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儿 HIE亚低温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6.12 MB
- 文档页数:47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有疗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新生儿在围产期(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是因在围生期出现窒息从而导致新生儿的脑部出现缺氧缺血性的损伤,包含神经病变和病理生理病变,部分的患儿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截止到目前为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和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此现阶段要加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重视程度,通过提高预防和加强治疗的方式来避免因脑损伤造成的死亡和损伤。
婴儿期指一岁以内的小儿,因此在一岁以内的小孩,任何导致婴儿缺氧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婴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这里面主要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它的核心是缺氧,缺氧新生儿它分为生前生时和生后,生前缺氧的主要因素是包括,孕母胎盘和胎儿,孕母合并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孕母有妊高症孕母有糖尿病,孕母严重的营养不良,胎盘的因素,胎盘功能不成熟胎盘过小,脐带受压脐带打劫脐带过长,脐带过细导致胎儿缺氧,胎儿本身的原因,有严重的心脏病,胎儿有严重遗传代谢病,也导致生前新生儿缺氧,生后和生时的新生儿缺氧,也会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生时新生儿缺氧可能是生前新生儿,胎儿缺氧的一种延续,也可能是在分娩时因为复苏,不及时或者复苏的措施不得当,或者复苏效果不良引起,新生儿呼吸循环抑制,导致缺氧引起脑损伤,生后新生儿的缺氧,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几率比较小,主要可能的因素发生误吸或者喉梗阻,或者呼吸道的异常,导致新生儿生后缺氧缺血引起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脑血流分布不平衡。
缺氧缺血时,全身血流重新分配,血液优先供应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脑、肾上腺等。
尽管脑血流量增加,但并非脑内各区域的供血都均匀增加,首先保证代谢最旺盛的部位,如基底核、丘脑、脑干和小脑等,而在脑动脉终末供血区域仍然是血流分布最薄弱部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HIE的定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
【HIE的诊断标准】本诊断标准仅适用于足月新生儿HIE的诊断1.临床表现:是诊断HIE的主要依据,同时具备以下4条者可确诊,第4条暂时不能确定者可作为拟诊病例。
(1)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100次/min,持续5 min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2)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 min≤3分,并延续至5 min时仍≤5分,和/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 ≤7.00;(3)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24 h以上,如意识改变(过度兴奋、嗜睡、昏迷),肌张力改变(增高或减弱),原始反射异常(吸吮、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重时可有惊厥,脑干征(呼吸节律改变、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和前囟张力增高;(4)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HIE的临床分度】HIE的神经症状在出生后是变化的,症状可逐渐加重,一般于72 h达高峰,随后逐渐好转,严重者病情可恶化。
临床应对出生3 d内的新生儿神经症状进行仔细的动态观察,并给予分度。
临床分度表参见《实用新生儿第四版》及2005年HIE诊断指南。
【辅助检查】可协助临床了解HIE时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及明确HIE 的神经病理类型,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作为估计预后的参考。
由于生后病变继续进展,不同病程阶段影像检查所见不同,通常生后3天内脑水肿为主,也可检查有无颅内出血。
如要检查脑实质缺氧缺血性损害及脑室内出血,则以生后4~ 10天检查为宜。
3~4周后检查仍有病变存在,与预后关系较密切1、脑电图:脑电图可反映疾病时脑功能障碍改变,在HIE 的早期谚所及预后判断中起一定作用。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07-12-06 13:47:00 ] 作者:庞金玲,刘桂华,于春编辑:studa20【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护理[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护理Nursing of Second Low Temperature Treated HIEKey words: HIE; Second low temperature; Nursing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和/或缺血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损伤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较高。
近年来研究表明动物模型中低体温对窒息后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亚低温对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得到证实[1]。
本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住院的17例新生儿HIE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并随访存活者1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发生脑瘫、癫痫或智力低下后遗症明显降低。
现将治疗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病例按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的标准进行选择。
将35例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 h~12 h;出生体重3.0 kg~3.5 kg 9例,3.5 kg~4.0 kg 6例,>4.0 kg 2例;胎龄37周~40周12例,40周~42周5例。
对照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 h~12 h;出生体重3.0 kg~3.5 kg 7例,3.5 kg~4.0 kg 9例,>4.0 kg 2例;胎龄37周~40周13例,40周~42周5例。
1.2 方法治疗组17例患儿均于入院后施行选择性头部降温。
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九零四工厂生产的YYM1B型颅脑降温仪,降温帽置于新生儿头部,以鼻咽温度为温控标准,有计算机自动控制调整降温帽水温维持鼻咽温度为(34.5±0.2)℃,维持肛温(36±0.2)℃。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刘素哲;刘翠青;李丽;纪素粉【摘要】Objective: Observation and care of vital sign that selective head cooling with mild hypothermia treating of neonate hyacidepoxic -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Methods:To select 50 full - term newborn infant which of severe asphyxia, within 24 hours birth,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 a non -blinded manner to two groups which of 25 patients. The therapy group received by treatment of head cooling with hypothermia,rectal temperature maintained at( 35 ±0.2 )℃ ,head temperature maintained at( 34 ±0. 3 )℃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maintained 72 hour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Monitoring parameters of blood pressure,heart,breathing and 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 The data were to be carry on statistics processing use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PSS 10.0 statistics software. Results:The therapy group except the heart to descend obviously than control group in 72 hours( P <0.01 ),the rest index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In nursing,except monitoring body temperature,maintained rectal temperature at( 35 ±0.2 )℃ , we also ought to monitoring the change of vital sign.%目的: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重度窒息、生后24 h内的足月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用选择性头部降温的方法,维持直肠温度在(35±0.2)℃,头部温度维持在(34±0.3)℃,维持头部降温72 h;对照组不进行降温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治疗组除心率在72 h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下降外(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护理上除严密监测患儿的体温、保持直肠温度在(35.±0.2)℃外,还应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1(008)021【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作者】刘素哲;刘翠青;李丽;纪素粉【作者单位】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正文语种】中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各种因素引起脑缺氧、缺血,所导致的脑损伤综合征,易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能发育障碍、脑性瘫痪和癫痫,是造成儿童中枢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与预后最新指南要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在足月儿中诊断标准明确,但在早产儿中,HIE的定义、临床病程、治疗及预后情况都更为复杂,目前仅少数研究探讨了早产儿HIE的诊治,但纳入对象及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异质性。
因"医疗警讯事件"的原因,早产儿HIE 发生率可能比目前文献报道更高,且与足月儿相比,其病程更复杂、神经发育伤残率更高。
本文旨在阐明早产儿HIE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以期促进将来研究设计以及神经保护策略的实施,从而改善早产儿HIE的预后。
近年来,围产医学不断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然而脑损伤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为代表的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最经典的神经病理学改变[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在足月儿中定义明确,系因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
足月儿HIE诊断标准明确,神经系统发育监测和结局评估也相对标准化。
早产儿因围产期大多接受密切监测,若发现明显宫内窘迫则需立即处理,基于如上"医疗警讯事件"原因,既往很少诊断早产儿HIE。
然而,当缺氧、感染、炎症、低血糖等多因素协同作用时,单个因素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作用就复杂起来。
因此,早产儿HIE可能未得到很好的识别与监测。
本文旨在阐明缺氧缺血在早产儿复杂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并在目前对其特有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认识基础上,探讨适用于早产儿的HIE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一、早产儿HIE发病率现有报道早产儿HIE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的研究甚少,研究示其发病率为1.3/1 000~9/1 000不等,不同研究中纳入对象存在显著异质性,且研究样本量均较小。
2022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专家共识(全文)摘要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可显著改善神经发育结局,已经成为新生儿HIE常规治疗手段。
随着临床研究和实践不断进展,亚低温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使更多的HIE患儿受益,但不同医院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lE临床管理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促进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优化管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专家共识(2022 ,适用于出生胎龄≥35周的新生儿HlE患者。
亚低温治疗是指采用物理降温,使体核温度维持在30~35 o C r以达到治疗目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 HIE )的亚低温治疗是指采用主动降温的方法,使体核温度降低到33.0-34.0 o C z并维持72 h ,然后缓慢复温,以达到神经保护效果。
国际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证实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不仅能够显著降低HIE 患儿的病死率,同时可降低存活者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和脑瘫的发生率,随访到学龄前期亚低温治疗的保护效果仍然存在。
亚低温治疗已经成为新生儿HIE常规治疗手段,2021年的调查研究提示中国新生儿HIE亚低温治疗开展率仅有54% ,英国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各医疗机构亚低温治疗的纳入标准、实施方法等也存在差异。
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化我国新生儿HIE亚低温治疗实施,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成立了新生儿HIE亚低温治疗临床管理规范专家组,广泛征求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专家共识(2022 Γ (简称本共识X本共识通过近1年的研讨制定,读者范围包括从事儿科、新生儿、围生医学的医护人员。
本共识的适用人群为出生胎龄≥35周的新生儿HlE患者。
一、亚低温治疗的实施L亚低温治疗方法:已经发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均采用设计合理的控温设备进行亚低温治疗,分为全身亚低温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全身轻度降温。
舒适护理在新生儿HIE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临床应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但治疗过程给患儿带来诸多不适,针对不适原因,制定了有效舒适护理策略,加强环境、体位、皮肤、心理等方面的舒适以及疼痛的护理,并将其应用于亚低温治疗HIE过程中的患儿。
临床工作中发现能有效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的改善。
标签:舒适护理;新生儿;HIE患儿;治疗过程由各种围产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
HIE是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的重要疾病之一,患儿临床以嗜睡尖叫、烦躁、抽搐等为主要表现[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且临床病残和死亡率较高,需采取及时合理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措施,以改善患儿预后。
有研究证实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脑组织能量代谢,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组织的损害,减少钙离子的内流,调节钙调蛋白激酶Ⅱ的活性,抑制白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以及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血脑屏障的机制[2]有关。
近年来,亚低温治疗由实验研究转移至临床研究。
HIE患儿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不适。
分析其原因为:体位、缺乏安全感、床单元、寒冷的刺激、光线、噪声、疼痛、饥饿等。
从2010年开展亚低温治疗以来,根据护理不适患儿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舒适护理策略,着手于为患儿提供亚低温治疗期间的舒适护理,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实施,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資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胎龄大于36周,出生体重大于2500g,中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患儿,排除生后12小时以后、早产儿、复杂青紫型先心、严重神经系统畸形,18,21,13三体等染色体病、严重感染等患儿。
1.2治疗方法出生后6-12小时以内即实施头部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72小时。
保持鼻咽部温度在34℃左右,肛温控制在33.5-34.5摄氏度。
1.3舒适护理方法1.3.1舒适环境护理病室保持整洁安静,NICU为万级层流洁净病房,常年保持温度24-26℃,湿度55-65%,室内空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