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1、什么叫煤的可磨性?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煤的可磨性是指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它主要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不同牌号的煤具有不同的可磨性。
一般说来,焦煤和肥煤的可磨性指数较高,即容易磨细;无烟煤和褐煤的可磨性指数较低,即不容易磨细。
煤的可磨性指数还随煤的水分和灰分的增加而减小,同一种煤,水分和灰分越高,其可磨性指数就越低。
2、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的意义是什么?试验方法有几种?煤的可磨性指数在现代工业和煤炭科研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粉煤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很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动力用煤部门需要将煤制成粉状加以利用,这时就需要根据煤的可磨性指数来设计磨煤机,估计磨煤机的产率和能耗,或者根据煤的可磨性来选择适合某种特定型号磨煤机的煤种和煤源。
因此,在全国众多的煤炭化验室中普遍进行煤的可磨性指数的测定。
3、哈德格罗夫法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由哈德格罗夫法(简称哈氏法)和全苏热工研究所法(简称VTI法)。
哈氏法为国际标准法,为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VTI法主要用于俄罗斯等国家。
哈德格罗夫法可磨性指数测定的理论依据是磨碎定律,即将固体物料磨碎成粉时所消耗的功(能量)与其所产生的新表面积成正比。
物料磨碎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增加颗粒的表面积;b 、颗粒和研磨件的弹性变形;c 、摩擦损失;d 、机器运转、颗粒运动及其他方面损失的机械能。
曾加表面积所消耗的能量石磨碎的有效能,它只占总能量消耗的一部分,当其他的能量消耗一定时,用于增加表面积的能量服从磨碎定律。
哈氏法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E=Kk =﹒ΔS ………………………………(32-1) 式中:E ——磨碎物料时所消耗的有效能,kJ ;k ——常数,与其他的能量消耗有关;K ——物料的可磨性指数;ΔS ——物料研磨后增加的表面积,mm ²。
假定粒度(直径)为d 的煤粉质量为md ,每个颗粒的密度为pd ,体积为Vd ,则颗粒的数量为: n=d d V p md · ………………………………(32-2) 设一个颗粒的表面积为S d ,则总表面积为: S=0dd d d ·p m ··S S V p m d d ………………………………(32-3) 式中:0S =dd V S ,为颗粒的比表面积,即单位体积的表面积。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GB2565—2014代替 GB2565—1998Determination of grindability index of coal(Hardgrove method)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565-1998《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本标准与GB/T2565-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引言、试剂和材料、试验报告(见引言,第4章,第11章);一增加了制样过程中对煤样进行空气干燥的要求(见6.2);一增加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哈氏可磨性指数(见附录C的C.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5074:1994<硬煤-哈德格罗夫可磨性指数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ISO5074:1994相比在结构上有所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5074:1994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5074:1994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l)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研究分院、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华玉、张云红、张宝青、薛俊海、王振华。
GB/T2565-1998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565-1981;GB2565-1987。
引言煤的可磨性指数是煤的物理一机械(如硬度、强度)等性能的综合体现,,一般采用哈德格罗夫法(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简称哈氏仪)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目的是评价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影响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结果可靠性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煤样制备方法(煤样的粒度范围)和煤中的水分含量。
煤的可磨性指数可以用来评估工业用磨煤机的产率和能耗。
煤的hgi标准
HGI(哈氏可磨性指数)是评估煤的可磨性的一种指标,它是由一系列步骤计算得出的。
首先,需要将制备好的、粒度统一的50克样品放入磨碎机内,在指定压力下进行标准转数的运转。
运转后,机内的钢球会将煤炭样品粉碎,然后根据粒度进行分类,记录少于指定粒度的样品数量。
这个数量会换算成哈氏可磨性指数HGI值,具体的HGI值介于30(粉碎阻力较大)和100(较容易粉碎)之间。
另外,也有另一种计算方式:HGI=Eb/E3,其中Eb、E3分别为磨制标准燃料和待测燃料消耗的能量。
标准煤作为一种较难磨的煤,定为HGI=1。
燃料越易磨,则HGI越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GB2565—2014代替 GB2565—1998Determination of grindability index of coal(Hardgrove method)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565-1998《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本标准与GB/T2565-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引言、试剂和材料、试验报告(见引言,第4章,第11章);一增加了制样过程中对煤样进行空气干燥的要求(见6.2);一增加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哈氏可磨性指数(见附录C的C.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5074:1994<硬煤-哈德格罗夫可磨性指数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ISO5074:1994相比在结构上有所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5074:1994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5074:1994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l)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研究分院、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华玉、张云红、张宝青、薛俊海、王振华。
GB/T2565-1998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565-1981;GB2565-1987。
引言煤的可磨性指数是煤的物理一机械(如硬度、强度)等性能的综合体现,,一般采用哈德格罗夫法(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简称哈氏仪)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目的是评价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影响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结果可靠性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煤样制备方法(煤样的粒度范围)和煤中的水分含量。
煤的可磨性指数可以用来评估工业用磨煤机的产率和能耗。
煤样哈氏可磨性测定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目的:评定哈氏可磨性结果的不确定度。
1.2 测量依据:GB/T 2565-2014《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1.3 检测的环境条件:20℃~ 30℃;相对湿度: ≤70%;大气压力0.1MPa。
1.4 仪器设备(1)5E-HA60X50哈氏可磨仪(2)天平:最大量程100g,最小分度值0.01g2.原理将煤样制成规定的粒度,经哈氏可磨性测定仪研磨后,在规定条件下筛分,称量筛上煤样质量,从由标准煤样绘制的校准图上查得哈氏可磨性指数3.测定步骤3.1将0.63~1.25mm的煤样混合均匀,用二分器分出120g ,用0.63mm筛子在振筛机上筛5min,以除去煤粉;再用二分器缩分为每份不少于50g的两份煤样。
3.2 称取50±0.01g已除去煤粉的煤样,在哈氏可磨仪内进行研磨。
3.3 启动电机,仪器运转60±0.25r后自动停止。
3.3 将保护筛、0.071mm 筛子和底盘套叠好,对研磨号的煤样进行过筛。
3.4将筛盖盖在0.071mm 筛子上,连底盘一起放在振筛机上筛 10min。
取下筛子,将沾在0.071mm筛子底下的煤粉刷到底盘内,重新放到振筛机上筛5min,又刷筛底一次,再振筛5min,刷筛底一次。
3.5 .称量0.071mm筛上的煤样(称准到 0.01g ),记作G1。
3.6 .称量0.071mm 筛下的煤样(称准到 0.01g )。
筛上和筛下煤样质量之和与研磨前煤样质量(50±0.01g)相差不得大于0.5g,否则测定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 仪器标定取4个可磨性指数为40、60、80和110的有证煤标准物质,按前述步骤进行测定,每样重复测定4次,以有证煤标准物质标准值为纵坐标,0.071mm筛下物质量作为横坐标制作校正曲线。
5. 结果计算根据试样在0.071筛下物质量,从校正曲线上查得相应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结果在下表:6. 识别不确定来源不确定度来源于称量、重复性(包括:制样、仪器组装、振筛次数、筛底清扫等)、校正曲线和有证标准物质。
哈氏可磨指数测定一、试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哈氏可磨指数测定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齐全且运行正常,包括破碎机、研磨机、干燥箱、天平等。
其次,需要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煤样、干燥剂等。
最后,需要熟悉并掌握哈氏可磨指数测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样品破碎在进行样品破碎时,需要将煤样破碎成小块,以便于研磨。
破碎后的煤样应无明显的大块和杂质,以避免影响研磨的效果。
在破碎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防止样品飞溅和机器故障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测定水分在测定可磨指数之前,需要先测定煤样的水分。
水分是影响煤的可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在测定可磨指数之前进行测定。
在测定水分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样品研磨样品研磨是哈氏可磨指数测定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研磨过程中,需要将破碎后的煤样研磨成粉末状,以便于测定可磨指数。
研磨时需要注意控制研磨时间和研磨力度,以保证研磨效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注意研磨机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五、测定可磨指数在样品研磨完成后,需要进行可磨指数的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定的精度和稳定性。
六、结果分析在测定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测定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煤样的哈氏可磨指数值,并根据该值评价煤样的可磨性。
同时,需要注意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七、数据处理在试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八、报告编写最后,需要根据试验过程和结果编写报告。
报告应该详细记录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释。
煤中哈氏可磨指数的测量方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煤的哈氏可磨指数测定方法一名词解释煤的可磨性是指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它主要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一般焦煤和肥煤的可磨性指数较高,无烟煤和褐煤的可磨性指数较低。
煤的可磨性指数还随着水分和灰分的增加而减小。
二测定意义煤的可磨性指数在现代工业和煤炭科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方法提要将一定粒度范围和质量的煤样,经哈氏可磨性测定仪研磨后在规定的条件下筛分,称量筛上煤样的质量。
由研磨前的煤样量减去筛上煤样质量得到筛下煤样的质量。
再从由标准煤样绘制的校准图上查得哈氏可磨性指数。
四试验步骤1 制备煤样将煤样破碎到6mm,将此煤样缩分出约1 kg,放人盘内摊开至层厚不超过10mm,空气干燥后称量(称准到1g);用的筛子,分批过筛上述煤样,每批约200 g,采用逐级破碎的方法,不断调节破碎机的辊的间距,使其只能破碎较大的颗粒。
不断破碎、筛分直至上述煤样全部通过1. 25 mm筛子。
留取的煤样,弃去筛下物。
称盘的煤样(称准到1g),计算这个粒度范围的煤样质量占破碎前煤样总质量的百分数(出样率),若出样率小于45%,则该煤样作废。
再从6mm 煤样中缩分出1 kg,按上述制样方法重新制样。
2 试运转哈氏仪,检查是否正常,然后将计数器的拨杆调到合适的启动位置,使仪器能在运转(60±)r时自动停止。
3 彻底清扫研磨碗、研磨环和钢球,并将钢球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研磨碗的凹槽内。
4 将的煤样混合均匀,用二分器分出120g,用}筛子在振筛机上筛5 min,以除去小于的煤粉;再用二分器缩分为每份不少于50g的两份煤样。
5 称取(50±g已除去煤粉的煤样记作m(g)。
将煤样均匀倒入研磨碗内,平整其表面,并将落在钢球上和研磨碗凸起部分的煤样清扫到钢球周围,使研磨环的十字槽与主轴下端十字头方向基本一致时将研磨环放在研磨碗内。
第42卷第32期• 92 • 2 0 1 6 年 1 1 月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V ol.42 N o.32Nov.2016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32-0092-01谈影响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因素刘庚(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三地质队,山西临汾041000)摘要:结合工作经验,从仪器设备、煤样制备、仪器校准、测定步骤、筛分及称量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 定的因素,并总结了其在各测定环节的注意事项,旨在提高煤的哈氏可磨指数测定结果的准确率。
关键词:煤样,可磨性指数,哈氏仪,破碎机中图分类号:TQ531 文献标识码:A煤的可磨性指数是煤的(如硬度、强度、韧度、脆度等)物理性 能的综合体现,反映了煤磨碎成粉难易程度的一个实验,可以用 来评估工业磨煤机的产率和能耗,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 作用。
一般采用哈德格罗夫(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简称哈氏仪,测定煤的可磨指数)。
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煤种,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但在实 验过程中,要注意规范的操作,从不断的工作过程中,总结出现问 题的原因。
本方法的程序有:1)仪器设备;2)煤样制备烘干;3)仪 器校准;4)筛分过程。
本文将提出一些过程中影响哈氏可磨指数 测定因素的解决方法。
1仪器设备1)天平:最大称量100 g,最小分度值0.01 g;2)工业天平:最 大称量1 500 g,最小分度值1 g;3)试样筛:孔径为0.071 m m,0.63 m m,1.25 m m,直径200 m m;4)振筛机;5)破碎机:对辅破碎 机;6)二分器:用以缩分小于6 m m和小于1.25 m m煤样;7)哈氏 可磨性指标测定仪。
2煤样制备1)按照GB/T 1994.2将煤样破碎至6 m m。
2)将小于6 m m 煤样用二分器缩分出1 kg,按照G B474规定的空气干燥方法进行 空气干燥,然后称量煤样质量(称准1 g)。
科研开发2019·05182Modern Chemical Research当代化工研究(3)掉绳保护装置当设备的钢丝绳出现掉落时保护装置开始动作,给控制系统发出相应的停机信号,设备自动停止运转,吊绳保护装置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
图3 掉绳保护装置示意图(4)急停保护装置该装置由跑偏开关,吊架,钢丝绳等组成,在装置安装沿线两侧的钢丝绳中距离地面高度1200mm的位置安设,中间间距100m左右安装急停开关,并跟规格直径为3mm的钢丝绳进行连接,在沿线的任何位置只要拉动该钢丝绳时,相应的急停开关会给控制系统发出一个紧急停机信号,控制系统将会根据信号自动的停止运行,并发出相应的故障报警信息,在显示窗口上也会显示“急停故障”警报。
该开关的安装位于巷道的中部位置,设备的机头或者机尾距离第一个开关的距离应小于100m,开关的中部间隔的距离在100m,确保钢丝绳上受到拉动时能正常开关能正常的动作,松开钢丝绳后开关能够正常的进行复位,开关的动作以后会在显示窗口上出现“全程急停”提示,猴车停止运转。
4.保护装置设备的选型由于设计的保护系统在井下复杂的环境中运行,选择的设备应能满足本质安全的需要,井下复杂恶劣环境长期运行的需求。
具体的设备选型如表1所示。
设备名称型号表述速度保护传感器GSH1500高精度霍尔传感器速度传感器XRJY-02-04-1-越位传感器磁性传感器:KHC100语音提示装置:XRJY-02-13-01开关:CEJ30支架:XRJY-02-03重垂限位保护开关:CEJ30支架:XRJY-06-04-03吊绳保护开关:CEJ30支架:XRJY-03-04-02钢丝绳无损检测传感器:GSC50探伤传感器组合-表1 设备选型5.总结在基于PLC的基础上对井下猴车的电控安全保护系统进行研究,并根据猴车装置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对PLC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并确定了相应的硬件型号,使得设计的系统相应功能得以实现,保证井下猴车可以安全高效的进行运转。
煤炭哈氏可麿指数测定仪的原理是怎样的?煤炭哈氏可麿性测定仪内装有电子计数器,该计数器具有计数准确、操作方便的特点,并可在(1~999)r内任意预置转数,实现自控关机。
主要组成部分:1、电动机2、减速器3、计数器4、上碗机构5、蜗轮盒、6、传动齿轮7、研磨环和研磨碗.使用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0℃~40℃(2)相对湿度:≤85%(3)使用环境不应有强蚀气体、强电磁设备和强磁场。
工作条件(1)产品应牢固放置于试验室工作台上,室内面积宽敞、光线明亮适度。
(2)开机工作前,必须对使用的产品及其它仪器和设施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检查电气系统的接线应正确牢靠,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人员,熟悉本使用说明书和有关配套的机电、仪器、设施等,不合格操作员不得上岗操作。
(4)当正在开机工作时,一旦仪器产品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停机检查。
仪器的校准1.每年至少用可磨性标准煤样校准一次哈氏仪。
2.当仪器、设备(包括实验筛)更新或修理,或怀疑哈氏仪有问题时,应用标准煤样进行校准。
仪器校准按《标准可磨性煤样使用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将研磨碗内部清理干净,以备下次试验。
测定原理与机构把制好的一定粒度范围的煤样放在哈氏仪里磨碎,然后筛分、称量、对照、校准图表,查出可磨性指数)哈式可磨指数测定仪的机构主要由上碗机构、蜗轮盒、传动齿轮、研磨环和研磨碗、电机以及转数控制器组成。
电机和蜗轮盒安装在电机座上,而后固定在机座的右侧,主轴装在机体的中央;基上部装有大齿轮,重块和用于传感转数的磁钢,下部连接有研磨环;其总负荷力284±2N,钢制的研磨碗内有水平轨道(弧形槽),在轨道内有八个直径为25.4毫米的钢球;电动机经过蜗轮盒和齿轮的传动,以20转/分的转速带动主轴运转,并驱动研磨环和八个钢球进行工作。
上碗机构置于机体和研磨碗的底部,由桥底座、螺旋凸盘、托碗芯轴、手柄等机件组成;当板动手柄时,带动螺旋凸盘回转,从而形成芯轴的垂直升降运动,借以完成上碗操作。
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
1、什么叫煤的可磨性?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煤的可磨性是指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它主要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不同牌号的煤具有不同的可磨性。
一般说来,焦煤和肥煤的可磨性指数较高,即容易磨细;无烟煤和褐煤的可磨性指数较低,即不容易磨细。
煤的可磨性指数还随煤的水分和灰分的增加而减小,同一种煤,水分和灰分越高,其可磨性指数就越低。
2、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的意义是什么?试验方法有几种?
煤的可磨性指数在现代工业和煤炭科研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粉煤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很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动力用煤部门需要将煤制成粉状加以利用,这时就需要根据煤的可磨性指数来设计磨煤机,估计磨煤机的产率和能耗,或者根据煤的可磨性来选择适合某种特定型号磨煤机的煤种和煤源。
因此,在全国众多的煤炭化验室中普遍进行煤的可磨性指数的测定。
3、哈德格罗夫法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测定煤的可磨性指数由哈德格罗夫法(简称哈氏法)和全苏热工研究所法(简称VTI法)。
哈氏法为国际标准法,为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VTI法主要用于俄罗斯等国家。
哈德格罗夫法可磨性指数测定的理论依据是磨碎定律,即将固体物料磨碎成粉时所消耗的功(能量)与其所产生的新表面积成正比。
物料磨碎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增加颗粒的表面积;
b 、颗粒和研磨件的弹性变形;
c 、摩擦损失;
d 、机器运转、颗粒运动及其他方面损失的机械能。
曾加表面积所消耗的能量石磨碎的有效能,它只占总能量消耗的一部分,当其他的能量消耗一定时,用于增加表面积的能量服从磨碎定律。
哈氏法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E=
K
k =﹒ΔS ………………………………(32-1) 式中:
E ——磨碎物料时所消耗的有效能,kJ ;
k ——常数,与其他的能量消耗有关;
K ——物料的可磨性指数;
ΔS ——物料研磨后增加的表面积,mm ²。
假定粒度(直径)为d 的煤粉质量为md ,每个颗粒的密度为pd ,体积为Vd ,则颗粒的数量为: n=d d V p md · ………………………………(32-2) 设一个颗粒的表面积为S d ,则总表面积为: S=0d
d d d ·p m ··S S V p m d d ………………………………(32-3) 式中:0S =d
d V S ,为颗粒的比表面积,即单位体积的表面积。
各种形态
颗粒的比表面积为:
球形:=0Sπd²/πd³/6=6/d;
立方体:=0S6d²/d³=6/d;
任意几何形:=0S6/dφ………………………………(32-4)式中:φ为表面形状系数。
球形和立方体φ=1,针状、片状或其他形状φ<1,;对于煤粉通常可采用修正系数,1/φ=1.75,则:
=
S 1.75x6/d=10.5/d ………………………………(32-5)
4、在测定可磨性指数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测定前首先用二分器从混合均匀的0.63~1.25mm粒度级的试样中缩分出约120g,用0.63mm的筛子在方法规定的振筛机上振筛5min,除去<0.63mm的煤粉,保证初始粒度符合要求。
然后再用二分器将之分为二份,供两次重复测定用。
(2)仪器要试运转确保哈氏仪在运转(60±0.25)r后自动停止。
否则应做调整。
仪器调整后将计数器恢复到零位。
(3)彻底扫清研磨碗、研磨环和钢球保证无残留物,然后将钢球尽可能均匀分布在研磨碗内。
(4)为避免试样研磨前受外力破碎以及确保所要求的总垂直力(284±2)N均匀施加在8个钢球上,操作时应注意:试样倒入研磨碗内后不可再移动钢球;落在钢球上和研磨碗凸起部位的煤样应扫到钢球周围;在将研磨机座两侧的螺栓上时,应尽力做到一次使研磨环的十字槽与主轴下端的十字头对准,以免反复多次而使试样遭到外加破碎。
最后拧紧螺栓,并检查磨碗口是否贴紧机座以保证钢球受到垂直
力的作用。
(5)运转结束后要仔细将研磨碗内、研磨环上和钢球上的煤粉全部移到筛面无松弛或破碎的0.071mm的筛中。
有的煤样研磨后其部分煤粉附在磨环上,可用刷子的木柄将其刮下来,切不可用金属或硬物刮。
(6)每次振筛后,都应彻底的将0.071mm筛的筛面底下的煤粉清扫到筛底盘内,否则会影响筛分效果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此外,在整个振筛和清扫筛面底下的煤粉过程中要避免煤粉的损失,否则筛分后煤样总质量和测定前的煤样质量之差超出方法规定而使测定结果作废。
(7)每年至少用可磨性标准煤样校准一次哈氏仪。
当更换操作人员或仪器设备(包括0.071mm筛的更换)、更新或维修及怀疑哈氏仪有问题时应该用标准煤样进行校准,作校准的规定,检查筛子是否有破损和振筛机是否工作正常,检查总垂直力是否符合要求。
有问题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5、能否直接用称量所得的筛下物质量查校准图以求可磨性指数值?
因为筛下物的粒度细小(小于0.071mm),试验中难免有所损失,如用直接称量的筛下物质量进行结果处理,由此所得结果准确性较差,会产生系统偏低。
所以标准规定用总样量减去筛上物质量之差作为筛下物的质量,由此查校准图获得可磨性指数值。
6、为何要规定总样量与筛上物和筛下物的总质量之差不大于0.5g?
由于煤样研磨后成为粉,粒度很细,整个操作过程中难免有所损失。
损失在0.5g之内,对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研磨、筛
分后对筛上和筛下物都应该称量以检查煤样损失大小,损失超过0.5g,试验应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