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捻度的详细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16 纱线的捻度和捻缩测定一、目的要求使用Y31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则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试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的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试验仪器为Y31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基本知识纱线捻度是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用以衡量同一细度纱线的加捻程度。
特数制的纱线,捻度用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公制支数采用每米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
试样的实际捻度按下式计算:1、特数制实际捻度Tt:试样捻回数总和Tt= —————————————————×100(捻/10cm)(16-1)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2、公制支数实际捻度Tm:试样捻回数总和Tm= —————————————————×1000(捻/m) (16-2)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纱线加捻方向,分别根据纤维在单纱上或单纱在股线上的倾斜方向不同,分为Z捻和S 捻两种。
如果单纱上的纤维或股线上的单纱,在加捻后由下而上系自右向左倾斜的称为S 捻(顺手捻);而由下向上系自左向右倾斜者为Z捻(反手捻),如图16-1所示。
股线捻向的表示方法是: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股线捻向,如ZS表示单纱为Z捻,股线为S捻。
如果股线有复捻,则第三个字母表示复捻的方向,即ZSZ表示单纱Z捻,股线初捻为S,复捻为Z。
加捻的多少,直接影响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纱线的产量。
一般不影响纱线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捻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捻度的多少,应根据纱线的用途(机织用纱、针织用纱和股线用纱等)而定。
在工厂中捻度实验,各品种、各机台每季度至少轮试一次。
试样应在各机台上随机取得,每台不少于2个纱管,并不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
每个纱管取样次数,以及每次试验总数均有国家标准规定,见表16-1和表16-2。
试样退绕时,必须与实际加工退绕方式一致,管纱头端纱线应去掉,各试样之间应有1m以上的随机间隔。
纱线的捻度名词解释一、引言纱线是由纤维经过纺纱加工而成的线状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的生产中。
纱线的质量和性能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纱线的捻度。
本文将对纱线捻度进行详细解释,并介绍其对纱线品质和用途的影响。
二、纱线捻度的定义纱线的捻度是指卷曲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纱线扭转数。
一般情况下,捻度是以每单位长度的扭转数表示,比如每英寸或每米的扭转数。
捻度决定了纱线的紧密程度和强度。
三、纱线捻度的分类根据捻度的不同,纱线可以分为三类:低捻纱线、中捻纱线和高捻纱线。
1.低捻纱线低捻纱线的扭转数相对较少,线条较为松散。
这种纱线的优点是柔软舒适,适合制作贴身的内衣、床上用品等纺织品。
低捻纱线通常用于生产轻薄面料或具有舒适触感要求的纺织品。
2.中捻纱线中捻纱线的扭转数介于低捻纱线和高捻纱线之间。
这种纱线的特点是适度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生产常规面料,如衬衫、裤子等。
中捻纱线既能保持纱线纤维的柔软性,又能提供一定的紧密度和强度。
3.高捻纱线高捻纱线的扭转数最多,线条较为紧密。
这种纱线的特点是耐磨性和强度较高,适合制作对强度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如工装、钓鱼线等。
高捻纱线也常用于生产织物的经纬纱,以增强整个织物的抗拉强度。
四、纱线捻度对纺织品的影响纱线捻度对纺织品的品质和用途产生重要影响。
1.柔软舒适度低捻纱线制成的纺织品柔软舒适,适合贴身穿着;而高捻纱线制成的纺织品柔软度较差,耐磨性和结实度较高。
2.强度和耐久性高捻纱线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合制作对强度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如户外运动装备。
3.表面光泽纱线的捻度也会影响织物表面的光泽度。
一般来说,纱线捻度越高,织物表面光泽度越好。
4.适用性不同的纱线捻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织物和用途。
低捻纱线适用于贴身穿着的内衣、床上用品等;中捻纱线适用于常规面料的制作;高捻纱线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工装等。
五、纱线捻度选取的原则选择纱线捻度时需要根据纺织品的用途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纱线捻度(twist)的详细知识一定义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必须通过加捻改变棉纱,由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其实就是利用棉纱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之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纱线结构,粗条在加捻过程由宽度逐渐收缩,两侧逐渐折迭而卷入纱线条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形,在加捻三角形中,棉条的宽度和截面发生变化,从扁平带状,逐渐成圆柱形的纱。
(1).捻回之定义:纱条绕其轴心旋转360度即为一个捻回。
(2).捻度之定义:纱条在退捻前的规定长度内的捻回数,通常为每英吋之捻回数目( T.P.I )或每公尺之捻回数目( T.P.M )表示。
(3).捻系数定义:是纱线加捻程度的量度,按每单位长度的捻回。
T. M:数乘以纱线密度的平方根计算。
T.M = T.P.I /纱支的平方根T.P.I = T.M x纱支的平方根(4).捻向定义:当纱条处于铅直位置时,组成纱条的单元绕纱条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
(5). S捻定义: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部相一致.为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6). Z捻定义: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中部相一致,为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二捻度测试捻度通常不是均匀地分配在整根纱上,作测试捻度时要离开一码取样,捻度测试仪有很多种,大致设计都相同,首先把纱线被支撑点左边的钳夹住,然后拉至右边的旋转夹,刻度盘的指针为零度,将纱线夹在旋转夹上,样本纱线约10或20英吋,当旋转夹转动时,捻度被解开,当所有捻度消失时,旋转夹沿同一方向继续旋转直到捻度重新加入,指针向零标志。
转数表记录总转数,总圈数除二,再除样本长度,计算出每英吋捻度。
??三捻度与强力的关系将纱线拉伸到断裂时,发现断裂截面上并不是所有纤维都断裂,而是一部份纤维断裂,另一部份纤维滑脱,且断裂的那部份纤维也不是同时断裂,这种断裂性能和单纱强力与纱的捻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强力继续增加,但到一定捻度之后,继续加捻度,强力反而下降,有利方面是捻度增加,纤维间摩擦阻力增加,使在断裂过程中强力的成分增加,不利方面是捻度增加,纤维与纱条轴线的倾角加大纤维强力在纱条轴向能承受的分力降低,而且捻度过大会增加纱条内外纤维应力分布不匀,加剧纤维断裂的不同时性,使强力随捻度增大而增大,两者相等时强力最大,这时捻度为临界捻度,与临界捻度相对应的捻系数称为临界系数.捻度增加,捻回角度增大,光向旁边侧面反射,光泽差、手感差,反之手感软,但捻度过小发生毛羽、手感松,光泽不一定好。
纺织物原料的纱线的捻度相关知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概述部分的目的是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研究的主题——纺织物原料的纱线的捻度相关知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纺织物原料的纱线捻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捻度对纺织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整和控制纱线捻度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捻度是指纺织物原料的纱线绕成捻的程度或旋转变化的指标。
纱线的捻度是通过对纱线进行旋转测试来测量的。
纱线捻度的单位通常用t/m(每米拧紧的捻度数)或t/in(每英寸拧紧的捻度数)来表示。
捻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纱线的强度、柔软度和外观等性能。
纱线的捻度对纺织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纺织品对纱线的捻度要求不同。
对于某些纺织品,适当的高捻度能够增加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使得织物更加坚实耐用;而对于某些纺织品,较低的捻度能够使得织物更柔软,适合制作贴身衣物或舒适度较高的纺织品。
在本文中,我们还将介绍纱线捻度与纺纱工艺、纺织品外观以及纺织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了解这些关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纱线捻度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调整和控制纱线捻度提供更多的依据和选择。
总之,本文将全面探讨纺织物原料的纱线的捻度相关知识,包括纺织物原料的选择和处理、纱线的捻度与纺织品品质的关系,以及纱线捻度的调整和控制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纺织品制造过程中纱线捻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实际生产中灵活应用这些知识。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方式,它包括了章节的划分和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纺织物原料的选择和处理2.1.1 纺织物原料的种类和特点2.1.2 纺织物原料的处理方法2.1.3 纺织物原料的质量要求2.2 纱线的捻度与纺织物品质2.2.1 纱线的捻度定义和测量方法2.2.2 纱线捻度对纺织品性能的影响2.2.3 纱线捻度的调整和控制2.3 纱线捻度的相关知识2.3.1 纱线捻度与纺纱工艺的关系2.3.2 纱线捻度与纺织品外观的关系2.3.3 纱线捻度与纺织品性能的关系3. 结论3.1 总结纺织物原料的纱线捻度相关知识3.2 强调纱线捻度对纺织品品质的重要性3.3 提出纱线捻度调整和控制的建议文章结构的设计应该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和重要性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
纱线捻度定义:纱线捻度是指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必须通过加捻改变棉纱,由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
捻回之定义:纱条绕其轴心旋转360度即为一个捻回。
捻度之定义:纱条在退捻前/沿一定轴向的规定长度内的捻回数,特克斯制以10cm为单位;公制以1m为单位;英制以1inch为单位。
S捻向定义: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部相一致.为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的为S捻。
Z捻定向义: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中部相一致,为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的为Z捻。
此捻线为当前生产常用捻向。
纱线上捻度的多少随着纱线线密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纱线越细可加的捻越多纱线越粗可加的捻越少。
所以对于粗细不同的纱线来说捻度是不能直接比较加捻程度的但可以比较粗细相同纱线的加捻程度。
根据光折射,不同捻向经向间隔排列形成直向隐条,纬向间隔排列形成横向隐条。
应用:纱线上所加的捻度直接影响纱线的品质和使用价值。
捻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纱线的强力。
在原料和粗细相同的前提下,增加纱线的捻度会提高纱线的强力。
但捻度继续加大时,纱线强力的增大会逐渐减慢,当捻度的增加超过一定值时,纱线的强力反而降低,这个数值为临界捻度。
捻度的大小还直接影响纱线与织物的品质。
一般来说,捻度过大会使纱线的手感变硬,易起结,织物光泽不柔和,弹性和柔软性也差。
反之,纱线和织物表面毛羽较多,手感柔软,光泽柔和。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捻度不同、捻向不同的纱线可得到独特外观风格的织物。
如绉织物就是采用高捻纱,且捻向相反来获得粗、细皱纹效应的如树皮绉、双绉等。
而起绒织物用低捻纱,易起绒,形成手感柔软、光泽柔和的风格。
捻度还影响纱线的直径和比体积,因而也影响着织物的覆盖性能和诸如此类的性质,如保暖性、折皱恢复性、渗透性等。
纱线的捻向在决定斜纹纹路的清晰度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经纬纱捻向相同时,会形成显著的斜纹效果;纱线的捻向与纹路方向相反时,则斜纹纹路更清晰;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可使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
强捻纱捻度纱线是纺织品的原料,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后续的纺织加工以及成品的品质。
其中,纱线的捻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对于纱线的强度、弹性、柔软度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在纱线生产过程中,加强强捻和减轻松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强捻纱捻度。
一、强捻纱的定义强捻纱是指在纤维成纱前或製成纱后,在纺纱机上用较强的力量使纤维深度缠绕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弹性,使其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纺织加工和成品需求的一种纺织品。
二、强捻纱的优缺点1.强度高:经过强捻后的纱线,与松捻纱线相比,其纤维间扭曲度更大,各细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
因此,强捻纱线在使用中,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更大,纱线的张力度也随之增大,所以强捻纱的强度要比同规格的松捻纱强。
2.稳定性好:强捻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很好,因为其纤维之间的扭曲度更大,各细纤维之间的接触点也更多,纱线的自然卷曲度也较大,因而其稳定性更强。
3.柔软性差:强捻纱线经过强力扭曲,其表面会呈现出小蓬松,硬挺的质感,因此强捻纱的柔软度、手感较差,不宜用于穿着舒适性较高的衣服或用品。
4.回弹性低:强捻纱线在复原力方面不如松捻纱好,在穿着过程中会出现变形、下垂,不易恢复形态。
三、如何捏强纱线1.选择合适的纱线:一般来说,棉、麻、丝、合成纤维等中粗细纤维更适合进行强捻,而细纤维因其强度低,捻力度过大容易断裂,不宜进行强捻。
2.加强模块和滑轮加重:增加机器的捻力度可以使得纱线的强捻度提高。
3.提升钩子转速:钩子的转速越高,纱线的紧密度就越大,强捻效果也会更好。
4.提高纱线的重量:增大纱线的重量可以提高捻力度,并且使得纱线的强度和抗张性更强。
总体来说,强捻纱线可以通过提高捻力度、加重滑轮和提高钩子转速等方法实现。
但是,在捻制过程中要注意纱线的选择和机器的调节以及加强捻度时不要太过,以免影响纱线质量和强捻效果。
四、强捻纱的应用由于强捻纱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纺织品,因此其应用范围广泛。
1文章内容由广东大红马纱线提供,专注纱线30年以上的经验,拥有锦纶丝1000色现货,涤纶低弹丝536色现货涤纶大有光536色现货,涤纶缝纫线1800色现货。
纱线捻度的计算公式实际捻度按下式计算:1、特数制实际捻度Tt:试样捻回数总和Tt= —————————————————×100(捻/10cm)(16-1)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2、公制支数实际捻度Tm:试样捻回数总和Tm= —————————————————×1000(捻/m) (16-2)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纺纱工艺流程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
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
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一)纯棉纱工艺流程1.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二)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1.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2.精梳纱: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预并→二、纱线产品分类及品种代号(一)纱线产品的一般分类,见下表。
分类依据分类使用原料的不同纯棉纱线、纯化纤纱线、棉型混纺纱线、毛型混纺纱线纺纱的方法不同环锭纺纱线、气流纺纱线、静电纺纱线等纺纱的工艺不同梳棉纱线、精梳纱线、桃毛纱线加捻方向的不同顺手捻(s捻)、反手捻(z捻)产品用途的不同织布用纱线、针织用纱线、起绒用纱线、绳带用纱线、渔网用纱线、帘子布用纱线(二)纱线粗细程度分类类别号数英制支数粗号纱大于32tex 18支及以下中号纱 20—30tex 19—29支细号纱 9—19tex 30—60支特细号小于9tex 60支以上(三)纱线品种代号,见下表。
北方纤维讲堂——捻度与捻系数一、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1.号数制捻度:T t=10cm的捻回数。
(棉型纱线)2.英支制捻度:T e=1吋的捻回数。
(棉型纱线)3.公制捻度:T m=1m的捻回数。
(精纺毛纱及化纤长丝)另:根据理论计算出的捻度,为计算捻度;在捻度仪上测得的捻度,为实际捻度。
捻度换算:T t=3.937×T e= T m÷10T e=0.254×T t=0.0254×T mT m=10×T t=39.37×T e为了比较不同粗细纱线之间的加捻程度,就引入了捻角的概念二、捻系数:由于加捻的作用,纱的表层纤维对纱轴的倾角称为捻角。
由于捻角测量不便,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捻系数。
1、号数制捻系数αt=号数制捻度T t×;2、英支制捻系数αe=英支制捻度T e÷;3、公制捻系数αm=公制捻度T m÷。
捻系数换算:号数制捻系数αt=95.07×αe=3.162×αm公制捻系数αm=30.25×αe三、影响捻系数的因素:纱线捻系数的大小,主要由原料的性质和纱线的用途决定。
1、原料性质因素:为使纱线获得所需强度,用细而长的纤维纺纱时,捻系数可以低一些,用粗而短的纤维纺纱时,捻系数应当大一些。
2、用途的因素:(1)经纱所需强度较高,捻系数应当较大;(2)薄爽织物的针织外衣织物,要求具有滑、挺、爽的风格和防止起毛起球,捻系数应较大;(3)纬纱及针织用纱,一般要求柔软而扭矩小,捻系数应当小一些;(4)机织和针织起绒织物用小,为利于起绒,捻系数应当小一些。
3、纱的粗细程度:细号或高支纱,捻系数应大一些;而粗号或低支纱,捻系数应小一些。
棉型纱线常用捻系数类别号数或用途捻系数αt经纱纬纱梳棉织布用纱8-11 330-420 300-37012-30 32-192 320-410310-400290-360280-350精梳棉织布用纱4-56-1516-36 330-400320-390310-380300-350290-340280-330梳棉织布针织起绒用纱10-3032-8896-192≤330≤310≤310精梳起绒14-36 ≤310涤棉混纺纱单纱织物用纱股线织物用纱针织内衣用纱经编织物用纱362-410324-362305-334382-400股线捻系数与单纱捻系数的比值:棉型织物用经纱: 1.2~1.4棉型织物用纬纱: 1.0~1.2针织汗布用棉型纱: 1.3~1.4针织棉毛用棉型纱: 0.9~1.1 2016年5月18日。
精心整理纱线捻度(twist)的详细知识
一定义
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必须通过加捻改变棉纱,由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其实就是利用棉纱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之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纱线结构,粗条在加捻过程由宽度逐渐收缩,两侧逐渐折迭而卷入纱线条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形,在加捻三角形中,棉条的宽度和截面发生变化,从扁平带状,逐渐成圆柱形的纱。
(1).捻回之定义:纱条绕其轴心旋转360度即为一个捻回。
(2).捻度之定义:纱条在退捻前的规定长度内的捻回数,通常为每英吋之捻回数目(T.P.I)或每公尺之
捻回数目(T.P.M)表示。
(3).
T.M:
(4).
(5).S
(6).Z
??
维滑脱,,增加,
匀,,感差,
定,
花,,
,
下降,
常用捻系数,梳织经纱较高,而针织一般较低,约3.5-3.6。
因纱线之用途各异,有不同之捻
系数纱线产品,按日本纺织计算数据,分为:普通捻=4.0(捻系数),松捻=3.4(捻系数),特别松捻=1.32-2.8(捻系数),强捻=5.0-5.4(捻系数),特别强捻=5.0-6.5(捻系数)。
高捻纱一般要经过蒸纱工序才能编织用,有时更需加装解扭器才能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