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 孟子喜欢用“推己及人”来劝导统治者,如对于齐宣 王自称“好乐”,他马上加以肯定,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 其庶几乎”,他还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你怎样看待孟子的这种劝说方式? [明确] 孟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其实是继承发展了孔子“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学思想。 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他说:“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 好色。”他说:“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这两
[课文·译注]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评析] 关爱别人的人,人们常常关爱他;尊敬别人的人,人 们常常尊敬他。孟子强调,统治者要秉仁心爱人,以智慧治人, 以恭敬礼人。做到这些,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而就 社会成员个体而言,也应互敬互爱。如果统治者与百姓之间、 百姓与百姓之间相互爱护(以仁存心),相互敬重(以礼存心), 一定会达到“人和”的局面。
[问题 3] 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 [明确] 孟子是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的。 孟子首先告诉齐宣王要有仁爱之心,并学会推恩以及推恩的好 处,然后又用一连串的排比句从正面为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政 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打动了齐宣王的好大喜功之心,宣王 说了一番诚恳请教的话,表示愿意试行“王道”。最后,孟子 完全取得胜利,向宣王阐述了“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说得 宣王心服口服。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 [评析] 国家疆界不能限制人民,使国家坚固不靠山河的险要, 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 孟子认为,所谓的“爱民”,并不是在“我”的地域内的 人民“我”才爱护,不在“我”的地域内的人民“我”就不爱 护,“爱民”是不分疆界的,就像强固国家不能靠山川的险峻, 威震天下不能靠兵器的坚利一样。只有得到人民的爱戴,尤其 是域外人民的爱戴,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关系,国家方 能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