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三和弦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4
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4——C大调副三和弦的使用首先,贴出前三十三集的传送门: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1——认识即兴伴奏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2——音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3——音程续和大调音阶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4——调号和十二个大调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5——音的名称和小调音阶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6——音的名称和小调音阶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7——初识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8——C大调正三和弦的练习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9——C大调属7和弦的练习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0——一种最常用的音型(强拍八度低音)和踏板的使用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1——和弦转位和终止六四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2——和声外音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3——和弦配置法则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4——初识无旋律伴奏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5——无旋律伴奏之分解和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6——G大调的音阶与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7——G大调的正三和弦和终止六四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8——无旋律伴奏之G大调和F大调的五种音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9——另一种弹奏体系和更多的音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0——其他大调的音阶与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1——右手的升级:加弹和弦音上篇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2——右手的升级:加弹和弦音下篇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3——开始学习副三和弦:II6代IV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4——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一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5——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二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6——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三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7——暂变调:重属和弦之四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8——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五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9——暂变调:重属和弦之六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0——无旋律伴奏(加入重属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1——无旋律伴奏(加入重属和弦)续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2——开始副三和弦:II和弦和VI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3——开始副三和弦:III和弦和终止式总结上两节课给大家初步介绍了副三和弦,从这节课开始,通过具体的乐曲来学习副三和弦的配置。
【和声学学习】⼤调副三和弦停了两天更新,因为神仙属九之后的⼗三和弦以我浅薄的⾳乐造诣就听不懂了。
完全不想回忆起那个奇怪的⾳效所以⼀直没动⼒更新。
23333这次我们跳过⼗三来总结⼀下⼤调副三和弦。
【介绍】调式中和弦的功能组⼀共可以分三类:下属功能组、主功能组和属功能组。
每个和弦都可以被收录进调式的不同功能组之中,其中每⼀个功能都以⼀个正三和弦为中⼼,全组就以这个正三和弦⽽命名。
【替代与扩展】在同⼀个功能组之中,副三和弦可以作为正三和弦的“代表”(课本⽤词,我个⼈理解更倾向于古代国家⾥那种使节),也可以将副三和弦接在正三和弦后⾯,⽽使和声功能得以扩展。
此外,也可以在同功能组内进⾏和弦替代,这样不改变原有和弦的功能性质。
【II级三和弦】作为副三和弦中最常⽤的⼀个和弦,其具有下属功能的性质。
II级三和弦的重复⾳⽐较⾃由。
⼀般来说最常⽤的是重复三⾳因为三⾳是调式的下属⾳,易于增强其下属功能的性质;其次是重复根⾳,因为绝⼤多数三和弦重复根⾳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偶尔会重复五⾳。
II级三和弦的第⼀转位远⽐原位要⽤的更多,因其低⾳为下属⾳,具有⾮常鲜明的下属和弦特点。
【III级三和弦】其以中⾳作为根⾳,故⼜称为中⾳和弦。
偏向于属功能。
III级和弦以重复三⾳最为常见,这样重复的就是调式的属⾳。
也可以重复根⾳,但很少重复五⾳;这是因为该和弦的五⾳是导⾳。
导⾳是不重复的。
当III和弦⽤原位时,导⾳⼀般进⾏到主⾳。
常⽤和声的连接法,并重复根⾳。
传统和声中,当旋律出现“do——si——la——sol”的下⾏级进时,si⾳常常选⽤III和弦,⽽后⾯多采⽤IV和弦。
III级和弦的第⼀转位运⽤同样⽐原位多,因其具有鲜明的属功能特点。
当旋律进⾏由中⾳解决到主⾳时,可⽤III6——I的终⽌式。
【VI级三和弦】VI级三和弦位于下属和弦和主和弦之间,其既有主功能的性质,⼜有下属功能的性质。
⼀般情况下偏于下属功能(?为啥??)重复⾳以三⾳为佳,因为听起来好听因为三⾳是调式的主⾳。
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小调儿童歌曲配伴奏的方法摘要:儿童歌曲伴奏是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也是培养合格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技能课程。
也能提高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歌曲伴奏和弦音型随着幼儿园教师的岗位空缺越来越大,很多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众多高中毕业生和社会的青睐。
报考幼儿师范类的考生也在逐渐增长。
他们在经过学前教育的专业训练以后,都会到幼儿园来担任教师。
那么,对儿童歌曲配伴奏也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它要求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作曲理论等知识都必须结合起来,在现有的旋律基础上,进行即兴、瞬间的艺术再创作。
一、常用的儿童歌曲编配和弦儿童歌曲编配主要运用的是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在大小调和声中,调试中的主音、下属音、属音上构成的Ⅰ、Ⅳ、Ⅴ级三和弦,分别代表着和声的三个功能,是调式中最重要的三个和弦。
在大调中,这三个和弦是大三和弦,符合大调的明亮、开放的色彩,在小调中,正三和弦恰巧就是小三和弦,符合小调暗淡、柔和的特性。
因此,用正三和弦完全可以为所有的儿童歌曲进行简单的编配。
本文通过此案例,来重点讲解用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来为小调儿童歌曲配伴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为儿童歌曲配伴奏的方法、并熟练掌握。
二、教材分析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在小调中都是重要的和谐,那么,在幼儿的歌曲中,应该如何区分它们呢?下面通过这篇文章来学习相关的内容:1.学生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都接触过如何运用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为大调歌曲伴奏,那么,本节课来学习如何运用小调来为儿童歌曲进行伴奏。
通过示范讲解,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小调儿童歌曲伴奏的基本步骤。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应该掌握正三和弦、副三和弦的基本知识。
然后,来学习如何给幼儿歌曲伴奏的基本步骤。
(2)过程跟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不断讲解、示范、学生的大量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视觉、听觉为导向,教师应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歌曲伴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副三和弦的使用各种终止式一、副三和弦在大调中有三个正三和弦,这三个正三和弦也就是主、下属、属(包括属7)三个大三和弦:这三个正三和弦都是大3度垒小3度组成的完全5度,它们音响阳刚明亮,是一个(大)调支持调性的和弦。
另外还有三个和弦,就是被称为副三和弦的小3和弦(是小3度垒大3度)它们的音响较为暗淡、阴幽。
从古典音乐到浪漫派音乐,几乎都是使用(大)三和弦为和声的材料。
但时至今日,副三和弦的使用就愈来愈多,使音乐增加了更多的色彩。
副三和弦的使用:有一个法则:乃是正三和弦的代用。
V I代替I(下中音和弦代替主和弦)代替IV(上主和弦第一转位(包括上主和弦的本位、上主7和弦的第一转位、上主7和弦的原位))。
V II。
是个减三和弦,是导和弦,不算为副三和弦,它可并归为是属7和弦的一部分。
I I I可代I,也可代V。
(中音和弦可代主和弦,也可代属(7)和弦。
)二、V I代I:(在C大调中则为Am代C)在传统的乐曲中,将使用I(主和弦)的地方,用VI来代替。
例1:圣哉三一歌依我们以前配置和弦的观念,这两小节一定都该是I(C)主和弦,但原作者将第1小节的第3,4拍改用Am(V I)来代替,然后接入V7(属7)再接I,这样一来其和声就精彩了。
在键盘上可弹为:加上右手的和弦音(以原调b E大调)弹奏例2:他仰望一座城(谷中清泉580首)的后乐段例3:奇异恩典(最后一句)像以上的三首传统诗歌,所使用V I代I,都非常精彩,具有特色,使用的却不多,但越趋现代,V I和弦的使用就愈来愈多了。
这首:耶和华是爱:V I和弦(下中和弦)使用的法则:(1)它常常是跟在I(主和弦)的后方,但请不要反置,别用V I先I后。
(2)它也可能取代I,应该使用I主和弦的,而直接由VI取代。
(3)VI和弦要使用原位(本位),别用转位,本位才有特色,才精彩。
(4)在和弦的连接上:既然本来是:I-IV-I或I-IV-V(7)-I现在即可作:I-V I-IV-1或I-V I-IV-V(7)-I三、代IVI I6代IV,已在前方的第十八课,先在讲授副三和弦之前,介绍过了。
第七章副三、副七和弦导学了解并运用副三、副七和弦;清楚和声功能;掌握和弦序进逻辑。
副三、副七和弦的和声功能和各种原、转位的使用特征。
1、和弦序进逻辑关系。
2、代替同功能组的正三和弦。
3、同功能组和弦彼此的连接。
4、重复音与省略音。
学习本章,需大家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每个和弦的功能关系,放在什么和弦前面和后面。
2、哪些和弦是常用的,哪些和弦很少用。
3、为什么要使用副三和弦、副七和弦。
一、各种副三、副七和弦的功能及序进逻辑1、功能关系在和声体系中,主和弦是最稳定的和弦,其他和弦都直接或简介倾向于它,由于和主和弦关系的不同,对主和弦的倾向力也不同;其倾向力强弱的区别主要在于:(1)根音与主和弦根音的力度关系;(2)和弦音对主和弦的和弦音的倾向力;(3)主和弦出现的新鲜感程度。
根音力度关系:上下纯四五度关系的倾向力最强,对主和弦最有支持力。
二度关系的和弦次之。
三、六度关系倾向力最弱。
向主和弦的倾向关系:Ⅴ大于Ⅳ,Ⅶ大于Ⅱ,Ⅲ大于Ⅵ。
新鲜感:主要在于和弦音之间,共同音越多,新鲜感越弱,共同音越少,新鲜感越强。
2、副三和弦及副七和弦的功能正三和弦以外的三和弦都叫副三和弦,属七和弦以外的七和弦都叫副七和弦。
功能:T主功能组一级ⅠS下属功能组四级Ⅳ二级Ⅱ六级ⅥD属功能组五级Ⅴ七级Ⅶ三级Ⅲ3、序进逻辑(1)同功能组的和弦可以代替正三和弦:如:Ⅱ可以代替Ⅳ出现、Ⅵ也可以代替Ⅳ出现、Ⅶ可以代替Ⅴ出现、Ⅲ也可以代替Ⅴ出现。
(2)同功能组和弦之间可以互相连接(一般情况下用于下属功能组),多采用根音上行四度及下行三度进行。
如:Ⅵ→Ⅱ,Ⅳ→Ⅱ,Ⅵ→Ⅳ→Ⅱ。
在副和弦的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①主和弦是和声的出发点和归宿。
②由于根音上行四度及上行二度的力度较强,和声新鲜感也强,故常用ⅴ→Ⅰ,Ⅶ→Ⅰ,同理,还可以Ⅲ→Ⅵ;Ⅲ→Ⅳ;Ⅴ→Ⅵ等。
4、为什么要运用副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应用的原则(1)可以扩大各功能组内部和弦使用的范围。
(2)可以丰富和声的色彩,造成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协和和弦与不协和和弦之间的对比变化。
大二和声副三副七和弦知识点
在音乐理论中,和声是指多个音符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形成的和谐音乐结构。
而和声中的和弦则是由至少三个音符组成的,它们一起被演奏或合唱。
本文将探讨大二和声副三副七和弦,这些是常用的和声进行。
大二和声是由两个音符相隔一个全音组成的和弦。
它的音程构成是根音和上方的大二度。
例如,以C音为根音的大二和弦是C和D。
这种和弦常见于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中,给曲目增添了一种明亮而清新的声音色彩。
副三副七和弦是由根音、小三度和小七度构成的。
相对于主要和弦中的大三度和大七度,副三副七和弦给人一种更加深沉的感觉。
例如,以C音为根音的副三副七和弦是C、Eb和Bb。
这类和弦常见于蓝调和爵士乐中,给曲目带来了一种复杂而富有张力的音乐氛围。
在学习和声进行时,掌握这些基础的和弦类型对于理解和演奏音乐至关重要。
熟悉大二和声副三副七和弦的构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结构,并在演奏乐曲时选择合适的和弦进行。
当然,除了大二和声副三副七和弦,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和弦。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和声知识,并熟练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去。
不要忘记,合理运用和弦可以为音乐增添丰富的层次和情感,让听众体验到更加丰富的音乐魅力。
第十三章:和声小调副三和弦一.和声小调和弦的功能组划分(和声小调完整和声功能体系)注:与自然大调不同的是,和声小调的三级和弦(即C和弦)不属于主功能组,因为它是增三和弦,极不稳定,不可能属于稳定的主功能组,而仅仅属于属功能组。
因此,在和声小调中,三级和弦只能作为属和弦的代表,而不能作为主和弦的代表。
二.二级三和弦1.由于二级三和弦是减三和弦,它的五音与根音构成减五度,所以较少重复五音。
该和弦的三音是下属音,因此一般多重复三音,这样可以使该和弦下属功能的性质更为突出。
2.二级三和弦的第一转位远比原位运用得更多,它常作为下属和弦的代表进行到属和弦(即E)或K46和弦。
3.二级三和弦也可以作为变格终止的和弦或经过和弦加以运用。
三.六级三和弦1.和声小调的六级和弦与主和弦的根音呈下方大三度的关系,是一个色彩明朗的大三和弦。
它既具有下属功能的性质,又可作为主和弦的代表。
2.由于六级和弦的三音是调式主音,故一般多重复三音,也常重复根音,偶尔重复五音。
3.当和声小调的属和弦(E)进行至六级和弦(F)时,为了避免发生平行五度,六级和弦常重复三音。
这种E7——F的阻碍进行(或称阻碍终止)是传统和声中重要的和声语汇。
4.六级和弦也常作为主和弦的倚音和弦或辅助和弦加以运用。
四.三级三和弦1.由于和声小调的三级和弦是增三和弦,其三音是调式属音,具有强烈的属功能特点,因此一般多重复三音。
该和弦的五音与根音构成增五度音程,所以一般不重复五音。
2.和声小调三级和弦的第一转位远比原位运用得多。
三级六和弦常先过渡到属七和弦(即E7),再进行到主和弦,当然也可以直接进行到主和弦。
3.三级和弦也常作为经过和弦或辅助和弦加以运用。
五.七级三和弦和声小调的七级和弦是一个独立性较差的减三和弦,它往往与属音在一起结合成属七和弦使用。
七级和弦通常重复三音,根音与五音很少重复。
且单独使用时,常用第一转位,这与自然大调的七级和弦相似。
六.自然小调副三和弦1.自然小调各级副三和弦的结构与自然大调或和声小调的副三和弦都有所不同,它的二级和弦是减三和弦;三级,六级和七级和弦都是大三和弦。
第六章大小调的副三和弦
1.II6和弦的基本用法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用法:(1)II6和弦前面可以用I级和弦或者是I6和弦,应用旋律连接法(2)II6和弦后面可以接V、V6和弦、V7和弦及其转位、终止四六和弦
特点:II级六和弦是S功能中最常用的副三和弦。
它既能用在大调中,也能用在小调中,它可以重复根音、三音,偶尔也可以重复五音,三音重复采用得最多。
2.什么叫中断进行?
在和弦的进行中,原位属和弦和属七和弦不按惯例进行到主和弦,而是进行到重复三音的VI级三和弦,这种进行叫中断进行。
3.什么叫中断终止?
中断进行用在乐段或乐句的末尾,构成乐思的停顿叫中断终止。
4.III级三和弦的基本用法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用法:III级三和弦常用于主和弦或者VI级和弦后面,用和声连接法连接。
特点:III级三和弦具有主功能和属功能的双重特性,在四部和声中一般重复三音或根音。
5.VII级和弦的基本用法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用法:VII级三和弦一般使用它的转为VII6和弦,重复三音或五音,根音是导音,不能重复。
VII级三和弦用于主和弦之后,再进行到IV级的三和弦或六和弦。
特点:VII级三和弦属于属功能和弦,是个减三和弦,具有不稳定性。
副三和弦的进行规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副三和弦的进行规律,这可真是音乐里超有趣的一块儿呢!你看啊,主三和弦就像是一个团队里的老大,特别重要,也特别显眼。
那副三和弦呢,就像是那些默默支持老大的小弟们,虽然没那么起眼,但作用可大了去啦!副三和弦在音乐中进进出出的,就好像是一群小精灵在跳舞。
它们有时候轻轻地来,有时候又猛地蹦出来,给音乐带来各种不一样的感觉。
比如说,在一段旋律中,突然出现一个副三和弦,哇,那感觉就像是平静的湖面扔进了一块小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
这可不是随便乱来的哦,它们有着自己的规律呢!就好像我们走路,得一步一步走,不能乱了步伐。
副三和弦之间的连接呀,有时候就像是好朋友手牵手,特别自然、和谐。
有时候呢,又像是两个小伙伴在互相逗趣,制造出一些小惊喜。
咱再打个比方,音乐就像是一场旅行,主三和弦是我们的目的地,而副三和弦就是沿途那些美丽的风景。
我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在一步步靠近目的地。
你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副三和弦,音乐该多单调啊!就像吃饭只有白米饭,没有菜一样,那多没滋味呀!而且哦,不同的副三和弦组合起来,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氛围。
有时候是欢快的,让你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起来;有时候是忧伤的,能让你的心也跟着变得沉甸甸的。
副三和弦的进行规律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等着我们去解开。
当我们掌握了这个密码,就能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啦!我们可以用它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旋律,表达出我们内心的各种情感。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看了这些副三和弦哦!它们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一样,虽然微小,但却能给我们带来大大的快乐和满足。
让我们一起好好去探索副三和弦的奇妙世界吧!。
副三和弦的配置与使用上一课介绍了副三和弦,也讨论了它们与正三和弦的关系,以及和弦之间的连接。
现在,我们可使用的和声材料就多了!我们有本来的三个大三和弦,有终止的,有转属调的II 7-V,现在再加上三个副三和弦,和声上的素材就多了,音响也就更丰富了。
现在我们要实际的把这些材料配置在乐曲中。
本课特别强调副三和弦的配置,与其前后和弦的连接关系。
在配置和弦之初,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1)乐曲的开头是主和弦。
(2)何处是乐句、乐段的终止,该用什么终止式。
(3)视旋律对和弦的显示,以决定其该使用的和弦。
(4)要建立对和弦敏锐的听力,知道和弦的音响,加以选择配置。
现在就用一首诗歌为例,为它加上副三和弦,以配置其和弦。
耶和华是爱 4 / 4拍改用C大调以简谱(请自己改写成五线谱)记谱和弦讨论:(○1○2○3……表示小节。
)○1开头是主和弦C,I,这是可以确定的。
○2旋律的音,显示可以是IV(F),也可能是I(C),但当我们学了副三和弦,就要用V I(Am)代I,这是优秀的选择,IV与I的音响均不及V I(Am)漂亮,而且与后方○3的连结,这正是V I的位置。
○3在I-V I之后,该是IV的位置了,旋律是re,当然就是I I6代IV的使用了。
用I I6要比用I I(Dm)好。
(在喜乐赞美主900首中,用的是Dm,若用Dm(I I)其旋律音就与和弦的强拍形成8度,若用I I6,(Dm/F)则是6度,是我们所爱的音程。
)○4旋律的mi有两个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主和弦C(I),若选择C(I),我建议○3的3、4拍改成V(G),改成V级后,在○3○4小节就作成不完全复合终止式了,这4小节和弦的进行就是:但我们却未采用这个,因这是个扩充的乐句,8个小节才是一个乐句。
因此,第4就不用终止,而改用I I I(Em),我们发现I I I(Em)的音响别致,用I I I代I。
○5就旋律的显示,此小节可是I I I,也可是I(C),但当○4用了I I I,○5就不要再用I I I了,还有一个原因:○5○6○7○8是后半句的另起,既是另起就再从I(C)开始吧!○5○6进入○7○8一看既知是前乐句的结尾,既是乐句的结尾,就该用终止式了,此处是用半终止。
副三和弦的应用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大小调中正三和弦的运用,以Ⅰ---Ⅳ---Ⅴ---Ⅰ的连接为典型形式的功能性和弦组合,虽然具有明确调性,提供初步的多声部审美音响的功能,但由于和声色彩单调,语汇单纯,因而表现力相当有限。
在简易即兴伴奏中,为了初步发展和丰富基本和声语汇,较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吸收副三和弦,成为常用和声语汇的一部分。
吸收少量变和弦,成为某种特性和声语汇。
吸收平行大调或小调因素,以丰富调式色彩。
今天,我将主要向大家介绍大调中副三和弦的应用。
下面是大调的各级和弦,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这些和弦的性质。
Ⅰ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
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
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
Ⅱ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Ⅴ级和弦之前。
而Ⅴ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Ⅰ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Ⅱ--Ⅴ--Ⅰ的进行。
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
Ⅲ级和弦,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和弦。
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
Ⅰ—Ⅲ—Ⅳ的进行,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
乐曲中本来用1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Ⅲ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
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Ⅳ级和弦,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
它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子“飞”起来的感觉。
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Ⅳ级和弦来表现。
Ⅰ级和弦后面跟Ⅳ级与跟Ⅲ级和弦是绝对不同的。
Ⅴ级和弦,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
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
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Ⅴ--Ⅰ这样的进行产生的。
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Ⅴ--Ⅰ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Ⅴ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Ⅵ级和弦,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
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
如果Ⅵ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
Ⅵ级和弦象一座桥,它前面可以接几乎所有的和弦,后面也是如此。
它可以是和弦的进行连贯,不呆板,Ⅰ--Ⅵ--Ⅳ--Ⅴ是极为常用的进行,事实上就用这四个和弦就可以写歌了。
Ⅶ级和弦很少用。
因为它是减三和弦,有一种向里收缩的紧张感,一般只在某些特定进行中使用,或是为了根音的流动而使
用。
在了解了上述和弦的属性之后,大家就可以尝试为歌曲配和弦了。
但必须注意:在大小调体系的和声进行中,副三和弦不能像正三和弦那样占据调性结构的方式,不能成为和声语汇的主要组成部分。
弹奏下列和弦连接:
Ⅰ--Ⅱ--Ⅴ--Ⅰ
Ⅰ--Ⅵ--Ⅳ--Ⅴ
Ⅰ--Ⅵ--Ⅳ--Ⅱ--Ⅴ--Ⅰ
Ⅰ—Ⅲ—Ⅳ--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