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12例救治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急性百草枯中毒12例救治体会百草枯(paraquat,PQ;克芜踪)是一种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
口服中毒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还能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害,治疗棘手,由于尚无特效解毒剂,有报道临床病死率高达80%[1]。
近年来,我国农村应用日渐增多,百草枯中毒病例也有上升趋势。
现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ICU于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2例,均有明确口服百草枯史,服药量为20%百草枯10~150ml,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53岁。
1.2临床表现入院至就诊时间0.5~10h不等,服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口咽溃疡,并不同程度的出现呼吸功能、肝肾功能、心功能损害,少数出现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重症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所有患者既往体健,无心、肝、肾及肺部疾病。
1.3 治疗方法中毒患者给予2%碳酸氢钠液洗胃,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眼睛,洗胃后从胃管注入20%漂白土(思密达)悬液300ml、20%甘露醇200ml以吸附毒物及导泻,6~8h交替,持续2~3天。
同时给予补液、利尿、制酸、保肝、大剂量VitC和VitE、还原型谷胱甘肽、激素(甲泼尼龙160mg/d)、环磷酰胺(2mg·kg-1·d-1)等常规治疗。
12例患者中单用血液灌流者10例,合并MODS而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者2例。
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低血压患者输液补充血容量并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多巴胺5~15ug·kg-1·min-1。
2 结果存活2例(存活率16.7%),男2例;服药量10~30ml;就诊时间0.5h;均无多脏器衰竭。
死亡10例(病死率83.3%),男5例,女5例,8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病情严重,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于家中;平均服药量(60.56±23.50)ml;平均就诊时间(4.85±2.15)h。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治疗措施与护理体会。
方法:对2008年起至今共计11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均进行及时积极的抗毒、排毒治疗以及针对性的系统护理。
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上述患者中68例临床救治成功、49例死亡或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出院,总共救治成功率达58.1%,处国内领先水平。
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尽早施行积极抗毒排毒治疗以及针对性的系统护理,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在提高患者临床救治成功率中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36-03百草枯(PQ)其化学成分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是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由于其价格便宜、除草效果好,且环境污染小,故而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但其对人具有多系统毒性,一旦进入机体,病死率极高,无特效解毒药,为当今急性农药中毒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我院从1997年起开始着手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工作,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现将我院2008年起至今共计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117例的救治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117例,男性50例,女性67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32.2岁;服毒量2-100 ml不等。
中毒方式:口服中毒116例,接触或喷洒中毒1例;服毒至入院时间1+小时至7天不等;入院时58例患者无明显不适,42例患者感口腔及上消化道烧灼感,85例患者出现阵性恶性呕吐。
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抗毒排毒及针对性的系统护理,10例患者一直无特殊不适,98例患者逐渐出现口腔黏膜糜烂,35例患者出现进行性黄疸,49例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及进行性加重的低氧血症,最终68例救治成功,49例死亡或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出院,救治成功率58.1%。
1.2 救治措施1.2.1 尽早、彻底行全胃肠道灌洗服毒6小时内入院者及时行清水反复洗胃致洗出液体肉眼不能判定为绿色为宜,洗胃后经胃管内注入药用炭60g+蒙脱石散60g以吸附毒物;之后即予以活性炭60g+蒙脱石60g po q4h吸附毒物(兑水调成糊状),甘露醇125ml-150ml+硫酸镁10g(建议适量加水)po q4h导泻行全胃肠道灌洗(两者间隔半小时交替服用),若患者本人原因不能配合服药者则安置胃管并经胃管内注药,全胃肠灌洗时间3-5天。
急诊科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2年5月间因百草枯中毒入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的患者15例,采取清洗排毒、血液透析、抗生素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效果。
结果 15例患者中11例治愈,4例因重度中毒引发肾衰竭、呼吸衰竭、心脏衰竭而死亡,出院3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10例痊愈,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此次临床救治中,患者总治愈率为66.7%。
结论急诊科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生存率的提升要抓紧时间实施有效救治。
【关键词】急诊科百草枯救治时机【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137-02百草枯(PQ)作为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其毒性较强,对人畜有重大危害,目前在特效解毒剂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1]。
随着百草枯在农业应用中的不断推广,不当使用会造成使用者急性中毒,口服百草枯也会导致中毒者多器官损伤,有临床调查报告显示,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2],因此急诊科加强对于百草枯患者的临床救治对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现选取2008年4月—2012年5月间因百草枯中毒入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的患者15例,研究其临床救治措施和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告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材料选取2008年4月—2012年5月间因百草枯中毒入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的患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其中因职业中毒患者5例,口服中毒(自杀或精神障碍)患者10例,轻度剂量(15ml-30ml)患者11例,重度剂量患者(40ml-400ml)4例。
所有患者均在中毒后30min-4h内入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
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灼伤性损害,分别有红斑、水疱、溃疡和坏死等;呼吸道受刺激状况严重,部分患者有咽喉、食管粘膜溃烂现象;重度患者全身性中毒损害明显,出现中毒性心肌损害、血压下降、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且伴有心律失常以及心包出血;3例患者肺损害非常严重,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8例患者神经系统受刺激过重,出现脑积水、出血、手足震颤、面瘫等。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体会摘要:目的:对急性百草枯救治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处理此急救问题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要点以及具体的用药抢救方法。
方法:我院急救科2013年到2014年共收治百草枯急救患者20例,总结患者的早期处理方法以及急诊用药方式、后续治疗手段等等,分析患者急救后的救治成功率情况。
结果:患者中毒原因,均为百草枯溶液口服,且药物都是市场销售产品,药物剂量只要达到10-100ml就会发生中毒。
对这一类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后,17例(85%)患者发生了死亡,3例(15%)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痊愈。
17例患者死亡原因均在抢救后的3天到两周半之间。
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脏器损害情况,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肝肾功能损伤。
结论:对于百草枯中毒患者来说,其救治成功与否,与服药后第一时间进行吸附处理,患者发生肺纤维化情况时,即代表无法抢救成功。
同时对于晚期患者来说,采取针对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救;肺纤维化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种子、药物以及先进的机械化,对于农村人来说,种地均会出现杂草,所以需要除草药物。
百草枯(PQ),具有较为明显的除草效果,且不会对土地环境以及周围环境、牲畜造成影响,所以其在农村种地中效果具有明显优势[1]。
但是,近年来急救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毒患者,中毒原因均为口服。
相对于正常临床疾病来说,百草枯中毒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且患者在中毒前没有明显的表现,所以会被周围人忽视,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不可逆的肺纤维化情况,所以百草枯中毒所造成的死亡率极高[2]。
本文就百草枯中毒急救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实验研究选择对象,均为急救科抢救治疗的百草枯患者,总计20例。
患者中包含男性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在15-6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35.5岁;患者口服百草枯20ml到100ml之间;患者均服用市场百草枯药物中毒;患者就诊时间在2个小时到1天之间。
12例百草枯中毒抢救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12例百草枯中毒抢救临床经验分析。
方法急救方案:1.洗胃机彻底洗胃迅速清除毒物。
2.尽早行血液净化(血液灌注和血液透析),糖皮质激素及抗氧化剂的运用。
结果 12例中成功救治2例,死亡10例,死亡率83%,其中6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结论百草枯中毒引起肺纤维化、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率较高。
及早洗胃进行血液净化,糖皮质激素和抗氧化剂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洗胃血液净化激素百草枯(paraquat)又名敌草快、其20%的溶液为绿色,又称克芜踪。
百草枯是速效触灭型除草剂,为联吡啶类除草剂。
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1]。
近年来在农村应用广泛,若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可经胃肠道、皮肤、呼吸道吸收引起中毒。
百草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性危重症之一,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其中以肺损害常见。
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百草枯中毒救治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急诊科和消化内科自2006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口服中毒。
误服2人,服毒自杀者10人,口服量为20%-25%百草枯溶液5-100ml。
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2岁,入院时间为服毒后30分钟至2天。
1.2临床表现据服药的量及服药后入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分型如下:表1[2]1.3抢救措施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
确诊后立即采取以下综合治疗措施:(1)清除毒物:彻底洗胃迅速清除毒物。
口服百草枯后24小时内均应洗胃,直至洗出的胃液澄清,越早洗胃,成功治愈率越高。
(2)消除血中的毒物,加速排出。
①补液利尿:百草枯主要以原型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排泻,在肾小管吸收很少。
因此严密检测肾功能,适量输液利尿,保持足够的肾脏灌注量,以利于百草枯的排出。
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救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内科一般急救加血液净化治疗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较好疗效。
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口服百草枯中毒后引起肺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及时准确抢救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救;护理;体会百草枯作为除草剂广泛用于农业,因其对周围环境和野生动物无害,正确使用对喷洒人员健康无不良影响,该药又名对草快,克芜踪,经皮肤吸收,呼吸道吸入及口服均可中毒,其毒性剧,死亡率高,口服20%原液10ml以上者死亡率高达95%,中毒后可引起肺水肿,肺出血,多脏器功能损害,迟发不可逆肺间质纤维化致呼衰死亡,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口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5人,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35人,其中男15人,女20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63岁,平均32.9岁,其中治愈21人,死亡11人,转院1人,放弃治疗2人,口服后就诊时间20分–24小时不等,服用量最少10ml,最多150ml。
1.2临床表现本组口服中毒均以消化系统症状就诊,如恶心,呕吐,呕吐物呈绿色胃内容物,腹痛,腹泻,2-3天后出现咽喉部烧灼痛,口腔黏膜溃疡,糜烂,咽部黏膜水肿,糜烂,进食受限,大剂量口服﹙口服>30mg/kg﹚中毒,可在48小时内出现肺水肿及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1]。
本组大剂量口服患者4人在24小时内死亡,三人在48小时内死亡,小剂量中毒,部分患者可于中毒后3-31天出现肺纤维化而致死亡,本组患者4人在3-8天出现肺纤维化死亡。
1.3急救措施1.3.1立即洗胃,导泄用30%白陶土水或1%肥皂水或泥浆水加活性炭50-100g 洗胃,反复彻底洗胃,洗胃时要特别小心,不要损伤咽和食管,洗胃后用活性炭悬液﹢硫酸镁20-40g导泄,或用林格氏液﹢硫酸镁20-40g导泄,皮肤及头发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洗净,并更换干净衣服。
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百草枯为联吡啶类锄草剂,是目前人们使用最广的锄草剂,中等毒类。
其致死量为14mg/kg或口服20%百草枯10-15ml,并且它在人体中毒后病程变化迅速,病理变化包括肺内出血,肺水肿,透明膜变性,肾心肌细胞及肝细胞坏死,脑损伤等。
为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1-2011.1收治的8例百草枯中毒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结果 6例抢救存活,2例死亡。
结论百草枯抢救与中毒剂量,诊疗时间及恰当治疗护理密切相关。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护理1 临床资料本院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中毒程度划分,3例为轻度中毒,5例为重度中毒。
2 治疗及护理体会2.1 胃肠道净化:应早、快彻底,用15%漂白土混悬液300ml洗胃或活性炭洗胃,再加上20%甘露醇250ml 或硫酸镁导泻,也可交替进行导泻,医务人员应做到分秒必争。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随时做好血液净化准备,尿检中浓度>5mg/ml药物含量,可在12h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应在肺损害之前进行血透,越早越好。
2.3 加强消化道护理:百草枯腐蚀性强,会造成口腔黏膜咽喉部,食管等糜烂溃疡,并继发感染,故在洗胃插管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上消化道损伤。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给予病人生理盐水及甲硝锉含漱,仔细观察大便颜色,次数及量,警惕有无出血发生。
2.4 呼吸道护理:合理的氧疗至关重要,患者无明显缺氧,应禁止给养,只有出现重度缺氧,SpaO2低于90%或paO2低于60mmHg时,可低浓度低流量短时间给予吸氧,必要时辅助呼吸。
百草枯中毒患者会引起肺内细胞肿胀变性2-3周达到高峰,故应保持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积极做肺功能锻炼,并严密观察病人神志,面色,紫绀程度,呼吸节律等,定期做X线检查,掌握血象分析及电解质情况。
2.5 肾功能监测:百草枯中毒1-3天即可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严密观察有无蛋白尿,血尿等发生情况。
百草枯中毒急救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现状、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
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临床诊疗文献检索进行统计、分析、汇总。
结论百草枯中毒时有发生,但治愈率极低,与其生产审批不合格,尚无特效解毒药,及与医护人员对其毒性认识不足,治疗不当,密切相关。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百草枯(Paraquat.pQ)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对草快、克芜踪,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为联吡啶类除草剂。
人体接触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够清楚,一般认为百草枯为一种电子受体,吸收入体可活化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造成组织细胞损害,肺是其主要靶器官。
1 机理百草枯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器官,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中,排泄缓慢,因此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
病变主要发生于肺,称为百草枯肺(paraquet lung),肺中浓度较高,肺纤维化常在第5~9 d发生,2~3周达到高峰,最终因肺纤维化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
中毒机理与超氧离子的产生有关,百草枯吸收后主要蓄积于肺组织,被肺泡Ⅰ、Ⅱ型细胞主动摄取和转运,经线粒体还原酶Ⅱ、细胞色素C还原酶催化,产生超氧化物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等,引起细胞膜酯质过氧化,损害I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引起肿胀、变性和坏死,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基本病变为增殖性细支气管炎和肺泡炎。
肺的形态学变化取决于摄入后生存期的长短。
在1周内死亡者示肺充血、水肿,肺脏重量增加类似于氧中毒。
生存期超过1周者,肺泡渗出物(含脱落的肺泡上皮碎屑巨噬细胞、红细胞及透明膜)机化、单核细胞浸润出血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肺泡间质增厚,其结果发生广泛的纤维化形成蜂窝状肺及细支气管扩张。
百草枯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坏死,肝中央小叶细胞损害坏死、心肌炎、肺动脉中层平滑肌增厚及肾上腺皮质坏死等。
2 临床表现与诊断2.1 临床表现2.1.1 局部刺激反应皮肤可致接触性皮炎、皮肤灼伤、红斑、水疱、溃疡等;高浓度接触指甲、指甲出现白点、横断、脱落;眼接触发生结膜、角膜灼伤、溃疡;呼吸道吸入,鼻喉刺激症状、鼻出血。
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38-01百草枯(paraquat),最常见商品名为克无踪(gramoxone),它是一种强烈的杀灭杂草的除莠剂(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
大多数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但也可经皮肤和呼吸吸收中毒致死。
中毒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救治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8例,年龄在18岁-65岁,其中男8例,女10例。
服用量:40mg/kg2例。
临床表现为舌、口及咽部烧灼感,发生食管炎和胃炎,呕吐和腹痛;产生蛋白尿、血尿,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1.2 治疗方法包括洗胃、导泻、灌肠、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机械通气,抗自由基药物、应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胃黏膜保护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2 结果18例中有13例康复出院,3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死于呼吸衰竭。
3 治疗本品尚无特效解毒药,原则上仍以阻止吸收,加速排泄,对已受损器官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恢复功能为主。
3.1 清洗及时给予全身擦浴,更换衣物,清除有可能残留在衣物及皮肤上的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及损伤。
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眼部污染者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5min。
清洗口腔可用洗必泰漱口液。
3.2 口服者应立即洗胃,导泻,保护胃黏膜百草枯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仅为5%-15%,且在酸性及中性环境中稳定,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所以抢救时应尽早使用碱性液体充分洗胃。
为了加速排泄,可用硫酸镁、甘酸醇、大黄等。
可用活性炭30-50g,硫酸镁15g稀释后胃管灌入。
12例百草枯中毒治疗体会卢盛明;戴林;李爱萍【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06-2010-06收治的12例确诊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结果 12例患者,3例痊愈,9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75%.结论采用血必净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的患者较只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预后要好,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及应用血必净等治疗可以改善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1(020)012【总页数】1页(P1103)【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作者】卢盛明;戴林;李爱萍【作者单位】116021,解放军210医院;116021,解放军210医院;116021,解放军210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化学名称1,1'-二甲基-4,4'-联吡啶,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喷洒后能很快发挥作用,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一般在土壤中无残留。
正常使用情况下,对野生动物和环境少有危害,正确的使用对喷洒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也不大。
但百草枯经消化道和黏膜吸收时,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可造成急性中毒。
胃肠道吸收率5%~10%,吸收后40 min~4 h内达浓度高峰,中毒致死量多为20%~40%溶液10~15 mL,病死率极高,可达60.3%~87.8%。
百草枯可对人体肺、肾、肝、心脏、脑和消化道造成损伤,患者最终多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呼吸衰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06—2010-06本科收治的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6~45岁,平均(28.67±6.72)岁。
口服剂量10~100 mL,平均(49.17±12.20)mL。
临床表现有咽痛、胸闷、呼吸急促、心慌、腹胀、呕血、黑便、黄疸及少尿等心肺、消化道、肝肾损害的表现,死亡的9例患者均出现了MODS,以呼吸衰竭为主,其次是合并了肝肾功能衰竭。
急性百草枯中毒12例救治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
百草枯(paraquat,PQ;克芜踪)是一种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
口服中毒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还能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害,治疗棘手,由于尚无特效解毒剂,有报道临床病死率高达80%[1]。
近年来,我国农村应用日渐增多,百草枯中毒病例也有上升趋势。
现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ICU于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2例,均有明确口服百草枯史,服药量为20%百草枯10~150ml,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53岁。
1.2临床表现入院至就诊时间0.5~10h不等,服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口咽溃疡,并不同程度的出现呼吸功能、肝肾功能、心功能损害,少数出现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重症患者出现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所有患者既往体健,无心、肝、肾及肺部疾病。
1.3治疗方法中毒患者给予2%碳酸氢钠液洗胃,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眼睛,洗胃后从胃管注入20%漂白土(思密达)悬液300ml、20%甘露醇200ml以吸附毒物及导泻,6~8h交替,持续2~3天。
同时给予补液、利尿、制酸、保肝、大剂量VitC和VitE、还原型谷胱甘肽、激素(甲泼尼龙160mg/d)、环磷酰胺(2mg·kg-1·d-1)等常规治疗。
12例患者中单用血液灌流者10例,合并MODS而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者2例。
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低血压患者输液补充血容量并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多巴胺5~15ug·kg-1·min-1。
2结果
存活2例(存活率16.7%),男2例;服药量10~30ml;就诊时间0.5h;均无多脏器衰竭。
死亡10例(病死率83.3%),男5例,女5例,8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病情严重,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于家中;平均服药量(60.56±23.50)ml;平均就诊时间(4.85±2.15)h。
全组患者肝功损害率100%,心肌损害率100%,肾损害率76.50%,单纯呼吸衰竭6例,多脏器衰竭7例,消化道出血6例,急性肾衰竭5例,合并感染3例。
3讨论
百草枯的分子式是C12H14N2Cl2或Br2或(CH3SO4)2,又称
对草快、克芜踪,为季胺类化合物,属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常用剂型为20%的水溶液,对人畜均有较强毒性,可经皮肤、胃肠道和呼吸道吸收,口服是中毒的主要途径。
百草枯吸收后经血液可迅速分布到肺、肾、肝、肌肉、甲状腺等器官,引起相应的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但以肺内含量最高,其浓度可为血液浓度的10~90倍,肺脏是百草枯中毒的靶器官,除急性死亡外,非急性死亡的患者多发生肺纤维化,多在中毒后5~9d发生,2~3周达高峰[2],以低氧血症、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一般认为,成人口服20mg/kg,甚至更少即可中毒,致死量为30~40mg/kg,即成人服20%百草枯10~20ml即可致死[3]。
到目前为止,百草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通常在50%~80%,本组病死率为83.3%。
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仍很高。
影响患者预后的最主因素是吸入的百草枯剂量和中毒到入院治疗的时间。
因此,百草枯中毒应强调服药后第一时间及时失活和吸附处理。
如及时送患者就诊,应强调早期漂白土灌入,彻底反复洗胃、导泻、血液净化以及抗氧化、免疫抑制等全方位治疗,以争取延缓患者生命,为降低病死率创造必要的条件。
此外,大部分口服百草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障碍,故提倡在采取上述必要治疗措施基础上,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细心护理。
参考文献
[1]胡传香,杨传莉,刘美霞,等.百草枯中毒2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5):534~536.
[2]左竹林,段生会.百草枯中毒的百草枯肺[J].中国临床医生,2000,28(8):22-23.
[3]廖清高,隋敏生,陈纪平.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