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8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科学性,具有革命性。
3、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4、马克思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实践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他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科学性;二是科学性;三是革命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特征。
3.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答。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4.什么是物质?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5.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原理?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钟卫华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定义述评1.领袖人物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这一定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来加以界定的,突出了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但是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本质,也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同时会被人误解为只要是马克思的言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会把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形成的成熟的、不成熟的观点都当作真理性的东西。
斯大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
”这个定义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但同样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这门完整科学的研究对象,只强调了自然和人类社会,而把思维领域排除在外。
可见,列宁和斯大林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义的。
2.国内学者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国内学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和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定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高放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这个定义是简洁的一个定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精髓,但不够完整。
吴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是一门迄今为止我们所获得的具有最高视野的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也就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史学,其中包括着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这一定义有其合理性,但同样会让人发生误解,很多人就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特定历史条件的消失和环境的变化,对今天马克思主义是否还适用提出了质疑,甚至以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
段若非也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后的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谁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的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极大的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I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怎样做?A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对他的原理都要a历史的b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c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加以考察 B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诞生于19世纪,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及其合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现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西方哲学思潮,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
其思想体系包括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等。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他认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因此,他强调要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和启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成为其基本理论和指导方针。
在中国,“毛泽东思想”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启示我们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要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机会和市场在分配资源方面的作用,以充分释放人的创造力,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争议与评价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在社会中广泛,但其理论和实践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争议。
例如,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争取社会平等和进步的目标是缺乏效果的。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并不科学的。
例如,马克思主义在对待市场经济方面的问题上,往往倾向于否定其功能和作用,导致需要的政策无法及时有效地推进。
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应当既看到其优点,也应看到其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思潮之一。
其基本概念、思想体系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启示,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这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的在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②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③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是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②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谦·配第。
③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仅不是公布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对它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还包括列宁及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实践中所进行的发展。
2.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
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它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是一种真正独立、科学而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它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它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具体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是方法论的基础,主线与标志,它制约、支配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制约研究态度、步骤和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
在研讨、阐述科学认识方法时,侧重于对方法论作哲学分析,侧重于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中,方法论原则则占有核心的地位。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①(广义)从创造者、继续者的认识成果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后来的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学说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④从它的组成部分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
(狭义)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二、1.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吧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及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意义:第一,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二,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对它的不同回答划分出了哲学中的各种派别,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