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 常见的弱电解质
- 格式:pptx
- 大小:442.88 KB
- 文档页数:26
《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一、教学分析1、说教材《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是指本节内容既是初中所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本书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
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后面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2. 说学情(1)知识基础:在初中和必修1教材中,学生已学过有关酸、碱、盐及电离知识,同时通过对本教材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备用平衡思想思考问题的能力。
(2)实验能力: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3)认知能力: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归纳能力,实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弱电解质概念及电离平衡知识,了解概念规律形成的一般方法。
②运用自主式学习法由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体会螺旋上升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及结果分析获得正确认识,体验科学认知过程。
②通过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方法的辨析,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感。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二、教法,学法分析考虑到我们学校学生基础较差,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温故知新法:板书多种具体物质,让学生按电解质,非电解质进行分类,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入新课做知识准备和心理铺垫。
2、实验促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并与其他学生互动观察现象,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
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它们形成氢离子(或羟基离子)和共轭碱(或共轭酸)离子。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1. 弱酸的电离方程式:
HA + H2O ⇌ H3O+ + A-
其中,HA 代表弱酸,A- 代表共轭碱离子。
常见的弱酸如乙酸(CH3COOH)、碳酸氢根离子(HCO3-)等。
2. 弱碱的电离方程式:
B + H2O ⇌ BH+ + OH-
其中,B 代表弱碱,BH+ 代表共轭酸离子。
常见的弱碱如氨(NH3)、氢氧化铵(NH4OH)等。
3. 多质子弱酸的电离方程式:
多质子弱酸在水溶液中可分步电离,每步电离都有相应的电离方程式。
以磷酸(H3PO4)为例:
第一步:H3PO4 + H2O ⇌ H3O+ + H2PO4-
第二步:H2PO4- + H2O ⇌ H3O+ + HPO4^(2-)
第三步:HPO4^(2-) + H2O ⇌ H3O+ + PO4^(3-)
通过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并预测电离平衡的方向。
电离方程式也是计算溶液中各种离子
浓度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解析版)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课后巩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硫酸钡B. 食盐水C. 二氧化硅D. 醋酸【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强电解质的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物质类别、电离程度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硫酸钡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且溶于水的部分也能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A 选;B.食盐水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选;C.二氧化硅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故C不选;D.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D不选;故选A。
2.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B. 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 aCO3是弱电解质C. 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D. 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答案】C【解析】A.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C.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说明HF只能部分电离,因此HF 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D.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以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关系,如硫酸钡形成的溶液导电性较弱,但是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Ca(OH)2=Ca2++2(OH)−B. FeCl2=Fe2++3Cl−C. H2SO4=H2++SO42−D. Al2(SO4)3=2Al3++3SO42−【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钙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Ca(OH)2=Ca2++2OH−,故A错误;B.氯化亚铁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FeCl2=Fe2++2Cl−,故B错误;C.硫酸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2SO4=2H++SO42−,故C错误;D.硫酸铝完全电离,该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故D正确。
第2课时常见的弱电解质目标与素养:1.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能够运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能够从化学平衡的角度,理解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2H 2O H3O++OH-,简写为H2O H++OH-,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错误!.2.水的离子积常数(1)表达式K w=c(H+)·c(OH-)。
25 ℃时,水中的c(H+)=c(OH-)=1×10-7mol·L-1,K w=1×10-14。
(2)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K 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 w增大。
(3)适用范围K不仅适用于纯水,还可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w二、弱酸(或弱碱)的强弱与电离常数的关系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会促进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增大.2.常见弱电解质(1)常见的弱酸:HF、CH3COOH、HClO、HCN、H2CO3、H2SO3等。
(2)常见的弱碱:NH3·H2O等。
(3)常用电离常数表示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弱酸、弱碱的酸性或碱性越强。
3.多元酸的分步电离对于二元弱酸来说,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例如,H2CO3的电离:第一步:H 2CO3H++HCO错误!_,K a=错误!=4。
3×10-7。
1第二步:HCO错误!错误!H++CO错误!_,K a=错误!=5.6×10-11。
2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 2O H++OH-。
( )(2)向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c(H+)增大,K w增大。
( )(3)H 2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2H++S2-. ()(4)0。
1 mol·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