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16.17 MB
- 文档页数:50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B.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C.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D.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E.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2.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µm,为哪味药的特征。
A.牛黄B.大黄C.雄黄D.冰片E.朱砂3.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A.UV法B.VIS法C.TLC法D.HPLC法E.GC 法4.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A.硅胶GB.微晶纤维束C.硅藻土D.氧化铝E.聚酰胺5.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A.含有挥发性成分B.不含有挥发性成分C.不能制成衍生物D.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E.只含有无机成分6.影响薄层色谱分析主要因素之一为A.相对湿度B.对照品数量C.原药材来源D.供试品数量E.薄层板大小7.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需在什么条件下活化A.410℃烘30minB.310℃烘30minC.210℃烘30minD.110℃烘30minE.50℃烘30min8.纸色谱法是以下列哪种物质为固定相A.纸B.水C.乙醇D.酸E.硅胶9.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A.阳性对照B.阴性对照C.化学对照品对照D.阳阴对照E.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二)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中药制剂的鉴别包括A.性状鉴别B.显微鉴别C.理化鉴别D.杂质检查E.生物鉴别2.中药制剂蜜丸的显微鉴别中,可以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使粘结组织解离。
A.气相色谱法B.氢氧化钾法C.升华法D.硝铬酸法E.氯酸钾法3.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因素有A.样品预处理及供试液制备B.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C.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的影响D.温度的影响E.样品的光谱数据4.在薄层色谱的鉴别中,样品供试液净化萃取方法,一般有A.单一溶剂萃取法 B.分段萃取法 C.液-液萃取法D.升华法E.固-液萃取法二、简答题1.在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吸附剂通常是哪些?2.薄层色谱鉴别对照物选择有哪几种?3.薄层色谱鉴别法中为何有时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一)、A型题1.E解答:A、B、C、D答案,因为药材组织结构本身消失,故一般不用显微鉴别法。
第二章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步骤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包括各种类型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其中某些成分有生理活性,有些无活性,亦有的有毒副作用,这些成分共存于同一体系中,特别是复方制剂,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作用和变化,这就使中药药物分析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对复杂混合体系的分析是共特点一般例行分析中,中药药物分析中,中药分析的一般步骤为:取样→样品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第一节分析样品的制备一、取样及处理中药药物在分析测试之前,首先是取样和样品备,供试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均匀合理。
一般的应从每个包装的四角及中央五处取样。
深度达1/3~2/3处,取得的样品装入清洁、干燥、具有磨口的容器中或塑料袋中,并标上品名、批次、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取样人员应熟悉各类中药及其制剂的理化性质,对外观性状已发生变化者,应分别取样,装入不同的容器中。
各类分析样品取样大致如下:1中药材:中药材样品要自然干燥,粉碎,、过筛、粒度在80-100目,按四分法混合均匀。
根据Q=kd2的经验公式取出三份样品,即供试样品,送检样品,保存样品各100g,取样量原则上至少应满足三次分析实验用。
贵重药材可酌情取样Q=kd2式中:Q——应取试样的最低量(kg)k——实验因, 随物质而定,其数值介于0.1-0.5之间d——样品最大颗粒的直径(mm)例 1 有一试样,其为k为0.2,最大颗粒直径为1mm,则取样量为:Q=kd2=0.2×12=0.2kg=200g.若研细至d=0.14mm,则Q=0.2×0.142=3.9g此式反映了最低取样量与物料颗粒细度有关。
即颗粒愈粗,应取样量愈大。
根据我国1985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从实际生产出发,制定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规定的“质量管理”为第二项规定抽样办法:凡原辅料总件数(桶、箱等)n≤3时,每件分别抽样;n≤300时,抽样量为n+1;n>300时,抽样量为 n +1。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中药制剂是中药药材在一定的配伍、制备工艺条件下制成的成品药,它具有药效稳定、用法用量准确、易于保存和使用等特点。
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正确的鉴别方法对于确保药效、保障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中药制剂。
外观特征包括制剂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通过观察制剂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比如,一些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艺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颜色不正常,气味异常,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的。
其次,化学分析是鉴别中药制剂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制剂的真伪。
比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技术,可以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另外,生物学鉴别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微生物、生物碱等成分进行鉴别,可以判断制剂的质量。
比如,一些制剂可能因为保存条件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微生物污染,这时可以通过生物学鉴别方法来判断其质量。
最后,药理学鉴别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的药理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判断其药效和安全性。
比如,通过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方法,可以对中药制剂的药效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鉴别、化学分析、生物学鉴别和药理学鉴别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一、什么是中药制剂所谓中药制剂是指在中药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制成的剂型,如丸剂、散剂、露剂等。
中药制剂的制定是为了便于患者服用、药效稳定和便于贮存,因此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确保其质量。
在中药制剂的鉴别中,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其质量,包括药材性状、内容物、药丸的各项指标、物理和化学性质等。
二、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1.药材性状鉴别药材是中药制剂的基础,因此,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药材的性状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我们能够初步判断其品质。
2.内容物量测定内容物量测定是通过测定中药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来鉴别其质量。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制剂特点和实验室条件进行精确测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各项指标检测中药制剂的各项指标检测主要包括包括药丸直径、药丸质量、溶解时间、满视密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表现中药制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因此也是制剂鉴别中比较重要的检测项目。
4.物理性质鉴别物理性质鉴别包括外观质量、热稳定性等。
通过观察和测试,我们能够判断中药制剂的物理特性,包括是否易于分散、是否易碎、是否易溶于水等。
5.化学性质鉴别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鉴别主要包括PH值、热稳定性等。
通过检测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我们能够判断其是否有溶胀、刺激性等毒副作用。
三、常见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不同类型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下为几种常见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1.丸剂鉴别方法:通过粉末分析、药丸直径和质量的检测、溶解时间的测定等进行鉴别,确保丸剂质量。
2.散剂鉴别方法:通过散剂的外观、气味、颜色、内容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散剂质量。
3.膏方鉴别方法:通过膏方性质的外观、色泽、气味、质地、含量、PH值等确定其质量。
4.开胶饮片鉴别方法:通过外观、气味、色泽、含量、溶剂生产工艺规程的检测让鉴别此类制剂的质量。
四、中药制剂的鉴别是确保中医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不同类型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确保其质量。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多由大复方组成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70~80℃B.60~80℃C.65~85℃D.50~60℃E.40~60℃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E.电学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A.定性B.鉴别C.检查D.含量测定E.综合质量测定13.取样的原则是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A.抽取样品法B.圆锥四分法C.稀释法D.分层取样法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A.完整、清晰B.完整、具体C.真实、具体D.真实、完整、具体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三、填空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和。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一、普通显微镜观察
中药中一些质地较细的混合颗粒可以采用显微镜观察,从而鉴定出其构成的物质种类。
显微镜观察中药颗粒的特点是: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质地有细粉、薄片状以及未热解
状态及热解后熔融状,其中细粉态片粒均匀、片状是页岩状或研碎状、薄片状像薄纸片,
染色前无色或有灰褐色,染色后有具体颜色,未热解片状有叶状、根状或种子状,熔融物
形状有圆形或水滴状,质地有木质或硬质。
二、沉淀试验
沉淀试验的原理是:将一定量的中药颗粒放入离心设备中反复离心,使其颗粒分离,
从而便于识别不同成分和数量。
其识别方法有:通过反复离心,将沉淀物料收集木棒或玻
璃纤维上,晾干后,观察其组成物的颜色、形状;视觉工具、色谱图等识别各成分;通过
重量称量法来计量其成分比例;有时也采取其它分离识别方法以鉴定其成分种类。
三、色谱法
色谱法主要用于分离分析中药颗粒中的有机物,以识别其成分组成。
它是利用一定离
子交换层常用有机溶剂,以不同的条件将混合物分离出,用吸收光度谱鉴识染色前后,按
与溶剂的相结合程度不同,从变色的活性溶剂中分离出的色素的不同之分清其布满的具体
物质种类及数量。
四、比重测定
比重测定法是以比重鉴定来区分中药颗粒中的灰分和有效成分,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
鉴定方法,主要利用屈服容器中气体的滤液中灰分和有机物的比重不同来达到区分的目的。
同时还可用粉末的比重检定的方法区分矿石的质地,从而确定矿石的性状特征,并引申到
中药颗粒综合特性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