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捻度捻缩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3.74 MB
- 文档页数:15
实验16 纱线的捻度和捻缩测定一、目的要求使用Y31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则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试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的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试验仪器为Y31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基本知识纱线捻度是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用以衡量同一细度纱线的加捻程度。
特数制的纱线,捻度用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公制支数采用每米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
试样的实际捻度按下式计算:1、特数制实际捻度Tt:试样捻回数总和Tt= —————————————————×100(捻/10cm)(16-1)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2、公制支数实际捻度Tm:试样捻回数总和Tm= —————————————————×1000(捻/m) (16-2)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纱线加捻方向,分别根据纤维在单纱上或单纱在股线上的倾斜方向不同,分为Z捻和S 捻两种。
如果单纱上的纤维或股线上的单纱,在加捻后由下而上系自右向左倾斜的称为S 捻(顺手捻);而由下向上系自左向右倾斜者为Z捻(反手捻),如图16-1所示。
股线捻向的表示方法是: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股线捻向,如ZS表示单纱为Z捻,股线为S捻。
如果股线有复捻,则第三个字母表示复捻的方向,即ZSZ表示单纱Z捻,股线初捻为S,复捻为Z。
加捻的多少,直接影响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纱线的产量。
一般不影响纱线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捻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捻度的多少,应根据纱线的用途(机织用纱、针织用纱和股线用纱等)而定。
在工厂中捻度实验,各品种、各机台每季度至少轮试一次。
试样应在各机台上随机取得,每台不少于2个纱管,并不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
每个纱管取样次数,以及每次试验总数均有国家标准规定,见表16-1和表16-2。
试样退绕时,必须与实际加工退绕方式一致,管纱头端纱线应去掉,各试样之间应有1m以上的随机间隔。
实验2 纱线测试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纱线认识与纱线支数的测试;纱线捻度的测试;单纱强度及伸长率测试试验。
要求学生认识常规纱线的外观特征,掌握纱线支数的测试方法,并进行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了解捻度机仪器的结构,掌握各种单纱及股线的捻度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单纱强力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纱线强伸度的测试方法。
二、基础知识1.纱线的线密度测定线的线密度(细度)是表示纱线的粗度程度的指标, 纱线线密度决定着织物的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的性质。
线密度低的纱线其强力一般较低,织物的厚度轻薄,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轻,适于作轻薄性衣料;线密度高的纱线,其强力则较高,织物厚实,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重,故适于作中厚型衣料。
纱线的线密度指标有两类,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用纱线的直径来表示。
间接指标是利用纱线的长度和重量间的关系来间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的因为纱线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能呈椭圆形、跑道形、透镜形等形状。
纱线的理论直径通常是由纱线的线密度换算而得。
纱线表面有毛羽,截面形状不规则,并容易变形,较难实际测量,故纱线的线密度常用间接指标表。
纱线线密度间接指标有定长制(特克斯和旦尼尔)和定重制(公制支数、英支支数)两种。
定长制系指一定长度纱线的重量,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定重制系指一定重量纱线的长度,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线密度的单位为特克斯(tex ),它是指1000m 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目前我国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和中长化纤纱线的线密度规定采用特克斯为单位。
采用绞纱称重法来测定纱线的特数:绞纱周长为1m ,每缕l00圈,每批纱线取样后摇30绞,烘干后称总重量,将总重量除以30,得每绞纱的平均干量。
根据下式可求得所测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如下:N tex = 10G 0×100100K W ⨯ 式中:N tex ——— 纱线的线密度(tex )G 0 ——— 绞纱平均干态质量(g )W K ———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在毛纺和绢纺生产中,习惯采用公制支数为单位以往曾采用以公制支数为单位。
纱线加捻指标及其计算-捻度和捻回角如果纤维须条的一端被控持住,另一端绕自身轴线回转,即可形成纱线,这一过程,称为加捻。
对短纤维纱来说,加捻是纱线获得强力及其他特性的必要手段。
对长丝纱和服线来说,加捻可形成一个不易被横向外力所破坏的紧密结构。
加捻还可形成变形丝及花式线。
加捻的多少及加捻方向不仅影响织物的手感和外观,还影响织物的内在质量。
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有捻度、捻回角、捻幅和捻系数。
表示加捻方向的指标是捻向。
(一)捻度单位长度的纱线所具有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一个360°的角位移,称为一个捻回,即通常所说的转一圈。
捻度的单位随纱线的线密度不同而不同,特克斯制捻度Ttex的单位为捻/10cm,通常习惯用于棉型纱线;公制支数制捻度Tm的单位为捻/m,通常用来表示精梳毛纱及化学纤维长丝的加捻程度。
粗梳毛纱的加捻程度既可用特克斯制捻度,也可用公制支数制捻度来表示。
英制文数制捻度Te的单位为捻/英寸。
(二)捻回角加捻前,纱线中纤维相互平行,加捻后,纤维发生了倾斜。
纱线加捻程度越大,纤维倾斜就越大,因此,可以用纤维在纱线中倾斜角——捻回角β来表示加捻程度。
捻回角β是指表层纤维与纱轴的夹角,如图2—10所示,由式(2—15)计算。
捻回角β可用来表示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两根捻度相同的纱线,由于粗细不同,加捻程度是不同的,粗的纤维加捻程度较大,捻回角β亦较大。
捻回角直接测量需用显微镜,使用目镜相物镜测微尺来测量,既不方便又不易测难确,所以实际中需要时用式(2—15)计算。
下载大耀纱布商城app,买纱购布一步到位。
试纱纱支捻度测试标准
一、退捻加捻法:
1、试标长度为:254㎜(10M)
2、预加张力按下表设置
3、伸长控制范围如下表:
4、开启电源,计算器复“0”然后将棉纱一端夹于左钳中心当指针对准标心尺“0”
位时,计算器左侧显示器示红灯,同时右钳夹住纱另一端开启动机焉向”按钮,反向解捻(指针先左偏转)再加捻直至停止。
5、捻定计算:计算器读数/12/10英时(转1英时)
6、每批纱随机取4个筒子纱,每个纱在不同的部位测试10次,最后计算其平均
值。
二、直接计算法(一般用于双股纱)
1、用退捻加捻法:1、
2、3点
2、预加张力按下表设置:
3、在捻度机捻度设置键上预先选定一个计算值然后开启电动机技向退捻至股纱
中工根单股纱色分开。
4、捻度计算:计数器读数/10英时(转/英时)
5、计算公式√支数×TM(3.6)=捻度
6、纱支一般捻度表。
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纱线捻度和捻缩一、目的要求使用Y33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理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实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实验仪器为Y33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直接退捻法1、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2、试验参数试验参数见表所示。
表直接退捻法的试验参数品种夹持长度/mm预加张力/cN·tex-1棉、毛、麻股线250 0.25缆线 500 0.25绢丝股线、长丝线 500 0.503.试验步骤试验仪器图(略)。
(1)、选择试验模式,调整试验参数。
①试验方式选择“直接计数法”。
②根据捻向,选择退捻方向(如纱线为z捻,则退捻方向为S)。
③选择转速为I(约1500r/min)或Ⅱ(约750 r/min)或Ⅲ(慢速可调),并通过调速变压器做微调。
④调节好左、右纱夹之间的距离(即试样长度)。
⑤根据纱线试样的特数,计算出预加张力,放好张力重锤的位置。
⑥放开伸长限位,使其不起作用。
⑦设置好预置捻回数(比实测的要小)。
(2)、装夹试样。
①将左纱夹用定位片刹住;右纱夹上的0刻度线对准轴承盖上的捻回指示线。
②将试样插入纱架,拉去管纱头端纱线数米。
然后用右手轻轻拉出纱线(注意止意外伸长和退捻),先用左纱夹夹紧试样,再将纱头端引入右纱条,放开定位片,使纱线在预加张力作用下伸直。
当伸长指针指在伸长弧标尺的0位时,用右纱夹固紧试样。
(3)、按“清零”键,使捻回显示为0。
(4)、按相应的测试开关,开始退捻。
当听到快速变慢速的间歇音响信号(说明捻度即将退回)后,将股线挑开(从左纱夹一端开始挑纱),直到退捻完成(股线中的 纱呈平行状态),即按“停止”键。
如果操作中纱线解捻过头或未退完,可采用“点动”解捻,或交替按“开机”键和“停机”键,使捻度全部退完。
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纱线捻度和捻缩一、目的要求使用Y33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理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实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实验仪器为Y33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直接退捻法1、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2、试验参数试验参数见表所示。
表直接退捻法的试验参数品种夹持长度/mm预加张力/cN·tex-1棉、毛、麻股线250 0.25缆线 500 0.25绢丝股线、长丝线 500 0.503.试验步骤试验仪器图(略)。
(1)、选择试验模式,调整试验参数。
①试验方式选择“直接计数法”。
②根据捻向,选择退捻方向(如纱线为z捻,则退捻方向为S)。
③选择转速为I(约1500r/min)或Ⅱ(约750 r/min)或Ⅲ(慢速可调),并通过调速变压器做微调。
④调节好左、右纱夹之间的距离(即试样长度)。
⑤根据纱线试样的特数,计算出预加张力,放好张力重锤的位置。
⑥放开伸长限位,使其不起作用。
⑦设置好预置捻回数(比实测的要小)。
(2)、装夹试样。
①将左纱夹用定位片刹住;右纱夹上的0刻度线对准轴承盖上的捻回指示线。
②将试样插入纱架,拉去管纱头端纱线数米。
然后用右手轻轻拉出纱线(注意止意外伸长和退捻),先用左纱夹夹紧试样,再将纱头端引入右纱条,放开定位片,使纱线在预加张力作用下伸直。
当伸长指针指在伸长弧标尺的0位时,用右纱夹固紧试样。
(3)、按“清零”键,使捻回显示为0。
(4)、按相应的测试开关,开始退捻。
当听到快速变慢速的间歇音响信号(说明捻度即将退回)后,将股线挑开(从左纱夹一端开始挑纱),直到退捻完成(股线中的 纱呈平行状态),即按“停止”键。
如果操作中纱线解捻过头或未退完,可采用“点动”解捻,或交替按“开机”键和“停机”键,使捻度全部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