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学之五脏六腑学说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8
《藏象学说》第一节课程重点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藏象学说》第一节:藏象概论—人体五脏六腑的秘密什么是藏象?藏:1.内脏2.内藏:藏于躯壳之内的内脏3.藏:精、气、神象:1.形态:人体内在的形态结构2.形象:有诸内必形诸外3物象:内脏与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之间的联系。
内容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五体:皮肉筋骨脉形成古代解剖学的认识长期的生活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的积累与总结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具有时空观念的结构功能模型重点记忆第二点,藏腑的内容。
另:中医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具体的脏器《藏象》第一节课后思考题一、藏象学说以(?)为基础。
脏腑。
二、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形而上者”为(?)。
神。
四、脏腑中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
心。
五、以病理反证生理,(?),是脏象认识生命体质的重要特点。
重功能而轻形质。
六、藏象学说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
中心。
七、藏象学说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长期的生活观察。
3.反复的医疗实践的积累与总结。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八、藏象学说的特点有哪些?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具有时空观念的结构功能模型。
九、“以象测藏”是什么意思?通过观察外在的征象来研究内在脏腑的活动规律,认识其本质。
诚如《灵枢经?本脏》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
十、藏象学说以什么为中心?心,肺,脾,肝,肾五脏为中心。
十一、中医的脏腑就是西医的器官吗?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中医学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辨的思维方法,决定了藏象学说具有重宏观,轻微观研究,重脏腑功能,轻形态结构的特点,对脏腑的认识,详于对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组织之间联系的观察研究,略于对具体形态结构的细微剖析。
藏象学说中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含着西医解剖结构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而现代医学的一个脏器也可能分散在多个中医脏腑中,藏象的本质是一个以系统功能为主体的多元化实体结构。
脏象:即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五脏的共同功能是化气和储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贮藏精气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第一节五脏一、心—君主之官,五行属火,阳中之太阳①,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肺为阴中之少阴)系统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与小肠相表里。
(一)心的主要生理1、主血脉心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又说心生血」心血充足,表现为面红润光泽、舌淡红荣润、脉和缓有力、心胸畅达无而无不适之感心血不足,表现为面色无华、舌质淡白、脉象细弱无力、心胸动悸心气不足,面色晦暗、唇色青紫、脉象滞涩、心胸憋闷刺痛临床上常从面色、舌色、脉象和心胸部感觉等方面来观察心推动血液运行功能正常与否2、主藏神心脏具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功能「心主神明」以心血为基础,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表现:心脏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心脏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情感活动心神失养:神志不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精神萎靡、反映迟钝血热扰心(高烧):神昏、谵语、狂躁不安,(二)心的系统联系中医“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面、唇、毛、发九窍:眼、耳、口、鼻、舌、下窍二阴②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功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2、心开窍于舌: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而上通于舌3、心在液为汗: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为水谷精气所化生,4、心在志为喜:喜伤心二、肺——华盖之称,易被外邪侵害,不耐寒热又称为娇脏,主管呼吸,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一)肺的主要生理1、主宣发肃降:宣发—宣布、发散,向上、向外体现在:①排除浊气,完成气体交换②将脾上输于肺的精液水谷精微布散全身③宣发卫气于体表抵御外邪④步散血液于全身肃降—清肃、下降,向下、向内。
中医藏象学说重点总结1.藏象,指藏于体内得内脏及其表现于外得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得事物与现象。
2.脏腑分为脏、腑与奇恒之腑三类。
3.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五脏共同得生理特点就是化生与贮藏精气。
六腑共同得生理特点就是受盛与传化水谷。
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5、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与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6、心得生理功能(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与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与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与心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就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另一内涵就是心有生血得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
使就是指心气推动与调控心脏得搏动与脉得舒缩,心主脉,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得生理活动与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得作用。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就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得主宰与总体现;狭义之神,就是指人得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就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得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7、心得生理特性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生理上心脏必须保持强大得阳气,才能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
②心气下降心火在心阴得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8、肺得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就是指肺就是气体交换得场所。
中医藏象学说重点总结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中医藏象学说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为基础,通过研究人体脏腑的形态、功能、相互关系以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从而揭
示疾病的本质与发展规律。
下面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点总结。
一、藏象理论的基本内容
1.脏腑的基本概念:中医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从形态、生理、精神等方面
进行描述。
2.脏腑的功能特点:中医认为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如
心主血脉、肺主气的运输、脾主运化等。
4.脏腑与人体的调节: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脏腑与整个人体的调节、
平衡和协调密切相关,脏腑的失调或病理变化会导致全身疾病的发生。
5.形神一体的思想:中医强调脏腑与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脏腑疾
病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二、脏腑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脏腑病理变化:中医将脏腑的疾病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实证
是指脏腑功能过盛或阻滞,而虚证是指功能不足或衰退。
三、脏象和气象学说
1.脏象学说:中医将五脏六腑比喻为自然界的物象,以帮助理解脏腑
的形态、功能和相互关系。
如心脏象征火、肺象征金、肝象征木等。
四、藏象诊断
1.望诊:通过观察人体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
2.听诊:通过听声、声音的变化来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
3.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情况、症状,了解脏腑的病理变化。
4.切诊:通过按摩脉搏,观察其变化,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
中医学“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功能活动。
一、脏腑的生理功能藏象学说详细描述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主统血,肝主疏泄、主藏血,肾主水、主骨、生髓、通脑等。
这些功能反映了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藏象学说阐述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等。
这种表里关系体现了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三、脏腑与形体官窍的联结藏象学说将脏腑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描述了脏腑与五官、五体、五志等的关系。
如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等。
这种联结关系说明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形体官窍的表现来推断。
四、脏腑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藏象学说认为人体脏腑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同一性,即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如季节变化、昼夜更迭、地域差异等都会影响脏腑的功能状态。
五、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藏象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外在表现,医生可以推测其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脏腑的虚实寒热,进而进行辨证论治。
六、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藏象学说强调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即阴阳平衡和表里相应的重要性。
这种配合关系体现了人体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藏象学说涵盖了脏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的联结、脏腑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以及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藏象细目内容藏象概念藏:藏于体内的内脏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功能特点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似脏心主血脉心主血:心生血;心行血心主脉: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血液在脉中运行的基本条件藏神(主神志)(主神明)狭义之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理特性心为阳脏;心主通明心的别称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主行水通过宣发肃降,将水液输送到全身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液通过百脉流经于肺,进行气体交换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作用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肺的别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细目内容脾主运化运化食物运化水液:上输于肺;向四周布散;胃大肠小肠水液下输膀胱;居中枢转津液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生理特性脾气上升;喜燥恶湿;脾为孤脏脾的别称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下列哪项在心主血脉中起主导作用A.血液充盈B.心气充沛C.心神安宁D.心搏如常E.脉道通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心主血脉中起主导作用是的心博如常。
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心B.肺C.脾D.肝E.肾『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脾。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A.津液B.精液C.血液D.宗气E.营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由于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故心主神志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心血的营养作用。
下列各项,与肺主通调水道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A.气机的调节B.朝百脉C.主宣发与肃降D.司呼吸E.宗气的生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与肺主通调水道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肺主宣发与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