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工序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66
第四章精梳第一节精梳工序的任务一、精梳工序的任务在棉纺系统种纱线的生产有两种工艺流程:普梳系统和精梳系统。
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如高档汗衫、细特府绸、特种工业用的轮胎帘子线、高速缝纫机线,它们的纱或线都是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
经精梳加工后的精梳纱,与同特数梳棉纱相比,强力高10%~15%,棉结杂质少50%~60%,条干均匀度有显著的提高。
使精梳纱具有光泽好、条干匀、结杂少、强力高等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外观特性。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它们的精梳纱的比重占纱线总产量的50%以上,在国内,近几年来棉纺企业生产精梳纱的比例也在快速上升,据中国棉协统计资料,2000年前全国精梳纱比重只有13%左右,到2003年已达到20%以上,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省精梳纱生产量均已超过棉纱产量的30%以上。
精梳工序的任务1、排除短纤维,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
生条中的短绒含量约占12%~14%,精梳工序的落棉率为13%~16%,约可排除生条短绒40%~50%,从而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线毛羽,提高成纱质量。
2、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
精梳工序可排除生条中的杂质约为50%-60%,棉结约为10%-20%。
3、使条子中纤维伸直、平行和分离。
梳棉生条中的纤维伸直度仅为50%左右,精梳工序可把纤维伸直度提高到85%-95%。
有利于提高纱线的条干、强力和光泽。
4、并合均匀、混和与成条。
例如,梳棉生条中的重量不匀率为2%-4%左右(生条5米的重量不匀率),而精梳制成的棉条重量不匀率约为0.5%-2%。
精梳工序是由精梳准备机械和精梳机组成,精梳准备机械是提供质量好的精梳小卷供精梳机加工。
二、精梳过程的特点和应用1、精梳过程的特点精梳工序能完成上述任务,主要是由于精梳过程的特点形成的,精梳时棉层是在握持状态下梳理一端,继而再握持已梳理过的一端,而梳理另一端,这种握持梳理左右,使棉层中的短绒、棉结、杂质得到比较彻底的排除,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分离度有显著的提高。
纺纱工程八个工序的总结要将纺织原料纺成符合一定性能要求的纱,除了以上述纺纱原理为基础外,还需要应用各种相应的技术手段,并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才能实现。
把纺织纤维制成纱线的过程称为纺纱工程,它由下列若干子工程或工序组成,而上述的纺纱原理就贯穿于这些工序之中。
1.初步加工工序纺织原料特别是天然纺织原料,因为自然环境、生产条件、收集方式和原料种类本身的特点,除可纺纤维外还含有多类杂质,而这些杂质必须在纺纱前加以去除,这个过程即为初步加工工程。
各种纺织原料初步加工工程随原料不同而异。
(1)从棉田中采摘下来的棉铃除了棉纤维外,还含有棉籽及其他杂质,在进行下道加工前必须用轧棉机排除棉籽,制成无籽的皮棉,故棉的初步加工称为轧棉。
轧棉在轧棉厂里完成,轧下来的皮棉(原棉)经检验打成紧包后,运输到棉纺厂进行后续加工。
(2)毛纺工厂使用的原料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羊毛(原毛)。
原毛含有油脂、汗液、粪尿以及草刺、沙土等杂质,必须在原毛初步加工(俗称开洗烘工程)中清除。
除杂时,首先将压得很紧的纤维进行开松,去除原毛中易于除去的杂质如砂土、羊粪等,然后用机械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羊毛中的油脂、羊汗及黏附的杂质。
有的羊毛如散毛含草杂较多时,还需经过炭化,即利用化学和机械方法除去净毛中所含的植物性杂质,所用的设备为开洗烘联合机和散毛炭化联合机,得到的半制品分别为洗净毛、炭净毛。
(3)从茎秆上剥下来的麻皮(又称原麻)中除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一些胶质和杂质,它们大多包围在纤维表面,使纤维粘在一起,为了确保纺纱过程的顺利和纱线质量,这些非纤维杂质必须在成纱前全部或部分除去,这部分初步加工在麻纺厂称为脱胶。
苎麻原麻经过脱胶后得到的半制品叫做精干麻。
(4)绢丝原料是养蚕、制丝和丝织业的疵茧和废丝,其中含有丝胶,油脂,泥沙污杂物和其他杂质。
这些杂质必须在纺纱前用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这种初步加工在绢纺中称为精练工程,制得较为洁净疏松的半制品叫做精干绵。
(全)【操作规范】精梳技术工序操作规范修订记录1 目的便于生产部的生产管理,培训精梳工序的操作者的技能技巧,掌握在生产过程中应知的常识,让安全优质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2 范围适用于精梳工序生产作业操作规程及在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
3 职责由生产部制定和修改,由操作工执行。
4 工作内容4.1 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工作是生产员工的第一项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交接双方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对岗开车交接。
交班者以主动交清为主,接班者以检查为主,做到相互合作又分清责任。
内容重点要求1.整理整顿机身与地面彻底清洁按照清洁进度表做2.生产情况1)前后供应平衡按生产平衡要求2)平揩车填写停台时间3)工艺变更机台落实4)棉条桶(备用桶)无错用(每台均有)5)交班卷不小于3厘米3.设备情况1)皮辊和顶梳无损坏2)自停装置无失灵3)坏机原因清楚4.工具1、清洁工具(纱扫、棕扫等)2、专用工具(开启钳板架)齐全、清洁、定位4.2 设备操作4.2.1 开机前准备工作4.2.1.1 关好机门。
4.2.1.2 确信机台机电正常(包括皮辊完好无缺)。
4.2.1.3 通知空调开打包机。
4.2.1.4 检查顶梳扣必须完全扣好。
4.2.2 开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4.2.2.1 将电箱总开关拧向“I”位置。
4.2.2.2 检查皮辊加压及棉条通道正常。
4.2.2.3 检查机台棉卷及定长符合工艺要求。
4.2.2.4 检查棉条桶位置是否正确。
4.2.2.5 将并卷开出的棉卷卷头修齐,在离卷头100-110mm处顺纤维向下拉去1/2棉层,双手食、中指修齐卷头。
4.2.2.6 换卷前,以低速把钳板带回最初位置,然后左、右手持夹筒管两端,顺方向转动一圈,确保撕出的棉纤维平直松散向上,把剩余的原料空管拿走,放在规定的地方。
4.2.2.7 按导条台上的白色按钮,使棉卷滚到承卷罗拉上,然后搭头,搭头长度为20-30mm左右。
4.2.2.8 搭头后关上机盖以低速起动机器,直至全部搭头通过为止,再按动绿色按钮,使机器转换为高速运转。
精梳第一节精梳工序概述一、精梳工序的任务在普梳纺纱系统中,从梳棉机上下来的生条存在很多缺陷,如含有较多的短纤维、杂质、棉结和疵点,纤维的伸直平行度较差。
这些缺陷不但影响纺纱质量,也很难纺成较细的纱线。
因此,对质量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和特种纱线,如细特纱、轮胎帘子线等,均采用精梳纺纱系统。
精梳工序的任务是:(1)排除短纤维,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线毛羽,提高成纱强力。
一般梳棉生条中的短纤维含量约占12%~14%,当精梳工序落棉率为13%一16%时,可排除生条中的短纤维约为40%~50%。
(2)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以减少细纱断头和成纱疵点,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
在正常工艺条件下,精梳工序可排除生条中的杂质约为50%~60%,棉结约为10%一20%。
(3)使条子中纤维伸直、平行和分离,以利于提高纱线的条干、强力和光泽。
梳棉生条中的纤维伸直度仅为50%左右,精梳工序可把纤维伸直度提高到85%一95%。
(4)并合均匀、混和与成条。
通过喂入时的并合,使不同条子中的纤维充分混和与均匀,并制成精梳条,以便下工序加工。
例如,梳棉生条中的重量不匀率为2%~4%左右,而精梳制成的棉条重量不匀率仅为0 .5%~2%。
精梳工序由精梳准备机械和精梳机组成,精梳准备机械提供质量好的精梳小卷供精梳机加工。
二、国产精梳机的发展1958年上海国棉二厂参照国外精梳机,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精梳机,命名为红旗牌精梳机。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研制了A20I型及A201A型精梳机,车速为116钳次/min,从而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精梳机的历史。
到了20世纪70年代,针对A201A型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中存在的磨损大、振动大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出现了A201B型精梳机;之后将A201B型精梳机的单筒双条改为双筒单条.并对分离罗拉传动机构进行了改进,更名为A201C型精梳机,车速为145钳次/min。
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于80年代初研制开发了FA251型精梳机,车速为180钳次/min,同时又对A201c型精梳机进行了多项改进,设计制造了A201D型精梳机,车速为165钳次/min。
纺织工艺流程(图1)1、精梳工序:精梳机:(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2、并条工序:并条机(图2):(1)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4)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筒里。
(图2)3、粗纱工序:粗纱机(图3):对并条合成的熟条经过牵伸、加捻,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于粗纱卷绕,并有助于纱条在细纱机上的退绕。
(图3)4、细纱工序:细纱机(图4):将粗纱牵伸拉细到所需细度,并加捻,形成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的细纱并卷绕在筒管上。
(图4)一、织造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任务:1、络筒工序:络筒机:是将捻线机上下来的管纱重新卷绕成一定形状、容量大的筒子,同时消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从而提高后序工序的生产率。
2、整经工序:整经机:按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幅宽,在一定张力的作用下平行卷绕在经轴上。
3、浆纱工序:浆纱机:为了让丝的单纤维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
把整好的经轴放在浆纱机上,经过吸浆,通过烘箱烘干。
4、穿经工序:穿经机:将经轴上的每一根经纱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次序穿入综丝和钢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已确定织造环节一切顺利。
5、织造工序:梭织机(图5):将经轴在梭织机上通过梭子导纬纱,按工艺要求交织成坯布,并卷绕成布卷。
(图5)6、整理工序:(1)验布机:对织造工序下机的布卷进行疵点检验。
(2)刷布机:对检验后的布坯进行整理除杂。
(3)折布机:按码长(折幅)对刷过的坯布进行折叠整理。
(4)打包机:对符合标准的布匹按品种、工艺、客户要求,将一定段数的坯布打包成包,以便于储存、运输及销售。
一、开清棉工序1、棉纺纺纱系统包括普梳纺纱系统、精梳纺纱系统和废纺系统,其中普梳纺纱系统包括清梳联、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和细纱五大工序;精梳纺纱系统包括:清梳联、精梳准备、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六大工序。
2、开清棉工序的任务是什么?(作为填空和简答题时的不同回答方法)(1)开松:经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中角钉、打手的撕扯、打击,将原料中压紧的块状纤维松解成束状纤维,并尽可能减少杂质的的破裂和纤维的损伤。
(2)除杂:在开松的同时,去除原棉中50% ~ 60%的杂质及部分疵点、短绒,尤其是棉籽、籽棉、不孕籽、沙土等颗粒较大的杂质,并尽量减少可纺纤维的下落。
(3)混合:按各成分的配比,将原料进行初步混合。
(4)成卷: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棉卷,供梳棉工序使用。
3、开清棉工序采用联合机组形式进行工作,各单机台之间通过输棉管道、凝棉器、配棉器以及联动控制装置连接起来,根据各单机台的结构、作用的不同分成哪四大类?也有的教科书上是分成五大类,五大类又是如何划分的?四大类:自动抓棉机械、棉箱机械、开棉机械、清棉机械五大类:抓棉机械、混棉机械、开棉机械、给棉机械、清棉机械4、抓棉机可以分成环形式和直行往复式两种形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环形式:抓棉小车回转一周,打手下降一次。
(3~6mm/次)直行式:小车走到一端调向时,抓棉器立即下降一个抓棉深度,下降量在2~10mm5、抓棉小车是抓棉机的主要机构,它的运动规律如何?什么叫小车运转率?运转率大了好,还是小了好?6、抓棉打手是抓棉小车的主要机件,圆盘式抓棉机和直行往复式抓棉机的打手数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7、棉箱机械的的特征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大的棉箱构成,但根据在开清棉流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分成混棉机械和均匀给棉机械两种,混棉机处在流程的什么位置?混棉机的作用就是只对原料进行混合,对吗?均匀给棉机械一般处在流程的什么位置?具有代表性的机型是?8、传统的A006B型混棉机与多仓混棉机的混合原理各自是什么?画出工艺过程示意图,并结合图叙述混合作用过程。
技术分享: 精梳工序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精梳工序常见问题有棉网不良、破洞、接合不良等,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都是纺织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棉网边缘不良棉网边缘不良包括毛边、松边、破边、裙边等现象,它同棉网破洞、棉网接合不良等都直接影响精梳半制品质量,应严加防止。
01现象从分离罗拉输出的棉网两边不光滑,不平齐,棉多两边缘的棉纤维有的被集棉钩尖扎乱而成蛛丝状破边;有的边缘处有明显的一条纵向稀路;有的棉网边缘输出时皱折如裙状;有的边缘有周期性的卷曲纤维束,严重的甚至棉网边缘会收小变窄,这种现象直接影响车面棉条条干不匀及重量不匀。
02原因分析1)钳板集棉器前沿同上钳唇间隔过大,造成棉层在上下钳板咬合后棉纤维呈胡须状,由于胡须状两旁的纤维松散,被锡林梳针分梳后容易造成棉网边缘不良。
2)分离罗拉集棉钩安装位置不准确,安装过低时,集棉钩尖部扎破棉网,甚至将棉网分割为一条纹路,集棉钩开档太宽或太窄,会影响棉网边缘不良。
开档过宽不起集抽作用,棉网边缘松散、毛破,开档过窄会引起棉网边部棉网重叠、增厚。
3)车间温湿度不适当,特别是湿度高于70%或低于55%时,胶辊或罗拉将棉网边缘易带起,使棉网边缘恶化严重,甚至产生缠胶辊或分离罗拉。
4)在高速机台上加工短纤维时,由于分离胶辊握持不住或是分离罗拉过桥齿轮搭配有松紧,造成棉网两边在两根分离罗拉中间会下垂。
5)胶辊或罗拉两边有少量缠花,使分离钳口对棉网握持不良,产生破边。
6)原棉纤维短,加上三角气流板控制不好,也容易造成棉网松边。
03维修方法1)在大小平车时,钳板集棉器的前沿应尽量做到与上钳唇内侧接近。
2)分离罗拉集棉钩应按规定安装,高低和开口开档一致,集棉钩表面保持光滑,无毛刺、棉蜡。
3)要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
4)高速机台上应加重分离胶辊的压力,保证对分离须丛的握持良好。
5)检查分离罗拉或胶辊两边有无缠花。
6)分离罗拉过桥齿轮与前后分离罗拉头齿轮相互啮合适当,前后松紧一致;校装好后,应微微倒顺转动副轴手轮,使分离罗拉能同步倒顺转为正常。
纺纱车间是纺纱工程的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工序多,工艺流程长,结构复杂,要求产品的质量较严,所以工艺、操作、设备就成为纺纱的三项基本管理。
工艺是关键,设备是基础,操作是保证,三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纺纱车间一般分为条染复精梳工序、前纺工序、后纺工序。
而在我厂则为条染工序、前纺工序(包括复精梳和前纺)、后纺工序。
具体工艺流程为:条染(进厂毛条→梳理→染色→复洗→成球)前纺(B412混条→三道GC15针梳机→PB33精梳机→两道GC15针梳机(成球)→混条→三道GC15针梳机→GV20高速立式针梳机→FMV41粗纱机)→后纺(清泽450细纱机(国产505细纱机)→德国赐莱福AC338电容式络筒→机瑞士SSM并线机→德国福克曼VTS-08(09)倍捻机)→成纱。
一、各工序的任务及作用(一)、条染工序:主要是对原毛条进行染色、复洗。
Ccc (二)、前纺工序(设备为法国NSC)对纤维的作用主要是牵伸、梳理、并和、加捻卷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以牵伸为主。
在前纺工序还有些辅助环节,如在生产中加入和毛油、抗静电剂等以及在一定环境中的储存,恢复纤维疲劳,减少内应力。
其任务就是将毛条抽长拉细到一定克重的粗纱条子,以供细纱生产。
(三)、后纺工序1、细纱工序:将前纺生产加工制造的粗纱进一步抽长拉细到需要的支数,并加以一定的捻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力和弹性,最后卷绕到一定尺寸的纱管上。
我厂采用的为环锭细纱机。
2、络筒工序:把细纱纱穗的小卷装制成容量较大的筒子,有利于提高下道工序的效率,减少回丝,并清除有害纱疵,提高纱线质量。
3、并线工序: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线在同一张力下并和,卷绕一定形状的筒子上,以利于下道工序生产。
4、倍捻工序:给于纱线一定的捻度,生产出条干均匀,强力增加光泽柔和,并具有一定耐磨性的纱线。
5、蒸纱工序:它是纺纱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凡是所有的纱批在织造使用前,都必须经过蒸纱定性后,才可以使用。
其作用就是为了消除纱线内部纤维的静电和应力,使在不平衡紧张状态下的纤维应力趋向于平衡,稳定捻度,防止捻度不匀和在织造过程中因纱线回捻而生小辫扭结,利于制造工序的使用。
纺织工艺流程纺织工艺流程包括纺织工艺和织造工艺两部分。
纺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织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整理。
一、纺纱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任务:1、清棉工序:开棉机:将紧压原棉松解成小的棉块或棉束,以方便混合、除杂。
清棉机: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混棉机: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合。
成卷机:支撑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梳棉工序:梳棉机(图1):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图1)3、精梳工序:精梳机:(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并条工序:并条机(图2):(1)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4)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筒里。
(图2)5、粗纱工序:粗纱机(图3):对并条合成的熟条经过牵伸、加捻,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于粗纱卷绕,并有助于纱条在细纱机上的退绕。
(图3)6、细纱工序:细纱机(图4):将粗纱牵伸拉细到所需细度,并加捻,形成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的细纱并卷绕在筒管上。
(图4)二、织造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任务:1、络筒工序:络筒机:是将捻线机上下来的管纱重新卷绕成一定形状、容量大的筒子,同时消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从而提高后序工序的生产率。
2、整经工序:整经机:按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幅宽,在一定张力的作用下平行卷绕在经轴上。
3、浆纱工序:浆纱机:为了让丝的单纤维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