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膜种植
- 格式:doc
- 大小:10.56 KB
- 文档页数:1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胃癌的早期症状常吃6种食物有效防胃癌导语:谈癌色变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什么东西吃了可以致癌,那么肯定存在什么东西可以防癌了。
你知道哪些食物可以防癌吗?谈癌色变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什么东西吃了可以致癌,那么肯定存在什么东西可以防癌了。
你知道哪些食物可以防癌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哪几种食物可有效防癌。
胃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
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
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
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黄疸、腹部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
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胃癌的扩散和转移有以下途径:1.直接浸润贲门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
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的胃癌突破浆膜后,易扩散至网膜、结肠、肝、胰腺等邻近器官。
2.血行转移发生在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
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
3.腹膜种植转移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
直肠前凹的转移癌,直肠指检可以发现。
女性病人胃癌可发生卵巢转移性肿瘤。
4.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
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论著·减瘤手术对胃癌腹腔内种植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刘书尚刘克刘震柰超肖书傲郭曼连肖杨学文柳金强张洪伟【摘要】目的探讨减瘤手术对发生腹腔内种植转移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5年4月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一科收治的术前评估未发现转移、而术中探查发现腹腔弥散粟粒样种植转移的151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32例患者予以肿瘤局部根治性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减瘤手术,术后追加以氟尿嘧啶为基础方案的辅助化疗(减瘤联合化疗组);39例患者单纯接受减瘤手术(单纯减瘤组);23例患者行探查联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方案的术后辅助化疗(探查联合化疗组);57例患者仅单纯行探查手术(单纯探查组)。
比较4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
结果全组151例患者中,148例(98.0%)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2(1.4~61.2)月,减瘤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9(95%CI:8.8~15.1)月,单纯减瘤组为7.1(95%CI:3.2~11.1)月,探查联合化疗组为8.2(95%CI:4.6~11.8)月,单纯探查组为5.4(95%CI:4.4~6.4)月,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于腹腔内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减瘤手术可延长生存时间,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胃肿瘤;腹膜转移;减瘤手术;化疗;生存时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643)ImpactofcytoreductivesurgeryonsurvivalingastriccancerpatientswithperitonealmetastasisLiuShushang,LiuKe,LiuZhen,Nai Chao,XiaoShuao,GuoMan,LianXiao,YangXuewen,LiuJinqiang,Zhang HongweiDepartment ofGastroenterology,Xijing Hospital ofDigestiveDiseases,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Hongwei,Email:zhanghw@fmmu.edu.cn【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urvivalbenefitof cytoreductivesurgeryin gastric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metastasis.MethodsClinicopathologicaldataof151advancedgastricadenocarcinomapatients withextensiveperitoneal metastasis whowereidentifiedbysurgicalexplorationbetween May2008andApril2015in Xijing Hospitalof DigestiveDiseases 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Ofall thepatients,32cases weretreatedbycytoreductivesurgerywith local radicaltumor resectionandregional lymph nodecleaning,combinedwith fluorouracil-basedadjuvantchemotherapyafter surgery(cytoreductivesurgerycombinedwith chemotherapygroup);39caseswereonlytreatedbycytoreductivesurgerygroup(cytoreductivesurgerygroup);23casesweretreatedbysurgicalexploration combinedwith fluorouracil-basedadjuvant chemotherapyafter surgery(surgicalexploration combinedwith chemotherapygroup)and57cases wereonlytreatedbysurgicalexploration(surgicalexploration group).Theoverall survivalof four groups wereanalyzedandcompared.ResultsAmong the151patients,148(98.0%)patients werefollowedup.Themedian follow up timewas7.2months(range1.4-61.2).Themedian survivalof cytoreductivesurgerycombinedwith chemotherapygroup,cytoreductivesurgerygroup,surgicalexploration combinedwith chemotherapygroupandsurgicalexploration group was11.9(95%CI:8.8-15.1)months,7.1(95%CI:3.2-11.1)months,8.2(95%CI:4.6-11.8)and5.4(95%CI:4.4-6.4)months,respectively(P<0.01).ConclusionsCytoreductiveDOI: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6.01.008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一科通信作者:张洪伟,Email:zhanghw@fmmu.ed在对术前检查未发现有转移的胃癌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发现腹腔内有多发种植转移灶,下一步如何处理才能让患者获益,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1-2]。
老年胃癌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老年胃癌的疾病之一是来自上皮的恶性肿瘤,即胃腺癌。
胃癌的发生与各种因素有关,饮食因素是研究的重点。
一些调查显示,高盐、高香料食品、烹饪中产生的多环芳烃、亚硝基化合物、真菌毒素、一些谷物和食品添加剂具有致癌作用。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胃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部地区。
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为2:1。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行为和治疗措施有关。
老年胃癌是怎么引起的?简述如下:胃癌发病过程较长且复杂。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被证明是人类胃癌的直接病因。
因此,胃癌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饮食因素是研究中的重点,一些调查表明,高盐、高香料食品、烹调中产生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真菌毒素、一些谷物与食品添加剂等有致癌作用。
1.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非挥发性亚硝酸胺等化学致癌物是一大类化学致癌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N-乙基N-亚硝基胍(ENNG)可诱发大鼠、狗胃腺癌,观察胃粘膜肠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
天然亚硝基化合物非常少。
其主要来源是体内合成的亚硝基化合物。
pH较低条件下亦可合成亚硝基化合物,当胃黏膜病变发生如胃腺体萎缩、壁细胞减少、胃液pH当价值上升时,胃中的细菌可以加速硝酸盐还原为亚硝基化合物。
可以看出,人类胃粘膜在正常或损伤条件下可以直接受到亚硝基化合物的攻击。
2.多环芳烃化合物致癌物可污染食品或在加工过程中形成。
例如,冰岛是一个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
居民大多以渔业和畜牧业为生,有吃熏鱼和熏羊肉的习惯。
通过分析熏鱼和熏羊肉的样品,发现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致癌物,包括34-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包括苯乙烯。
大量动物实验表明,实验动物喂养熏制食品也会导致癌症。
3.饮食因素我国胃癌病例配对研究结果表明,高盐饮食、腌制食品、油炸食品、三餐不规律、进食速度快、吃得太饱、热食等增加了胃癌发病率的风险。
胃癌发生转移的途径1、直接浸润:胃癌可直接侵及邻近组织、器官。
癌组织向胃壁浸润,可侵入血管、淋巴管,形成癌栓。
还可侵入食管下端、十二指肠,也可直接蔓延波及网膜、肝脏、胰腺和横结肠等。
2、血行性转移:多发生于胃癌晚期,常见受累器官为肝脏、肺。
癌细胞一旦进入大循环,可在骨、皮肤、肾上腺、脾、肾、脑、甲状腺等形成转移灶。
胃癌的肝转移有时可作为胃癌的首发症状,多数经门脉血行播散,在肝内形成多个结节性转移灶,肝内病灶的治疗一般效果较差。
3、淋巴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随着癌瘤侵犯的深度及广度的增加,淋巴腺的转移也渐渐增加,如胃的淋巴来源与左锁骨上淋巴腺相联接,癌细胞可沿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腺,甚至两侧。
胃癌细胞常由门静脉进入肝内形成肝转移,除此以外沿着血行性转移造成肺、骨、皮肤、卵巢和脑等转移癌细胞侵及胃浆膜后脱落,播散于腹腔、盆腔,造成腹水。
4、腹腔种植性转移:胃癌侵及浆膜可脱落在腹腔内造成种植。
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
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等都是由胃癌转移而来。
胃癌常见的并发症有:1、当并发消化道出血,一般为小量出血,大出血比较少见。
约5%病人可发生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偶为首发症状。
可出现头晕、心悸、柏油样大便、呕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转移使总胆管受压时,可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
3、合并幽门梗阻,多见于起源于幽门和贲门的胃癌。
胃底部胃癌延及贲门或食道时造成食道下端梗阻,邻近幽门的肿瘤易致幽门梗阻。
可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震水声。
4、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比良性溃疡少见。
可见于溃疡型胃癌,多发生于幽门前驱的溃疡型癌,穿孔无粘连覆盖时,可造成腹膜炎。
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
5 、形成肠胃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
刘献周四联疗法中药治疗癌症能达到减少痛苦、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有效抑制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命的目的。
疾病名称中文名:腹膜转移癌别名:转移性腹膜肿瘤疾病概述腹膜转移癌临床多见,是癌细胞经血路腹膜转移或腹膜直接种植生长所致。
多继发于腹腔内肝、胃、结肠、胰腺和卵巢、子宫的癌肿和腹膜后的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肺、脑、骨骼鼻咽部的肿瘤以及皮肤黑色素瘤等。
此阶段的患者病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治疗难度大,多需采用联合治疗措施。
流行病学腹腔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各脏器来源比例未见有大宗统计报告。
在临床常被认为是晚期疾病,或放弃手术,或仅作姑息性手术,病人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疾病病因主要发病部位是腹腔内器官,以卵巢癌和胰腺癌最多,其次为胃、子宫、结肠及淋巴系统。
腹膜外的肺癌和乳腺癌亦可转移到腹膜,30%的白血病病人可有腹膜累及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余微小病灶的存在,是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腹膜转移的关键因素,它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极易种植于手术解剖损伤的腹膜表面、裸露的间皮下结缔组织上从而引起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
腹腔内游离细胞的来源有:1.肿瘤细胞浸透腹腔脏器浆膜,直接落入腹腔其阳性率与肿瘤生物学特性和浆膜浸润面积成正比。
2.术中未能妥善隔离,落入胃肠腔内的癌细胞随胃肠液经残端流入腹腔。
3.手术区域被切断的血管淋巴管内癌栓随血流和淋巴液流入腹腔腹腔内残存微小病灶包括:无法彻底手术切除的微小癌灶;腹腔内癌细胞被手术区域内纤维素样物凝固后形成保护层,使之不易被免疫细胞吞噬,形成残存小癌灶加之因手术和麻醉等打击,机体免疫力下降癌细胞增殖,形成肿块鶒,最终导致腹腔局部区域复发和转移。
另外,在临床有时可出现来源不明的腹腔转移肿瘤。
虽经各种检查仍难以明确原发病灶。
发病机制腹腔转移性肿瘤可继发于全身多种器官和系统的不同组织,其常见的转移方式为:腹腔外或腹腔内脏器的肿瘤经血运转移、经淋巴转移;腹腔内脏器、腹壁的肿瘤直接种植、浸润转移。
其中,腹腔镜手术或剖腹探查、肿瘤切除手术导致种植是临床中较多见且重要的转移方式。
腹膜转移癌75%以上是转移性腺癌(图1),腹腔脏器健康搜索的癌瘤累及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弥漫种植于腹膜、大网膜或肠系膜的表面,生长繁殖被腹膜的结缔组织所包绕形成大小健康搜索不等的转移性结节,结节可呈米粒状,结节状。
肿瘤科危重病例讨论范文
病例概述:岁男性患者,入院主诉腹痛伴恶心呕吐1周。
既往体健。
查体:腹软,压痛明显,可触及腹部包块。
辅助检查提示胃癌期,有多处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
治疗方面,我们首先给予对症治疗,同时考虑全身状况,采取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药物、营养支持治疗等。
病情评估:患者目前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病变进展快,肿瘤负荷大;2.有多处远处转移;3.腹膜转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肿瘤侵袭周围血管和神经;5.患者年龄偏大,体力较差。
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该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预后较差。
我们将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让他们心理准备,并给予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我们会积极应对各种并发症,做好疼痛管理和其他支持治疗。
我们会与患者共同努力,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患者度过这最困难的时期。
各位专家,恳请你们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倾听并参考执行,以便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感谢大家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病人谋求最大的福祉。
谢谢!。
胃癌的转移途径文章目录*一、胃癌的转移途径*二、如何预防胃癌*三、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胃癌的转移途径1、胃癌的转移途径之直接播散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
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
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胃癌的转移途径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
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
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4、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腹腔种植性转移胃癌侵及浆膜可脱落在腹腔内引起种植。
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
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等都是由胃癌转移而来。
如何预防胃癌1、提高对胃癌的惕和认识。
2、检查和治疗癌前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息肉、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列为胃癌前期病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应定期检查和治疗。
3、胃镜检查。
胃镜诊断应为早期胃癌诊断的方法,胃镜观察对怀疑有溃疡、胃黏膜异形增生或胃癌的病例,取活检能获得早期病理诊断依据。
4、影检查。
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种能早期发现病变的方法,但为了确诊,仍应动员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得到病理的诊断。
5、超声内镜检查。
现在有一种新的胃镜可以安装超声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如黏膜下或胃壁外肿瘤均可获得早期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各层结构和肿瘤侵犯的深度。
6、对可疑病人一定要追踪观察,在1~3个月内复查一次。
胃癌的转移途径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转移。
胃癌的转移途径可以分为直接蔓延转移和淋巴转移两种情况。
一、直接蔓延转移直接蔓延转移指的是胃癌细胞通过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从而实现肿瘤转移。
具体的转移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浸润性生长转移:胃癌细胞在胃壁内浸润生长,并逐渐向周围组织扩散。
当肿瘤转移到胃壁深层时,可侵犯胃外膈、腹腔、胰腺等器官,甚至穿过胃壁进入腹腔,形成腹膜种植转移。
2. 入侵转移:胃癌可通过侵犯周围器官的血管、淋巴管道等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实现转移。
特别是在胃癌背侧黏膜下层和浆膜层有易被癌细胞入侵的淋巴系统存在。
3. 直接侵犯周围器官:胃癌在进展过程中可能会累及相邻的器官,如食管、脾脏、胰腺、肠道等。
这种直接侵犯转移通常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密切相关。
二、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指胃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
胃癌的淋巴引流主要分为下列几个方向:1. 近端胃淋巴结:即胃底、贲门和胃体后壁的近端淋巴结。
当胃癌转移到这些淋巴结时,常常预示着肿瘤已处于晚期或者局部晚期。
2. 远端胃淋巴结:即胃体和胃底相对应的远端淋巴结。
当癌细胞侵犯到这些淋巴结时,说明胃癌的转移范围较大。
3. 纵行大网状淋巴结:胃癌的淋巴引流可以穿过胃小弯或大弯侵入胃后大血管旁的大网状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的转移表示肿瘤已经广泛扩展,并且往往是胃癌远处转移的先兆。
4. 横行大网状淋巴结:横行大网状淋巴结是指可能侵犯到胃侧壁淋巴结,包括左侧淋巴结和右侧淋巴结。
当胃癌转移到这些淋巴结时,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癌细胞的转移范围。
三、其他转移途径除了直接蔓延转移和淋巴转移外,胃癌还可以通过血液转移和种植转移方式进行转移。
1. 血液转移:胃癌细胞可以进入血液系统,并通过血液循环被带到身体其他部位。
这种转移方式常常会导致胃癌远处器官的转移,如肝脏、肺部、骨骼等。
2. 种植转移:胃癌也可以经过腹腔脏器表面的间质组织种植转移,如腹膜后种植转移、盆腔内种植转移等。
腹膜种植9mm腹膜种植是一种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情况。
在进行腹膜透析时,需要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腹膜腔,通过腹膜对周围血管起到过滤、排泄废物等功能。
然而,有些患者的腹膜功能较差,导致透析效果受限,这时需要进行腹膜种植手术。
腹膜种植手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移植他人的健康腹膜,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合成的腹膜进行种植。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势,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直接移植健康腹膜的医疗资源需求较大,包括适合的供体腹膜以及体外培养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少见。
而人工合成的腹膜则不需要依赖供体,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
腹膜种植手术一般需要进行全麻,切口一般选择在腹部,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大约需要住院一周左右。
手术后需要在康复期内根据医生指导进行相应的护理和生活方式改变。
腹膜种植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十分重视,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食物的选择和日常生活的调整。
特别是对于合成腹膜的种植者来说,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量的营养物质和不健康的食物。
腹膜种植手术后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或后遗症,例如腹膜炎、腹腔出血、腹膜渗漏等,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一般可以通过相应的处理措施来应对。
患者在术后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腹膜种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透析时间。
但并非所有透析患者都适合进行腹膜种植手术,具体是否需要进行腹膜种植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来判断。
此外,术后的康复期护理和生活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恢复康复。
最后,对于准备进行腹膜种植手术的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至关重要。
通过与医生充分沟通和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做出决策,并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与康复。
胃癌是起源于胃壁表层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引发贫血、食欲不振、黑便、胃穿孔等多种类型的症状。
腹膜转移癌主要为腹腔内恶性肿瘤转移到腹膜上的情况,可以使腹膜出现很多的点状病灶,严重则是可以出现腹腔积液、腹部肿块及疼痛,甚至出现肠梗阻的情况。
那么,胃癌腹膜转移怎么治疗比较好?如何控制病情出现腹膜转移属于晚期的情况,治疗上主要采取姑息性的治疗,手术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患者需要采取全身化疗治疗的。
如果存在腹腔积液是可以采取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待患者腹腔积液改善后,可以往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从而控制腹膜转移癌病灶。
腹膜的转移癌,是指癌细胞经过血行或者腹膜种植转移至腹膜导致一种癌症,多继发于的腹腔内的肝脏网膜、结肠、胰腺、卵巢、子宫肿瘤的转移。
一般来说,腹膜转移的病人的病情发展较快,预后较差,需要多种方式的治疗相结合,以前将腹膜转移看作癌症晚期而放弃治疗,但随着影像学病理学以及手术学的进展,对此有新的认识,也取得了一些疗效,但是最终来看其预后还是比较差的。
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腹腔的化疗、中医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就是腹膜肿瘤的减瘤术,腹膜肿瘤的减瘤术是指将肿瘤病灶以及可能被肿瘤侵犯的网膜、腹膜一并切除而达到减少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症状以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中医治疗胃癌腹膜转移,不仅能联合化疗弥补化疗的不足,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也可以单独使用。
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施治,坚持扶正祛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控制原发病灶和转移症状上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还能全面调理患者的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使患者体内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达到平衡,以抵抗癌肿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袁希福老中医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
并腹膜种植转移腹膜种植转移是一种癌症的进展形式,指的是原发癌细胞通过腹膜表面的种植转移方式,扩散到其他腹腔内脏器官或腹腔腔隙的过程。
腹膜种植转移在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和腹膜后肿瘤。
在人体中,腹腔由腹膜包裹,并分为壁层和脏层。
原发肿瘤经过直接扩散、淋巴通道转移或血行转移,可以到达腹膜。
一旦肿瘤细胞到达腹膜,它们可以通过下述几个机制进行种植转移。
首先,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体表、浮游性腹腔液和体液循环进入腹腔。
这些肿瘤细胞通过腹腔内的浸润生长方式侵袭腹膜和腹腔脏器表面,并定植于邻近器官表面,形成多发小结节。
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肠道和妇科肿瘤中,如胃、结肠、卵巢癌等。
其次,肿瘤细胞可以经过淋巴通道进入腹腔。
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并不具备淋巴结,但炎症或肿瘤可以导致腹腔内淋巴结的形成。
原发肿瘤细胞通过淋巴液汇集到这些病理性淋巴结,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最终种植转移到腹膜和腹腔脏器表面。
此外,癌细胞还可以通过血行转移进入腹腔。
这种情况下,原发癌细胞穿透血管壁进入腹腔,定植于腹膜和腹腔脏器表面。
血行腹腔转移通常发生在胃癌、结肠癌和肝癌等肿瘤中。
腹膜种植转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部肿块、腹腔积液、腹部疼痛、恶心、消化不良等。
腹腔积液是腹膜种植转移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其通常由于癌细胞在腹膜上生长繁殖导致的腹腔脏器表面的破坏,导致腹腔液体从血管和淋巴系统渗出。
此外,腹腔种植转移还可能引起各种器官受压或功能受损,如肠梗阻、淋巴结转移、血管堵塞等。
诊断腹膜种植转移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分析。
腹部超声、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腹膜、腹腔积液和腹腔内器官的改变。
此外,腹腔镜检查和腹水细胞学检查也是诊断腹膜种植转移的重要手段。
治疗腹膜种植转移的方法多样,包括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和支持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种植转移的重要方法,可以减轻腹部症状、控制肿瘤进展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均可用于腹膜种植转移的切除。
种植性转移的概念种植转移通常指癌肿侵及体腔浆膜腔表面时,脱落的癌细胞团因重力作用在低位浆膜表面种植,由新生血管长入、增生、侵及浆膜下组织,并形成转移瘤。
是腹腔、胸腔、颅腔脏器恶性肿瘤扩散转移的重要方式之一。
原发于内脏的肿瘤当浸润到浆膜面时,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会不断有癌细胞从原发灶脱落,脱人浆膜腔,似播种子一样,癌细胞散布于浆膜面,形成浆膜面大小不等的结节,似粟粒状,有时结节可以融合,呈饼状。
体腔内的种植性转移常伴血性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常有助于确诊。
腹膜腔的种植性转移是最常见的现象,原发肿瘤最常来源于胃、肠、卵巢等。
在胸膜腔,当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性癌累及胸膜时,可造成胸膜的种植性转移;有时也可来自乳腺癌的直接侵袭。
心包腔的种植性转移比较少见,有时这种现象往往来自肺癌的直接蔓延。
勃膜面肿瘤的种植转移比较少见。
消化道肿瘤虽然多见,肿瘤脱落的机会也较多,但由于消化道内的酸性环境,消化酶的作用,加之消化道的不断蠕动,致使肿瘤细胞难以在消化道勃膜上停留。
特殊方式的转移口唇癌可以接触种植性转移至对侧口唇a膜。
泌尿道的种植性转移是比较常见的。
例如,肾盂移行细胞癌,可以种植于输尿管或膀胧勃膜,造成多发性肿瘤结节。
手术创口的癌细胞种植如乳腺癌。
肿瘤的转移途径:淋巴道、血道及种植性转移。
1. 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肉瘤如滑膜肉瘤也可发生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与淋巴引流的方向相同。
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进入局部淋巴结,先聚集在边缘窦,逐渐累及破坏整个淋巴结,并可进一步转移到下一站引流淋巴结,最终经胸导管进入体循环。
受累的淋巴结肿大、变硬、互相粘连成团,切面灰白而干燥。
2. 血道转移:血道转移是肉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癌如肺癌以及其它癌的晚期也发生血道转移。
血道转移途径与血栓栓子的运行途径相似。
1 体静脉—右心—肺2 门静脉—肝—肺3 肺—心—全身器官肝、肺是两个血道转移的靶器官。
转移瘤特点:边界清楚,多个散在分布,结节状,边缘整齐,且多接近器官的表面。
胃癌腹膜种植
胃癌腹膜种植是指胃癌细胞通过腹膜转移,侵入腹腔内的其他器官或腹膜表面。
腹膜是覆盖在腹腔内脏器上的一层薄膜,如肠管、肝脏、胃等器官表面都有腹膜覆盖。
胃癌腹膜种植通常发生在晚期胃癌患者,预示着疾病的晚期和预后不良。
胃癌腹膜种植是胃癌晚期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它通常发生在胃癌肿瘤不断扩大侵犯到腹膜表面时。
当胃癌细胞进一步扩散并侵入到腹膜表面时,它们可以进一步转移并侵入到腹腔其他器官,如肝脏、肠管等。
胃癌腹膜种植对患者的预后非常不良,因为它代表着肿瘤已经侵犯到腹腔内的其他器官,并且手术治疗往往不能完全清除所有的转移灶。
治疗胃癌腹膜种植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靶向治疗等,但是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总之,胃癌腹膜种植是胃癌晚期的一种病理类型,预后不良,治疗效果有限。
早期的胃癌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