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煤粉的性质和煤的可磨性和磨损性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782.00 KB
- 文档页数:14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得关系(神华煤炭化验设备)煤炭质量指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煤得发热量、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灰熔融性、G值、Y 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参考于:煤质检测分析新技术新方法与化验结果得审查计算实用手册,各项煤质指标间得相互关系,另外还有我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得资料。
1。
煤得工业分析各指标间得关系煤得工业分析项目,就是了解与研究煤性质最基本指标,特别就是水分、挥发分等指标,都能表征煤得不同煤化程度,之间均有显著得相关关系。
此外,煤中矿物质得数量及其组分对煤得挥发分、发热量与真(视)相对密度等其她指标也都有显著影响。
(2)原煤、精煤间得灰分关系:一般,洗选后得精煤灰分要比原煤得低,但灰分得降低幅度因煤得可选性而异、某些灰分不太高得年轻褐煤,往往用氯化锌重液洗后,其精煤得灰分反而比原煤得高、这就是因为洗选过程中吸附造成得。
(3)挥发分、焦渣特征与水分得关系:挥发分高低反映了煤得变质程度。
焦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得粘结性与结焦性。
1)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与焦渣特征之间通常有下列关系:Vdaf≤l0%,焦渣特征为l~2号;Vdaf〈13%,焦渣特征不超过4号;Vdaf>40%得褐煤,焦渣特征为1~2号;Vdaf=l8%~33%得炼焦用烟煤,焦渣特征为5~8号、2)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与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之间,矿物质含量高得煤,其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往往稍小于原煤得。
矿物质含量愈多,差值就愈大、但就是,粘结性上,总就是精煤高于原煤。
2。
硫含量与工业分析指标间得关系一般,硫分高低与其它工业分析指标没有直接关系,但就是,有机硫含量高得高硫煤,其发热量值常小于同一牌号得低硫煤。
因为有机硫高得煤,其结构单元聚六碳环上得部分C、H被S取代,而C与H得燃烧热值高、硫分与灰分间没有直接关系,但就是,如果高硫煤中就是以硫铁矿硫为主,则硫分高,其灰分产率也高;对于低硫煤,如果就是有机硫为主,则情况相反。
燃煤机组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及运行人员需要知道的关于“煤”的性质1.煤粉的一般特性1)吸附性:煤粉是由不规则形状的微细颗粒组成的颗粒群,其尺寸一般小于300μm,其中100μm以下的颗粒占多数(尤其20~50μm的颗粒)。
与其它颗粒群不同的是,煤粉由于在制粉系统中被干燥,其水份一般为0.5~1.0W inh(内在水份)。
因此干燥的煤粉具有很强的空气吸附能力。
2)流动性:刚刚磨制出的煤粉是松散的,轻轻堆放时,自然倾斜角为25°~30°。
吸附了空气薄层的煤粉的自然堆积密度为700kg/m3。
堆放久了的煤粉,被压紧成块,流动性减少,其堆积密度可达到800~900kg/m3。
由于干燥的煤粉流动性好,它可以通过很小的间隙,因此制粉系统的严密性是设计和运行制粉系统都必须考虑的,煤粉的自流给锅炉运行中的调整和操作造成困难。
3)吸湿性:干燥的煤粉也有很强的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水份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煤粉吸收水份后会影响其自身的导电性、自黏性,尤其是是流动性。
而流动性直接影响煤粉的正常气力输送。
4)磨蚀性:煤粉在管道中进行输送及在制粉系统内部流动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对管道及各种部件的金属表面进行冲撞和摩擦以致造成壁面的磨蚀,这就是煤粉的的磨蚀性。
在制粉系统中,分离器内筒、导向叶片,以及旋风分离器进口气流第一次拐弯处的筒壁、锥体部分磨损的情况特别严重。
其中对分离器锥体部分的磨损主要是由于大颗粒的煤粉冲击的结果,这些大颗粒从器壁上反弹而作跳跃运动,在很多情况下,大颗粒的煤粉未返回磨煤机而在分离器的锥体部分继续旋转,使锥体部分受到更为严重的磨损。
5)自黏性:自黏性是由于静电作用力、分子引力及毛细作用力所引起的,这是描述煤粉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除此之外黏附性则描述煤粉颗粒与器壁表面的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6)自燃性:煤粉长期堆放在某一死区内,与空气中的氧气长期接触而氧化时,自身热分解释放出挥发分和热量,使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加剧煤粉的氧化。
入炉煤粒度标准入炉煤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为了保证入炉煤的燃烧效率和热值,需要对其粒度进行一定的标准管控。
下面将介绍入炉煤粒度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粒度范围:入炉煤的粒度范围是指煤粉或煤块的大小范围。
一般来说,粒度范围会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确定。
在火力发电厂中,常用的粒度范围为0.2-2mm。
而对于工业锅炉或炉窑等设备来说,入炉煤的粒度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2. 粒度分布:入炉煤的粒度分布是指在粒度范围内,不同粒径的煤粒的比例。
一般来说,入炉煤的粒度分布应该保持合理的均匀性,以确保燃烧时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具体的粒度分布要根据使用设备和燃烧系统的工作要求来确定。
3. 粒度均匀性:入炉煤的粒度均匀性是指煤粒的粒径在整体上的均匀性。
粒度均匀性对于入炉煤的燃烧效率和热值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入炉煤的粒度不均匀,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和燃烧稳定性差的问题。
4. 煤粉湿度:入炉煤的湿度是指煤粉中含有的水分比例。
湿度对煤粉的燃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入炉煤的湿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燃烧效率和热值的稳定性。
5. 煤粉可磨性:入炉煤的可磨性是指在特定磨煤机中,煤粉的磨细程度和磨细能力。
可磨性对入炉煤的磨煤系统运行和煤粉燃烧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煤粉的可磨性越好,磨煤系统的能耗越低,煤粉的燃烧效果越好。
6. 煤粉灰分:入炉煤的灰分是指煤粉中含有的无机物质的比例。
灰分对燃烧过程和燃烧设备的磨损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灰分含量越高,煤粉的燃烧性能越差,磨损越严重。
7. 煤粉硫分:入炉煤的硫分是指煤粉中含有的硫的比例。
硫分对入炉煤的燃烧性能和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
硫分含量越高,煤粉的燃烧效果越差,烟气中的SO2排放量越高。
总结起来,入炉煤的粒度标准参考内容包括粒度范围、粒度分布、粒度均匀性、煤粉湿度、煤粉可磨性、煤粉灰分和煤粉硫分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入炉煤的热值、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管控。
《锅炉设备及运⾏》题库《锅炉设备及运⾏》题库第⼀章概述⼀、填空题1.锅炉四管是、、、。
2.煤粉炉⼀次风的作⽤是,循环硫化床锅炉⼀次风的作⽤是。
⼆、选择题1.直流锅炉点⽕前必须建⽴启动流量的原因是( A )。
A防⽌启动期间⽔冷壁超温 B防⽌启动期间过热器超温C为强化热态冲洗效果 D为建⽴汽轮机冲转压⼒2.超临界锅炉⽔冲洗的流量约为额定流量的( C )A 20%B 5%C 30%D 35%3.在超临界状态下,⽔冷壁管内的阻⼒与过热器内的汽阻变化情况是(B)A⽔冷壁管内的阻⼒迅速下降,过热器内的汽阻迅速上升;B⽔冷壁管内的阻⼒迅速上升,过热器内的汽阻基本不变;C⽔冷壁管内的阻⼒迅速下降,过热器内的汽阻基本不变;D⽔冷壁管内的阻⼒迅速上升,过热器内的汽阻也迅速上升。
三、判断题1.直流锅炉只能在超临界压⼒下运⾏。
(×)2 强制循环锅炉⽐⾃然循环锅炉⽔循环更安全。
(√)3.锅炉汽⽔流程划分以内置式启动分离器为界设计成双流程。
(√)4.控制启动分离器出⼝蒸汽温度,也就是控制锅炉的加热段和蒸发段、过热段吸热量的分配。
(×)5.由于直流锅炉运⾏要求给⽔品质⽐汽包锅炉⾼得多,因此在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不须进⾏炉⽔洗硅。
(×)6.直流锅炉运⾏中,⽔变为蒸汽不存在汽、⽔两相区,即⽔变为过热蒸汽经历了加热和过热两个阶段。
(√)四、简答题1.超临界锅炉(直流锅炉)的运⾏特点答:第⼀.⽔冷壁传热特性变化最⼤第⼆.汽温响应速度加快第三.对燃烧调节要求更⾼第四.凝结⽔必须精处理同时,必须严格检测蒸汽含铁量,注意启动系统的切换(对外置式的)、储⽔箱⽔位波动和中间点温度控制转换的问题。
第三章制粉系统及其设备⼀、填空题1.煤粉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煤粉的流动性、细度、颗粒组成、⽔分、爆炸性。
2.冷⼀次风的⽤户有密封风机风源、给煤机密封风、磨⼀次冷风等。
3.磨煤机的变加载是接受给煤机的电流信号,控制⽐例溢流阀压⼒⼤⼩,变更蓄能器和油缸的油压,来实现加载⼒的变化。
煤炭可磨指数1. 什么是煤炭可磨指数?煤炭可磨指数是衡量煤炭粉碎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煤样在机械力作用下的粉碎性能。
可磨指数越高,表示该种类的煤在粉碎过程中更容易达到所需的细度。
2. 煤炭可磨指数的意义2.1 燃料适应性通过测定不同种类的煤的可磨指数,可以评估其在不同类型的锅炉中的适应性。
对于某些锅炉来说,要求使用具有一定可磨性的低灰分、低硫分、高发热量的优质大块或小块型无焦化特性、易于粉碎和点火等特点的原料。
而对于其他类型的锅炉,则可能更适合使用具有较高可塑性和焦化特性、较好流动特性以及较佳点火和完全反应等特点的原料。
2.2 粉末细度控制根据不同工艺要求,需要将原料煤粉碎到一定的细度。
在燃烧过程中,粉煤的细度会影响到煤粉的燃尽程度和灰渣产生情况。
可磨指数高的煤更容易达到所需的细度,可以更好地控制粉末的颗粒大小和分布。
2.3 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可磨指数高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容易实现充分混合和完全反应,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能源转化效率。
同时,它还有助于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提高锅炉的环保性能。
3. 煤炭可磨指数测试方法3.1 煤样制备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原始样品经过干燥、均匀混合后,按要求取出一定质量的样品进行测试。
3.2 实验设备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硬度计、筛分仪、摩擦机等。
其中,硬度计用于测定样品抗压强度;筛分仪用于测定不同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摩擦机用于模拟煤炭在粉磨过程中的摩擦力。
3.3 测试步骤1.将样品放入硬度计中,进行压缩测试,测定样品的抗压强度。
2.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筛分仪中,进行筛分测试,得到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数目和质量。
3.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摩擦机中,设置相应的转速和时间,模拟煤炭在粉磨过程中的摩擦力。
通过测定摩擦后的颗粒大小和质量变化,得到可磨指数。
3.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可磨指数。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可磨指数=(筛余物总质量-初始质量)/初始质量。
火电厂煤粉细度标准一、煤粉均匀性指数煤粉均匀性指数是衡量煤粉混合均匀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煤粉的均匀性越好。
一般来说,煤粉均匀性指数的值应大于0.8,以确保煤粉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均匀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和结渣的可能性。
二、煤粉细度上限煤粉细度上限是指煤粉中最大的颗粒直径,通常用“R90”表示。
R90越小,表示煤粉的颗粒越细,有利于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
一般来说,火电厂的煤粉细度上限应不大于50微米。
三、煤粉细度下限煤粉细度下限是指煤粉中最小颗粒直径,通常用“R0”表示。
R0越小,表示煤粉的颗粒越均匀,有利于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
一般来说,火电厂的煤粉细度下限应不小于20微米。
四、煤粉水分含量煤粉中的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煤粉的燃烧性能,因此应控制煤粉的水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来说,煤粉的水分含量应不大于1%。
五、煤粉挥发分含量煤粉挥发分含量是指煤粉中可挥发的物质所占的比例。
挥发分含量越高,煤粉的燃烧效率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因此,应合理控制煤粉的挥发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来说,煤粉的挥发分含量应不小于15%。
六、煤粉灰分含量煤粉灰分含量是指煤粉中不可燃的矿物质所占的比例。
灰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煤粉的燃烧效率,增加不完全燃烧的可能性。
因此,应控制煤粉的灰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来说,煤粉的灰分含量应不大于25%。
七、煤粉硫分含量煤粉中的硫分含量过高会导致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应控制煤粉的硫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来说,煤粉的硫分含量应不大于1%。
八、煤粉爆炸性指数煤粉的爆炸性指数是指煤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爆炸性指数越高,表示煤粉越容易发生爆炸。
因此,应控制煤粉的爆炸性指数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安全。
一般来说,煤粉的爆炸性指数应不大于0.2。
九、煤粉可磨性指数煤粉可磨性指数是指煤粉被研磨的难易程度。
可磨性指数越高,表示煤粉越容易被研磨成细小的颗粒。
1.根据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方式的不同,锅炉分为哪几种?(1)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依靠下降管中的水与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差进行循环的锅炉。
(2)强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除了依靠水与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差以外,主要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进行循环的锅炉。
(3)直流锅炉给水靠给水泵的压头,一次通过锅炉各受热面产生蒸汽的锅炉,成直流锅炉。
无汽包(4)复合循环锅炉复合循环锅炉是由直流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综合发展起来的,它是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将蒸发受热面出口的部分或全部工质进行再循环的锅炉。
2.按燃烧方式的不同,锅炉分为哪几种?根据炉内燃烧过程的气体动力学原理,锅炉有四种不同的燃烧方式,对应于四种不同的锅炉(1)火床燃烧方式和火床炉固体燃料以一定厚度分布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方式称为火床燃烧方式,用火床燃烧方式组织燃烧的锅炉称为火床炉。
(2)火室燃烧方式和室燃炉燃料以粉状、雾状或气态随同空气喷入炉膛中进行燃烧的方式称为火势燃烧。
(3)旋风燃烧方式和旋风炉燃料和空气在高温的旋风筒内高速旋转,细小的燃料颗粒在旋风筒内悬浮燃烧,而较大的燃料颗粒被甩向筒壁液态渣膜上进行燃烧的方式称为旋风燃烧。
(4)流化床燃烧方式和流化床锅炉流化床燃烧方式就是燃料颗粒在大于临界风速的空气流速作用下,在流化床上呈流化状态的燃烧方式。
3.简述DG-2030/26.15/605/603-YM型锅炉的含义。
DG-东方锅炉厂2030 最大连续蒸发量26.15过热蒸汽压力605过热蒸汽温度603再热蒸汽温度YM使用燃料为烟煤4.锅炉效率、锅炉可用率、锅炉连续运行小时数、锅炉事故率的定义。
(1)锅炉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Q1与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Qr的百分比。
(2)锅炉的可用率:是指在统计期间内,锅炉总运行小时数及总备用小时数之和,与该统计期间总小时数的百分比。
(3)锅炉连续运行小时数:是指锅炉两次被迫停炉进行检修之间的运行小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