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材2-铅粉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一、前言铅是一种重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防护材料、核反应堆和化学实验室中的部件等。
但在加工和制造铅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铅中毒的危险,极大地威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制定倡导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非常必要。
二、危害防范1. 铅的危害铅在机体内能被吸收并积聚,长期及高水平的铅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 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引起头痛、嗜睡、浑身无力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消化系统受损:可能引起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血液系统受损:可能引起低血红蛋白、红白血球比值下降、高白蛋白血症等不良反应;- 肾脏系统受损:可能引起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病变和肾功能减退;- 精神情绪受损:可能引起易激动、情绪不稳、消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2.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铅中毒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铅作业环境应该保持清洁和湿润,防止铅粉飞扬。
(2) 提供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面罩和防护服等,以防止铅粉和蒸气的吸入和接触。
(3) 坚持勤洗手,特别是在铅作业完毕后,洗手前应使用肥皂和温水坚决清洁双手。
(4) 食用前应清洁食品,特别是葡萄、柑桔等果实,因为它们可能吸附铅粉。
(5) 为保护铅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粉的监测和员工的生物测定。
三、人员管理1. 培训需要在职工加入工作前,通过培训和教育,将职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知识提供给他们,并提醒他们如何防范铅在工作中可能带来的危害和症状。
2. 急救措施应确保在工作场所能够提供各种急救设施和资源,并进行持续的职业病知识宣传和技术学习训练。
工作场所应有知识丰富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可以实时指导铅作业的过程,并负责提供必要的急救程序。
3. 健康检查对于铅作业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评估其职业中毒症状和程度,发现症状早期并及时采取措施。
铅粉制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铅粉制造作业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铅粉制造作业的生产单位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铅粉制造作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四条铅粉制造作业应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第五条生产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铅粉制造作业的监督检查将由相关部门负责。
第二章安全防护措施第七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应加强职业卫生,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第八条对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应采取排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第九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应戴防护口罩、手套、眼镜等,减少接触有害物质。
第十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一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应保持作业现场整洁,防止走火和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应备齐灭火器材,以防火灾事故。
第十三条若发现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十四条铅粉制造作业前,应对设备、仪器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修改。
第十六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应按照操作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操作。
第十七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禁止烟酒及火源进入作业现场。
第十八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第十九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禁止丢弃废弃物品,应按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
第四章应急措施第二十条铅粉制造作业应备有处置应急事件的预案和紧急救援设备。
第二十一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安全措施。
第二十二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进行灭火,并疏散劳动者。
第二十三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发生中毒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第二十四条铅粉制造作业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泄漏源,并进行隔离。
第五章管理与培训第二十五条铅粉制造作业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制铅粉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制铅粉工作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制铅粉工作的人员及相关工作场所。
第三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要求。
第四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制铅粉工作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并负责组织员工学习使用本规程。
第五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六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做好防护措施。
第二章岗位安全规定第七条制铅粉工作的责任人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安全知识,并持有相关合法的从业证书。
第八条制铅粉工作的责任人应对工作区域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制铅粉操作岗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包括工作区域的边界、禁止通行区域和应急设施。
第十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精通制铅粉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且能够熟练操作。
第十一条制铅粉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禁止放置杂物,车间内的设备和通道应保持畅通。
第十二条制铅粉操作过程中,应严禁违章操作、擅自调整设备参数或私自采取其他措施。
第十三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工艺流程。
第十四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十六条制铅粉操作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和配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第十七条制铅粉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
第十八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十九条制铅粉操作结束后,应关闭所有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第三章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第二十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熟悉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二十一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预防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二条制铅粉工作人员应保证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以减少粉尘危害。
铅粉制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铅粉制造安全技术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特制订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铅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工作。
第三条所有从事铅粉制造工作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规程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要求。
第四条铅粉制造过程中,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合理、规范地进行操作。
第五条工艺流程中出现新的工艺装备和设施时,要进行安全技术评审,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第二章生产现场安全技术操作第六条生产现场应设立标志牌,标明危险物品存放处、消防通道、灭火器放置位置等,确保员工遵守安全规则。
第七条生产车间的通道、通风设备和照明装置应保持畅通、正常工作。
第八条生产现场的各类设备、工具、材料等应放置整齐,防止摔伤和损坏。
第九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操作的技能和知识,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工艺流程。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管道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机,并上报相关人员处理。
第十五条生产车间的清洁卫生工作要做好,防止积尘、火灾等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在生产过程中,禁止吸烟、携带易燃物品进入生产现场。
第十七条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禁止在生产现场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及时清理和处理产生的废液。
第三章环保操作技术第十九条铅粉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环境的安全。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要注意控制粉尘产生的过程,合理设置排风装置,防止粉尘外溢。
第二十一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禁止随意排放到环境中。
第二十二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铅粉制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铅粉制造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艺过程,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2000字的铅粉制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1. 本规程适用于铅粉制造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储存、原料处理、制粉、包装等。
2.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铅粉制造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3. 严禁在工作区内吸烟、乱丢烟蒂及使用易燃和易爆物品。
4. 所有从事铅粉制造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员工安全管理1. 所有员工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2.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操作证书,同时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
3.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
4. 员工之间应相互协作,不得贪图个人安全而忽视他人的安全。
5. 定期对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对有慢性病、怀孕等特殊情况的员工要进行特殊管理和安排。
三、生产区环境管理1. 生产区必须保持干燥通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对于有毒有害气体,要及时排放和处理。
2. 生产区和储存区必须远离明火和易爆物品,保持安全距离。
3. 定期对生产区和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 合理布置生产线和仓库,保证工作通道畅通,物料摆放整齐。
5. 工作环境要保持整洁,危险品集中存放,地面不得有滑倒、绊倒等隐患。
四、原料储存和处理1. 所有原料必须按照规定分类堆放,分仓储存,禁止混储。
2. 铅粉原料必须在封闭的容器中存放,以防止其在储存过程中受潮氧化产生火灾隐患。
3. 原料仓库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仓库安全。
4. 原料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防尘防爆,必要时使用防爆设备和防爆仓。
五、铅粉制粉操作1.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不得超负荷操作,不得私自拆动和改装设备。
2. 操作人员必须定时清理和维护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和操作风险。
铅粉制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前言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指导铅粉制造工艺中的安全操作。
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验证,可以确保铅粉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执行本操作规程前,请操作人员详细阅读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作业区域的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保证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2. 电器设备及工作环境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检查电路线路是否正常,排除漏电风险。
3.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眼镜、耳塞、手套、防护服等。
根据具体工作内容,还需佩戴适合的防毒面具。
4. 查看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保证其无故障,如有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 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危险源、风险和应急措施。
三、铅粉制造操作步骤1. 原料准备(1)确保所用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尽量避免含有有害物质。
(2)将所需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精确称量,严禁随意调整比例,避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3)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面罩等。
(4)将原料储存在防爆容器中,避免其与火源接触,防止爆炸事故。
2. 研磨操作(1)操作前应检查研磨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磨盘无损坏及杂质,以免影响研磨质量。
(2)严禁将湿润的原料直接倒入研磨机,以免引发火花造成事故。
(3)保持研磨机的稳定运行,避免过载工作,防止设备损坏和操作人员伤害。
(4)操作期间应经常检查研磨质量,及时调整研磨时间和参数。
3. 过滤和干燥(1)待研磨完毕,将研磨后的铅粉液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2)过滤后的铅粉液应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干燥,以避免其与空气中的火源接触。
(3)干燥过程中,严禁在铅粉液附近进行吸烟等引火行为。
(4)操作人员应经常观察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温度,确保铅粉干燥得到最佳效果。
4. 包装和储存(1)将铅粉装入防火阻燃包装袋中,并将包装袋密封,避免空气和潮湿的侵入。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铅工作场所生产工序可不同程度地产生以铅尘、铅烟为主的有害物质。
铅(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为207.20,比重为11.34,熔点为327.5℃,沸点为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
铅的化合物粉尘,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等均以粉尘形式逸出散到空气中。
铅及其化合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好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µm时吸入率达54%。
一般说,吸入的铅大部分仍随呼气排出,仅35%~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
铅对人体各个部位均有毒性作用,简单地讲,铅的毒性作用是:铅可以造成血红素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还可致血管的痉挛,并引起铅中毒的一些明显症状,如腹绞痛、中毒性脑病、神经麻痹等。
腹绞痛进可伴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患有面色苍白,即所谓“铅容”,这是皮肤血管收缩所致。
铅中毒性脑病是一种高血压病,是脑血管痉挛、脑盆血、脑水肿等引起的。
铅中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肠胃的消化不良,还可发生麻痹和中毒性脑病,如短时间接触高浓度铅可引起剧烈的腹绞痛和中毒肝炎。
铅烟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危害最大的一种形态,高浓度的铅烟极易被操作者直接吸入。
同时,铅烟可以在通风较差的车间空气中长时间留存。
铅尘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构成危害的另一种形态,可以通过呼吸道和食道进入人体。
产尘方式主要是因震动使含铅粉尘溢散到空气中,当生产场所通风除尘设备运行不良时,地面或设备表面的集尘可形成二次扬尘。
控制措施1.管理措施(1)健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管人员。
完善的规章制度应包括责任制、管理行为要求、操作行为要求以及设备运行要求等,并应根据企业生产现状定期更新。
制铅粉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制铅粉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制铅粉工作,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制铅粉工是一项危险作业,所有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和考核,经过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各个工作岗位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五条在制铅粉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六条在紧急情况下,所有从事制铅粉工作的人员必须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并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
第二章工作责任第七条公司的主管领导对制铅粉工作安全负总责,必须保证工作安全的有效实施,包括制定和完善相关安全制度和措施。
第八条直接参与制铅粉工作的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程,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第九条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制铅粉工作的详细操作规程,并领导员工的安全操作。
第十条所有员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流程或使用不合格的设备。
第十一条各个操作岗位的负责人必须保证员工掌握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考核。
第十二条任何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有权利进行报告,并有责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三章安全控制第十三条制铅粉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员工注意相关的安全事项。
第十四条制铅粉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器材、通风设备等。
第十五条公司必须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六条制铅粉的运输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包括包装标识、装卸操作等。
第十七条对制铅粉的仓储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如防火防爆措施等。
第四章操作规程第十八条制铅粉作业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安全鞋等。
第十九条制铅粉作业必须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工具,禁止使用损坏或者无效的设备。
第二十条制铅粉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反规定私自操作。
制铅粉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制铅粉工作场所的安全、提高制铅粉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工作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二条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工作服、工作鞋,并佩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三条工人在施工前,必须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并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第四条施工现场必须配置完善的消防设备,并随时保持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五条在操作制铅粉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严禁带入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品进入施工现场;2.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使用明火;3.严禁将制铅粉扔入水源或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4.严禁过度使用制铅粉,应按照规定的用量进行使用;5.严禁将制铅粉接触皮肤、口腔、眼睛等部位,应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6.在操作制铅粉时,要保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过多的粉尘;7.操作制铅粉时,要注意避免与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8.操作制铅粉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发生推挤、碰撞等事件;9.发现操作中的问题、异常及时报告,不得隐瞒、掩盖;10.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操作区域,保持整洁。
第六章紧急事故处理第十一条在制铅粉操作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2.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人身安全;3.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等进行初期灭火,若无法控制火势,要立即撤离;4.在紧急情况下,遵守指挥,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第七章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第十二条在制铅粉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1.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2.建立完善的事故预防培训制度,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3.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事故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4.加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共同预防和应对事故。
职工教材-2 铅粉铅粉1. 粉末多孔电极铅酸蓄电池的放电反应是在硫酸电解液和电极表面的界面上发生。
因此增加电极表面积是增加放电反应面积,提高容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铅蓄电池的粉末多孔电极是通过用铅粉制造活性物质的方法来实现的。
显然,铅粉将直接影响蓄电池极板性能。
粉末电极特点:⑴粉末多孔电极大大增加极板比表面积,降低电流密度。
如,100g铅粉的真实表面积达到 100m2.⑵粉末电极的多孔性。
活性物质颗粒之间有充分的空隙,使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为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提供空间,防止极板变形或脱落。
⑶粉末多孔性,加入其它添加剂提供可能,为使解决蓄电池性能方面的其他问题创造条件。
2. 铅粉特性铅粉性能对铅膏性能,进而对最终蓄电池性能,如容量,寿命等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性能。
影响铅粉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组成(PbO和Pb 的比例)颗粒形状,颗粒尺寸以及PbO的结晶结构等。
这些因素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来控制:1)氧化度:氧化度指铅粉中PbO所占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一般控制在65%~85%。
控制好制粉工艺条件,氧化度可以控制到73±3%。
铅粉一般结构是颗粒表面有PbO 覆盖,中心部分为金属铅组成。
一般铅粉颗粒细氧化度高,反之颗粒粗氧化度低。
氧化度的测定方法:利用醋酸溶液能溶解PbO,而不溶解金属Pb的性能,铅粉用醋酸进行溶解,分离PbO和Pb之后,用EDTA滴定Pb2+ 或者测定Pb的重量确定氧化度。
2)视密度:视密度是指堆积密度,在固定的条件下,使铅粉自由降落堆积,测定单位体积的铅粉重量,用g/cm3 表示。
在一定的范围内,铅粉越细,铅粉视密度越低。
由于各厂测试装置有差别,自由降落高度和振荡方法存在差异,测定结果互不相同,没有可比性;但可作为本厂的内部质量控制指标。
国外的一些公司是在化验室,不定期的测定,但方法与国内不相同。
视密度对铅膏密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般铅粉视密度大,铅膏密度大。
3)吸水率:吸水率是指单位重量的铅粉(如1kg)所吸收的水量。
吸水率为和膏工艺中加水量的确定提供重要参数。
它反映铅粉颗粒特性;即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吸水量就大。
测定方法:称取100g铅粉,用滴定管,边搅拌边滴入水至铅粉已成团,但没有多余水为终点,计量所消耗水的体积。
一般为95ml/kg~100ml/kg。
4)吸酸量:吸酸量反映铅粉与硫酸的反应能力。
用每g铅粉所消耗的纯硫酸量mg/g来表示。
具体测定方法,是在过量的硫酸溶液中加入试验铅粉,进行反应,然后用NaOH来滴定多余的硫酸,测定硫酸的消耗量。
通常控制在260mg/g~300mg/g的范围,最好的铅粉应为280mg/g.5) 颗粒直径分散度:用分析筛,测定不同目数过筛的筛余,确定不同粒径的百分数。
这是测定颗粒直径分布的一种方法。
质量良好的铅粉粒径分布应为正态分布,说明铅粉机的运行和工艺条件的控制比较稳定。
百分比最集中粒径,一般在0.6μ~1.0μ范围之内。
3. PbO结晶结构:根据生产条件和制造方式的不同,生成α-PbO和β-PbO不同结晶结构的铅粉. α-PbO --- 在488℃温度以下形成,红色,正方晶型,比较稳定;密度9.27g/cm3,熔点877℃。
在和膏固化过程中优先形成3PbO·PbSO4·H2O, 循环中显示较高的容量。
β-PbO --- 在488℃以上温度下形成,黄色,斜方型晶型,不十分稳定,熔点880℃;通常不希望要的产物。
有利于形成4PbO·PbSO4,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4. 球磨法:铅粉制造方法目前有球磨法和气相氧化法两种,其中球磨法在国内外最广泛采用,而欧美等国家采用气相氧化法(巴顿铅粉机)居多。
球磨法是把铅锭作成铅块或铅柱,放入旋转的滚筒内,磨成粉末。
这种方法也称为岛津式铅粉机。
铅粉机系统主要由铅柱给料器,滚筒,铅粉收集器(脉冲布袋过滤器),输送和贮存装置以及粉尘净化器(高效过滤器)组成。
目前国内大部分采用球磨法。
铅粉形成机理:用于制铅粉的铅是纯度达99.99%以上的纯铅。
纯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硬度也很低。
因此当相互撞击和摩擦时易发生变形,不易被破碎。
纯铅通过摩擦和撞击磨成粉末需要特定条件。
当铅块在旋转滚筒内相互碰撞和摩擦过程中,产生热而升温,机内温度达到一定程度,铅块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铅:Pb + 1/2O2 = 2PbO — 217.7 kJ/mol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水作为催化剂。
随着氧化反应的不断进行,产生更多的热量,铅块金属表面进一步氧化,形成氧化铅层。
这样金属铅完全失去其金属的物理性质,成为很脆而容易被破碎的,不同于金属的另一种物质-氧化铅。
在撞击和摩擦过程中,铅块表面的氧化铅层经撞击而被剥去并磨成铅粉,同时又露出新的金属表面,继续氧化而被破碎,直至铅快全部磨成粉末。
由此可见,铅粉产量取决于铅的氧化速度。
铅粉机的工作条件(影响铅粉性能的主要因素):⑴铅粉机运行温度(滚筒温度):铅粉机温度直接影响铅粉产量和铅粉氧化度。
机内温度高,加快氧化速度,有利于增加产量;但如果温度过高,会将金属铅熔化,铅块相互粘连,有可能引起设备事故。
因此铅粉机温度必须严格控制。
不断地发生金属铅的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铅粉机温度不断上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排出过多的热量而降温,使铅粉机建立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铅粉机机内温度保持恒定。
铅粉机的最佳温度为180℃~200℃。
通常采用的温度调控方法有:①严格控制风机通风量进行通风冷却,及时排出机内热空气;②在滚筒外侧淋水冷却,淋水要自动控制,自动调节淋水量;③均衡加料,保持恒定的装载量,使氧化升温速度恒定;④及时清理除尘器布袋表面的铅粉,保持比较恒定的通风系统的空气阻力。
⑵铅粉机系统的通风量:通风系统作用:①降温作用。
通过通风将滚筒内的热空气带出,保持恒定温度;②提供新鲜空气和水分。
为铅的氧化反应提供充足的氧气;③将悬浮在空气中的铅粉输送到过滤器。
显然,铅粉机系统的通风量是保证铅粉机正常运行和决定铅粉颗粒和氧化度等其它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
风量大,系统中风压大,铅粉颗粒粗,视密度高,氧化度低;反之,风压小,铅粉细,视密度低,氧化度高,铅粉产量少。
一方面及时清除除尘器布袋表面上的铅粉,同时通过系统的风压调节器控制系统通风量,保持整个通风系统的恒定阻力。
有的铅粉机设有正压风机,但实际上,正压风机的吹风管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反而对控制系统的风量带来麻烦。
因此可以取消正压风机,加大负压风机的风量,整个系统的通风有负压风机来控制。
负压风机风量达4000m3/h以上。
⑶装载量:铅粉机的装载量对铅粉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装载量大,铅块相互碰撞概率增加,铅粉产量高,同时产生的热量也多。
因此要不断加大通风量,结果铅粉颗粒较粗,氧化度较低。
如装载量过大,将会在高位上建立动态平衡,运行稳定性差,控制铅粉机运行带来困难,反过来装载量过小,摩擦和碰撞较少,产量低。
因此装载量必须调整到适当的水平,最好定期的均衡加料。
控制装载量的方法:①目前国内大部分采用,控制主机的负载电流的方法来控制主机装载量。
因为主机电流与装载量有关,主机荷载电流大,装载量多;主机荷载电流小,装载量少。
主要缺点是主机的荷载电流除荷载量以外还受供电系统的网路电压的影响;即网路电压低,主机电流增加,网路电压高,电流下降,因此对荷载量确定产生误差。
②采用重力传感器,自动控制加料量和加料速度。
这种方法比较先进合理。
均匀加料是生产质量稳定铅粉的关键。
在工艺文件中,必须规定每1小时或更短时间内的加料量。
控制好铅粉生产工艺条件下,氧化度可控制在73±3%范围之内,非常稳定。
铅粉主要是铅粉颗粒为片状,而且由于生产温度较低,基本上为α-PbO.5. 气相氧化法气相氧化法(巴顿铅粉机)的工作原理:将纯铅熔铅锅内熔化,定量地注入到,温度为450℃~480℃的反应锅内,不断地进行搅拌,形成细小的铅液小滴漂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进行氧化反应,形成铅粉。
铅粉被风送到集尘器,而较粗的铅粉返回到反应锅内继续破碎。
巴顿铅粉机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反应锅铅液温度,风压和加水量。
特点是操作简单,产量高,耗能少。
铅粉颗粒为球状,氧化度一般在65%~80%。
巴顿铅粉机通过温度的控制,可生产不同比例的α-PbO和β-PbO. 在不同温度下,生成如下不同组分的铅粉:温度℃游离铅α-PbO β-PbO440 25.9 59.2 10.8480 20.6 58.0 21.8520 17.6 16.0 61.2580 5.7 0 93.1两种铅粉机铅粉性能对比表:参数巴顿式铅粉机球磨式铅粉机产量(kg/h) 850 550耗能(kw) 30 40耗水 (L/h) 200 ___通风量(m3/min) 0.48 0.28天然气(BTU/h) 0.25×106—外型尺寸(L×W×H)m 7.5×3.6×6.3 10.5×5.0×5.2 铅粉组成(PbO%) 70~80 65~75α-PbO% 四方晶 70~100 100β-PbO% 斜方晶 0~30 0视密度(g/cm3) 1.2~1.8 1.2~1.5吸酸量(mg/g) 160~190 180~240颗粒尺寸(μ)< 60 < 150颗粒形状球状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