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开心果”优秀教案6
- 格式:pdf
- 大小:54.49 KB
- 文档页数:5
道德与法治做个“开心果”教案教案: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节课选取自《道德与法治》教材,主题为“做个‘开心果’”。
旨在让学生掌握如何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认识到保
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之道。
通过学习,学生
将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勇敢面对,并能关心他人,分享快乐,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快乐,学会关爱他人,提升人际交
往能力。
三、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习工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校园故事,引入积极心态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解读乐观心态对生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教授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小组内分享保持积极心态的技巧。
5. 实践环节:角色扮演,模拟生活场景中的积极应对。
7. 作业布置: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和实践积极心态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板书“做个‘开心果’”
板书内容:
1. 乐观心态的重要性
2. 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3. 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4. 关爱他人,分享快乐
六、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结合生活实际,记录一周的积极心态实践和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评估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组织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巩固知识,鼓励实践。
做个“开心果”——部编五·四学制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开心果”的含义;2.掌握“开心果”的种植、养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种植意识和责任心;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开心果”是什么?2.“开心果”的种植方法;3.“开心果”的养护方法;4.“开心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询问孩子们知不知道“开心果”这种植物,听听孩子们对它的了解。
(2)介绍什么是“开心果”,让学生了解它的种植和价值。
2. “开心果”的种植方法(1)介绍“开心果”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的要求、种子的选取和播种方法等。
(2)让学生实际操作,边看边学,体验种植的乐趣。
3. “开心果”的养护方法(1)贴近学生生活,讲解“开心果”的养护方法,例如浇水、施肥、除草等,让学生了解它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方式。
(2)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带有“开心果”树的地方实地参观,了解这些树的成长情况。
4. “开心果”的重要性(1)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参观,了解“开心果”带来的益处,包括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例如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小品,例如DIY“开心果”零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1)让学生回顾全程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消化所学知识。
(2)进行简单的知识测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2.学生自评;3.课堂小测验。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堂内容和顺序;2.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借助场地、设备等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 《做个”开心果“ 》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个“开心果”》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做“开心果”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到关爱他人,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同情心,乐于帮助他人。
但他们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表达关心,关心方式不当等。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做“开心果”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提升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乐于助人。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关爱他人。
2.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关爱他人。
4.小组合作:分组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等资料。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如衣物、道具等。
4.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开心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开心果’吗?”让学生分享对“开心果”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做“开心果”的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爱他人。
每组选择一个情景,用道具进行模拟,其他组观摩并提出建议。
4.巩固(5分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在情景模拟中的感悟,互相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做个“开心果”教案《小学综合实践做个“开心果”教案》第一节:引言本篇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学习认知“开心果”这一特殊的植物,通过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通过此教案,学生将学会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动手能力,以及锻炼社会合作意识。
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第二节: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开心果”这一特殊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社会合作意识。
第三节:教学内容及方法1. 植物生长过程的学习a. 简要介绍“开心果”植物的生态信息,包括生长环境、特点等。
b.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开心果”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果实的生长过程,并进行讲解。
c. 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发芽、开花、结果等。
2. 动手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开心果”种子的植物实验: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种子,通过观察、浇水、提供适当的光照等方式,记录并描绘种子的生长过程。
b. 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3. 创意分享a.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挥并制作关于“开心果”植物的材料或作品,如折纸、插画、模型等。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4. 社会合作a.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一个小项目,比如组建一个小花园,集体种植“开心果”植物,并负责植物的日常护理。
学生需要进行分工合作,培养社会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b. 学生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第四节:评估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开心果”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描述种子的生长过程。
3. 学生能够制作并介绍关于“开心果”植物的创意作品。
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项目,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第五节: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并制作有关“开心果”植物的海报,以便在学校中展示和宣传。
2. 学生可以走进植物园或农田,观察和学习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本教案的实践活动相呼应,丰富知识面。
3《做个“开心果”》第一课时教案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从学生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探索“找”开心果的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同时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教学目标: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体会做“开心果”帮到别人的那份快乐。
3.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让我试试看”这个中心,分为尝试做事和快乐做人两个主题。
本节课“做个开心果”聚焦于快乐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创造性的帮助家人和朋友化解消极情绪,教材通过找家中的“开心果”帮助学生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家中和班级中的中的“开心果”,进一步深化“开心果”大家带来的欢乐,从而让学生了解不仅幽默快乐可以成为“开心果”,真诚、助人、赞美,也能给身边人带来快乐。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学习能力强,能初步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控,但对于本节课让学生走出自我,与周边世界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难度。
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易被新颖、鲜艳、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不够集中,抽象思维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说话比书写更容易,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表达。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经验,他们普遍已经对公共生活准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故,本节课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学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状态,做身边人的“开心果”。
教学重点: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了解“开心果”的特质。
教学难点:在找“开心果”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道德与法治做个“开心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开心果,即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
2. 培养学生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培养学生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乐观、积极向上的行为。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乐观、积极向上的行为,促进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教学内容、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PPT。
2. 情景剧本:准备情景模拟所需的角色剧本。
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入开心果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什么是开心果:讲解开心果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3. 开心果的重要性:分析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乐观、积极向上的行为。
6.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9.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10. 教学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了解开心果的行为表现,如积极帮助他人、乐于分享等。
2.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开心果行为,讨论这些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七、实践与探究: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乐观、积极向上的行为。
做个开心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开心果的特点、营养价值、食用方法;掌握开心果的选购、烘焙和制作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烘焙和制作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烘焙和制作开心果,让学生体验到制作美食的乐趣,增强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内容1. 开心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2. 开心果的选购技巧3. 开心果的烘焙和制作方法三、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开心果的外观特点,并引导学生讨论开心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营养价值。
2. 知识传授(20分钟)(1)开心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老师向学生介绍开心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与其他坚果进行比较。
同时,介绍开心果具有清肺化痰、润肠通便、滋阴补肾等功效。
(2)开心果的选购技巧老师告诉学生,选择新鲜的开心果最为重要。
学生应该注意开心果的外观、气味和口感,同时要注意购买有品牌保障的产品。
(3)开心果的烘焙和制作方法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开心果烘焙和制作方法,如烤开心果、开心果饼干、开心果巧克力等。
3. 实践操作(60分钟)(1)烤开心果步骤:① 将新鲜的开心果放入盘中,撒上适量盐巴和橄榄油,充分搅拌均匀。
② 将调好味道的开心果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以180度左右温度烤15分钟左右。
③ 等待冷却后即可食用。
(2)开心果饼干步骤:① 将面粉、白糖、盐巴混合在一起,加入切碎的黄油拌匀。
② 加入切碎的开心果和蛋黄液,揉成面团。
③ 将面团擀成薄片,用饼干模具压出形状,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以170度左右温度烤10分钟左右。
④ 等待冷却后即可食用。
(3)开心果巧克力步骤:① 将开心果放入搅拌机中打碎成小颗粒。
② 将巧克力融化后加入开心果颗粒中搅拌均匀。
③ 将混合好的巧克力和开心果倒入模具中,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以上。
④ 取出即可食用。
4.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做个“开心果”(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开心果2.寻找家里和班里的开心果,想一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
3.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寻找家里和班里的开心果,想一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体会做开心果的快乐。
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王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做个“开心果”》。
二、揭秘“开心果”设置情境引入。
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位新朋友。
他是谁呢?(出示小狐狸动图)出来给大家打个招呼吧!小狐狸配音:大家好,我是小狐狸“乐乐”,很高兴见到你们。
师:今天,小狐狸乐乐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做个开心果。
小狐狸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开心果吗?师:乐乐,你说的开心果是这个吗?(出示开心果图片)。
生活中我们叫它开心果。
是因为这种坚果在成熟以后外壳会微微张开,像在咧着嘴巴笑。
小狐狸配音:不是,不是。
什么是开心果,之前,我也不清楚。
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听到你唱歌,妈妈乐呵呵。
我去问爸爸(爸爸)看到你跳绳,爸爸乐呵呵。
我去问爷爷(爷爷)看到你读书,爷爷乐呵呵。
我去问奶奶(奶奶)你陪我说话,奶奶乐呵呵。
我问小朋友(小朋友)我们做朋友,我就乐呵呵。
我去问老师(老师)看你认真在听讲,老师乐呵呵。
小狐狸配音:原来我就是“开心果”,大家见我乐呵呵。
师小结:对啊,能带给身边人快乐,就是“开心果”。
(PPT出示总结文字)三、谁是家里开心果小狐狸(过渡、揭示下一环节):同学们,你们家里的“开心果”又是谁呢?师解说:有的同学说家里的开心果是风趣幽默的爸爸,有的同学觉得家里的开心果是勤劳美丽的妈妈,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就是是家里的开心果。
为什么呢?小狐狸:因能他们都能让家里的亲人感到开心。
师:开心果就是让特定的人或者自己喜欢的人开心吗?师小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