!士兵们!(关键投票!)&It was li ke o l den ti m es,w e was li ke peas and carro ts.就像当年一样,我们秤不离砣。
(阿甘正传!)∋I(m taki ng$24,562.47.我带来两万四千五百六十二块四毛七分。
(阿甘正传!)上面例∃的∀open i ng#被翻译成了∀例会#,在译者看来,早上一般公司是会开例会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把∀open i ng#翻译成了∀例会#。
其实在电影中∀open i ng#是指公司开始营业,而不是例会。
例%译者把∀Son of a gun#译成了∀士兵们#,译者翻译这个短语时,根据自己的常识很自然地把士兵和枪联系在一起,认为∀Son o f a gun#所代表的就是士兵,这样一个英文短语被译成了∀士兵们#,其实∀Son of a gun#所指的是∀讨厌的人#∀讨厌的事#。
例&∀peas and carrots#的翻译∀秤不离砣#虽然与原意∀形影不离#相差不大,但是所表现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同的:∀秤不离砣#比喻事物有连带关系,而句中∀peas and carro ts#则是指关系亲密、形影不离。
汉语中秤和砣的150影视翻译/MOV IEL ITERATURE2010年第3期关系并不能和英语中peas 和carro ts 的关系相对等,所以由于译者在翻译字幕过程中母语文化迁移所译出的∀秤不离砣#是存在问题的。
例∋美元的货币单位都被替换成了汉语中人民币的计算单位,∀块#∀毛#∀分#都是译者母语(汉语)的表达习惯,直接将这种表达法迁移到翻译中,所译出的金额必然与英文原句中的金额不相等同。
以上出现的文化迁移现象都是基本词汇对应方面的例子,属于文化范畴最表层的东西,是表层文化迁移现象,也是字幕翻译中最容易识别出的文化迁移现象。
∃W ha t (s your po liti ca l affiliati on ?你的政治面貌是什么?( 关键投票!)%270,the mag ic number to w i n .Th i s is a real pho to fi nish !270票,获胜的神奇数字,真是精彩绝伦!( 关键投票!)&W e (re a prog ressi v e schoo l syste m.我们的学校是要排名次的。
( 阿甘正传!)∋W e don (t want t o see anybody l e ft beh i nd .我们不想有人拉后腿。
( 阿甘正传!)上面的四个例子可以说是属于中层文化迁移的范畴:例∃,∀政治面貌#很明显是中国式思维习惯,汉语的表达法,而∀po litica l a ffili a ti on #是指电影中主人公的政治倾向,是在问其在选举中更倾向于哪个政党;例%,∀photo fi nish #被译成了∀精彩绝伦#,句子翻译得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很符合我们汉语的逻辑,但是其实∀photo fi n ish #是指选手差距很小,只有通过分析最后的照片才可以看出细微的差距,分出胜负;后面两个句子中∀学校是要排名次的#∀不想有人拉后腿#也显而易见是汉语文化因素迁移到了翻译过程中。
例&∀progress i ve schoo l syste m #所指的是一种进步学校体制,并不是学校要排名次,这其中汉语文化迁移的现象是突出的,中国的学校中排名次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译者做翻译时自然而然地将其迁移到了所翻译的句子中。
下面是 关键投票!中的一些字幕翻译。
G od !天哪!G od ,m an !Shit !我的天哪!该死!O h m y G od .C all you back !噢,天哪,等会儿打给你!G od ,m y head !老天,我的头!Jesus !Y ou go tta qu it bei ng such a s m art ass all the ti m e ?老天!你能不能不要总是那么自作聪明?L ord know s I can (t change .上天知道我无法改变。
L ord ,help m e ,I can (t change .上天保佑,我无法改变。
上面字幕中的∀God #和∀Jesus #,以及∀Lord #译作了∀天哪#∀老天#和∀上天#,也就是说所有关于英语文化中∀上帝#的概念都被译者以其汉语文化中的∀天#所取代。
∀天#以及∀上帝#都属于内层文化的内容,属于宗教信仰的范畴,译者在翻译中将自己母语的宗教文化信息迁移到整个电影的翻译过程中。
这样不懂英语的中国观众在欣赏电影时就理所当然对∀G od #毫无概念,电影中所投射出的宗教文化信息也就没法进入到这些观众的视域及文化概念中。
这样,由于译者在做字幕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迁移,就会影响到电影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作用,文化沟通也必然会因这样的文化迁移受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影响。
再来看一个出自电影 阿甘正传!的例子:M a m a say s ,∀Stup i d i s as stup i d does .#妈妈说,∀傻人有傻福#这个句子的翻译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深层文化迁移的例子。
∀傻人有傻福#是颇具汉语文化特色的一种人生理念或者说生活态度。
电影英文原句是要表达:做傻事的才是傻子。
翻译中译者将汉语的内层文化观念迁移到了所译的句子中。
三、结 语以上分析的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迁移的例子有表层文化迁移、中层文化迁移和内层文化迁移之分,都属于文化迁移的范畴。
各层面的文化迁移现象在字幕翻译中的体现是不同的,所具有的影响力也是有差异的,进而使电影在作为异国文化沟通媒介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
表层文化迁移会使电影所传播的一些物质性即直观具体性相关文化信息的跨文化传播受到影响,一些具有异语文化特色的词汇,或者说事物在译入语文化中的融合受到影响。
中层文化迁移使得通过字幕翻译的媒介作用,或者说电影的媒介作用使属于源语和译入语文化范畴中的规范与价值观的内容,如一些关于人际关系、体制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文化信息的沟通受到影响,译入语观众会得到一些并非原英语文化信息的概念。
内层文化迁移使得体现在语言上的属于文化范畴中的基本判断,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理、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表达受到影响,进而使得电影在作为内层文化沟通桥梁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力受到限制,内层文化迁移所具有的作用力也是最深刻的,是两种语言文化中最核心部分的互动。
因为以上三种由浅入深、由外及内不同层次的文化迁移现象存在于字幕翻译中,电影字幕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电影所传达的异国文化信息在译入语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和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把同一部加了汉语字幕的电影给英语观众欣赏,他们对应源语,所得到的汉语文化信息也是有出入的,或者说是在文化迁移的影响下的汉语文化信息。
这样的结果就是,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迁移不论是在源语中,还是译入语中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