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STIR序列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68.16 KB
- 文档页数:3
头颅和血管常规扫描患者摆位摆位时,肩部必须靠近线圈,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扫描线圈BrainArray、NVarray扫描序列及方法3-pl T2*Loc 三平面定位Cal San 校正扫描OSag T1 flair 矢状位T1加权扫描OAx T1 flair 轴位T1flair扫描OAx T2 flair 轴位T2flair 扫描OAx T2 Propeller 轴位T2运动、金属伪影纠正扫描OAx DWI b=1000 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Ax 3D TOF MRA, 3slab 横断面三维血管成像Cor 2D TOF MRV 冠状面MRV血管成像OAx T1+C 轴位T1增强OSag T1+C 矢状位T1增强OCor T1+C 冠状位T1扫描Calibration Scan: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上下范围必须超过要扫描的解剖范围。
OSag T1flair :在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中线;横断面图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在矢状面调整上下和前后的位置,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层的位置在左侧还是右侧,大部分情况下采用一次采集,TR时间大于2100。
OAx T2 Prop:横断面定位线一般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颅底或垂直于脑干,这样可以保证不同的头部扫描中横断面层面位置的一致性。
Propeller T2技术已经成为常规的头部横断面T2扫描序列,增加分辨率,改善图像质量,消除运动和金属伪影。
如果降低分辨率和增加ETL和带宽,则校正运动的效果更明显。
SCIC可减轻相控阵线圈信号的不均匀,不使用PURE。
TE时间影响脑灰白质和脑脊液对比度,TE时间可通过带宽、矩阵来间接调整,使用TE时间位于100-120ms之间。
OAx T1flair:复制横断面T2定位像。
使用两次采集,TR=1750,TI=720-760。
两次采集可以增加灰白质对比度,提高信噪比。
1.5t核磁共振用途
1.5T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图像。
1.5T MRI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疾病:MRI可以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部疾病、脊髓损伤)、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动脉疾病)、肿瘤、骨骼疾病等。
2. 观察解剖结构: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包括大脑、脊髓、心脏、关节、内脏器官等。
3. 评估疗效:MRI可以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例如肿瘤治疗后的效果评估、心血管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
4. 研究:MRI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总的来说,1.5T核磁共振在医学诊断、疾病监测和医学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放射科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1-(5)一、A型题1. 不能提高DSA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是A.增加像素量B.扩大矩阵C.图像积分和加权D.降低对比剂注射的含碘量E.超选择性IA-DSA答案:D[解答] 降低对比剂注射的含碘量,不能提高DSA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
对比剂含碘量的降低,就意味着血管影像的对比度降低,其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也因此而降低。
2. 不能作为评价DSA成像能力的参数是A.图像精细度和对比度B.一次采集帧数C.运算处理速度D.图像记录能力E.图像显示矩阵答案:D[解答] 图像记录能力与评价DSA成像能力的参数无关。
3. 目前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首选的监视方法是A.MRB.CTC.超声D.直接X线透视E.DSA答案:C[解答] 超声实时、多方位显像,使用方便,无放射损伤。
缺点:断层影像,整体感差,有“盲区”。
4. 避免反复出入组织造成血管壁损伤的器材是A.支架B.导管鞘C.导丝D.导管E.针外套答案:B[解答] 导管鞘在穿刺后,配合导丝与扩张管,便于导管进出更换,可减少血管和局部组织的损伤。
5. 热对比剂栓塞是将泛影葡胺加热到A.30°B.50°C.80°D.100°E.120°答案:D[解答] 将泛影葡胺加热到100°,通过导管,以3ml/s的速度注入静脉内,镜下见血管内膜坏死,管腔闭塞,而周围肌肉、血管均无坏死,注射以远血管轻度扩张,既无坏死,也无血栓形成。
1~2周后血栓机化,并不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6. 导管的主要目的为A.造影与引流B.建立通道C.注入药物D.扩张狭窄管腔答案:E[解答] 导管是介入放射学的主要器材,根据用途分为造影导管、引流导管和球囊扩张导管等。
7. 除哪项外,均属弹簧圈类栓塞物质A.可动性导丝B.直丝微粒与线段C.不锈钢圈D.NT海/球栓E.微型铂金丝圈答案:A[解答] 可动性导丝是介入放射学专用器材之一,不属于弹簧圈类栓塞剂,但属于代替弹簧圈的栓塞物。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1期变不足以使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密度出现差异,因此X线平片或CT检查均会表现为阴性[3]。
由于骨髓主要由脂肪和富含水分的造血细胞构成,在MRI检查中,这些组织成分所具有的不同质子密度和组织驰豫时间能够形成不同强度的信号;骨髓水肿是由于细胞外间隙较多液体聚集造成,因此MRI对骨髓水肿的检测最为敏感。
另外MRI所具有的不同扫描序列,使得它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出骨髓的解剖细节,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各组织和成分之间的信号差异,有助于发现早期的、细微的骨髓水肿[4]。
1.5T磁共振扫描各序列对椎体骨挫伤的表现及敏感性有所不同。
骨挫伤在T1WI序列中呈斑片状非线性的低信号,其敏感性可达91%,在T2WI序列中呈斑片状等或高信号,其敏感性仅为51%[5]。
STIR序列扫描是基于脂肪组织的短T1特性,应用脂肪抑制技术所得的扫描序列,可用IR或是FIR序列来完成,能够明显抑制骨髓内的脂肪组织信号,使得骨水肿与周围组织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椎体骨挫伤区域在STIR扫描后低信号影的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5],其敏感性高达100%。
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隐性骨折的检出率也较高。
由于椎体隐性骨折的主要病理学改变是骨小梁发生断裂,而骨皮质无中断,因此其他影像学检查也不易发现,而应用1.5T磁共振STIR序列进行扫描,隐形骨折会呈清晰、锐利的细线状、条带状高信号影,极易作出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1.5T磁共振STIR序列还能够用于骨质疏松所致压缩性骨折中对陈旧亦或是新鲜骨折鉴别中。
当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为新鲜骨折时,所致的水肿表现为T2像和STIR序列信号增强。
综上所述,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骨质损伤,尤其是椎体骨挫伤具有较高敏感性及准确性,不仅能够明确骨挫伤的部位及范围,还能够发现微小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磁共振CUBE 3D T2WI脂肪抑制序列对外伤后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杨靖;周军;黄立新;朱越【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CUBE 3D T2WI脂肪抑制序列对外伤后视神经损伤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例临床以眼眶外伤病史来诊、同时伴有视力损伤的患者行眼眶磁共振冠状位STIR序列及CUBE 3D 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视神经全程及视交叉,并对视神经图像分析及读片,根据视神经各段信号有无异常及信号异常的程度(异常、可疑异常、无异常)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影像结果与临床眼科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IR序列显示视神经损伤情况分别为异常50.0%(10/20),可疑异常20.0%(4/20),无异常30.0%(6/20);3D CUBE序列显示视神经病变异常情况为信号异常55.0%(11/20),可疑异常30.0% (6/20),无异常15.0%(3/20).结论:磁共振CUBE 3D 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以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眼眶三维容积图像,对于视神经各段损伤的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尤其是对于视神经管内段及颅内段的损伤情况判定具有明显优势,对视神经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眼眶常规STIR扫描序列.%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UBE 3D T2WI fat suppression sequence in traumatic optic nerve injury.Methods:Twenty patients with orbital traum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MR examination of STIR sequence and CUBE 3D T2WI fat suppression sequence was performed,which can get the imaging of optic nerve and optic chiasma.And then imaging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optic nerve segment of the signal with or without abnormalities and abnormalities degree of the signal (abnormal,suspicious anomalies,normal) for analysis and evaluation.Imaging results and clinical ophthalmic examination resultswere compared.Results:On the STIR sequences abnormal optic nerve injury was 50.0%(10/ 20),suspicious anomalies 20.0%(4/20),normal 30.0%(6/20);on 3D CUBE sequence,abnormal optic nerve disease was 55.0%(11/20),suspicious anomalies 30.0%(6/20),normal 15.0%(3/20).Conclusion:The CUBE 3D T2WI fat suppression sequ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rbital conventional STIR scan sequence.【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8(029)002【总页数】4页(P80-82,91)【关键词】视神经损伤;磁共振成像【作者】杨靖;周军;黄立新;朱越【作者单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31;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31;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31;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6;R445.2外伤后视神经损伤指的是外伤患者伤及颅脑和眼眶区域,并伴有颅底和视神经管等部位骨折,这类患者同时伴有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外伤后视神经的损伤。
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题8单选题1. 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B.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C.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D.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E.利用音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答案:C2. 不属于MRI优势的是A.软组织分辨力高B.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C.多参数成像,不仅能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还能提供生化代谢信息D.对骨皮质病变及钙化灶比较敏感E.不使用对比剂可观察血管及胰胆管结构答案:D[解答] MRI的优势:软组织分辨力高;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多参数成像,不仅能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还能提供生化代谢信息;不使用对比剂可观察血管及胰胆管结构。
对骨皮质病变及钙化因为缺少氢质子而不敏感为其缺点。
3. 1H作为MRI的对象,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丰富度高B.1H是最轻的原子核C.1H敏感性高D.1H的共振频率高E.对1H物理学特性多答案:A[解答] 因为人体中水所占的比例高。
4. 根据电磁原理,质子自旋所产生的角动量方向在外加磁场中的表现,正确的是A.质子自旋角动量方向随机而变B.质子自旋角动量方向全部顺磁场排列C.质子自旋角动量方向全部逆磁场排列D.质子自旋角动量方向顺、逆外加磁场排列数目各半E.质子自旋角动量方向顺磁场方向数目略多于逆磁场方向数目答案:E5. 自旋原子核在强磁场中的运动形式称为进动,下列错误的是A.自旋原子核在自旋的同时又绕B0轴做旋转运动B.在平衡状态下,自旋原子核总磁矩围绕B0旋转的角度相对恒定C.外加强磁场的大小与原子核总磁矩围绕B0旋转的角度无关D.在外加强磁场作用下,自旋原子核以一定的频率进动E.外加磁场的大小与自旋原子核的进动频率成正比答案:C6. 磁共振的共振频率与哪项有关A.原子核的旋磁比与主磁场强度B.原子核的旋磁比与梯度磁场强度C.原子核的旋磁比与RF脉冲强度D.主磁场强度与梯度磁场强度E.主磁场强度与RF脉冲强度答案:A[解答] 核磁共振的共振频率等于磁旋比乘以主磁场强度B0。
1.5t磁共振失超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医学影像学中一种非常先进的成像技术。
MRI扫描可以用来检测人体内部的许多疾病及情况,例如:癌症、脑震荡、关节炎及脊髓损伤等。
然而,MRI仪器越来越大,技术也越来越复杂。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MRI设备,大多是1.5T和3T两种。
这两种设备在成像效果以及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那么,1.5T磁共振失超具体是什么呢?1.5T是指MRI设备的磁场强度为1.5特斯拉(T)。
这种MRI设备在成像效果上相对于低端设备有更好的体现。
在成本方面,1.5T的设备价格较为合理,因此成为中小型医疗机构的主要选择。
磁共振失超表示的是“磁共振失调性重合”技术,主要是对MRI成像技术的完善。
在传统的MRI成像技术中,由于不同组织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异较小,因此容易造成成像失调。
磁共振失超技术通过对发射和接收磁场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不同组织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异更加明显,从而取得更准确的成像结果。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手术前的准确定位。
1.较高的成像质量:通过磁共振失超技术,不同组织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异更加明显,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结果。
2.更低的成本:相对于3T设备,1.5T设备的价格较为合理,适合于中小型医疗机构的选择。
3.更好的适用范围:由于设备价格合理,因此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检测和诊断。
总之,1.5T磁共振失超是当前较为先进的MRI成像技术之一。
它的成像效果较好,适用范围较广,价格适中,适合中小型医疗机构使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其未来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I常规扫描序列头颅:一、平扫:Tra T1WI-flair,T2WI(Propellar),Flair;Sag T1WI;DWI(b=0,1000)颞叶海马扫描加冠状位T2WI疑头颅外伤或出血时加SW AN二、增强:常规TraT1WI,SagT1WI,必要时加冠状位三、脑血管成像:脑动脉成像:MRA 3D TOF脑静脉成像:MRV 3D PC颅神经:Cube or Tra Stir T2WI垂体:平扫(薄层)Cor T1WI+T2WI;Sag T1W 增强:3D动态增强海绵窦:平扫(薄层)Tra T1WI+T2WI-fs;CorT2WI-fs增强:Tra T1WI-fs,Cor T1WI-fs眼眶:平扫:Tra T1WI+T2WI-fs;SagT1WI+T2WI-fs;看视神经时加做CorT2WI-fs增强:Tra T1WI-fs,SagT1WI-fs咽喉部:平扫:TraT1WI+T2WI-fs;CorT1WI+T2WI-fs;必要时SagT1WI orT2WI增强:TraT1WI+T1WI-fs,CorT1WI-fs,必要时SagT1WI颈部软组织:平扫:Tra T1WI+T2WI-fs;CorT1WI+T2WI-fs,必要时SagT1WI orT2WI-fs增强:常规Tra T1WI,Cor T1WI-fs脊柱:平扫:SagT1WI+T2WI-fs;Tra T2WI 椎管内占位加做CorT2WI增强:Sag T1WI-fs,Tra T1WI-fs;椎管内占位加做CorT1WI-fs臂丛:(C5-T1)Cube or Cor T2WI-Stir;Cor T1WI坐骨神经:(L4-S1)Cube or Cor T2WI-Stir;Cor T1WI胸部:平扫Tra T1WI+T2WI;CorT1WI+T2WI(平行于气管方向),必要时SagT1WI or T2WI 疑食管病变加矢状位T1WI+T2WI 增强:Tra T1WI,Cor T1WI主动脉平扫:加呼吸门控Tra T1WI+T2WI;Sag T1WI+T2WI;CorT1WI冠状动脉成像:NCE-MRA腹部:肝脏:平扫:Tra T1WI+T1WI-fs+T2WI-fs,正反相位;Cor T2WI DWI(b=0,800)增强:3D动态(Lava),必要时延迟扫描胰腺:平扫:TraT1WI,T2WI-fs;CorT1WI DWI(b=0,800)双肾:平扫:Tra T1WI+T1WI-fs+T2WI-fs,CorT1WI+T2WI-fs;DWI(b=0,1000)NCE肾动脉成像:IFIR(Inh-3D In Flow IR)肾上腺:平扫(薄层)Tra T1WI,T1WI-fs,T2WI-fs;CorT1WI,T2WI-fsMRCP肝脏及胆道:平扫:轴位T1WI、T2WI,压脂T2WI,冠状位T2WI增强:LA V A-XV -ISO动态(肝脏血管三维重建,照一张片)盆腔男性:平扫:Tra T1WI,T2WI+T2WI-fs;CorT1WI,T2WI-fs;Sag T2WI-fs,女性:平扫:Tra T1WI,T2WI;Sag T1WI,T2WI-fs;Cor T2WI-fs膀胱:平扫:Tra T1WI+T2WI+T2WI-fs,CorT2WI-fs,SagT2WI-fs直肠:平扫:Tra T1WI,T2WI+T2WI-fs,SagT2WI-fs;DWI(膀胱直肠)增强:TraT1WI-fs,SagT1WI-fs,CorT1WI-fs骨盆:(包括大小骨盆骨骼及软组织)TraT1WI+T2WI-fs;CorT1WI+T2WI妊娠:足先进,根据胎儿体位及扫描部位灵活掌握扫描方位及序列,以T2WI为主胎儿TraT2WI,SagT2WI,CorT2WI骨关节:肩关节:TraT1WI+T2WI-fs;CorT1WI+T2WI-fs,SagT2WI-fs髋关节:平扫TraT1WI+PD-fs;Cor PD-fs;骶髂关节:TraT1WI+ PD-fs;Cor T1WI,Cor PD-fs膝关节:平扫:SagT1WI+PD-fs;CorPD-fs踝关节:平扫SagT1WI+PD-fs;TraT1WI+T2WI-fs;CorPD-fs腕关节:CorT1WI+PD-fs;TraT1WI+T2WI-fs;SagPD-fs四肢软组织:平扫:TraT1WI+T2WI-fs;SagT2WI-fs or/and Cor T2WI-fs(根据部位选择)增强:TraT1WI-fs。
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诊断及预后评估廖梦筠;叶伟杰【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诊断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意义和预后评估.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6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肌电图(EMG)诊断周围性神经损伤严重,判断肌电图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显示在监测阳性率对比情况上,NCV、EMG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33%,单一方式检测阳性率为50.0%,NCV、EMG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方式监测阳性率,且在具体检测结果和后期病情随访情况上,NCV、EMG两者联合检测也明显优于单一方式监测,联合检测和单一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V和EMG检测对周围神经损伤诊断有重要价值,能够明确诊断,减少误诊,通过神经损伤后神经电生理改变过程判断预后,并据此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5(034)030【总页数】3页(P192-194)【关键词】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电图;肌电图;诊断【作者】廖梦筠;叶伟杰【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脑功能室,江苏苏州2150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脑功能室,江苏苏州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3外伤性伤害是周围性神经性损伤常见的临床病因,尤其是支配四肢的神经极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损伤[1]。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3月—12月收治的6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肌电图(EMG)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神经肌电图诊断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意义和预后评估。
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该研究相关信息和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该院收治的6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患者年龄都在14~68岁之间,平均年龄52岁,病程半个月至4年。
损伤神经分别为:正中神经损伤20例,尺神经、桡神经损伤各10例,臂丛神经损伤8例,腓总神经损伤8例,坐骨神经损伤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