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46例临床救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64.84 KB
- 文档页数:2
58例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急救;体会百草枯(paraquat)又称对草快、克芜踪,是速效触灭型除草剂。
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
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具有除草作用,是目前人类急性中毒致死率最高的除草剂。
20%水剂5-15ml即可致死,较大剂量中毒导致肺、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迅速致死,临床病程进展快,而较小剂量的中毒时往往引起迟发性肺纤维化,病程相对较长,总死亡率很高。
我院自20011年以来救治了百草枯中毒5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8例患者55例为自杀服毒,3例为误食,其中男性15例,女性43例。
服毒量5-200ml,平均 (44.4±15.8) ml,其中50ml4例。
1.2 临床表现口腔黏膜损害发病率最高,共 50例,恶心、呕吐 35例,呕血、黑便 12例,憋喘 17例,血压降低20例,少尿 9例,烦躁 21例,昏迷 23例。
2急救措施2.1治疗措施:①尽快洗胃导泻,清除毒物②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或甲强龙、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药物治疗,预防肺纤维化③常规大量补液和利尿④抗感染⑤保肝、护胃治疗⑥血液净化治疗。
2结果:住院时间1~23天,好转或痊愈出院13例,死亡40例,放弃治疗5例。
3护理体会3.1 清除胃肠道毒物早期洗胃导泻是清除胃肠道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减轻中毒症状的有效手段。
尽可能在服毒后2小时内洗胃,阻止毒物吸收,加速毒物排泄[1]。
经口服中毒者应快速、彻底、反复洗胃。
以清水洗胃,同时灌服白陶土,因白陶土可使百草枯失活,但在一小时内服用疗效最好。
3.2 清洗体表毒物彻底清除皮肤毛发中残留的毒物,用肥皂水反复清洗,眼部污染后用2-4%碳酸氢钠持续冲洗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3 口腔护理患者早期往往只有咽喉壁充血,少见颊粘膜糜烂、破溃、渗血,故无须特殊处理。
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48例分析目的:通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分析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预后处理的客观因素进行探讨,为百草枯中毒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回顾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毒后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中毒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内科的常规治疗即进行彻底的洗胃并在静脉处使用大剂量激素以及抗自由基药物。
结果: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26例死亡,22例存活;存活组中中毒距洗胃时间(min)、中毒剂量(ml)、WBC(*109/ML)、BUN(nmol/L)、CO2CP 等指标进行监测。
结论: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的早期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彻底的清理胃肠道内的毒物,尽可能的减少毒物对内脏重要器官的侵害,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工作,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中毒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标签:百草枯中毒;急救护理百草枯又名“克无敌”、“克无踪”、“对敌快”,是一种吡啶类的除草剂,对人类和动物的毒性非常大,属于剧毒类的农药。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百草枯中毒的生存率达到了40%左右。
据报道在百草枯中毒的后早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可以判断出预后疗效。
本文回顾了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在预后治疗的影响因素以便日后能够采取更好的措施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选取的48例患者均为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距送院时间在24小时之内,在中毒后均接受彻底的洗胃处理,对于中毒就诊时间超过24小时,中毒后未经洗胃处理或者合并其它类型的中毒、过往有心脏、肝脏、肾脏、血液系统、肺等疾病史、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不进行探讨。
其中48例患者中32例为女性,16例为男性,年龄在28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7.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百草枯中毒的诊疗体会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属吡啶类除草剂,化学名称1,1-二甲基-4,4一二氯吡啶,分子式为C12- H 14-N2-C12,人体口服致死量约2 g。
中毒后主要损害肺和肾脏,因无特效解毒药,常规治疗较差,临床死亡率高达50%-70%[1],是目前中毒后病死率最高的除草剂。
我院2005-20011年间收治4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现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自服或误服百草枯史。
男14例,女30例,年龄14~56岁,平均33.5岁。
服毒量为l~30克,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
服毒至就诊时间30 min~20 h,平均4.5 h,外院转入6例,其中3例超过48小时。
1.2 治疗方法按就诊先后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常规予以所有患者0.9% 氯化钠溶液洗胃,洗胃后由胃管灌入20 m1的蒙脱石散溶液及20 %甘露醇100~150 m1,每2~3 h一次交替使用,保持呼吸道通畅、补液、激素、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等。
B组为血液灌流透析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采用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HPUs~1灌流机和爱尔活性炭YTS_15O型灌流器.由股静脉置入双腔导管,血流量150—200ml/min。
首剂肝素1.0-1.5 mg/kg全身肝素化抗凝, 每小时追加10-15mg,每个炭肾使用2—3 h。
治疗2小时后回血(将体外循环的血液用盐水回输至患者体内),然后更换已预备好的新的灌流器,再进行HP治疗,每日一次,持续一周左右。
1.3 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液生化指标正常。
(2)有效:症状不明显,无或轻度呼吸困难,胸片有肺间质改变,肺纤维化病灶,但不超过1/2肺,肝肾功轻度-中度受损。
(3)无效:双肺广泛纤维化,呼吸衰竭,死亡。
两组病例均在入院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
百草枯中毒4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討百草枯中毒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收治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12例,放弃治疗8例,28例好转或痊愈,抢救成功率58.33%。
结论:百草枯农药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除草剂,没有特效解毒药,其病死率高。
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的关键,针对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药物及时应用,营养支持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口服剂量预后农药百草枯新型广谱的除草剂,没有特效解毒药,其病死率高达50%~80%。
因此对百草枯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能降低死亡率。
近3年收治农药百草枯中毒患者48例,治愈28例,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2011年收治经口百草枯中毒患者48例,均有明确的经口摄入百草枯病史,其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11~72岁,平均36.5岁。
口服20%百草枯剂量5~200ml。
临床表现:48例患者均以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
6~12小时后出现胆红素、转氨酶异常肝损害21例;出现肌酐、尿素氮异常等肾功能不全33例,出现肺水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等肺损害31例。
其他还有口腔溃疡、食道糜烂、心肌损害等表现。
治疗:①洗胃吸附、导泻:所有患者给予按压腹部,改变体位等清水机械洗胃,保留胃管可以反复洗胃,反复给予观音土30g或活性炭30g吸附及甘露醇250ml导泻治疗,全肠吸附灌洗,持续3~7天。
②血液灌流:选择股静脉置入单针双腔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血液速度保持150~180ml/分。
以肝素作抗凝剂,灌流1次/2小时,1~2次/日,重复使用2~8次。
使血液中的毒物被灌流器中的树脂吸附而清除,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③药物治疗:常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依达拉奉、复方甘草甜素保肝、奥美拉唑护胃等药物。
口腔、食道糜烂可用5%的碳酸氢钠液漱口,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
对没有禁忌的患者常规给予环磷酰胺600mg,1次/日,共2天,甲强龙预防及治疗肺纤维化。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治疗措施与护理体会。
方法:对2008年起至今共计11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均进行及时积极的抗毒、排毒治疗以及针对性的系统护理。
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上述患者中68例临床救治成功、49例死亡或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出院,总共救治成功率达58.1%,处国内领先水平。
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尽早施行积极抗毒排毒治疗以及针对性的系统护理,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在提高患者临床救治成功率中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36-03百草枯(PQ)其化学成分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是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由于其价格便宜、除草效果好,且环境污染小,故而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但其对人具有多系统毒性,一旦进入机体,病死率极高,无特效解毒药,为当今急性农药中毒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我院从1997年起开始着手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工作,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现将我院2008年起至今共计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117例的救治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117例,男性50例,女性67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32.2岁;服毒量2-100 ml不等。
中毒方式:口服中毒116例,接触或喷洒中毒1例;服毒至入院时间1+小时至7天不等;入院时58例患者无明显不适,42例患者感口腔及上消化道烧灼感,85例患者出现阵性恶性呕吐。
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抗毒排毒及针对性的系统护理,10例患者一直无特殊不适,98例患者逐渐出现口腔黏膜糜烂,35例患者出现进行性黄疸,49例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及进行性加重的低氧血症,最终68例救治成功,49例死亡或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出院,救治成功率58.1%。
1.2 救治措施1.2.1 尽早、彻底行全胃肠道灌洗服毒6小时内入院者及时行清水反复洗胃致洗出液体肉眼不能判定为绿色为宜,洗胃后经胃管内注入药用炭60g+蒙脱石散60g以吸附毒物;之后即予以活性炭60g+蒙脱石60g po q4h吸附毒物(兑水调成糊状),甘露醇125ml-150ml+硫酸镁10g(建议适量加水)po q4h导泻行全胃肠道灌洗(两者间隔半小时交替服用),若患者本人原因不能配合服药者则安置胃管并经胃管内注药,全胃肠灌洗时间3-5天。
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百草枯为联吡啶类锄草剂,是目前人们使用最广的锄草剂,中等毒类。
其致死量为14mg/kg或口服20%百草枯10-15ml,并且它在人体中毒后病程变化迅速,病理变化包括肺内出血,肺水肿,透明膜变性,肾心肌细胞及肝细胞坏死,脑损伤等。
为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1-2011.1收治的8例百草枯中毒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结果 6例抢救存活,2例死亡。
结论百草枯抢救与中毒剂量,诊疗时间及恰当治疗护理密切相关。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护理1 临床资料本院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中毒程度划分,3例为轻度中毒,5例为重度中毒。
2 治疗及护理体会2.1 胃肠道净化:应早、快彻底,用15%漂白土混悬液300ml洗胃或活性炭洗胃,再加上20%甘露醇250ml 或硫酸镁导泻,也可交替进行导泻,医务人员应做到分秒必争。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随时做好血液净化准备,尿检中浓度>5mg/ml药物含量,可在12h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应在肺损害之前进行血透,越早越好。
2.3 加强消化道护理:百草枯腐蚀性强,会造成口腔黏膜咽喉部,食管等糜烂溃疡,并继发感染,故在洗胃插管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上消化道损伤。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给予病人生理盐水及甲硝锉含漱,仔细观察大便颜色,次数及量,警惕有无出血发生。
2.4 呼吸道护理:合理的氧疗至关重要,患者无明显缺氧,应禁止给养,只有出现重度缺氧,SpaO2低于90%或paO2低于60mmHg时,可低浓度低流量短时间给予吸氧,必要时辅助呼吸。
百草枯中毒患者会引起肺内细胞肿胀变性2-3周达到高峰,故应保持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积极做肺功能锻炼,并严密观察病人神志,面色,紫绀程度,呼吸节律等,定期做X线检查,掌握血象分析及电解质情况。
2.5 肾功能监测:百草枯中毒1-3天即可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严密观察有无蛋白尿,血尿等发生情况。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救治疗效分析百草枯(paraquat),商品名克无踪等,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为农作物除草剂。
近年来随着百草枯的广泛使用,中毒病例不断增多,人类中毒的突出表现是以急性化学性肺间质病变及迅速发展的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多脏器损害或衰竭。
人经口中毒致死量约10-15ml(20%百草枯溶液)或纯品2-6g。
严重中毒死亡率高达60%-80%。
现将我院6年来收治的重度百草枯中毒57例的临床救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3例,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29.4岁。
均为口服20%百草枯原液中毒,口服量8-110ml,其中20ml以下18例,20ml-50ml 15例,50ml以上10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就诊时间2h-58h,平均23.1h。
重度中毒病例早期症状为恶心、呕吐,口咽部、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急性上消化道腐蚀性炎性表现。
其中17例伴有消化道出血表现。
第2-3天后开始出现胸闷、憋气、呼吸急促,心慌、腹胀、不能进食、黄疸、柏油样便及少尿等肺、肝、肾、心及消化道损害的表现。
其中6例出现胰腺损害表现。
第5-7天上述症状达高峰。
13例出现MOSF,以呼吸衰竭为主,其次是合并肝、肾功能衰竭。
极重度中毒患者以上症状明显加重,且出现早,全部在一周内死于MOSF。
1.3 实验室检查WBC 8.4×109/L-41.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78%-95%,其中24例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A),阳性率72%-100%,积分216-600分。
胸片:重度中毒患者发病1-2d胸片一般无明显变化,3-5d可显示两肺肺纹理增多,透亮度减低,全肺散在斑点状或斑片状阴影。
部分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多呈两肺毛玻璃样变,并有满布的大片阴影或白肺,且出现早。
血氧饱和度(SPaO2)和氧分压(PaO2)与肺部病变成比例关系,SPaO2在80%-15%,PaO2在64.7mmHg-24.8mmHg。
百草枯中毒急救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现状、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
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临床诊疗文献检索进行统计、分析、汇总。
结论百草枯中毒时有发生,但治愈率极低,与其生产审批不合格,尚无特效解毒药,及与医护人员对其毒性认识不足,治疗不当,密切相关。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百草枯(Paraquat.pQ)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对草快、克芜踪,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为联吡啶类除草剂。
人体接触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够清楚,一般认为百草枯为一种电子受体,吸收入体可活化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造成组织细胞损害,肺是其主要靶器官。
1 机理百草枯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器官,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中,排泄缓慢,因此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
病变主要发生于肺,称为百草枯肺(paraquet lung),肺中浓度较高,肺纤维化常在第5~9 d发生,2~3周达到高峰,最终因肺纤维化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
中毒机理与超氧离子的产生有关,百草枯吸收后主要蓄积于肺组织,被肺泡Ⅰ、Ⅱ型细胞主动摄取和转运,经线粒体还原酶Ⅱ、细胞色素C还原酶催化,产生超氧化物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等,引起细胞膜酯质过氧化,损害I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引起肿胀、变性和坏死,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基本病变为增殖性细支气管炎和肺泡炎。
肺的形态学变化取决于摄入后生存期的长短。
在1周内死亡者示肺充血、水肿,肺脏重量增加类似于氧中毒。
生存期超过1周者,肺泡渗出物(含脱落的肺泡上皮碎屑巨噬细胞、红细胞及透明膜)机化、单核细胞浸润出血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肺泡间质增厚,其结果发生广泛的纤维化形成蜂窝状肺及细支气管扩张。
百草枯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坏死,肝中央小叶细胞损害坏死、心肌炎、肺动脉中层平滑肌增厚及肾上腺皮质坏死等。
2 临床表现与诊断2.1 临床表现2.1.1 局部刺激反应皮肤可致接触性皮炎、皮肤灼伤、红斑、水疱、溃疡等;高浓度接触指甲、指甲出现白点、横断、脱落;眼接触发生结膜、角膜灼伤、溃疡;呼吸道吸入,鼻喉刺激症状、鼻出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