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性房室分离-王炳乾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及干预研究目的研究和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及干预。
方法2013年6月~12月住我院的服用利培酮后引起性功能减退的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中药干预1个月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干预3个月,B组单独中药干预,C组单独认知行为疗法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测性功能障碍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
结果A组治疗前、治疗第3个月末血清催乳素分别为(95.32±17.84)μg/L、(27.74±7.96)μg/L;B 组治疗前、治疗第3个月末血清催乳素分别为(94.26±15.76)μg/L、(27.86±9.75)μg/L,;以上两组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
A、B、C组性功能障碍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85.00%,55.00%。
且治疗后A组的性功能评分情况均高于B组和C组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逍遥散合归脾汤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于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引起的性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抗精神病药;首发精神分裂症;性功能;影响及干预研究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需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1]。
然而一些抗精神病药影响垂体催乳素分泌,引起性功能减退。
抗精神病药引起性激素异常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单一服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入组标准:①年青男性,年龄为18~40岁;②从未服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③服单一利培酮治疗过程中性激素异常持续3个月,出现性功能减退;④排除可能导致性功能减退的男科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
WPW综合征并交接性逸搏1例 李志勤;戴静;龙右玲;符赛琼 【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2007(016)004 【摘 要】患者女性,70岁。因心悸、胸闷一年,加重半月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查体: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00/60mmHg,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80次/分,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无特殊。查24h动态心电图(图1A、B)示:窦性心律。图1A中P—P间距规则、P—R间期小于0.12s,并可见8波,QRS波时限大于0.12s,ST段下垂型下移伴T波倒置。图1B中偶可见P波(P1、P2)、QRS波群有两种形态:一种经窦性下传的QRS波群呈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图形(R2、4)。另一长R—R间距后的QRS波群(R1、
【总页数】1页(P311) 【作 者】李志勤;戴静;龙右玲;符赛琼 【作者单位】650011,昆明市中医医院功能科;650011,昆明市中医医院功能科;650011,昆明市中医医院功能科;650011,昆明市中医医院功能科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41.77 【相关文献】 1.加速性交接性逸搏心律伴显性隐性夺获致交接性节律重整1例 [J], 李朝晖;张毓敏;周从义 2.窦性停搏交接性逸搏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1例 [J], 李宏清;周从义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交接性逸搏心律并双侧束支阻滞及传出阻滞、源于左前分支阻滞区下方的室性逸搏 [J], 李燕丽 4.交接性逸搏伴左后分支阻滞文氏现象的逸搏反复二联律 [J], 赵丽萍;周冀杭 5.136例交接性逸搏或交接性逸搏心律发生原因及临床意义 [J], 银云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房性早搏与房室交界性早搏赵吉光【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生》【年(卷),期】1995(010)006【摘要】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过早搏动,又称为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或额外收缩,简称为早搏。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而引起的心脏搏动。
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
房性早搏(简称房早)与房室交界性早搏(简称交界性早搏)是其中两种。
特别是房早的发生率仅次于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的室性早搏。
目前认为早搏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三点:一是折返现象的形成。
折返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存在一个电生理不均一性但互相连接的潜在闭合环;②其中环的一条通道存在传导单项阻滞;⑧可传导通道的传导减慢;④最初阻滞通道的再兴奋,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
这是产生早搏的最常见原因;二是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三是触发活动的形成。
触发活动对超速起搏的反应是加速作用,这有别于自律性增高和折返引起的心律失常。
【总页数】2页(P11-12)【作者】赵吉光【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30.2【相关文献】1.受阻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同时出现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J], 毛勇;刘尚武;柏晓梅2.相继发生的房性早搏未下传与室性早搏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J], 龙佑玲;李志勤;苏勇3.房室交界性早搏引起心房伪文氏现象1例 [J], 张永庆4.穴位揿针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性早搏患者33例 [J], 盛炜5.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及房性早搏频度与预后的分析 [J], 赵小平;朱正炎;曹冠红;刘小娟;刘燕;张建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李德俭将本病分为2组进行中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中药组23例,用参附汤加味:人参、干姜、檀香各12g,附子、桂枝、薤白各15g,丹参3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西药组用异丙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7天为1疗程,结果中药组治愈率为52.17%,西药组治愈率为21.05%,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O.005)。
刘香民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一病毒性心肌炎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心室率为37次/min,经口服喘息定、阿托品治疗无效,后用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点,并口服激素、扩管药及营养心肌药。
中医辨证为阳衰气弱、推运无权、脉气不承、传导机能低下,药用炙麻黄、红参、黄芪、枸杞、仙茅、仙灵脾、麦冬、五味子各15g,细辛5g,附子、炙甘草各10g。
水煎服,日1剂,6剂后临床症状缓解,再服20余剂,心室率达70次/min。
陈家铎等用中西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1例,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或室性心动过缓6例。
对照组30例。
治疗组用舒心Ⅲ号(生脉、复方丹参、当归各10ml)加10%葡萄糖250ml静滴,少数应用舒心Ⅱ号(生脉、复方丹参、北芪、田七各2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4~15天为1疗程。
对照组用细胞色素丙、肌苷、三磷酸腺苷、能量合剂及糖皮质激素、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
结果治疗组31例,治愈28例,占92.32%,对照组30例,治愈21例,占70.00%。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郑本德等以益气活血祛痰法为主救治急性心肌梗塞并房室传导阻滞15例。
西医在心电监护下予给氧、止痛、血管活性药物、扩容及皮质激素。
中药以党参、太子参各30g,麦冬、茯苓、丹参各15g,五味子、白术、赤芍、川芎、檀香、陈皮、法半夏、炙甘草各10g,三七粉3g((水服服)。
心理干预对分离(转换)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纪红玉;徐桂莲;翟乃霞;毕桂华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5(020)013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分离(转换)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和电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6.5±1.5)d,对照组(14.5±7.0)d;观察组痊愈率88.6%,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该病疗效有明显促进作用.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纪红玉;徐桂莲;翟乃霞;毕桂华
【作者单位】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淄博,255100;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淄博,255100;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淄博,255100;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淄博,25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患者教育程序对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J], 徐金英;陈爱民;包美华
2.台州市某医院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述情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J], 梁玲娟;徐凌燕;陈萧萧
3.心理干预对分离(转换)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J], 纪红玉;徐桂莲;翟乃霞;毕桂华
4.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J], 陈瑞婕;上官芳芳;闫欣欣;米静茹
5.全程药学服务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 廖小梅;黄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室冯海新副教授一、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又称心律紊乱,是学习心电图课程中最难的一关,搞一辈子心电图的人,一看到复杂的心律失常,犹如苏轼描写庐山的诗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常听到不少搞心电图的人说,心律紊乱越学越乱。
?(一)分析心律失常的要点?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心电图中的“牛鼻子”就是心电第一波——P波,首先要确定有无P’波,再确定P’波的性质(P、P’、F、f),以及P’波与QRS波的关系。
找到P’波(心房波)弄清与QRS波的关系,算是找到分析心律失常的钥匙。
?(二)要学会绘制梯形图?借助梯形图来揭示心脏激动的起源点,以及激动传导过程中与QRS波的关系,这是分析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梯形图绘制的方法如下?根据需要分别划出4条平行线(3格)、5条平行线(4格)、6条平行线(5格)等,最常用的是4条平行线(3格)。
?在横格中标出激动的起源点(通常用圆黑点)以及激动传导经过各部位的斜线,如窦性(S)、窦房交界区(S—A)、心室(V)。
激动起源点发生在心室,还需划出异位激动点(E)、异—室交界区(E—V)。
代表传导的斜线越长,激动的传导越慢。
?代表定向传导的符号:∣=正常传导,﹨=传导时间,=定向传导阻滞,=逆向传导阻滞,=干扰脱节,=传导迟缓,?=不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不全性或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后或左前分支阻滞。
?通过上述分析,找到了心律失常诊断的钥匙,又绘成了梯形图,基本可以揭示心律失常的真相,犹如“山穷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分析心律失常时常遇到的心电现象?(一)节律重整现象心脏中的节律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心脏的中枢节律点。
即窦性节律点;另一类为心脏的备用节律点,即各种逸搏节律点;第三类为心脏中的“犯罪”节律点,即各种早搏或早搏引起的阵发性心动过速。
益气养阴活血安神法治疗高负荷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路利杰1,2,蔡安琪3,郭亚鑫1,2,陈露莹2,蒋跃绒2摘要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除可引起心悸㊁胸闷等症状外,还可触发房性心动过速㊁心房颤动等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㊂现代医学对于症状性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常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部分病人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副作用;射频消融治疗有创且费用较高,广泛应用受限㊂本例病人为高负荷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百分比61.3%),经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安神法,以炙甘草汤加减为主,取得良好的疗效㊂关键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益气养阴;活血安神;炙甘草汤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4.04.038房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㊂过度的室上异位活动可表现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在标准心电图和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上被认为是良性的心律失常㊂但研究表明,房性期前收缩频繁发作会引起心肌病㊁心房颤动和不良心血管事件[2]㊂频繁房性期前收缩还会损害左心房收缩功能,促进左心房的不良重塑,引发心房颤动,导致血栓栓塞[3]㊂因此,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并不是完全良性的,对高负荷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伴明显症状者应予以重视㊂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降低大部分病人的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使症状明显缓解[4]㊂对于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5]㊂但仍有部分病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或不耐受,或因惧怕手术风险不愿行射频消融术㊂中医治疗频发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优势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蒋跃绒教授采用益气活血㊁滋阴安神㊁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No. CI2021A00908);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函 2022 1号;提升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建设项目(No.XYZX0101-14)作者单位 1.山西中医药大学(太原030024);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91);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83)通讯作者蒋跃绒,E-mail:*********************引用信息路利杰,蔡安琪,郭亚鑫,等.益气养阴活血安神法治疗高负荷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 (4):762-764.通阳复脉为法治疗经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的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经治疗,病人24h房性期前收缩总数由8万多次减少为16次,效果显著㊂现报道如下㊂1病例资料病人,女,67岁,2022年6月11日以 间断心慌乏力2个月 就诊㊂病人2个月前出现心慌㊁乏力,于2022年4月30日行24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101次/min,房性期前收缩总数66607次,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各支未见有临床意义的狭窄;当地医院给予劳拉西泮1片,每日2次,普罗帕酮3片,每日3次,口服;因服用普罗帕酮觉乏力加重减量为2片,每日3次;2022年5月18日24h 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总数87906个,房性期前收缩占比61.3%,其中,有2035次单发房性期前收缩,3310次成对房性期前收缩,17067次房性心动过速㊂阜外医院建议住院行射频消融术,病人拒绝手术寻求中医治疗㊂既往高血压病史,曾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后心率偏快,现改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5mg,每日1次㊂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㊂刻下症见:时有心慌,乏力,气短,自汗出,头晕,长期严重失眠㊁多梦,每小时觉醒1次,口干,口有异味,大便可㊂面色萎黄少华,舌淡暗,苔薄白,脉细结代㊂中医诊断:心悸(气阴两虚,心血瘀阻)㊂西医诊断:1)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焦虑状态;3)睡眠障碍;4)高血压病㊂方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以益气活血㊁滋阴安神㊁通阳复脉为法㊂处方:炙甘草12g,生姜9g,桂枝9g,党参片30g,地黄40g,阿胶珠6g,麦冬10g,火麻仁10g,大枣10g,㊃267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F e b r u a r y2024 V o l.22 N o.4醋延胡索15g,北柴胡10g,黄芩片12g,郁金20g,苦参10g,桑寄生30g,炒酸枣仁30g,煅牡蛎(先煎)30g㊂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2年6月25日二诊,病人诉心慌㊁乏力㊁头晕减轻,睡眠时间延长,但仍多梦易醒,气短,晨起口干,自测心率55~99次/min,活动后心率偏快㊂舌边红,苔薄白微腻,脉细㊂上方加北沙参15g养阴生津,龙齿15g镇静安神,易党参为人参10g,苦参用量加大为15g㊂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2年7月9日三诊,病人于2022年7月2日复查24h动态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总数51223次,占总心搏的35.5%,9845次单发房性期前收缩,7752次成对房性期前收缩,7326次房性心动过速,二联律65阵,三联律129阵,室性期前收缩483次㊂心慌气短减轻,近1周晨起头晕,乏力,喜嗳气,多梦㊂舌边红,苔薄白微腻,脉细㊂上方加生黄芪30g益气,人参改用党参30g㊂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2年7月23日四诊,病人精神好转,心慌减轻,偶有气短,晨起皮肤红疹,但很快消失,多梦,大便可㊂舌嫩红,苔薄白,脉细结代㊂原方加黄芪至40g,地黄加至50g㊂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2年8月13日五诊,病人精神气色好转,失眠多梦较前好转,嗳气,喜长出气,大便调,口有异味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结代㊂原方加合欢皮30g,陈皮10g 以理气解郁㊁和血宁心㊂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2年9月3日六诊,病人2022年8月20日复查24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78次/min,房性期前收缩18989次,占总心搏的17.2%;单个房性期前收缩2898次,二联律8阵,三联律9阵,室性期前收缩15次㊂诉心慌气短明显减轻,精神好转,睡眠改善,仍多梦,大便可,纳可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结代㊂原方去陈皮㊂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2年9月24日七诊,病人气短减轻,多梦,余无不适,近一个月服用络活喜2.5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可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㊂原方减用地黄至30g,去龙齿加用煅紫石英30g㊂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3年1月12日八诊,病人服上方14剂后症状减轻,后因疫情原因未再服用㊂2022年12月15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6d后转阴㊂2023年1月初开始自觉心率增快,有时心慌,出汗,活动后加重,牙龈肿,咽部发痒,少量白痰,大便可,睡眠欠安㊂舌边齿痕,苔薄白㊂原方去桂枝㊁党参㊁阿胶珠㊁火麻仁㊁大枣㊁苦参㊁煅紫石英,地黄减为15g,加浮小麦30g,五味子10g,酒萸肉15g敛汗,连翘15g,桔梗15g清热利咽,瓜蒌皮30g化痰㊂2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3年2月11日九诊,病人心慌好转,出汗减轻,牙龈已不肿,平时口服劳拉和佐匹克隆各1片,可睡4~5h,大便可,少量白痰㊂舌边齿痕,苔薄白㊂原方去连翘㊁瓜蒌皮,加用浙贝母30g化痰,龙齿15g镇静安神㊂2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㊂2023年3月18日十诊,病人于2023年2月18日复查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平均心率为72次/min (54~100次/min),房性期前收缩16次,占总心搏数< 0.1%,室性期前收缩0次㊂无明显心慌,无出汗,无烦热,大便黏,可睡5h㊂舌边齿痕,苔薄白,脉细㊂守前方出入㊂2讨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属中医学 心悸 范畴㊂本病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气㊁血㊁阴㊁阳的不足;标实表现为肝郁气滞㊁肝胆郁热㊁痰热内扰㊁水饮凌心或心血瘀阻等㊂该病人自觉心慌乏力,气短,自汗,口干㊁失眠,结合舌淡暗苔薄白,脉细㊁结代,为气阴两虚㊁心血瘀阻,心神不宁之证㊂首诊治以炙甘草汤加减㊂方中地黄用量最大,配以炙甘草旨在益心气,养心血,通阳复脉,研究表明生地黄还兼有活血化瘀之效[6]㊂‘本草正义“记载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补土,大枣入脾㊁胃经,配伍党参健脾益气,气行于脉中以助血液运行,气血充足则心悸止;阿胶㊁麦冬㊁麻仁滋阴养血生津,通血脉;桂枝㊁生姜辛行温通,温补心阳㊂病人平时有焦虑状态,配伍醋延胡索㊁柴胡㊁郁金疏肝解郁㊁行气活血㊂配以黄芩㊁柴胡取小柴胡汤意清胆解郁㊂苦参清热,‘名医别录“谓其 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 ㊂酸枣仁清内热以除虚烦,牡蛎滋阴潜阳㊁安神镇静㊂诸药合用,阴阳并补,体现张仲景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的思想㊂本例病人服药3个月后,心慌气短症状明显改善,24h房性期前收缩负荷由61.3%降为17.2%;9个月后,病人无明显心慌,复查动态心电图显示24h房性期前收缩仅16次,房性期前收缩负荷<0.1%,效果满意㊂炙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太阳篇: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㊂是益气养血㊁滋阴复脉的基础方,通阳充盈意在复脉,益气养血合以滋阴,心悸结代皆得以平㊂通过恢复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运行,来㊃367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2月第22卷第4期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使心跳节律整齐,脉道得以通畅㊂现代研究证实,炙甘草汤在治疗心律失常㊁冠心病㊁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还具有抗炎㊁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㊁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㊁参与心房结构重构㊁造血等作用[7]㊂实验研究证实,生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地黄多糖,其可以通过改善抗氧化酶活性㊁调节凋亡基因㊁抑制促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来保护乳鼠的心肌细胞,提高其细胞存活率,降低其凋亡率,认为生地黄在针对心肌的治疗中可起到保护㊁改善㊁修复的作用㊂研究还发现,生地黄有明确的抗焦虑作用[8]㊂从现代药理角度分析,炙甘草具有抗抑郁㊁调节免疫㊁抗心力衰竭㊁抗心律失常和抗炎等作用[9]㊂炙甘草和生地黄配伍,针对 脉结代,心动悸 主证共同发挥作用㊂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参和人参皂苷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也能改善血管运动功能,人参皂苷Re被证明可以降低心率,缩短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并降低P波振幅㊂此外,人参皂苷Rg1通过抗氧化作用和钙调节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氧化损伤[10]㊂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对主动脉缩窄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有保护作用[11]㊂人参皂苷(Rb1㊁Re㊁Rg3和Rf1)可以改善心律失常[12]㊂研究发现麦冬总皂甙可预防和对抗心律失常[13]㊂实验研究表明,柴胡-郁金可显著改善焦虑症小鼠的焦虑行为,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效改善病人焦虑状态[14]㊂苦参㊁延胡索㊁郁金等现代研究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也是陈可冀国医大师临证常用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辨病用药[15]㊂本例病人为高负荷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因拒绝住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后不能耐受且症状未得到改善,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进一步加重,从而寻求中医治疗㊂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益气活血,滋阴安神,通阳复脉的方法治疗,获得显效㊂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期前收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局限性在于个体化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缺乏充足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撑,应在今后加强研究㊂参考文献:[1]HUANG B T,HUANG F Y,PENG Y,et al.Relation of prematureatrial complexes with stroke and death: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Clin Cardiol,2017,40(11):962-969.[2]FARINHA J M,GUPTA D,LIP G Y H.Frequent premature atrialcontractions as a signalling marker of atrial cardiomyopathy,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and stroke[J].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23,119(2):429-439.[3]JOHN A G,HIRSCH G A,STODDARD M F.Frequent prematureatrial contractions impair left atrial contractile function andpromote adverse left atrial remodeling[J].Echocardiography,2018,35(9):1310-1317.[4]RIESINGER L,SIEBERMAIR J,WAKILI R.Mapping strategies andablation of premature atrial complexes[J].Herzschrittmachertherapie+Elektrophysiologie,2021,32(1):9-13.[5]HE B,LI Y,HUANG W,et al.Mapping and ablation of isolatedfrequent symptomatic premature atrial contractions in patientswith structurally normal heart[J].Front Cardiovasc Med,2022,9:862659.[6]杜鸿灵,叶俏波,彭伟,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的生地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与临床,2022,13(5):73-77. [7]夏明月,崔向宁,司国民,等.基于 四位一体 探析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218-225. [8]余万冰,潘贝,崔璨,等.生地黄及其多糖对焦虑小鼠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5):728-733.[9]张燕丽,孟凡佳,田园,等.炙甘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9,33(8):60-63.[10]KIM J H.Pharmacolog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Panaxginseng and ginsenosides:a review for use in cardiovasculardiseases[J].J Ginseng Res,2018,42(3):264-269.[11]DENG J,WANG Y W,CHEN W M,et al.Role of nitric oxide inginsenoside Rg(1)-induced protection against left ventricularhypertrophy pro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arctation in rats[J].Biol Pharm Bull,2010,33(4):631-635.[12]IRFAN M,KWAK Y S,HAN C K,et al.Adaptogenic effects of Panaxginseng on mod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s[J].J GinsengRes,2020,44(4):538-543.[13]范明明,张嘉裕,张湘龙,等.麦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4):130-134.[14]张颖,陈琛,邵奇,等.基于自噬信号探讨柴胡-郁金改善小鼠焦虑症的作用机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0):11-13. [15]蒋跃绒.病证结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举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136-1137.(收稿日期:2023-07-13)(本文编辑邹丽)㊃467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F e b r u a r y2024 V o l.22 N o.4。
干扰性房室分离
王炳乾
当窦房结兴奋性减低或异位节律点兴奋性稍高时,心脏内同时形成了两个节律点的活动,且两个节律点的频率相近,异位节律点的频率则略高于窦房结,而控制心室活动。
当窦房结下传的激动(P波)达房室结(或心室)时,该处正处于前一个兴奋后的不应期,因此激动被干扰而不能下传,这种现象称为干扰。
干扰的结果使窦房结的激动只能支配心房形成P 波,而房室交界部(或心室)的激动支配心室形成QRS波,使心房与心室活动彼此分离,这种现象称为脱节(或分离)。
但这并不是发生了房室传导阻滞,若窦性激动下传恰逢房室交界部(或心室)的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则激动仍可以下传到心室引起心室活动,这种现象称为心室被夺获,简称心室夺获[1]。
由干扰所引起的心电图的变化,常与传导阻滞相似,但干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巧合的结果,应与真正的传导阻滞区别开来。
1.发生机制[2]
有两种基本心律的变化异常可导致房室分离,即激动的起源异常和激动的传导异常。
1.1激动起源异常导致的干扰性房室分离
1.1.1激动延迟出现所导致的干扰性房室分离激动延迟出现可导致干扰性房室分离。
例
如在窦性心动过缓中,由于窦性周期的拉长和窦房结对低位起搏点频率抑制作用的解除,低位起搏点将被动地按其固有周期发生一次或多次激动,形成逸搏或逸搏心律,此时延迟出现的窦性激动可能与逸搏性激动同时出现,从而使这两个激动相遇,彼此干扰对方而导致干扰分离。
房室干扰可能仅发生 1个或2个,有时也可持续3个或3个以上而导致一个时段的分离。
但是这种房室分离很少会维持一段长的时问,因为这种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会合并窦性心律不齐,当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低位起搏点的频率时,窦性心律将重新控制心脏的活动。
应该指出,先有窦性心动过缓才会导致窦性心律与逸搏的干扰,然后再出现分离,而不是先有干扰分离后再出现心动过缓,系激动起源异常。
1.1.2提早或加快的异位激动所导致的干扰分离
干扰分离可能是低位的交界性或室性起搏点早期或加速地形成激动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低位的交界性或室性的周期将缩短,以致于和窦性周期相接近,使窦性起搏点和低位起搏点同时或几乎同时发生激动,两者彼此相遇发生干扰,从而导致干扰分离。
这种干扰分离可能仅发生一次,例如单个室早时发生的干扰;干扰分离也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例如这种干扰分离也可出现在室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中。
应指出的是,导致这种类型的干扰分离的原发性障碍是低位起搏点激动的形成加快了,和前面所提到的原发性障碍是窦性起搏点的激动形成有所变慢不同,二者不可混淆。
引起低位起搏点频率加速的常见心律失常如下:(1)室性早搏;(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4)加速的交界性逸搏心律。
1.2 激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干扰性房室分离
1.2.1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干扰分离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导致干扰分离。
此时窦性激动的传导受到阻断,能到达下方低位起搏点的有效窦性周期拉长,因而使得逸搏有机会出现。
假如逸搏和下一个可传导过来的窦性激动同时出现时,这两个激动将会同时激发心脏而导致房室干扰。
这种因窦性激动的传导受到阻断而不能到达低位起搏点对其实施节律重整,而使得低位起搏点的
逸搏有机会出现,发生了一、二次房室干扰。
假如阻断的程度更高,这种干扰性分离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1.2.2室性早搏重组交界区周期所致的干扰性房室分离
当一个室性早搏的激动逆行传导到窦房结并使其发生节律重整时也可产生干扰性房室分离。
室早逆行传导的激动将侵入交界区和窦房结而使其发生节律重整,因其使交界区早期除极的时间比窦房结早,因此交界性周期也比窦性周期较早开始,其结果使得两个起搏点可能同时激动,从而导致干扰分离。
2.心电图表现
干扰性房室分离分为二种,即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与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2.1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的心电图特征如下:①心房常呈窦性心律,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偶而为窦性心动过速;心室呈交界性或室性异位心律。
如逸搏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R-R间期均等,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如房率快于室率,应疑有房室阻滞的存在;②P-R 间期不固定而且一定小于0.20秒。
P-R间期不固定表示P波与QRS波群在时间上无一定关系。
如果P-R间期超过0.20秒,尚未出现心室夺获,应想到可能并发房室阻滞。
2.1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的心电图特征如下:即房室分离时出现心室夺获:①夺获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即夺获与其前的交界性QRS波群之间的时距小于交界性周期;②提前的QRS波群前必有一窦性P波,P-R间期超过0.10秒,可正常也可因房室干扰而延长。
数个心室夺获的P-R间期可呈RP-PR关系,即R-P间期长时P-R间期短,R-P间期短时P-R间期长。
③心室夺获的QRS形状一般与主导心律的QRS波群相同。
偶尔心室夺获发生过早,可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
如果室率同房率接近,P波在QRS前,则QR-S波群提前不显著,此时可依据P-R间期、QRS形态、R-R间期来判断每个P波是否下传。
3.房室分离的临床意义
房室分离并不是原发性诊断,不能用来作为心电图的诊断,而是继发于其他心律失常之后的一种现象,它的意义就在于是什么机制使它造成房室分离。
治疗的目标在于处理诱发它的心律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向荣.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2版)[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8.351—352
[2]马向荣.房室分离[AJ.郭继鸿.心电学进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8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