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类专业应开设生产工艺课
- 格式:doc
- 大小:61.01 KB
- 文档页数:5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理工类专业,主要涉及到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材料以及机械自动化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这门专业的详细介绍。
1.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零部件加工的各种工艺。
包括常规机械加工工艺,如车削、铣削、钻孔、传统热处理等;也包括现代CAD/CAM/CNC 三剑客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技术以及激光加工技术等。
2.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又一重要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有关机械传动、机构设计、机械结构的分析方法、特殊机构设计的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等相关的知识。
这些都是机械设计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3. 机械制造材料机械制造材料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火课程。
该课程主要涉及常见的工业材料,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学生将学习到材料的性质、应用以及制备方法,这对于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4. 机械自动化系统机械自动化系统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知识,这门课程介绍了机械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各种基础自动化元件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机械及其自动化方面的设计和制造研究、工业过程自动化调控和维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应用的专业,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机械知识的理论基础,还接触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工业生产线、真实的机械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
学生可以在专业实践中与企业相关人员合作,了解工业如何进行实际制造;以及在工程应用中,掌握应用工具的使用,为生产设备的优化及应用提供支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专业课程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日益重要且具有广泛应用的领域。
作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相关课程来积累知识和技能。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评估并探讨该领域的主要专业课程,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课程概述1.《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大核心课程是《机械制图》,它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形表达、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纸的绘制。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不仅可以掌握规范的机械图纸绘制技术,还可以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另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运动和力学性能。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种机械构件和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机械运动学和静力学等内容,为日后的设计和制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数控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数控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控技术》课程主要介绍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术。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流程,掌握数控编程和加工技术,为未来的数控加工工作做好准备。
4.《自动化原理》《自动化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种控制器和执行器的应用技术,为今后从事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调试提供理论支持。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这些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我看来,这些课程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也认为这些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综合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涵盖了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该课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1. 机械设计的概念机械设计是指通过运用机械原理和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出能够满足特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机械产品或系统。
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材料和工艺、机械零部件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 机械设计的过程机械设计一般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等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设计师需要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明确和分析。
在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提出多个设计方案,并通过评估和选择最佳方案。
在详细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和工程计算等工作。
最后,通过制造和测试,将设计方案变成真实的产品。
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过程。
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机械模型的建立和可视化,而CAM软件则可以帮助制造工艺的规划和控制。
CAD/CAM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1. 机械制造的流程机械制造一般包括工艺准备、加工、装配和检验等步骤。
在工艺准备阶段,需要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和制造工艺文件。
在加工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进行零部件的加工。
在装配阶段,需要将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最终的产品。
在检验阶段,需要对产品的尺寸、形状和性能进行检测。
2. 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和切割等。
车削是通过旋转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铣削是通过旋转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钻削是通过刃部旋转摩擦工件进行切削,磨削是通过磨料颗粒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切削,切割是通过刃部的直线运动使刃部对工件进行切削。
3. 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种,它主要涉及到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机械制造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学等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教授学生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则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工程图纸。
机械加工工艺学课程则介绍了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自动化控制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自动控制原理、PLC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授学生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反馈控制、PID控制、现代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PLC原理与应用课程则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原理和应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PLC编写控制程序,并实现自动化控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则介绍了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
除了上述基础课程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
这些选修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机床技术、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等内容。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授学生工业机器人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工业机器人解决生产和制造问题的能力。
数控机床技术课程则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使用数控机床进行零部件加工的能力。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课程则教授学生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的能力。
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和实验,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实践操作和实验包括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内容。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和实验,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动化专业导论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自动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各种工业过程、生产系统和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行。
本文将对自动化专业的定义、研究内容、就业前景和学习路径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动化专业的定义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仪器仪表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和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自动化专业的研究内容1. 控制理论: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基础是控制理论,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优化、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等方面的研究。
2. 传感器与执行器:自动化系统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各种物理量的信息,并通过执行器对系统进行控制。
自动化专业研究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3. 自动化设备与系统:自动化专业研究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开辟和应用,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散控制系统)等。
4. 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专业研究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包括工艺过程控制、仪表与仪表系统、工业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5. 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专业研究机器人的设计、控制和应用,包括机器人的感知、运动控制、路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三、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创造、机器人技术、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开辟、工艺控制与优化、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工作。
随着工业4.0的发展,自动化专业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四、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路径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路径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执行器、自动化设备与系统、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参加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二、培养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装配的能力。
2.熟悉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掌握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的使用,具备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具备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改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4.了解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5.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法,具备进行机械产品相关科研和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构、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传动系统设计、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原理、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CAD/CAM等。
3.专业选修课程流体力学、制造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热处理技术、液压与气动控制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教学环节通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实验,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工程实训环节通过设计并完成机械产品、机械系统的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实习环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工业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生产流程,提高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综合设计与毕业论文学生通过综合设计,完成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并撰写论文。
综合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工程实训、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评估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考核、毕业设计评审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主要课程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一个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
该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1. 机械原理与材料力学该课程主要介绍机械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材料力学知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方面。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机构设计与分析该课程主要介绍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来深入了解不同类型机构的应用场景。
同时还会介绍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课程主要介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加工等方面。
4. 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是机械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传动方式,该课程主要介绍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各种液压元件和气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设计及调试等方面。
5.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该课程主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特性、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方面。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将来从事机器人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 自动化控制原理自动化控制原理是自动化领域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介绍自动化系统中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控制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将来从事自动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介绍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包括铣削、车削、钻孔等方面。
8. 工程制图工程制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介绍各种机械零件和装配件的绘图方法和标准。
6603自动化类专业代码660301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电工、机修钳工、机床装调维修工等职业,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机电产品维修与检测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低压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知识,具备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机电产品维修与检测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电工、机修钳工、机床装调维修工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正确识读和使用绘图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及电气线路图的能力;2. 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常用工量具、仪器仪表的能力;3. 具有正确使用工具完成机电设备零部件装配的能力;4. 具有完成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液压回路、气动回路安装与调试的能力;5. 具有完成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能力;6. 具有检测确定电气线路故障并排除的能力;7. 具有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能力;8. 具有适应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9. 具有安全生产、绿色生产、节能环保等意识;10.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基础、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气动与液压传动、电气识图、传感器技术应用、电机与变压器、低压电器与PLC、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177调试。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维修电工、电子装配与焊接、钳工、机械加工、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等实训。
在通用设备制造企业、机械和设备修理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控车铣加工、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智能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接续专业举例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机械电子工程、机电技术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代码660302专业名称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电气值班员等职业,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岗位(群)。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方向,它涵盖了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
在当今工业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背景下,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践、就业前景等方面,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
专业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工程制图、机械零部件设计、机械工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
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起机械设计制造的系统化思维和基本技能,并为他们提供适应技术发展和工业需求的基础。
此外,还有专业选修课程如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机器人学、CAD/CAM技术等,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验实践实验实践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实践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可以设置多个实验室,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方向。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机器人系统的搭建、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校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机械工厂、参与工程项目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机械设计制造的实际应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就业。
首先,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制造业领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等工作。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各类企业对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此外,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创新研发工作。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新能源领域、智能装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机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随着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1. 基础理论课程1.1 数学基础课程数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物理学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
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课程,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专业核心课程2.1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工程制图、设计计算和CAD/CAM等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2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是对机械结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学习的课程。
通过对各种力学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学生将深入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涵盖了CAD、CAM、CAE等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技术,提高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3. 专业拓展课程3.1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将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机械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控制打下基础。
3.2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金属加工工艺、焊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了解各种机械制造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3.3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前沿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高职自动化类专业应开设生产工艺课彭宝利摘要:高职自动化类专业属于通用专业。
本文从生产工艺过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关系入手,在对高职自动化类毕业生岗位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动化类专业开设生产工艺课的必要性,对提升自动化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工艺交叉知识0前言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与工艺过程及设备共同构成一个运行操作系统,对生产过程、工艺参数、技术指标、产品产质量等进行自动调节与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
目前各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面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线,培养生产运行系统的自动检测、检修、调试和维护等技能型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升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工作在生产一线岗位的高级蓝领,仅有单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具有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各种交叉知识[1]。
在优化自动化类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中,将生产工艺课程作为自动化类专业的必修课或辅修课,使学生对现代工业化生产过程(流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建立起自动化技术与生产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线上使之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1 生产工艺课的特点1.1 体现产品制造全过程生产工艺是指从原材料进厂后经过若干道工序的处理后,制造出合格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由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等来完成。
生产工艺课教材就是按照工艺流程,把各道工序所涉及到的设备及各个工艺控制点所构成的“完整的生产链”而编写的,它涵盖了整个过程和各道工序,虽然是粗线条的,但比较明快,给人以直观的感性认识。
1.2 专业性强生产工艺课是针对某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水泥生产工艺概论》[2],以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概述了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原料及预均化、生料制备、生料均化、熟料煅烧、水泥制成、性能及应用、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同时还介绍了其他通用水泥和特种水泥生产的知识,为该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如粉磨、水泥热工及测试、生产控制操作等奠定基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石油炼制工艺学》[3],从石油及其产品的性质入手,阐述了石油的各种加工方法、基本原理、炼制过程及典型设备和基本工艺计算方法,并介绍了部分科研与生产上的最新技术等,为该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如炼油过程、过程控制等作铺垫。
学生了解掌握了生产工艺过程,再结合学到的与之相关的机械、质量控制等专业知识,从而可以到达综合知识运用的目的。
1.3 涉及面较宽生产工艺课虽然专业性很强,但它却涉及到较多的其它专业方面的知识,如机械、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通用知识,尽管是粗线条的描述,但确能反映出生产工艺过程与这些专业知识所具有的一定的相关性。
2 生产工艺课与自动化类专业课的关系产品制造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通过专用机械设备来完成,这些都是自动控制的对象。
自动化类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专业学科,当前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种生产工艺控制过程中,尽管制造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工艺和不同的设备,自动控制对象也不同,但自动化技术应用及自动化设备配置基本上是相通的。
对于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生产工艺课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生产流程和工艺控制点,与相应设备及自动化装置等建立起一个整体关系,将主干课程如自动检测技术、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工厂电气控制及PLC技术等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设备运行和电气控制系统的检测、检修、调试和维护等方面上来,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
3 自动化类专业毕业生岗位现状调查分析自动化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进入企业,从事生产工艺线上的电气设备的调试、操作运行与日常维护、自动控制系统的编程、操作与维修,也有的进入了大中型企业的车间、民营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工作,还有的进入电子设备厂从事电工电子类产品的生产、质量检验、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工作等。
我们深入到唐山钢铁公司、冀东水泥厂、启新水泥厂,对近几年来自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和我院高职自动化类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研[4],他们大部分从事电气设备的调试、操作运行与日常维护工作,以确保中心控制室及生产线上每道工序的各个环节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冀东水泥厂的调查案例,我们对调查情况做了归纳,被调查者普遍认为:①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与现从事的工作非常对口或比较对口,电子技术、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技术等知识是必须应该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
②由于该厂工艺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较高,所以刚进入工厂后感觉生产环境及对技术过程不能很快适应,与工艺人员合作共事技能领域较吃力。
③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较多,但实验课大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据多,缺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进厂后感觉动手能力较差,综合技能偏弱。
④所学到的知识比较专业,但生产工艺知识缺乏,视野不够宽。
例如现场总线(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生产工艺过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希望学校能打破专业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重视专业知识与生产工艺知识的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以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
从调查情况分析来看,毕业学生非常期望获得本专业技能以外的工艺知识,来适应现代化生产环境的要求,向着综合技能交叉化的方向发展。
4 自动化类专业生产工艺课的选择确定在机械电子工业、资源加工工业、轻纺工业等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制造不同的产品,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和不同的生产工艺线,但它们都是连续化生产过程,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号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入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计算机软件及仪表等结合起来,构成运行操作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生产工艺课根据不同的行业门类和高职院校相应的专业设置有多种版本,如《石油炼制工艺学》、《煤化工工艺学》[5],《化工工艺学》[6]、《冶金技术概论》[7]及《水泥生产工艺概论》等,生产工艺课程的设置可根据高职院校服务面向定位及学生就业需求、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办学等列入教学计划中,或作为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自行选择。
4.1 根据服务面向定位及毕业生就业预测选定生产工艺课以唐山学院为例: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唐山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和港口的后发优势,着力吸引世界500强等大集团、大企业来唐落户,以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钢铁、建材(水泥、陶瓷、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信息产业等产业链即将形成,这将激活很多专业,为高职高专教育带来生机,为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渠道。
高职自动化类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大多从事电气设备的检测、检修、调试和维护,以保证整个工艺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后,将《冶金技术概论》、《石油炼制工艺学》作为该专业的限选课开出。
讲授时将生产过程及工艺控制点、工艺设备与电气设备及自动化装置等相互渗透,引导学生将自动化专业的有关专业知识联系到生产过程中。
尽管生产工艺课都是概括性的内容,但它能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架起桥梁。
4.2 校企合作按照订单式培养开设生产工艺课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行业的参与。
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按照企业自身文化特征和岗位要求“量体裁衣”、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订单”不只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而是涵盖了整个人才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因此根据合作企业的产品及生产流程开设工艺课,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
唐山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利用属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资源,与全国52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的河北省冀东水泥集团有稳固的校企合作办学意向,建有“冀东水泥集团—唐山学院产学研创新基地”,并根据自动化类专业岗位需求,将“订单式”人才培养纳入我院建设和冀东集团发展规划,进行产学的深度合作。
按照自动化专业岗位要求,校企共同研究确定课程设置、教学方案、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衔接等,把《水泥生产工艺概论》课列入教学计划,利用44~48课时完成水泥生产流程的讲授,将生产设备(原料磨、回转窑、水泥磨、均化库、收尘及输送设备等)、自动化装置(中央控制室、各相应设备现场电气室及仪表等)及工艺控制点(工艺变量:压力、温度、料位、流量、配料及物质成分)等渗透到生产过程之中。
例如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连续、离散、线性、非线性等)及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时域法、频域法等);各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工作过程和工程设计原则(串级控制系统,前馈控制,大滞后补偿控制,比值控制,分程和选择性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等各种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性及其整定方法)和集散控制系统(结构、特点,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作用、工程化设计方法等),这些知识都在专业课学习中涉及到过,讲授工艺课时可以给学生以引导和指点,搭起专业课与生产工艺课之间的平台,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较快地进入角色、向着一岗多能化、综合技能交叉化的方向发展“储备能量”。
4.3 将生产工艺课作为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自己选择高职自动化类专业包含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九个专业[8],对于非订单式培养、或就业去向难以判定的专业,可以选定几个较典型的生产工艺课作为选修课程,如《冶金技术概论》、《水泥生产工艺概论》、《石油炼制工艺学》等,引导学生自行确定。
即使学生毕业后没有进入钢铁、水泥、石油化企业,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工艺知识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的生产工艺过程与自动化装置、控制过程等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进入了其它企业也能较快适应生产环境。
因为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在不同的生产工艺线上应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或相似性。
5 结语掌握自动化专业技能,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等是高职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该专业人才规格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传统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
一专多能、高层次、复合型是高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向。
将自动化专业知识与生产工艺过程联系起来,对提升专业培养目标标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使学生进入工矿企业后较快的适应岗位专业要求、预留较大的发展空间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