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遵义四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8
遵义四中2018届高三月考理科数学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1-{≤=x x A ,}1ln {≤=x x B ,则A ∩B =( ) A ]1-,(∞ B ]-e ,(∞ C ]10,( D ]0e ,( 2.复数)1(i i z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随机变量),2(~2σN X ,若36.0)31=<<X P (,则=≥)3X P ( ( ) A .0.64 B .0.32 C .0.36 D .0.72 4、命题 ”且“030,2>≥∈∀-x x R 的否定是( ) A .”且“030,2≤<∈∃-x x R B .”或“030,2≤<∈∀-x x RC .”或“030,2≤<∈∃-x x RD .”且“030,2><∈∀-xx R 5.已知)(2,1A ,)01(,-B 两点,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则θ2sin 的值为( ) A -1 B 0 C 3 D 16.如图是计算某年级500名学生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及格率q 的程序框图,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 A .MN q = B .NM q = C .N M N q +=D .NM M q +=7.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4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42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 ( ) A. 42 B . 2 C 4 D 43 8.将函数x x x f sin cos 3)(+=(x ∈R)的图象向左平移m(m >0)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x g y =的图象,若)(x g y =是偶函数,则m 的最小值是( ) A .12π B .6π C . 3π D .65π 9.已知点P 的坐标)(y x ,满足不等式组⎪⎩⎪⎨⎧≤-≥-+≤20422y x y x y 则x y x z 222-+=的最小值是( )A .552 B .54 C . 51- D .1-552 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V ,求其直径d 的一个近似公式d ≈ 3169V .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根据π=3.141 59…判断,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 ( )A .d ≈ 3169VB .d ≈ 32V C .d ≈ 3300157V D .d ≈5 32111V 11.已知)(0,02169>>=+n m n m ,当mn 取得最小值时,直线01234=-+y x 与曲线1=+ny y m x x 的交点个数为 ( ). A. 2B.3C.4D.612.已知函数)(x f 和)(x g 是两个定义在区间M 上的函数,若对任意的M x ∈,存在常数M x ∈0,使得)()(0x f x f ≥,)()(0x g x g ≥,且)()(00x g x f =,则称)(x f 与)(x g 在区间M 上是“相似函数”.若b a x x f +-=2018)()(与141)(+++=x x x g 在]23,0[上是“相似函数”,则函数)(x f 在区间]23,0[上的最大值为( ) A. 0B. 2C.5D.8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13.已知向量a =(-1,2),b =(m,3),若b a ⊥,则m=__________.14.已知P 是抛物线x y 42=上的动点,)(15,2A ,若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1d ,点P 到点A的距离为2d ,则21d 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15.已知球O 的半径为25,其球面上有三点A ,B ,C ,若324=AB , 且 24==BC AC ,则四面体ABC O -的体积为_________.16.已知函数)(x f '是奇函数)(x f )(R x ∈的导函数,0)2(=-f ,当0>x 时,0)()(>-'x f x f x ,则使得0)(>x f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4(1),3n n S a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令n n a b 2log =,记数列1(1)(1)n n b b ⎧⎫⎨⎬-+⎩⎭的前n 项和为n T .证明:1132n T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将他们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满分100分,成绩均为不低于40分的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前三段的频率成等比数列.(Ⅰ)求图中实数a ,b 的值;(Ⅱ)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人,试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低于80分的人数; (Ⅲ)若从样本中数学成绩在[40,50)与[90,100]两个分数段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记这两名学生成绩在[90,100]内的人数为X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期望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GAD 为等边三角形,BF ⊥平面ABCD ,∠GDC =90°,点E 是线段GC 上除两端点外的一点.(Ⅰ)若点P 为线段GD 的中点,证明:AP ⊥平面GCD ;(Ⅱ)若二面角B -DE -C 的余弦值为77,试通过计算说明点E 的位置.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F 1:(x +3)2+y 2=27与⊙F 2:(x -3)2+y 2=3,以F 1,F 2分别为左、右焦点的椭圆C :x 2a 2+y 2b2=1(a>b>0)经过两圆的交点. (1)求椭圆C 的方程;(2)M ,N 是椭圆C 上的两点,若直线OM 与ON 的斜率之积为-14,试问△OMN 的面 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x f =12x 2-(2a +2)x +(2a +1)ln x.(1)若曲线y =)(x f 在点),()2(2f 处切线的斜率小于0,求)(x f 的单调区间; (2)任意的a ∈]25,23[,x 1,x 2∈[1,2](x 1≠x 2),恒有<-)()(21x f x f 2111x x -λ, 求正数λ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φ,y =3+3sin φ(φ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2)已知倾斜角为135°且过点P(1,2)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求1|PM|+1|PN|的值.23.(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f(x)=|x -a|,a ∈R.(1)当a =1时,求不等式f(x)+|2x -5|≥6的解集;(2)若函数g(x)=f(x)-|x -3|的值域为A ,且[-1,2]⊆A ,求a 的取值范围.理科数学答案1 C2 A3 B4 C5 D6 D7 A8 B9 C 10 C 11 A 12 C 13、6 14、3 15、333616、)2(02∞+-,),(U17.解:解:(I )当1=n 时,有1114(1)3a S a ==-,解得41=a . 当2≥n 时,有)1(3411-=--n n a S ,则 1144(1)(1)33n n n n n a S S a a --=-=--- 整理得:41=-n na a ∴ 数列}{n a 是以4q =为公比,以41=a 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1*444(n n n a n N -=⨯=∈) 即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4(n n a n N =∈). ……………………………6分 (II )由(I )有22log log 42n n n b a n ===,则11111=(1)(1)(21)(21)22121n n b b n n n n ⎛⎫=- ⎪+-+--+⎝⎭∴ n T )12)(12(1751531311-++⋅⋅⋅+⨯+⨯+⨯=n n )]121121()7151()5131()3111[(21+--+⋅⋅⋅+-+-+-=n n )1211(21+-=n 易知数列{}n T 为递增数列∴ 112n T T ≤<,即2131<≤n T . ………………………………………12分18.解:(Ⅰ)由直方图及题意得(10b)2=0.05×0.20.∴b =0.010,∴a =0.1-0.005-0.010-0.020-0.025-0.010=0.030. 4分 (Ⅱ)成绩不低于80分的人数估计为640×(0.025+0.010)×10=224. 7分(Ⅲ)样本中成绩在[40,50)内的人数为40×0.005×10=2;成绩在[90,100]内的人数为40×0.010×10=4,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P(X =0)=C 22C 26=115;P(X =1)=C 12C 14C 26=815;P(X =2)=C 24C 26=25;所以X 的分布列为所以E(X)=0×115+1×815+2×25=43. 12分19.解:(Ⅰ)因为△GAD 是等边三角形,点P 为线段GD 的中点,故AP ⊥GD , 因为AD ⊥CD ,GD ⊥CD ,且AD ∩GD =D ,故CD ⊥平面GAD , 又AP ⊂平面GAD ,故CD ⊥AP , 又CD ∩GD =D ,故AP ⊥平面GCD .4分(Ⅱ)取AD 的中点O ,以OA 所在直线为x 轴,过O 点作平行于AB 的直线为y 轴,OG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D =2,则G (0,0,3),C (-1,2,0),故GC →=(-1,2,-3), 设GE →=λGC →=(-λ,2λ,-3λ)(0<λ<1), 故E =(-λ,2λ,3-3λ).5分 又B (1,2,0),D (-1,0,0),C (-1,2,0),故DE →=(1-λ,2λ,3-3λ),BD →=(-2,-2,0), 设m =(x ,y ,z )为平面BDE 的法向量,则⎩⎪⎨⎪⎧m ·DE →=0,m ·BD →=0,故⎩⎨⎧(1-λ)x +2λy +(3-3λ)z =0,x +y =0,令x =1,故y =-1,z =3λ-13-3λ,故m =⎝⎛⎭⎪⎫1,-1,3λ-13-3λ为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9分由(Ⅰ)可知,AP →=⎝⎛⎭⎫-32,0,32为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故|cos 〈m ,AP →〉|=77,即⎪⎪⎪⎪⎪⎪-32+(3λ-1)2(1-λ)3·2+(3λ-1)23(1-λ)2=77,令3λ-11-λ=t ,则⎪⎪⎪⎪-32+t 23·2+t 23=17, t 2-14t +13=0,t =1或13,解得λ=12或78,经检验知λ=12, 此时点E 为线段GC 的中点. 12分20解 (1)设两圆的交点为Q ,依题意有|QF 1|+|QF 2|=33+3=43,由椭圆定义知,2a =43,解得a 2=12. ∵F 1,F 2分别为椭圆C 的左、右焦点, ∴a 2-b 2=9,解得b 2=3, ∴椭圆C 的方程为x 212+y 23=1. (2)①当直线MN 的斜率不存在时, 设M (x 1,y 1),N (x 1,-y 1). k OM ·k ON =-y 1y 1x 1x 1=-14,∴⎪⎪⎪⎪⎪⎪y 1x 1=12.又x 2112+y 213=1,∴|x 1|=6,|y 1|=62. ∴S △OMN =12×6×6=3.②当直线MN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m ,M (x 1,y 1),N (x 2,y 2), 由⎩⎪⎨⎪⎧y =kx +m ,x 212+y 23=1,得(4k 2+1)x 2+8kmx +4m 2-12=0, 由Δ=64k 2m 2-4(4k 2+1)(4m 2-12)>0, 得12k 2-m 2+3>0,(*)且x 1+x 2=-8km 4k 2+1,x 1x 2=4m 2-124k 2+1.∴y 1y 2=(kx 1+m )(kx 2+m )=k 2x 1x 2+km (x 1+x 2)+m 2=m 2-12k 24k 2+1.∵k OM ·k ON =y 1y 2x 1x 2=-14,∴m 2-12k 24m 2-12=-14,整理得2m 2=12k 2+3, 代入(*)得m ≠0. ∵|MN |=1+k 2|x 1-x 2| =1+k 2⎝ ⎛⎭⎪⎫-8km 4k 2+12-4⎝ ⎛⎭⎪⎫4m 2-124k 2+1=1+k 248(4k 2+1)-16m 2(4k 2+1)2=61+k 2|m |,原点O 到直线MN 的距离d =|m |1+k 2,∴S △OMN =12|MN |d=12·61+k 2|m |·|m |1+k 2=3 (定值).综上所述,△OMN 的面积为定值3.21.解(1)f ′(x )=x -(2a +2)+2a +1x =(x -2a -1)(x -1)x (x >0),若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切线的斜率小于0,则f ′(2)=-a +12<0,即有a >12,所以2a +1>2>1, 则由f ′(x )>0得0<x <1或x >2a +1; 由f ′(x )<0得1<x <2a +1.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2a +1,+∞),单调递减区间为(1,2a +1). (2)因为a ∈⎣⎢⎡⎦⎥⎤32,52,所以(2a +1)∈[4,6],由(1)知f (x )在[1,2]上为减函数.不妨设1≤x 1<x 2≤2,则f (x 1)>f (x 2),1x 1>1x 2,所以原不等式为f (x 1)-f (x 2)<λ⎝ ⎛⎭⎪⎫1x 1-1x 2,即f (x 1)-λx 1<f (x 2)-λx 2对任意的a ∈⎣⎢⎡⎦⎥⎤32,52,x 1,x 2∈[1,2]恒成立.令g (x )=f (x )-λx ,所以对任意的a ∈⎣⎢⎡⎦⎥⎤32,52,x 1,x 2∈[1,2]有g (x 1)<g (x 2)恒成立,所以g (x )=f (x )-λx 在闭区间[1,2]上为增函数,所以g ′(x )≥0对任意的a ∈⎣⎢⎡⎦⎥⎤32,52,x ∈[1,2]恒成立.而g ′(x )=x -(2a +2)+2a +1x +λx 2≥0, 化简得x 3-(2a +2)x 2+(2a +1)x +λ≥0,即(2x -2x 2)a +x 3-2x 2+x +λ≥0,其中a ∈⎣⎢⎡⎦⎥⎤32,52.因为x ∈[1,2],所以2x -2x 2≤0,所以只需52(2x -2x 2)+x 3-2x 2+x +λ≥0, 即x 3-7x 2+6x +λ≥0对任意x ∈[1,2]恒成立, 令h (x )=x 3-7x 2+6x +λ,x ∈[1,2], 则h ′(x )=3x 2-14x +6<0恒成立,所以h (x )=x 3-7x 2+6x +λ在闭区间[1,2]上为减函数, 则h (x )min =h (2)=λ-8.由h (x )min =h (2)=λ-8≥0,解得λ≥8. 故λ的取值范围为[8,+∞).22解 (1)依题意知,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 x 2+(y -3)2=9,即x 2+y 2-6y =0, 故x 2+y 2=6y ,故ρ2=6ρsin θ, 故所求极坐标方程为ρ=6sin θ. (2)设直线l 为⎩⎪⎨⎪⎧x =1-22t ,y =2+22t(t 为参数),将此参数方程代入x 2+y 2-6y =0中, 化简可得t 2-22t -7=0,显然Δ>0. 设M ,N 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 故⎩⎨⎧t 1+t 2=22,t 1t 2=-7, 1|PM |+1|PN |=|PM |+|PN ||PM ||PN |=|t 1-t 2||t 1t 2|=(t 1+t 2)2-4t 1t 2|t 1t 2|=67.23.解 (1)当a =1时,不等式即为|x -1|+|2x -5|≥6. 当x ≤1时,不等式可化为-(x -1)-(2x -5)≥6, ∴x ≤0;当1<x <52时,不等式可化为(x -1)-(2x -5)≥6, ∴x ∈∅;当x ≥52时,不等式可化为(x -1)+(2x -5)≥6,∴x ≥4.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0或x ≥4}. (2)∵||x -a |-|x -3||≤ |x -a -(x -3)|=|a -3|, ∴f (x )-|x -3|=|x -a |-|x -3|∈[-|a -3|,|a -3|] . ∴函数g (x )的值域A =[-|a -3|,|a -3|].∵[-1,2]⊆A ,∴⎩⎨⎧-|a -3|≤-1,|a -3|≥2,解得a ≤1或a ≥5.∴a 的取值范围是(-∞,1]∪[5,+∞).。
遵义四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郑显惠彭中良何建亚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Al:27 S:32Fe:56 Cu:64 Cl:35.5 C:12一、选择题()1、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
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没有y。
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蛋白质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2、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3、下列关于细菌的培养和生长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c期是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最稳定的时期B、处于b期的细菌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C、不同细菌在a、b、c、d四个时期中,代谢产物的种类都不相同D、处于d期的细菌没有繁殖现象4、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内进行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病毒一定没有细胞结构④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⑤酶的化学成分一定是蛋白质;⑥两个种群之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5、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硝化细菌、霉菌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RNA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③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少④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⑤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④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升的SO 3所含分子数为0.5N AB .标准状况下,22.4L 氧单质中含氧原子数为2N AC .常温常压下,14克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共价键数为3N AD .1L2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含CO 32-数为2N A7、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H 2、O 2和CO 三种气体,且温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密度相同时,压强大小为P(H 2) > P(CO) > P(O 2)B .若压强相同时,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C .若体积相同时,其密度大小为P(O 2) > P(CO) > P(H 2)D .若分子数相同时,则体积相同8、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mol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的14。
第三次月考化学答案7. A 8. B 9. A 10. C 11. B 12.C 13. D 26.(16分)(1)(6分)① H+ + CH3COO- = CH3COOH (1分);②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易挥发、难溶、难电离等合理即可)(2分)。
③离子浓度(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1分)。
④当生成上述三类物质时形成新的化学键而导致体系焓减或生成气体而导致熵增,由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焓判据和熵判据可知,反应可发生。
(其他合理描述亦可)(2分)。
(2)(10分)①不合理,(1分) NaHSO4、NH4Cl 都属于盐,前者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 H+还有Na+,后者是因水解而显酸性(全对1分)。
②2NO3-+ 3S2-+ 8H+ = 2NO ↑ +3S↓ + 4H2O (2分)。
0.075(2分),0.15 (2分)。
③取两种待检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NH4Cl溶液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即为NaOH溶液,另一种则为NaNO3溶液。
(或取两种待检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 H2SO4溶液,再滴加 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的即为NaNO3溶液,无气泡产生的即为NaOH溶液)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试剂和操作1分,现象和结论1分)。
27.(12分)(1)SiO2(2分);提高硫酸的浓度;提高反应的温度;搅拌(任写一条即可)( 2分)(2)分液漏斗、烧杯(2分)(3)2Fe2++2H++H2O2=2Fe3++2H2O(2分)(4)调节溶液pH(2分)(5)6:7(2分)28.(15分)(1)分液漏斗(1分)(2)B(或BC)、 A ;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4分)(3)将铁粉换成铁钉或铁块(2分)(4)①D (2分)②Ⅰ. MnO 4-+5Fe 2++8H +=Mn 2++5Fe 3++4H 2O (2分) Ⅱ. BC (2分)Ⅲ. 980c a×100% (2分)35.【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3d 104s 1(2分) CuO 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 9,Cu 2O 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 10,后者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而前者不是 (2分)(2)V 形、正四面体 (1分) Se>Si (1分) (3) sp 3(2分) 配位 (2分)(4) 原子晶体 (1分) 12 (2分) 1.6×1032N A a g ·ml -1 (2分)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 羟基(1分) (2) 加成反应(2分) (3)(2分)(4) 2+O 22+2H 2O (2分)(5)(2分)(6) 9 (2分) (7) (4分)。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伦敦眼”(The London Eye)是世界著名的观景摩天轮,它总高度135米(443英尺),屹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南畔的兰贝斯区。
现假设摩天轮正绕中间的固定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对于坐在座椅上观光的游客来说,正确的说法是( )A. 因为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所以游客受力平衡B. 当摩天轮转到最高点时,游客处于失重状态C. 因为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所以游客的机械能守恒D. 当摩天轮转到最低点时,座椅对游客的支持力小于所受的重力【答案】B【解析】A、摩天轮匀速转动,每个乘客都在做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的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B、当摩天轮转到最高点时,游客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向下,指向圆心,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C、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所以游客的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是变化的,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C 错误;D、乘客随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当摩天轮转到最低点时,游客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向上,指向圆心,所以座椅对游客的支持力大于所受的重力,故D错误。
点睛:该题结合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考查到多个知识点的内容,解答的关键是分析在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受力,结合向心力公式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即可。
2. 2016年“蛟龙”再探深海,前往太平洋、印度洋执行实验性应用航次。
假设深海探测器在执行下潜任务中,探测器最后达到某一恒定的收尾速度。
若探测器质量为m,由于重力作用下潜,探测器的收尾速度为v,探测器受到恒定的浮力F,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器达到收尾速度后,合力为向下B. 无论是达到收尾速度前,还是达到收尾速度后,探测器受到的合力都不能是零C. 探测器达到收尾速度前,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D. 探测器达到收尾速度后,探测器受到的水的阻力为mg-F【答案】D...............3.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 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C. 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D. 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答案】C【解析】根据,所以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C.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5.物块 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 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则传送带转动后 A.物块将减速下滑 B.物块仍匀速下滑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1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 A 、B 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 、B 与车厢间的动 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 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 A 、B 无滑动,则 A.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B.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C.速度向左,加速度可大于μg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17.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 OAB 的竖直截面,半径为 R ,在 B 点上方的 C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 D 点与圆柱体相切,OD 与 OB 的夹角为 60°,则 C 点到 B 点的距离为A.RB. RC. 3RD. R2 4 41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与转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 k 倍,物块与转轴 O O ′相距 R ,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缓 慢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将在转台上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相对滑动前 瞬间的过程中,转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A.0 B.2πkmgR C.2kmgR D.0.5kmgR19.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 -t 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 t =3s 时并排行驶,则 A.在 t =1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m20.如图所示,我国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 道上,其近地点 M 距离地面高度 200k m ,远地点 N 距地面高度 330km, 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其周期为 T 1。
遵义市第四中学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科数学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14,,1,0,1,2,3M x x x R N =-<∈=-,则M N = ( ) A.{}0,1,2 B.{}1,0,1,2- C.{}1,0,2,3- D. {}0,1,2,3 2. 设复数z 满足()12i z i -=,则z =( ) A.1i -+B. 1i --C.1i +D.1i -3. 已知命题:0318x p ≤-≤,命题2:log 1q x <,则p 是q 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4. 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若π=++951a a a ,则28cos()a a +的值为( )A .21-B .23-C .21D .235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 的值为( ) A .3 B .4 C .5 D .66.向量a 、b 的夹角为60︒,且1a = ,2b = ,则2a b -等于( ) A .1BC .2D .47.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A B C 3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1门。
若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选修4门,则每位学生不同的选修方案共有 ( )A.15种B. 60种种 D. 75种 8.函数()sin()f x A x ωϕ=+(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9. 已知sin cos αα-=α∈(0,π),则tan α( ) A.2-B.-1C.2D. 1 10.直线y kx =是曲线ln y x =的切线,则k 的值是 ( )A. eB. e -C. 1eD. 1e-11. 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图像因酷似汉字的“囧”字,而被称为“囧函数”。
遵义四中2013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命题:孙武红夏穗子袁丽君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参考: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N—14 O—16 Fe—56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后将其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②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③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间期④结构1、3、5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运输到细胞外提供能量B.NADPH是大豆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共同的中间产物C.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D.RNA与DNA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RNA不能储存遗传信息3.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D.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5.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6.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其他条件适宜,当环境中Mg2+浓度降低时,b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取少量的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D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SO 42-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酸的结构简式: C 2H 4O 2 B .F -的结构示意图:C .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D .NH 3 的电子式:9.已知甲、乙、丙、X 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
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不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D.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凋亡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癌变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升高,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B.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C.受精卵全能性最高,含有生物体全部种类的蛋白质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3.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有①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②精细胞、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③肺炎双球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DNA④硝化细菌能够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为糖类A.①② B.②③④C.③④ D.①③④4.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5.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
tt遵义四中 2018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物 理 试 题2017/9/19(答题限时 60 分钟,卷面分值 110 分)命题人:张炼 审题人:蒋明灿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 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A动,若到达 B 点时速度为 v ,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 ,则 AB :AC vB等于( ) CA .1:1B .1:2C .1:3D .1:42v15.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 α = 30°的力 F 斜向上推住紧靠墙壁的物块 B ,将 A 置 于 B 上,也紧靠墙壁,竖直墙粗糙,两物块保持静止状态.现增大推力 F , 物块 A 、B 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 A 受到 3 个力作用B .当 F 增大时,物块 B 对物块 A 的作用力不变C .当 F 增大时,物块 B 受到的合外力变大D .当 F 增大时,物块 B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减小16. 从地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并开始计时,t 1 时刻小球从抛出点上升 到最高点,t 2 时刻下落到抛出点.若空气阻力的作用不.能.忽略,且近似认为空气阻力大小 恒定,则在下列选项当中能正确地表述被抛出物体的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的图线 是( )vv v vt 1t 2t 0t 12t 0t 1 t 2t 0t 1 2tABCD17.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 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0~4s 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在 0~2s 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s ~4s 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3.01.5a / m ⋅s -2乙甲t /sC .在 t =2s 时甲车速度为 3m/s ,乙车速度为 4.5m/sD .在 t =4s 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18. 如图所示,重为 G 的光滑半圆球对称地搁在两个等高的固定 台阶上,A 、B 为半圆球上与台阶接触的点,半圆球的球心在 O 点,半圆球的重心 C 位于 O 点正下方,θ = 120︒ , F NA 为半圆球 上 A 点所受的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 2 4A. F NA 的方向由 A 指向 O , F NA > GB. F NA 的方向由 A 指向 O , F NA < GC. F NA 的方向由 A 指向 C , F NA < GD. F NA 的方向由 A 指向 C , F NA = G19. 如图所示,当小车水平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 M 相对车厢静止于其后竖直壁上,当 车的加速度 a 增大时( ) A .车厢壁对物块的压力增大 B .物块所受静摩擦力增大 C .物块仍相对车厢静止 D .车厢对物块的作用力方向不变20.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 a 、b 、c ,离桌面高度分别为 h 1∶h 2∶h 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 a 、b 、c ,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 力,则( ) A .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 3∶2∶1B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3 : 2 :1C .b 与 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 c 与 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 .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21. 如图所示,A 、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 的斜面光滑,系统静 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g sin θ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 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2g s in θA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 B 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θ三、非选择题:共 62 分.第 22-25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4 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7 分.22. (6 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鲜花运输中保鲜可利用浸泡过高锰酸钾的硅土B. 压敏胶能牢固黏贴物品是利用了分子间作用力C. “侯德榜制碱法”利用了强碱制备弱碱的原理D. 工厂静电除尘利用了某些胶体粒子的带电性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蔗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氧化反应B. 苯丙氨酸和谷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3种二肽C.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指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黄D.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3. 有关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各工业的某项操作叙述错误的是()A. AB. BC. CD. D4.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况下11.2L 甲醇所含共价键数为5N AB. 1L 1mol/L葡萄糖溶液含有氧原子数为6N AC. 46g乙醇在金属铜催化下完全反应生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2N AD. 0.1L 12mol/L 浓硫酸与足量Zn完全反应标况下生成气体1.2N A5. 镍钴锰三元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成本适中等重要优点。
镍钴锰三元材料中Ni为主要活泼元素,通常可以表示为:LiNi a Co b Mn c O2,其中a+b+c=1,可简写为LiAO2。
放电时总反应为LiAO2 + nC = Li1-x AO2 + Li x C n(0<x<1),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Ni元素最先失去电子B. 放电时电子从a电极由导线移向b电极C. 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LiAO2 - xe-= Li1-x AO2 + xLi+D. 充电时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阴极材料质量增加7g6. X、Y、Z、W为前20号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X与Y能形成X2Y和X2Y2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Z原子的原子序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等物质的量的单质W所含电子数为化合物X2Y电子数的两倍,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Y>ZB. X2Y2的电子式为C. WY2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D. WX2能与X2Y反应生成X27. 常温下,用0.100mol/L 的AgNO3溶液滴定50.0mL,0.0500mol/L KCl溶液,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pCl=-lgc(Cl-)、pAg=-lgc(Ag+)随加入AgNO3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则沉淀完全,K sp(Ag2CrO4)=2.0×10-12,K sp(Ag2SO4)=1.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 sp数量级为10-10B. 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中性或弱碱性C. 滴定中指示剂的有效浓度应维持在2.0×10-2 mol/LD. 滴定完后加入1mL 0.01mol/L H2SO4会产生新的沉淀8. 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镁与CO2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镁与NO2的反应。
第三次月考化学答案
7. A 8. B 9. A 10. C 11. B 12.C 13. D 26.(16分)(1)(6分)
① H+ + CH
3COO- = CH
3
COOH (1分);②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易
挥发、难溶、难电离等合理即可)(2分)。
③离子浓度(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1分)。
④当生成上述三类物质时形成新的化学键而导致体系焓减或生成气体而导致熵增,由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焓判据和熵判据可知,反应可发生。
(其他合理描述亦可)(2分)。
(2)(10分)
①不合理,(1分) NaHSO
4、NH
4
Cl 都属于盐,前者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 H+还有
Na+,后者是因水解而显酸性(全对1分)。
②2NO
3-+ 3S2-+ 8H+ = 2NO ↑ +3S↓ + 4H
2
O (2分)。
0.075(2分),
0.15 (2分)。
③取两种待检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NH
4
Cl溶液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
体产生的即为NaOH溶液,另一种则为NaNO
3
溶液。
(或取两种待检液少许于试
管中,分别加入少量 H
2SO
4
溶液,再滴加 Na
2
CO
3
溶液,有气泡产生的即为NaNO
3
溶液,无气泡产生的即为NaOH溶液)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试剂和操作1分,现象和结论1分)。
27.(12分)(1)SiO
2
(2分);提高硫酸的浓度;提高反应的温度;搅拌(任写一条即可)( 2分)
(2)分液漏斗、烧杯(2分)
(3)2Fe2++2H++H
2O
2
=2Fe3++2H
2
O(2分)
(4)调节溶液pH(2分)
(5)6:7(2分)
28.(15分)
(1)分液漏斗(1分)
(2)B(或BC)、 A ;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4分)(3)将铁粉换成铁钉或铁块(2分)
(4)①D (2分)
②Ⅰ. MnO 4-+5Fe 2++8H +=Mn 2++5Fe 3++4H 2O (2分) Ⅱ. BC (2分)
Ⅲ. 980c a
×100% (2分)
35.【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3d 104s 1(2分) CuO 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 9,Cu 2O 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 10,后者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而前者不是 (2分)
(2)V 形、正四面体 (1分) Se>Si (1分) (3) sp 3(2分) 配位 (2分)
(4) 原子晶体 (1分) 12 (2分) 1.6×1032N A a g ·ml -1 (2
分)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 羟基(1分) (2) 加成反应(2分) (3)
(2分)
(4) 2+O 22+2H 2O (2分)
(5)
(2分)
(6) 9 (2分) (7)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