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蒽醌类化合物
主要应用碱液反应(Borntrager反应),阳性反 应呈红色,加酸红皂苷 常用的定性鉴别反应有:
① 泡沫反应 样品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 沫。
② 醋酐—浓硫酸反应 甾体皂苷呈现污绿色,三 萜皂苷呈现红、红紫色。
③ 浓硫酸反应 呈现红、红紫色。
三、理化鉴别的方法
目前中国药典收载的理化鉴别方法有:一般 化学鉴别法、微量升华法、荧光鉴别法、分光光 度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法等。
其中色谱法尤其是薄层色谱法得到广泛的应 用,这主要是由于色谱法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 从而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度和专属性,并 成为今后中药制剂鉴别的发展方向。
④ 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应 氯仿液呈紫兰色。
⑤ 氯仿—浓硫酸反应 氯仿层出现红色或兰色, 并具绿色荧光。
例:地奥心血康胶囊(黄山药和穿山龙薯蓣的 提取物)、养心定悸膏(甘草、红参、麦冬)。
(五)香豆素、内酯类和酚类
常用的检识反应有: ① 氯亚氨基-2,6-二氯醌-四硼酸钠反应
(Gibbs反应),呈现蓝色。 ② 异羟肟酸铁反应 呈红色。
一、原理
一般化学反应法是利用检测试剂与制剂中的 指标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所产生的颜 色、沉淀或气体等现象,来判断某些成分或 某些药味的有无。由此可见,所谓一般化学 反应法即通常所说的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二.特点
1.一般化学反应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较强 等特点。 2.其否定功能往往强于肯定功能,专属性较差。 3.易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例如:龟龄集(鹿茸、海马、等)、参茸保胎 丸(阿胶、鹿茸)等。
四、操作方法
(1)供试液的制备(见前述) (2)操作方式
大多为试管反应 ,或在检测试纸上、或在蒸发皿(坩 埚)中进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