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属动物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动物交配马马是一种源自于亚洲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驯养动物。
马在人类历史的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农业、运输和战争中。
然而,马的生殖过程有时被人们忽略,这也是它们繁衍后代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马的交配行为以及与它们繁殖有关的因素。
马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交配行为与其他哺乳动物类似。
马一般在春天或夏天进行交配,这是因为气温升高会刺激马的性欲。
马的交配过程通常发生在草地上,这样它们就能更加自由地运动和追逐配偶。
在一些马匹群体中,种公马会争相追逐母马,以争夺交配权。
这种追逐行为常常伴有一系列的咆哮声和踢腿动作,有时还会导致马匹之间发生激烈的争斗。
在交配过程中,公马会用前肢抓住母马的背部或颈部,而母马则会用后肢蹬击公马。
这种追逐和争斗的行为也被称为马的求爱游戏。
这种游戏不仅在玩乐,也是马体内荷尔蒙的作用下,寻找最佳的配偶。
通常情况下,公马会尽力保持在母马体内射出自己的精液。
马的交配行为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母马的发情周期是决定交配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马的发情周期通常是21天,但在不同的马种和个体中会有所差异。
另外,环境因素如天气、饲养条件等也会影响马的性行为。
由于马是敏感的动物,它们对于环境的变化会有一定的适应期。
如果马感到不安或压力较大,它们可能会拒绝交配或表现出更加激烈的争斗行为。
马的繁殖过程还涉及到配种技术的运用。
人工授精是一种常用的繁殖技术,它包括从公马体内采集精液,然后将其注入到母马的生殖道中。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马的繁殖效率,并且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马的基因。
此外,人工授精还可以帮助处理一些配种困难的情况,如母马受伤无法与公马进行交配等。
总结起来,马的交配行为在马的繁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了解马的交配行为,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马的繁殖技术并有效地提高马的繁殖效率。
此外,马的交配行为也是马文化中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它们的交配行为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和比喻人类的爱情和性行为。
马的繁殖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物种的生存需求,更是马与人类长期共同生活的见证。
马的起源与进化摘要:马是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家畜之一。
马属动物丰富的化石材料,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的教研材料。
马的进化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始祖马、渐新马、上新马、真马。
马进化典型特征有体型变大,硬蹄的演化。
在马的进化的很多阶段是辐射分化出一些种类,除了现代马这一个分支演化至今,其他分支都在自然选择下灭绝了。
关键词:体型,趾,牙在动物分类学上,马(Equus Caballus)属于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动物。
丰富的化石资料记录了马属动物5500万年演化中的出现、兴衰、灭绝和迁徙[1]。
马属动物起源于距今7500万年以前第二纪(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原始祖先为6000万年以前的第三纪(新生代)时期的踝节目动物,原蹄兽为其直接古老祖先[2]。
马属动物从森林动物进化为草原动物的6000万年中,曾产生过18个属。
它有着不同的进化路线,其中以始马、中马、原马、上新马、真马为进化主干[3]。
现代马、斑马、驴都是由真马演化而来的。
现代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5500万年第三纪的始新世时期,马属动物共同的祖先出现在北美,被称为始祖马(Hyracotherium)[4]。
始祖马外形似啮齿动物, 脊背弯曲, 大小如狐, 前足4趾, 后足3趾。
身体主要靠足部的肉垫支撑, 四肢能很好适应于炎热的北美洲松软土地上运动;结构轻巧, 四肢适于奔跑;齿冠低, 齿根长, 适宜吃灌木的嫩枝叶[5]。
通过牙齿可以推断,始祖马是典型的杂食性哺乳动物。
始祖马在始新世广泛地分布于欧洲和北美, 可能也存在于亚洲。
随始新世结束, 始祖马在欧亚大陆灭绝了, 而存在于北美洲的始祖马继续演化。
从始祖马开始,马类动物的总体进化方向是:(1)体型增大,腿和脚伸长;(2)侧趾退化,中趾加强;(3)背部伸直和变硬;(4) 门齿变宽,齿冠增高;(5) 脑增大且复杂化。
2研究进展图1马科在地质历史中演化谱系图在分类上,马属于哺乳动物纲,奇蹄目。
现在野生的马类有1个属、7个种(有人认为是8种),包括普氏野马、非洲野驴、亚洲野驴、西藏野驴和生活在非洲的3种斑马,此外还有2种家养类型,即家马和家驴。
马是典型的开阔地带的动物,有细长的善于奔跑的四肢和极为高冠的颊齿,主要生活于草原、半荒漠地区,少数生活在沙漠和山区。
现代野生马类动物的分布已很局限,主要分布在中东、西亚、中亚和非洲等地。
在哺乳动物中,马和象是演化系统研究较为成熟的两个类群,并作为进化论的典范频繁出现于各类教科书和出版物中。
最早的马类是始马(H y racother ium ),在早始新世时先后在北美和欧洲出现。
这类原始的马具有44棵牙齿。
上、下颊齿低冠,具有4个齿尖。
前臼齿尚未发生臼齿化。
尽管四肢修长,但脚趾仍较多,为前4后3。
体形也较小,其肩部的高度仅为25~50厘米,与稍微大点的家猫体形相当。
从始祖马进化到现在的真马,期间经历了山马(Or ohi pp us )、中马(Mesohi pp us )、副马(Parahi pp us )、草原古马(Mer y chi pp us )、上新马(Pliohi pp us )和恐马(Dinohi pp us )等中间环节。
马形类进化过程中其特征的变化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体形逐渐增大(见图3);2)肢骨加长,尤其是掌骨和跖骨变长,但尺骨和腓骨逐渐退化;3)侧马的演化历程同号文3图2马在演化过程中主要性状变化趋势的比较(未按比例)指(趾)退化,中指(趾)加强,末端趾节骨变大;4)背部伸直;5)门齿变宽,犬齿退化;6)前臼齿臼齿化;7)颊齿冠面结构由齿尖型演化为复杂的脊型齿,齿冠变高、珐琅质褶皱复杂化;8)下颌骨和上颌骨变深以容纳高冠的颊齿;9)眼眶前的脸部加长,门齿与颊齿之间的齿隙变长;10)后眼眶逐渐封闭,从草原古马开始,后眼眶已完全封闭;11)头和颈变长;12)脑增大,并复杂化;13)自草原古马之后,颊齿逐渐向前部移动,从而使整个颊齿都位于眼眶之前;14)由森林型演化为草原型。
马的特点有什么生活习性马是一种优秀的家畜动物,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以下是描述马的特点的一篇2000字的文章:马是一种华美而高贵的动物,它们以其优雅的姿态和迅猛的速度而闻名于世。
马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马科马属,常被用于农耕、运输和娱乐等方面。
在全球范围内,马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普通马、矮小马和野马等。
不同种类的马在体型、体毛、力量和性格上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几个共同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首先,马通常生活在草原、草地或森林地带。
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马可以以食草为主食,也偶尔吃些树叶和树皮。
马的消化系统非常适合吃草:它们长有特殊的牙齿和咀嚼机构,可以有效地将植物纤维分解。
马能够以高效的方式消化食物,使得它们能够从草地或森林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其次,马是群居动物,通常以骑马为名群居。
马群的社会结构非常复杂,由一个或多个领导马(通常是领导雄马)带领。
群体中的其他成员通常会依照领导马的指挥行动,共同寻找食物、保护领地和繁殖后代。
马对群体生活非常依赖,它们相互之间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并通过互相的触摸、舔舐和呼喊等方式来交流。
马具有非常强大的奔跑能力,是世界上最快的陆上动物之一。
它们的四条腿结构非常特殊,可以提供强大的推力和稳定性,使马能够以非常高的速度奔跑。
马的奔跑速度可以超过每小时70公里,而且能够长时间保持这样的速度。
马腿的结构使它们能够在不平坦的地形上保持平衡,同时承受住巨大的冲击力。
这使得马能够在草原上追逐猎物或逃离捕食者。
马是非常敏感和聪明的动物,能够有效地感知和应对外界的环境和威胁。
它们有强大的听觉和嗅觉,能够迅速察觉到潜在的危险。
马特别擅长解读其他动物和人类的身体语言,能够准确地判断它们的意图和情绪。
这使得马能够与人类建立密切的联系,成为理想的配合动物。
马的饲养和繁殖需要精心的管理和照料。
人们通常会提供干草、饲料和水等充足的食物,保持厩舍干燥洁净,定期给予马驱虫和疫苗。
此外,人们还会对马的蹄子进行修剪和清洁,以保持它们的健康和舒适。
有关于马的资料
马,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马科马属,是人类驯养的重要家畜之一,也是一种运动和
娱乐动物。
在中国,马的养殖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马的特征:马的外形看起来很高雅漂亮,身体修长,行动敏捷,四肢修长流畅,耳朵
竖起,鬃毛和尾巴飘逸,颜色多种多样。
马眼睛相当敏锐,能够感知到四周的一切动静。
马的视力比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要更为敏锐,所以马在机动性和反应速度方面也更快。
马的种类:马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野马、家马和驴马三种。
野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草原、沙漠和山区,被称为“大草原上的骏马”,与家马有着
相近的外形,但身体更为蓬松,鬃毛更为细柔。
家马是最广泛被饲养的马种,包括纯种家马和混种马。
纯种家马按照性质和用途,可
以分为矮种马、大型马、竞速马、荷兰马等。
驴马是骡、驴和马的杂交种,骡和驴都是由母驴和公马或雄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和
驴的区别在于体型和头部特征,骡比较大,头部粗壮,而驴则头小脸长,本质上属于不同
的种类。
马的繁殖:马的繁殖可以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一般是通过让雄马靠近母马,
并让两者互相识别并交配完成的。
人工授精一般使用人工仪器将精液收集到安全容器内,
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将精液注入母马的生殖系统中,因此能够获得种马的精子,并扩大优质
品种的繁殖规模。
马的怀孕期一般为11个月左右,一般在现代饲养下马的寿命为20-25年。
马的用途:马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已经被驯养用于建筑、战争、运输、娱
乐和农业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马被广泛运用于体育、娱乐、观赏和旅游等方面,如马术、赛马、马球等,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体现。
临症资料20223244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郭振龙(辽宁省海城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辽宁海城 114200)摘要:在畜牧业中,马属动物也是主要的养殖对象。
然而,马属动物新生驹的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都不健全,对外部环境变化也非常敏感,与成年马相比,更易患病,一旦不能及时对疾病做好有效防范与处理,将会危及其生命。
文章分析了三种新生马驹疾病的防治,并提出了新生马驹的养育措施。
关键词: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预防与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2)03-0039-02马属动物新生驹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患病,若未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将成为其健康成长的阻碍,甚至威胁其生命[1]。
1 马属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1.1 喂养工作不到位饲喂粗纤维成分较多的饲草喂料,不易完全嚼破和消化吸收,容易导致下泄;给喂不按时,喂料骤然改变,饲喂后马上使役或使役后马上喂养等,均可导致喂料得不到完全消化吸收,在肠管内长期滞留产生堵塞,容易导致食道堵塞和蛔虫病等;新生马驹没有及时吃到初乳,长时间卧地不起,容易引发脐炎;如果幼年马驹喂养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引发溶血疾病。
1.2 饲养管理不良饲养管理不良是造成马属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
如果产房环境卫生清洁不到位,或者对马驹脐部消毒不严格,均可能会引起脐炎疾病;在新生马驹出生后,如果时间不清理粪便,将导致胎粪便秘疾病。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疾病的先决条件,饲养管理不良将伤害脾胃,饲料难以消化,大肠功能出现异常,粪便堵塞肠道。
2 常见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的防治2.1 胎粪便秘疾病马属动物新生驹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发生胎粪便秘疾病。
对马属动物新生驹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胎粪便秘的发生率超过20%。
通常马属动物新生驹会在出生数小时内排便,一旦超过了24h,马属动物新生驹就会出现腹痛等症状。
如果发现马属动物新生驹烦躁不安,开始刨地、蹬腹等,基本可以断定马属动物新生驹患有胎粪便秘疾病。
2023年第03期马属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气候变化和管理不当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疾病,轻者影响马属动物生长和生产性能发挥,重者会危及生命。
马属动物疾病秋冬季节多发,常见的疾病有肠阻塞、肠胃炎、马腺疫、蛔虫病等,本文分析了常见疾病的原因,提出了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供参考。
1肠阻塞引发该病的原因有多种:(1)有些养殖户采取定时饮水,导致马属动物的饮水不足,很容易造成肠阻塞。
(2)有的养殖户常年采取单一饲料喂养,缺乏多汁的青绿饲料草料,或有些饲料草料发霉变质,也会引发该病。
(3)将马属动物长期圈养缺乏运动,导致其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引发肠阻塞的出现。
(4)饲草和饲料中长期缺乏食盐,而喂食食盐能够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降低肠阻塞的发病率。
(5)天气突变时,养殖户没有做好保温措施,也会引发肠阻塞。
(6)突然更换饲料或喂食过量的精饲料和青绿饲料,也会出现肠阻塞。
(7)如果出现慢性消化道炎症或胆汁分泌的数量减少,也会引发该病。
发病后病马有出现明显的腹痛,严重时倒地起卧和翻滚,病马的口腔变化明显,病初期阶段的口色和湿润度基本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口色会变为青紫色。
食欲下降,并且体温升高和呼吸迫促,脉搏没有明显变化,患病严重机体会脱水,甚至衰竭。
随着病情加重,白细胞数量增多,还可能出现酸中毒。
发生肠阻塞会出现一系列的继发病症,主要有肠炎、腹膜炎、肠变位和肠破裂等,严重影响马属动物的健康生长。
1.3.1中药治疗方法该法的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明显。
可取六曲、麦芽、山楂、甘草、厚朴、陈皮、青皮和苍术等去若干,混合研末加入适量的生油和白萝卜,给患病动物服用。
1.3.2西药治疗方法静脉补液。
如果出现小肠阻塞,可选择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大肠阻塞,选择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并配合葡萄糖注射液;出现不完全性阻塞,可以选择0.9%的氯化钠溶液和适量的氯化钾。
(2)口服补液或者灌肠补液;心功能不全,应肌肉注射20%的安钠咖,10~20m L。
十二生肖马的来历,传说,故事属马的人多是为人正直,都是对待人和事情上都是很坦率的,性情上也是很直率。
但是在性格上也是比较容易极端,所以在做事方面上都是性格很冲的哦。
而对于生肖马的相关来历的传说上,大家可是知道吗?对于今天的话题就是说说这一点哦,一起来看看十二生肖马的来历故事吧。
生肖马的来历传说神话故事马是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配“午”,故一天十二晨辰中的“午时”——中午十一点至中午一点又称“马时”。
易卦为“乾为马”。
传说古时的马有双翅,叫天马,它地上会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飞,是一种极有威力的动物,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
天马因玉帝宠爱,渐渐骄横起来,时常胡作非为,一日,天马出天宫,直奔东海要硬闯龙宫。
守宫门的神龟及虾兵蟹将一齐阻挡,天马恼羞成怒,飞腿踢死了神桂,此事告到天宫,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
并压在昆仑山下,300年不许翻身。
200多年后,人类始姐——人祖,要从昆仑山经过,天宫玉马园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并告诉天马如何才能众山下出来,当人祖经过时,天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来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
”人祖听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马所言,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只听一声巨响,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来到人世间,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
平时耕地拉车、驮物、任劳任愿,在战时,披甲备鞍,征占沙场,同主人出生入死,屡建占功。
从此,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马成了人类最选推选的动物之一。
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
民间的传说固然是虚构的,但事实上马与人类的关系这亲密,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
自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耕社会,马就成了人类最先伺养的动物之一。
马以它的那聪明、勇敢、忠诚耐劳的特征,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无论是在农耕、狞猎、运输、交通等方面,还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都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
马属动物(马、骡、驴)由于许多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病、产科病、内科病)而表现于临床上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症状。
其共同特征是腹痛。
中兽医叫起卧症。
临床上具有疝痛症状的疾病有三大类:(1)“症状性疝痛”。
如传染病中的肠型炭疽、传染性流产;寄生虫病中的血塞疝;外科病中的腹壁、阴囊疝气;产科病中的子宫扭转等。
(2)“假疝痛”。
是由于肝、肾、肺、胸膜等器官有病时所引起的疼痛。
(3)“真疝痛”。
是由于胃肠疾病所引起的疼痛。
家畜内科病所指的疝痛,主要是真疝痛。
马疝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农牧业所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
马疝痛的分类方法较多,在实践中可根据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分为胃扩张(气胀性、食滞性),肠阻塞,肠臌气,肠痉挛及肠变位(包括肠扭转、肠缠结、肠套叠和肠绞窄)。
发生马疝痛的主要原因是饲料品质不良,饲料和饲养方法突然改变,使役不当,饮水不当以及气候突变等。
马疝痛时,发病急速,发展很快,应及时治疗,在加强护理的前提下,采取镇静止痛,清肠止酵及对症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马疝痛的根本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Knowledge/nPost/nPost_37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