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百草枯中毒行血液灌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百草枯中毒行血液灌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护理[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护理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对敌快”,属高毒类农药,是我国农村经常使用的除草剂离子百草枯。
其化学名为1,1 二甲基4,4 联吡啶阳离子和1,1 二甲基4,4 联吡啶阳离子二氯化物Paraquation;1,1 Dimethyl4,4 bipyridinium。
对人的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约2 g~6 g,也有1 g致死的报道,中毒抢救成功率低。
血液灌流利用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血液灌流器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广泛地用于药物及化学毒物的解毒。
我科自2000年来共收治PQ中毒7例,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明显降低了其死亡率,现将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28岁68岁。
口服PQ 30 ml200 ml,平均约50 ml。
1.2 临床表现7例患者服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咽部烧灼感、口腔糜烂、恶心、呕吐、腹痛、便血、胸闷、气促、咯血、血尿,并出现不同程度心肺功能不全及中毒性肝炎等。
其中2例并发呼吸衰竭,1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例出现昏迷。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急救处理用大量清水30 000 ml50 000 ml洗胃,至洗出液无色无味,并于洗胃后予硫酸镁100 ml口服导泻。
静脉补液2 000 ml3 000 ml,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B。
利尿剂呋塞米40 mg60 mg静脉注射,促进肾脏对毒素的排泄。
早期应用地塞米松10 mg15 mg,抑制及预防肺纤维化的形成。
予以维生素E口服,对抗氧自由基,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
1.3.2 血液灌流洗胃后尽快行血液灌流,中毒至血液净化时间为4 h~48 h,方法血液灌流器瑞典金宝公司生产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灌注再用肝素盐水2 000 ml冲洗灌流器及透析装置备用。
成功救治5例百草枯中毒的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杨伟英陈建萍王红娟【摘要】总结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的护理体会,一般口服百草枯的原因均为自杀,口服百草枯后主要并发症有口腔黏膜糜烂、呼吸道灼伤、肺部损伤、肾功能衰竭。
护理重点为加强对患者皮肤黏膜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监测肺功能及肾功能,按医嘱及时实施各种治疗、护理。
5例均成活。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成功救治;护理百草枯是世界上用量第二大的除草剂,仅次于草甘膦,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百草枯中毒病死率大于20%,早已引起全世界关注,每月有数千篇研究论文发表。
然而迄今,在治疗方面仍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我科于2009至今成功救治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并发肾功能损害、肺部损害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年龄14~48岁,平均年龄25.2岁,均是自杀方式口服百草枯,口服量在6~20ML左右(相当于含百草枯1.2g~4g),5例患者均出现咽痛、口腔黏膜糜烂、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害、肺部功能的损害。
我科采取的措施是5例病患均在早期进行了床边CRRT+血液灌流并结合保护肾脏等对症治疗。
2护理措施2.1洗胃5例患者24小时内均在急诊科进行了洗胃治疗,在洗胃时应小心谨慎,动作轻柔,选择质地柔软的胃管洗胃,负压不宜过大,以免加引起胃穿孔及出血,洗胃后送入急诊重症病房。
2.2皮肤护理立即为病人更换为病员服,在抢救的同时及时给予大量的温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擦浴。
擦浴必须彻底,注意毛发及指甲,必要时征得家属同意把头发全部剃去并彻底洗头。
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如发现仍有农药气味,应重复擦浴至无农药味为止,以防止残留毒物的继续吸收。
2.3口腔护理百草枯具有局部腐蚀作用,经口服者口腔及咽部黏膜都受到严重的化学性灼伤,引起黏膜炎症糜烂溃疡渗血,局部形成一层伪膜,导致口腔分泌物较多,易发生感染或因伪膜脱落造成患者窒息本组病例均有口腔黏膜损伤,均采用双氧水行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并及时清除口腔内伪膜脱落时的分泌物和腐败组织;饮食以微温的流质饮食为宜,如牛奶米汤豆浆等,若因疼痛难忍不能进食流质饮食严密观察患者的口腔粘膜、舌苔情况,运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擦试,2次/d,也可采用洗必泰每2h漱口1次,每次尽量延长漱口液在口内的含漱时间,并随时清除口腔粘膜脱落引起的分泌物和腐败组织。
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救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38-01
百草枯(paraquat),最常见商品名为克无踪(gramoxone),它是一种强烈的杀灭杂草的除莠剂(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
大多数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但也可经皮肤和呼吸吸收中毒致死。
中毒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救治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8例,年龄在18岁-65岁,其中男8例,女10例。
服用量:40mg/kg2例。
临床表现为舌、口及咽部烧灼感,发生食管炎和胃炎,呕吐和腹痛;产生蛋白尿、血尿,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1.2 治疗方法包括洗胃、导泻、灌肠、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机械通气,抗自由基药物、应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胃黏膜保护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2 结果
18例中有13例康复出院,3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死于呼吸衰竭。
3 治疗
本品尚无特效解毒药,原则上仍以阻止吸收,加速排泄,对已受损器官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恢复功能为主。
3.1 清洗及时给予全身擦浴,更换衣物,清除有可能残留在衣物及皮肤上的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及损伤。
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眼部污染者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5min。
清洗口腔可用洗必泰漱口液。
3.2 口服者应立即洗胃,导泻,保护胃黏膜百草枯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仅为5%-15%,且在酸性及中性环境中稳定,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所以抢救时应尽早使用碱性液体充分洗胃。
为了加速排泄,可用硫酸镁、甘酸醇、大黄等。
可用活性炭30-50g,硫酸镁15g稀释后胃管灌入。
可用番泻叶10-15g用200ml水冲泡口服。
让患者服用生理盐水(250-500ml)漱口,清除残留在口腔内的毒物。
3.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建立一到两条静脉通道,给予静脉补液等治疗,利尿加速毒物的排出,同时保持电解质平衡。
运用大量的激素及维生素等抗氧化剂,抑制肺纤维化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3.4 呼吸系统的治疗由于百草枯中毒后肺损伤最为严重,中毒早期容易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应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观察呼吸情况,定时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低时可以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定期行x线检查了解肺部情况。
尽早应用保肺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 和e,以防止氧自由基形成过多过快,减轻其对肺细胞膜结构的破
坏。
3.5 消化系统的治疗急性期暂禁饮食,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置胃管时动作应轻柔,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
口腔护理3次/d,防止口腔感染。
观察患者大便的次数、颜色、性质及量,做好记录。
监测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
应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3.6 环磷酰胺和类固醇激素应用应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能有效预防肺纤维化。
使用环磷酰胺(5毫克/公斤/天,总量4克)和地塞米松(每8小时用8毫克,持续2周)治疗,患者的存活率明显升高。
3.7 肝肾功的监测百草枯对机体肝脏和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应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定期监测肝肾功。
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保护肝脏,降低谷草、谷丙转氨酶。
3.8 血液灌流最好服药后24h内开始进行,每天1次,持续1
周左右。
通过血液灌流可以祛除血液中的毒物成分,从而减轻或解除毒物对器官的损害,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应该根据血压调节血泵的流速,保证患者血液较好地肝素化,防止管路凝血和空气栓塞,必要时给予保暖。
灌流结束后3h内仍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血尿、局部出血点等出血征象。
3.9 心理治疗患者多数处于心理极度失衡状态,我们应该在心理上多开导,多理解、同情患者,尽量协助家属解开患者心理障碍,使其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增强
对医护人员的安全信任感,帮助患者渡过情绪的低谷。
3.10 注意事项①百草枯有腐蚀性,洗胃时要小心,不要催吐,因为百草枯可以腐蚀灼伤口腔及其食管黏膜,口服少量蛋清以减少食管黏膜的损伤。
②不宜高流量吸氧,浓度高会加速超氧化物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形成。
③血液灌流对白草枯的清除率是血液透析的5-7倍。
而血液灌流的副作用是血小板一过性减少,应密切观察血象,注意有无出血。
3.11 健康教育百草枯大多是在农田或果园使用,因此多数服毒患者都来自农村或郊区,都是文化层次不高或者对百草枯药物的毒性不了解,应该加强对购买使用百草枯药物人群的教育,告知其药物对人体损伤的不可逆性,并加强药物的管理。
患者出院应该告知其治疗效果,嘱其定期复查。
4 讨论
百草枯属联吡啶类化合物。
这类除草剂在吞服后会损伤大部分内脏器官,尤其是肺、心、肝、肾脏,大量服用后几小时就可致死。
百草枯中毒总病死率为25%-75%,口服20%原液者则高达95%,已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
医学界精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动物实验、基础、病理生理、临床等领域研究,但迄今世界上仍未找到其特效的解毒治疗。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随着百草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中毒死亡病例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应做好心理治疗,帮助减轻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抢救,以降低死亡率。
重视出院后随访,同时应向社会特别是农村大力宣传,防止
类似悲剧发生。
医护人员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掌握医学发展新动态,熟知救治程序和急救技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