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步骤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包括各种类型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其中某些成分有生理活性,有些无活性,亦有的有毒副作用,这些成分共存于同一体系中,特别是复方制剂,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作用和变化,这就使中药药物分析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对复杂混合体系的分析是共特点一般例行分析中,中药药物分析中,中药分析的一般步骤为:取样→样品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第一节分析样品的制备一、取样及处理中药药物在分析测试之前,首先是取样和样品备,供试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均匀合理。
一般的应从每个包装的四角及中央五处取样。
深度达1/3~2/3处,取得的样品装入清洁、干燥、具有磨口的容器中或塑料袋中,并标上品名、批次、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取样人员应熟悉各类中药及其制剂的理化性质,对外观性状已发生变化者,应分别取样,装入不同的容器中。
各类分析样品取样大致如下:1中药材:中药材样品要自然干燥,粉碎,、过筛、粒度在80-100目,按四分法混合均匀。
根据Q=kd2的经验公式取出三份样品,即供试样品,送检样品,保存样品各100g,取样量原则上至少应满足三次分析实验用。
贵重药材可酌情取样Q=kd2式中:Q——应取试样的最低量(kg)k——实验因, 随物质而定,其数值介于0.1-0.5之间d——样品最大颗粒的直径(mm)例 1 有一试样,其为k为0.2,最大颗粒直径为1mm,则取样量为:Q=kd2=0.2×12=0.2kg=200g.若研细至d=0.14mm,则Q=0.2×0.142=3.9g此式反映了最低取样量与物料颗粒细度有关。
即颗粒愈粗,应取样量愈大。
根据我国1985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从实际生产出发,制定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规定的“质量管理”为第二项规定抽样办法:凡原辅料总件数(桶、箱等)n≤3时,每件分别抽样;n≤300时,抽样量为n+1;n>300时,抽样量为 n +1。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中药制剂是中药药材在一定的配伍、制备工艺条件下制成的成品药,它具有药效稳定、用法用量准确、易于保存和使用等特点。
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正确的鉴别方法对于确保药效、保障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中药制剂。
外观特征包括制剂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通过观察制剂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比如,一些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艺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颜色不正常,气味异常,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的。
其次,化学分析是鉴别中药制剂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制剂的真伪。
比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技术,可以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另外,生物学鉴别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微生物、生物碱等成分进行鉴别,可以判断制剂的质量。
比如,一些制剂可能因为保存条件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微生物污染,这时可以通过生物学鉴别方法来判断其质量。
最后,药理学鉴别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的药理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判断其药效和安全性。
比如,通过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方法,可以对中药制剂的药效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鉴别、化学分析、生物学鉴别和药理学鉴别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A型题
1.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
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
B. 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 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 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E. 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
2.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哪味药的特征。
()
A. 山药
B. 茯苓
C. 熟地
D. 牡丹皮
E. 泽泻
3.在银翘解毒片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花粉粒黄色,类球形,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为哪味药的特征。
()
A. 金银花
B. 桔梗
C. 连翘
D. 甘草
E. 淡竹叶
4. 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µm,为哪味药的特征。
()
A. 牛黄
B. 大黄
C. 雄黄
D. 冰片
E. 朱砂
5. 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 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 5 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
A. 大黄
B. 牛黄
C. 黄芩
D. 冰片
E. 雄黄
6.在复方丹参片的定性鉴别中:取本品1片,研细,分次加水少量,搅拌,滤过,滤液移至100 mL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取溶液2 mL ,加水至25mL。
在283nm ±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
B. 冰片
C. 三七
D. 丹皮
E. 党参
7.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A. UV法
B. Vis法
C. TLC法
D. HPLC法
E. GC法
8.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在哪类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
A. 中药制剂
B. 中药材
C. 中药材和中药制剂
D. 合成药物
E. 中药制剂和合成药物
9.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
A. 最常用
B. 最少用
C. 一般不用
D. 不常用
E. 从不使用
10. 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薄层玻璃板,最好使用()
A. 优质平板玻璃
B. 普通玻璃
C. 有色玻璃
D. 彩玻
E. 毛玻璃
11.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 硅胶G
B. 微晶纤维素
C. 硅藻土
D. 氧化铝
E. 聚酰胺
12.在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中,薄层色谱法比薄层扫描法()
A. 少用
C. 较少用
D. 应用一样多
E. 最不常用
13.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
A. 含有挥发性成分
B. 不含有挥发性成分
C. 不能制成衍生物
D. 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
E. 只含有无机成分
14.应用GC法鉴别安宫牛黄丸中麝香酮成分,为鉴别方中哪种药材()
A. 牛黄
B. 水牛角
C. 麝香
D. 冰片
E. 珍珠
15.应用薄层扫描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主要从下列哪些参数中鉴别方中原药材()
A. 吸收度
B. 波数
C. 色谱峰
D. 折光系数
E. 旋光度
16.中药制剂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中,薄层板要求()
A. 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B. 光滑平整,洗净后可挂少量水珠,晾干
C. 光滑平整,洗净后应有水珠,晾干
D. 光滑平整,洗净后应有水珠,不需晾干
E. 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不需晾干
17.影响薄层色谱分析主要因素之一为()
A. 相对湿度
B. 对照品数量
C. 原药材来源
D. 供试品数量
E. 薄层板大小
18.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需在什么条件下活化()
A. 410℃烘30min
B. 310℃烘30min
C. 210℃烘30min
D. 110℃烘30min
E. 50℃烘30min
19.在中药制剂定性鉴别中,薄层板制备,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收剂1份和水()份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A. 1
B. 2
C. 3
D. 4
E. 5
20.在中药制剂化学反应法鉴别中,应尽量采用()
A. 专属性强,简单易行的方法
B. 专属性不强,简单易行的方法
C. 专属性强,较复杂的方法
D. 专属性不强,较复杂的方法
E. 通用性强的方法
21.加有荧光剂的硅胶G表示方法为()
A. H
254
B. H
365
C. F
254
D. F
365
E. F
465
22.在中药制剂的薄层鉴别中,一般在常规薄层板上原点的点样直径不大于()
A. 1mm
B. 3mm
C. 5mm
D. 7mm
E. 9mm
23.在银翘解毒丸显微鉴别中,联结乳管的显微特征,为方中哪味原药材的特征()
A. 金银花
B. 连翘
C. 薄荷
D. 桔梗
E. 荆芥
24.纸色谱法师以下列哪种物质为固定相()
A. 纸
B. 水
C. 乙醇
D. 酸
E. 硅胶
25. 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A. 阳性对照
B. 阴性对照
C. 化学对照品对照
D. 阴阳对照
E. 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
(二)C型题
A. 展开缸
B. 点样器材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薄层色谱法使用的材料()
2.微升毛细管()
3.红外光谱法使用器材()
4.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材料()
5. 显微鉴别法使用材料()
A. 色谱峰确认
B. 上机扫描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6.薄层扫描法定性操作方法()
7. 薄层色谱法定性操作方法()
8.气相色谱法定性操作方法()
9.升华法定性操作方法()
10. 性状鉴别操作方法()
A. 花粉粒
B. 草酸钙簇晶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1.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的特征()
12.银翘解毒片显微鉴别的特征()
13. 蛇胆川贝散显微鉴别的特征()
14. 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的特征()
15. 板蓝根颗粒剂显微鉴别的特征()
(三)X型题
1.中药制剂的鉴别包括()
A. 性状鉴别
B. 显微鉴别
C. 理化鉴别
D. 杂质检查
E. 生物鉴别
2. 中药制剂中可测定的物理常数有()
A. 折光率
B. 相对密度
C. 比旋度
D. 熔点
E. 吸收度
3.中药制剂蜜丸的显微鉴别中,可以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使粘结组织解离()
A. 气相色谱法
B. 氢氧化钾法
C. 升华法
D. 硝铬酸法
E. 氯酸钾法
4.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有()
A. 化学反应法
B. 升华法
C. 光谱法
D. 色谱法
E. 砷盐检查法
5.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方法有()
A. 纸色谱法
B. 薄层色谱法
C. 柱色谱法
D. 薄膜色谱法
E. 气相色谱法
6.薄层色谱使用的材料有()
A. 薄层板
B. 涂布器
C. 展开缸
D. 柱温箱
E.点样器材
7.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因素有()
A.样品预处理及供试液制备
B.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
C.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的影响
D.温度的影响
E.样品的光谱数据
8.气相色谱法鉴别,适宜的制剂样品为含有何种成分的制剂()
A.挥发油
B.挥发性成分
C.不挥发性成分可分解或制成挥发性衍生物
D.不挥发性成分不可分解
E.不挥发性成分不能分解或不能制成衍生物
9.在薄层色谱的鉴别中,样品供试液净化萃取方法,一般有()
A.单一溶剂萃取法
B.分段萃取法
C.液-液萃取法
D.升华法
E.固-液萃取法
10.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
A.定性
B.检查
C.测定大部分金属元素
D.定量
E.测定大部分无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