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02.09 KB
- 文档页数:1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体会一、背景百草枯,又称草甘膦,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林业的除草剂,其剧毒性质使得它成为一种常见的自杀烈性药物。
由于它的毒性极大,中毒者死亡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身体各系统的损害,甚至死亡。
目前,治疗百草枯中毒最常用的方法是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本文将探讨该方法的临床体会。
二、治疗方法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血液灌流和透析两种方式,从而消除体内毒素的影响。
具体治疗流程是:先进行血液灌流,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中,通过灌流器中的洁净化学制剂,使血液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随后,将灌流后的血液送入透析器,通过透析作用,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电解质水平。
三、临床体会1. 治疗效果在我们的实践中,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得到迅速缓解,有毒物质的排出也得到了控制。
在我们的患者中,经过治疗后,90%的患者得到了痊愈,5%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只有5%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治疗。
2.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治疗需要在监护室内完成,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治疗。
2.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和电解质水平等生命体征。
3.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灌流器中的洁净化学制剂,并且需要对透析器进行清洗和消毒。
4.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测,以防止复发或病情恶化。
四、结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的操作和监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这篇文档,我们希望能够对临床实践中的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
急性百草枯中毒一例救治体会【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78-011 病历资料:患者、男、26岁,半天前因与家人发生纠纷后自服“农药”约20ml,1小时后被家人发现,立即给予催吐,吐出含农药的胃内容物较多,立即送入我院,在送院途中出现恶心、腹痛,无呼吸困难及意识障碍,入院后因家属描述不清,按有机磷中毒处理,要求家属尽快拿来服毒药瓶,急给予吸氧、洗胃、硫酸镁导泻,肌注阿托品及解磷定等支持对症处理,家属拿来药瓶后,发现服毒药为“百草枯”,至此其服毒时间已近6个小时,随后由急诊科收住院治疗,病后感咽干,饮食较少,未解大便,小便正常,无发热。
既往体质尚可,无任何基础病史。
入院后查体:t63.9℃,p80次/分,r21次/分,bp110/60mmhg,神志清、精神差,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角膜无浑浊,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
口唇无发绀,咽后壁可见浅表的溃疡。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上腹正中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分。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辅助检查: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凝血四项:正常,血常规:wbc9.6*109/l,中性89.6%;心电图:未见异常。
入院后给予保护胃黏膜,补液、利尿加快代谢、抗感染、补充维生素等治疗。
入院后患者病情进展加重,入院后24小时出现全口腔、咽喉部溃疡,感腹痛难忍,烦躁不安,干咳,咳嗽时胸痛明显,对症处理均不能缓解,再次复查肝功出现转氨酶升高。
复查胸片:肺纹理增多,余未见异常。
因考虑病情进展家中后本院检查及治疗有限立即转上级医院,转院后患者渐出现胸痛、咳嗽加重,黄疸、肝功异常,血尿、蛋白尿,心悸气短。
1例百草枯中毒者成功抢救体会【关键词】农药中毒;抢救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一种强烈的杀灭杂草的除莠剂,成人口服致死量为10~15 ml,在酸性与中性溶液中稳固,在碱性溶液中水解,为中等毒性及侵蚀性液体,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吸收后随血液散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中毒后可引发多系统损害,尤以肺损害较为严峻,病死率甚高。
现对我科2020年1月成功抢救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既往体健,主因1 h前自服百枯草约50 ml,服后约10 min即送往本地医院洗胃,患者感到咽痛、吞咽疼痛、伴恶心欲吐,为进一步医治于2020年1月27日19∶15急转入我科就医。
查体:神志清醒,精神差,脉搏97次/min,血压113/79 mm Hg,呼吸17次/min。
血气分析:pH 、PCO2 33 mm Hg、 mmol/L、SO2 95%。
遂转入急诊抢救室救治:心电、呼吸、血压、指脉氧监测,禁饮食,记录24 h出入量,行右股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4次,并给予解毒、利尿、抑酸、抗炎、激素、营养心肌、补液、雾化吸入等踊跃医治。
期间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未见明显异样,胸片示两肺纹理粗重,经医治患者咽痛、吞咽疼痛和恶心欲吐等病症慢慢消失,各项生命参数正常。
于2020年2月11日10∶00好转出院。
2 护理洗胃采纳清水完全洗胃。
导泻 20%甘露醇供患者多次口服,每次50~100 ml,加速排泄。
口腔护理由于口腔、舌及咽喉部灼伤、充血、糜烂易继发感染。
应踊跃医治,减少肺部感染的因素,协助指导患者餐前餐后采纳口洁灵漱口。
呼吸道护理由于肺是百草枯中毒的靶器官,初期容易使肺损伤而显现急性呼吸衰竭,晚期容易形成肺纤维化。
需要专门指出的是百草枯中毒时吸氧应十分警惕,一样禁止或限制吸氧,因可加重肺损伤。
应维持呼吸道通畅,每日三次雾化吸入,鼓舞患者深呼吸,使劲咳嗽,踊跃进行肺功能锻炼。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置管后用食盐压穿刺部位4~6 h,嘱患者卧床休,注意观看穿刺局部有无红肿、渗血,维持穿刺导管的固定妥当,医治终止后注入5 ml肝素稀释液在正压状态下夹管封管。
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无踪,为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属接触灭生性除草剂,由于它对周围环境无害,1962年作为除草剂用于农业后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但是进入人体后则可致人中毒乃致死亡,人经口致死量为20%百草枯溶液5—20ml,死亡率高达95%以上,到目前为止,尚未见特效治疗[1]。
现将我科成功救治百草枯中毒2例体会报告如下。
2 病例报告例1 患者,女,16岁。
因口服百草枯约30ml 2小时余于2012年7月2日15时46分急诊入院。
患者2小时前因与家人争吵后口服百草枯约10ml,后感上腹部不适,恶心欲呕,家人发现后急送入我院急诊,予以清水洗胃至水清无味,洗胃液共约14000ml,再以20%甘露醇250导泻,后收住我科。
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87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22/58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双肺、心脏检查无异常。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无异常。
入院诊断:急性农药百草枯口服中毒。
入院后治疗措施有:1血液净化。
入院后立即行深静脉置管,以珠海产健帆HA230灌流器行血液灌流4小时共2个灌流器,后继以德国产金宝机以CVVHDF模式行CRRT治疗17.5小时后因滤器凝血回血下机。
第二天再以珠海产健帆HA230灌流器行血液灌流2.5小时,后继以德国产金宝机以CVVHDF模式行CRRT治疗14小时40分钟后因滤器凝血回血下机。
第3天再行血液灌流2.5小时后停止血液净化治疗。
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以肝素抗凝,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2吸附、导泻。
以思密达15g和20%甘露醇250ml每间隔4小时经胃管交替进行鼻饲。
直至墨绿色大便消失为止。
3药物治疗:1)甲强龙1g静滴,qd,3天后改500mg静滴,qd,3天后停;2)血必净100ml,静滴bid,7天后停;3)阿奇霉素0.5g静滴,qd,7天后停;4)异甘草酸镁0.15静滴,qd,10天后停;5)参附50ml静滴,qd,7天后停;6)普奈洛尔 10mg 口服,tid;7)足够的静脉补液,每天3000—4000ml左右,以保证肾脏对百草枯的清除处于最佳状态。
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38-01百草枯(paraquat),最常见商品名为克无踪(gramoxone),它是一种强烈的杀灭杂草的除莠剂(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
大多数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但也可经皮肤和呼吸吸收中毒致死。
中毒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救治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8例,年龄在18岁-65岁,其中男8例,女10例。
服用量:40mg/kg2例。
临床表现为舌、口及咽部烧灼感,发生食管炎和胃炎,呕吐和腹痛;产生蛋白尿、血尿,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1.2 治疗方法包括洗胃、导泻、灌肠、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机械通气,抗自由基药物、应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胃黏膜保护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2 结果18例中有13例康复出院,3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死于呼吸衰竭。
3 治疗本品尚无特效解毒药,原则上仍以阻止吸收,加速排泄,对已受损器官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恢复功能为主。
3.1 清洗及时给予全身擦浴,更换衣物,清除有可能残留在衣物及皮肤上的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及损伤。
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眼部污染者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5min。
清洗口腔可用洗必泰漱口液。
3.2 口服者应立即洗胃,导泻,保护胃黏膜百草枯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仅为5%-15%,且在酸性及中性环境中稳定,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所以抢救时应尽早使用碱性液体充分洗胃。
为了加速排泄,可用硫酸镁、甘酸醇、大黄等。
可用活性炭30-50g,硫酸镁15g稀释后胃管灌入。
百草枯中毒的诊疗体会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属吡啶类除草剂,化学名称1,1-二甲基-4,4一二氯吡啶,分子式为C12- H 14-N2-C12,人体口服致死量约2 g。
中毒后主要损害肺和肾脏,因无特效解毒药,常规治疗较差,临床死亡率高达50%-70%[1],是目前中毒后病死率最高的除草剂。
我院2005-20011年间收治4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现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自服或误服百草枯史。
男14例,女30例,年龄14~56岁,平均33.5岁。
服毒量为l~30克,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
服毒至就诊时间30 min~20 h,平均4.5 h,外院转入6例,其中3例超过48小时。
1.2 治疗方法按就诊先后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常规予以所有患者0.9% 氯化钠溶液洗胃,洗胃后由胃管灌入20 m1的蒙脱石散溶液及20 %甘露醇100~150 m1,每2~3 h一次交替使用,保持呼吸道通畅、补液、激素、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等。
B组为血液灌流透析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采用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HPUs~1灌流机和爱尔活性炭YTS_15O型灌流器.由股静脉置入双腔导管,血流量150—200ml/min。
首剂肝素1.0-1.5 mg/kg全身肝素化抗凝, 每小时追加10-15mg,每个炭肾使用2—3 h。
治疗2小时后回血(将体外循环的血液用盐水回输至患者体内),然后更换已预备好的新的灌流器,再进行HP治疗,每日一次,持续一周左右。
1.3 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液生化指标正常。
(2)有效:症状不明显,无或轻度呼吸困难,胸片有肺间质改变,肺纤维化病灶,但不超过1/2肺,肝肾功轻度-中度受损。
(3)无效:双肺广泛纤维化,呼吸衰竭,死亡。
两组病例均在入院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
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25例救治体会摘要目的:总结百草枯口服中毒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治疗体会。
方法:通过分析2007年5月~2010年12月25例百草枯口服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5例中死亡17例,存活8例。
结论:口服百草枯后,通常先引起消化道糜烂、出血等胃肠道症状,继而出现进行性呼吸因难为主的临床表现,最终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迅速死亡。
病死率高达68%,存活者中绝大多数存在肺间质纤维化,预后险恶。
影响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预后的关健因素是中毒剂量、就诊时间和及早灌流和透析。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百草枯(paraquat,PQ)产品有二氯化物和双硫酸甲酯盐2种,化学名称1,1-二甲-4,4-联吡啶,分子式C12-H14-N2-C2,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
百草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重症之一,有些医院已成为有机磷农药中毒之后的第2位农药中毒。
随着PQ在农业生产的广泛应用,中毒的趋势还在增强。
重症均为口服,由于PQ中毒致死剂量小,无特效解毒剂,故临床病死率高[1],病死率85%~95%[2]。
本院2007~2010年共抢救2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10例,女15例,男女比为1:1.5;年龄14~52岁,均为口服中毒;剂量<10ml 2例(48%),10~30ml 10例(40%),>30ml者3例(12%);从服毒至抢救的间隔时间1~10小时。
临床表现:①口腔、咽部、上腹部烧灼痛伴恶心、呕吐者20例;②口腔黏膜、舌黏膜充血、糜烂脱落15例;③咳嗽、胸闷、呼吸急促、增快8例;④皮肤黏膜黄染、腹痛、腹胀5例;⑤少尿或无尿5例;⑥狂躁、抽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例。
实验者检查:①WBC升高16例;②尿比重降低,尿蛋白(+)~(++)6例,出现管型3例;③肝功能异常18例,胆红素升高13例,转氨酶升高15例,总蛋白、白蛋白下降7例;④肾功能异常7例,为BUN和Cr升高,达尿毒症标准3例;⑤电解质异常13例,为轻度低K+>/sup>4例,低Na+>/sup>4例、低Cl->/sup>7例;⑥血气分析异常18例,低氧血症16例,酸中毒16例;⑦X线胸片在低氧血症出现前7例X线胸片均正常,4例出现低氧血症后,CT平扫示两肺浸润阴影,肺间质病变;⑧心电图异常14例,心动过速11例,ST段下降6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
百草枯中毒救治的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0-08-23T09:59:29.37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李平[导读] 23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常规洗胃,口服漂白土、甘露醇,应用大剂量激素、血必净,及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李平长沙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湖南长沙410015)【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救治。
方法 23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常规洗胃,口服漂白土、甘露醇,应用大剂量激素、血必净,及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结果 5例仅口含未吞服的患者均治愈出院。
1例服180ml的患者因发生气胸、纵隔气肿而死亡。
7例并发ARDS死亡。
4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后好转出院。
6例并发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心肌损害,其中4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百草枯是毒性极强的除草剂,服食后可造成多器官损伤和衰竭,对人体损害极大,死亡率高达50%~70%以上[1]。
目前对百草枯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治疗。
治疗应尽早彻底清除毒物、口服漂白土吸附剂,甘露醇导泻,有条件尽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同时大剂量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血必净等治疗,并注意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03-0025-02 百草枯(Paraquat)又名对草快,一扫光,其20%的溶液又名克芜踪,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其毒性极强,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而在广大农村市场上又极易买到,故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它作为自杀的工具,使百草枯中毒日益增多。
我院自2006~2008年共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13-50岁,平均22岁,23例均为自服百草枯。
其中5例仅口含一口(量<5ml)未吞下,数秒钟至数分钟后吐出,口服者8例<15ml,9例30-50ml,1例180ml,住院天数1-20天,平均7天。
10例白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抢救百草枯中毒患者提高中毒患者死亡率。
方法阻止吸收.加速排泄.防止肺纤维化.对症与支持疗法。
结果时间早,剂量少抢救成活率高,时间久剂量大抢救成功率低。
结论百草枯对人体危害严重,国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及护理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一种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解除土壤后迅速失活,进入人体的百草枯被肺细胞摄取,其浓度比血液高10-90倍,在肺内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造成细胞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引起肺内出血,肺水肿,透明膜变,肺纤维化,肾及心肌细胞坏死,肝损伤等多器官功能损坏。
早起中毒患者死于多器官损害,后期多死于肺纤维化。
其对人体危害相当严重,相关文献报道致死量1-3克,致死率国外64%,国内85%-95%,我消化内科近两年来收治百草枯中毒10例,2例存活,8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岁。
局部接触1例为患者1月前用百草枯除草时喷洒到了皮肤上,诊断为百草枯中毒伴剥脱性皮炎,其余9例均口服百草枯。
接触时间至入院时间为20分钟~3天。
二、护理措施2.1 洗胃口服百草枯24小时内的患者均在急诊科进行了洗胃治疗,后送人病房。
2.2 皮肤护理立即为病人更换为病员服,在抢救的同时及时给予大量的温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擦浴。
擦浴必须彻底,注意毛发及指甲,必要时征得家属同意把头发全部剃去并彻底洗头。
眼睛和粘膜污染处用生理盐水冲洗10 min以上后给予氯霉素滴眼液滴眼。
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如发现仍有农药气味,应重复擦浴至无农药味为止,以防止残留毒物的继续吸收,昏迷患者建立压疮预防措施,翻身q2h,班班接皮肤,防治压疮发生。
2.3 导泻护理遵医嘱给予15 漂白土或15 活性炭混悬液口服qid,并予以2O 的甘露醇250~500 ml或番泻叶10~15 g,用200 ml开水冲泡后一次口服。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救治体会发表时间:2012-08-15T17:45:38.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0期作者:杨端云李靓[导读] 后期(1-2周)轻度中毒可痊愈,部份出现肝肾功持续损害,肺损害,最终死亡。
杨端云李靓(四川宁南县人民医院 615400)【中图分类号】R5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207-02【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在我科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以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第一时间的处理要点,以及院内救治的用药方法和治疗手段。
方法对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收治35例,其中23例死亡,死亡率65.0%。
据观察死亡随服毒量增大而增加,其中15例规范化治疗死亡11例,死亡率73%,行规范化治疗+血液灌流20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60%。
早期行血液灌流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百草枯又名“克无踪”“龙卷风”属高毒类农药,是我国农村经常使用的除草剂。
其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和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二氯化物,对人的毒性大,口服致死量约15ml,无有效解毒剂,抢救成功率低。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认识,提高治愈率,现将我院自2008年至今治疗的35例百草枯中现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人,女19人,年龄在16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岁,均为自服,服药量在10—250ml,服毒至就诊时间为30分钟—2小时。
1.2临床表现早期:(24小时内)恶心,呕吐,咽喉部及上腹部烧灼样疼痛,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肝肾功能损害,但神志清楚。
中期(1-3天)轻度中毒表现为口腔糜烂,咽部肿痛,中度中毒者除轻度表现外有肝肾功损害,重度出现肺水肿、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后期(1-2周)轻度中毒可痊愈,部份出现肝肾功持续损害,肺损害,最终死亡。
百草枯中毒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3-03-04T13:15:59.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8期供稿作者:郑周福[导读] “百草枯”是一种常用除草剂,百草枯(paraquat)商品名为“克无踪”、“克无敌”、“一把火”,是吡啶类除草剂,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丙酮,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
郑周福(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肾脏学院内科云南文山 663000)【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189-02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 “百草枯”是一种常用除草剂,百草枯(paraquat)商品名为“克无踪”、“克无敌”、“一把火”,是吡啶类除草剂,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丙酮,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
属高浓度的农药,遇到碱性化合物可很快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且不留残毒,所以在全世界应用广泛,而在医生眼里,“百草枯”却是毒性极大的“杀人魔王”,无论是误食,还是在喷洒过程中吸入或经皮肤渗透,哪怕一丁点儿稀释药液,“百草枯”都有可能致人死命。
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至9月,云南省文山人民医院肾血内科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大约20余人,其中死亡16人,误服过期百草枯3人,皮肤接触百草枯1人,往年文山州人民院都要接诊几十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因为没有针对“百草枯”的解毒药,患者要么很快死去,要么在半年内因肺纤维化呼吸衰竭而死亡。
悲剧频频上演,他们都喝了“百草枯”3月以来,“百草枯”中毒的悲剧在我州不断上演……悲剧一:“给不给钱?不给我就喝下去!”5月初,陈楠(化名)一手拿“百草枯”,一手拽着父亲大声说。
16岁的陈楠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庭不富裕,但父亲对他却百依百顺,陈楠一有要求,父亲都尽力满足。
面对拿着“百草枯”的儿子,老陈不敢说不给钱,只是小声说:“我有点钱都给你了,家里已经没钱啦!”陈楠听到这里,举起“百草枯”就是一大口。
吓坏了的老陈,赶紧夺下药瓶,并将儿子紧急送往文山州医院抢救。
入院时,陈楠已出现黄疸,肝重度损伤,虽经反复抢救,陈楠还是不断口鼻出血,最终因肺部纤维化、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
悲剧二:一名患顽固性牛皮癣的小伙在“好心”邻居的指点下,在皮肤上抹了一种偏方调制的药。
哪成想,抹“偏方”的第二天,他就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当时他没在意,直到皮肤变成青紫色,才到文山州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患者肺、肾功能都已经衰竭。
经该院急诊科医师询问,所谓“偏方”就是“百草枯”!“小伙子涂抹‘百草枯’时,皮肤有破损,虽然只有少量‘百草枯’通过伤口进入血液,但仍然引起肺纤维化。
”两周后,小伙子死于呼吸衰竭。
悲剧三:12岁的小辉(化名)到家后口渴,看到桌上的“百草枯”,误以为是饮料的他拿起瓶子喝了起来,当小辉觉得不对劲时,一大口“百草枯”已经进肚。
虽然家人及时把小辉送往医院治疗,但仍抢救无效死亡……。
“百草枯”中毒几乎无药可救,鉴于“百草枯”的毒性,2004年我国明确规定,“百草枯”中必须添加催吐剂,以便误食者迅速吐出。
但一些生产企业为节约成本,根本不在“百草枯”中添加催吐剂。
还有部分生产企业,在外包装写上“快速除草安全高效”等误导性语言,让消费者对“百草枯”放松了警惕,频频引发中毒事件。
2 中毒抢救方法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死亡就慢慢向中毒者逼近,引起全身中毒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治疗方法已分为三个阶段:中毒表现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口咽、食道、胃、小肠等的黏膜层出现肿胀、水肿、溃疡;第二阶段:肝细胞受损伤,肾小管受损,心肌、骨骼出现局部坏死;第三阶段:出现在中毒后2~14天,集中表现为肺部出血,气体交换受损,而且会表现出像肺纤维化等“非典”症状,直至缺氧死亡。
治疗的三个阶段,(1)尽早充分洗胃,加速排泄。
(2)尽早应用保肺药物。
(3)绝对不能吸氧。
在“百草枯”中毒救治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在患者呼吸系统已经衰竭时,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医生才会选择给患者吸氧。
目前采用的最新的治疗方法有:(一)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灌流(HP) 联合血液滤过(HF) 或持续床旁滤过(CRRT)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糖皮质激素应该个体化,如长期使用控制病情的最小剂量,如地塞米松8mg/小时,持续二周,后逐渐减量等。
(三)中成药:百令胶囊10粒,日三次;肺力咳胶囊4粒,日三次,长期服用是有效的。
(四).营养:一定要长期使用,可以改变患者的免疫及体质状况,使疾病得到控制。
(五)、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用量为5mg/Kg.day,但总量部超过4g)。
因为,这种疾病是缓慢进展的,但它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患者要有早期正确的治疗,接受治疗的时机较晚的患者病情恢复的缓慢,这时患者病情的恢复是很困难的,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去等待患者的恢复。
3 体会
综上所述,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给予有效洗胃、导泻、促排的患者重要脏器的损伤轻,死亡率低。
近年来血液净化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百草枯的成功救治率,但如果中毒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时期,致死量的毒物已进入重要脏器并与组织蛋白结合,则很难从体内清除,即使进行了血液灌流也不可逆转,目前抑制肺纤维化的治疗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每个环节都是重要而关键的。
需要广大患者及家属提高认识及早就医,需要医务工作者加强责任心,足够重视早期治疗,做到各个环节及时到位,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西部医学》,2011年第10期3页1924-1926页.
[2] 蔡建华,周晓帆.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