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马属动物疝痛病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78
摘 要:马属动物痉挛疝属于胃肠道常见疾病,全年均可发生,发病率高,在胃肠病症中占35%左右,只要治疗妥当,均可治愈。
如果治疗不当,误诊,治疗不及时最易转为结症。
本人经过长期的实践诊治,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治疗经验,收到满意的效果,治愈率均在96%以上。
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正确诊断,综合治疗马属动物痉挛疝,以供参考。
关健词:马属动物痉挛疝;中医;西医;综合治疗痉挛疝,也称伤水起卧,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春初冰溶化,冬初流水开始结冰的季节发病率较高,西兽医称肠卡他,卡他性肠炎,使某段肠环平滑肌发生间歇性痉挛收缩而引起的腹痛起卧病症,中兽医称马疝痛,也称痉挛疝,伤水起卧,冷痛,脾气痛多种叫法,我区地属高寒阴湿地区,发病率占常见病的35%,牛也发生,不多见。
1 病因分析(1)外界气候反常骤变,畜体卫分固表之气不足,汗孔不能及时适应外界气候变化的热,冷开张,遇寒时汗孔不能及时收缩.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寒冷邪气侵入,或采食过冷的带水饲料,受风寒湿气太重,伤其脾胃之阳气,由可脾阳不足,难以制止外邪之侵,引发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西兽医认为交感神经兴奋,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紧张,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受限,降底,均能发生本病.(2)畜体受到发霉变质的腐败饲料影响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脂肪酸,刺激胃肠神经系统反射运动而引发本病。
(3)幼畜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草料搭配不当,体内寄生虫过多,久卧湿地,夜宿霜露之下,久而体质较差,抗外界不利因素和内部运化水湿能力下降,如《司牧安骥集》说,“阴盛阴衰脾不磨,谷豆难消草料侵,血脉不行住着难,四肢无力暂难行。
” 遇到微小的寒冷刺激均能发病。
(4)署热炎天久渴,暴饮冷水过量,突来重寒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寒伤脾经,阳气不能上升,阴气不能及时下降,水谷难消,失去运化功能,致内伤阴冷激发某肠段平滑肌痉挛引发腹痛起卧,也称伤水起卧。
2 症状突然发病,有间歇性疼痛,病畜起卧不安.不时回头望腹.前蹄创地.收尾遵腰.肘部肌肉震颤,耳鼻具冷,不时排便,病初粪中带有大量的桸水,疼痛严重时剧烈地卧打滚,尾直急走,有时小跑,胸前,耳部,肋部有微汗,尿闭不利,口色淡白或青白,脉象沉细加快,有70%至80%的病畜鼻孔常流清水珠,如牛马经中记载” 牛患伤水鼻如冰……浑身肉颤不安宁”.元享疗马集中记载马患伤水时蹇唇似笑冷伤脾.3 诊断分析(1)腹痛初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引发剧烈疼痛在2~3h 后,约有80~95%的患畜由于肠壁紧张收缩,发病部位中的粪球水分大量被肠璧吸收.上部水液不能及时下行渗入而导致结症发生,治法按便秘诊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岔口驿马痉挛疝(肠痉挛)高云凤(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打柴沟镇畜牧兽医站,733202)中图分类号:S858.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20)02—0036—01肠痉挛是马属动物常见多发病,尤其在气候湿冷的脑山地区发病率更高,中兽医称为冷痛、伤水起卧,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只要及时正确治疗,治愈率较高。
1病因1.1本病是在肠管应激性增高和消化不良的情况下,当体外受到寒冷刺激时即可引起肠管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腹痛,在春%秋、冬季较多发。
气候骤变、寒夜露宿、空腹或骑乘后立即暴饮冷水或岀汗被雨浇,以及采食霜草或冰冻、发霉、腐败的饲料后容易发病。
1.2易引起马肠痉疝的内在因素慢性消化不良时,肠壁神经敏感性增高,肠管机能紊乱,若遇外界或内部刺激,进而反射性地引起牛肠痉挛。
2 临床症状病畜表现间歇性腹痛起卧,痛一阵,好一阵,每次疼痛时间约持续5-15分钟左右。
在发作时病畜表现中度或剧烈的腹痛,起卧不安,回头顾腹,倒地翻滚,并有肌肉震颤,前胸、肘后常岀大临汗,呼吸急促。
部分病马在病初于躯干两侧有特床殊岀汗,成条状,在第16肋骨部最明显。
听诊肠人蠕动次数增多,大小肠音高朗,如雷鸣流水连续#不断,盲肠及其他部分常呈金属音。
腹痛初期,常$做排粪姿势,每次排粪量多,粪块表面常附着许多积液或排岀半液状粪便,口腔及舌面湿润如常,口色青白或青黄,鼻端、耳尖及四肢末端发凉。
鼻孔呼岀气息也发凉,鼻孔流岀清水样的液体。
直肠检查时,肠的位置正常,无阻塞处,但肠 管紧张性增高,蠕动频繁,小肠有时呈絮状变硬,膀胱有积尿。
3诊断根据本病间歇性腹痛,耳鼻俱凉,口色青白,口腔湿润滑利,肠音高朗以及直肠检查无异样,即可确诊。
4治疗4.1西药治疗以镇痛解痉,通便为治则。
可用5%葡萄糖氯化钠500,1,30%安乃近20.40ml,安溴注射液80.100ml;5%葡萄糖氯化钠500ml,双胆磺注射液(辽宁宏泰有限公司)20〜40ml,—次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