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做个开心果》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做个“开心果”——部编五·四学制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开心果”的含义;2.掌握“开心果”的种植、养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种植意识和责任心;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开心果”是什么?2.“开心果”的种植方法;3.“开心果”的养护方法;4.“开心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询问孩子们知不知道“开心果”这种植物,听听孩子们对它的了解。
(2)介绍什么是“开心果”,让学生了解它的种植和价值。
2. “开心果”的种植方法(1)介绍“开心果”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的要求、种子的选取和播种方法等。
(2)让学生实际操作,边看边学,体验种植的乐趣。
3. “开心果”的养护方法(1)贴近学生生活,讲解“开心果”的养护方法,例如浇水、施肥、除草等,让学生了解它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方式。
(2)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带有“开心果”树的地方实地参观,了解这些树的成长情况。
4. “开心果”的重要性(1)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参观,了解“开心果”带来的益处,包括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例如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小品,例如DIY“开心果”零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1)让学生回顾全程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消化所学知识。
(2)进行简单的知识测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2.学生自评;3.课堂小测验。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堂内容和顺序;2.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借助场地、设备等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个“开心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爱,让他们懂得家长也有情感需要。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在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的爱教学重点:1、在生活小事中,感受家人的爱2、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的爱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爱、表达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步体验:1、播放录音,在《吉祥三宝》的歌声中引出课题,板书并读读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请会唱的跟唱,不会唱的跟着好听吗?歌里唱的是什么呀?你觉得歌中的一家人幸福吗?小女孩开心吗?她真是家里的开心果。
你们也是家里的开心果啊!板书,引导学生开心地读出课题。
(板书“我是家里的开心果”)2、出示一张教师幼时与家人的合影,让学生说说这张照片上谁最像开心果?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介绍。
二、深化感悟1、哈哈,刚才大家说的那个最像开心果的小女孩就是我,没想到吧?这张照片是我8岁那年照的,就跟你们现在差不多大。
照片上有我最爱的爸爸妈妈,还有我亲爱的姐姐,我们全家去海边玩,你觉得我幸福吗?这张照片我已经珍藏了22年了,每每看到它,一种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
因为在爸爸妈妈面前我依然是一个孩子,一个幸福的孩子!我愿意永远做他们的开心果!2、你们全家在一起时也一定有许多快乐时光,赶快把它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3、小结。
同学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家庭中的欢乐时光,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老师觉得呀,你们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因为你们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同样,生活在亲人温暖的怀抱中,你们觉得开心吗?好,大声地说出来。
4、谁知道是什么使得你们感到好幸福、好开心啊?对,这一切归起来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爱”,是亲人的爱让我们感到幸福、温暖。
(板书“爱”)5、启发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或哪件事上感受到亲人对自己的爱。
(板书感受)6、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引导点拨。
7、父母长辈为我们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太多太多的辛劳,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8、小调查,母亲节是哪一天?父亲节是哪一天?能不能给家人填写一份小档案?指名填写。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做个“开心果”》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做个“开心果”》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节优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一个开心的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开心的含义,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开心的含义,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或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基本概念:介绍开心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开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3《做个“开心果”》教学设计教案教案:做个“开心果”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心果”的概念,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开心果”。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3.激发学生内在的乐观情绪,建立自信心,提高个人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开心果”概念的介绍及意义解释。
2.如何做一个“开心果”的方法与技巧。
3.激发积极情绪的练习与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张画有笑脸的卡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开心果”的概念,询问学生他们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开心果”。
2.展示与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开心果”的定义,解释“开心果”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阳光、快乐的人。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清楚理解“开心果”的重要意义。
3.如何做一个“开心果”(25分钟)a.培养积极心态: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一些积极心态的养成方法,如看待问题时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尝试坚持乐观的态度等。
b.培养感恩心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感恩的事情,鼓励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c.身心放松与重视锻炼:教师介绍通过合理的休息和锻炼来保持身心的健康,让学生了解“开心果”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4.活动与练习(30分钟)a.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一起制定一个“开心果”计划,包括每天要做的一些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每个小组分享并讨论如何执行这个计划。
b.笑脸绘画:让学生用颜料和画笔在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开心果”笑脸,每个笑脸可以代表一个积极的愉快态度。
四、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做一个“开心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他们认为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开心果”,并以此为目标,努力去实践。
六、拓展延伸。
第3课《做个“开心果”》教学设计课题:做个“开心果”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开心果”的意义,明白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在集体中做个积极向上的人,营造快乐的气氛。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能够通过言行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快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做一个传播快乐的人,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做一个“开心果”,即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让他人感到快乐。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在具体情境中如何运用积极的言行,保持乐观,做一个带给周围人快乐的人。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包含有关“开心果”的短视频、图片展示以及案例分享。
2. 情境设计: 设计几个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给他人快乐的情境。
3. 教学道具: “开心果”图案的奖章或小贴纸,作为课堂激励。
4. 教具: 白板、彩色笔等板书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入主题,内容可选择与“情绪管理”相关的情境。
比如: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叫做《《小熊的烦恼》。
有一天,小熊遇到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它本来想和小伙伴一起玩,但玩具却坏掉了。
小熊特别生气,结果呢,它的朋友们都不敢和它玩了。
你们觉得小熊当时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讨论后,教师引导过渡到课题。
2. 揭示课题教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开心果’,不让坏情绪影响我们和朋友的关系。
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做个“开心果”》。
”3. 板书课题:做个“开心果”4. 设置悬念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开心果’是什么意思吗?今天的课上,我们会一起找到答案。
”(二)、新授环节(约20分钟)1. 认识情绪教师提问:“我们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情绪,比如高兴、生气、伤心。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做个“开心果”》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个“开心果”》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的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开心果的寓意,即乐于助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但他们对于分享、助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自私、任性等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引导他们体验分享和助人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开心果的寓意,认识分享、助人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养成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助人的意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分享、助人的快乐,形成持久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助人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3.榜样示范法:通过讲解典型事迹,让学生学习榜样,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故事、案例等教学资源。
2.制作课件,展示开心果的图片和寓意。
3.准备开心果实物,用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开心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开心果的形状和颜色,引发学生对开心果的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开心果的寓意吗?”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开心果的寓意,即乐于助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
通过讲解相关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分享、助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助人的快乐。
《做个“开心果”》优教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观察等方式,掌握幽默的技巧和真诚待人的方法,以实际行动给他人带去快乐。
2.培养关爱他人、真诚友善、热心助人的品质,以幽默乐观的态度解决各种烦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关爱他人,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人带去快乐,培养真诚友善、热心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感受爱,表达爱。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歌曲《吉祥三宝》。
学生:自已与家人的合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语: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唱的跟着唱,不会唱的跟着哼,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吉祥三宝》)。
任务1:你们觉得歌中的一家人幸福吗?小女孩开心吗?学生活动:学生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和哼唱歌曲。
教师总结:是呀,歌中的小女孩就是家中的“开心果”,有了她,爸爸妈妈就更快乐、更幸福。
那么,你们是家中的“开心果”吗?今天,老师一起带领大家来学习《做个“开心果”》。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这里有个“开心果”任务1:家里的“开心果”。
请同学们出示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并讲述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课前整理的与家人的合影。
教师总结:看来,你们都是家中的“开心果”,给家人带去了快乐。
正因为有了可爱、懂事的你们,你们的家人才更加快乐。
任务2:家人的爱让我们感到幸福、开心,我们的爱也让家人感到幸福、开心。
我们都是家里的“开心果”,那谁又是你们小组的“开心果”,总是带给大家快乐呢?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并选出小组的“开心果”。
学生1:我有困难的时候,总是得到杨松浩的热心帮助。
学生2:刘思宇的赞美总是很真诚,让人很开心。
学生3:张茜总是在我难过的时候安慰我,让我感觉很温暖。
任务3:请同学们朗读教材第11页的儿歌,并说说什么样的人才是“开心果”?学生活动:学生读儿歌,说出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这时我要怎么办任务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图片。
学生思考问题,当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们会怎么做?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
3《做个“开心果”》第一课时教案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从学生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探索“找”开心果的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同时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教学目标: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体会做“开心果”帮到别人的那份快乐。
3.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让我试试看”这个中心,分为尝试做事和快乐做人两个主题。
本节课“做个开心果”聚焦于快乐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创造性的帮助家人和朋友化解消极情绪,教材通过找家中的“开心果”帮助学生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家中和班级中的中的“开心果”,进一步深化“开心果”大家带来的欢乐,从而让学生了解不仅幽默快乐可以成为“开心果”,真诚、助人、赞美,也能给身边人带来快乐。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学习能力强,能初步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控,但对于本节课让学生走出自我,与周边世界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难度。
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易被新颖、鲜艳、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不够集中,抽象思维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说话比书写更容易,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表达。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经验,他们普遍已经对公共生活准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故,本节课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学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状态,做身边人的“开心果”。
教学重点: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了解“开心果”的特质。
教学难点:在找“开心果”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二年级下册《做个开心果》优质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体会做“开心果”帮到别人的那份快乐。
3.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重点 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体会做“开心果”帮到别人的那份快乐。
难点学做“开心果”,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直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学做快乐鸟》,你们愿意把这份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做个开心果》
话说“开心果”
2.师:谁先来做这个开心果?
指名事先准备了节目的同学表演
师对着同学们说:你们的表情告诉我,此时此刻你们很开心是吧。
他俩真是同学们的开心果哟。
3.说说你家的开心果
师:在你家里,谁是“开心果”?做过什么让你和家人
开心的事儿?在小组里说说吧?
(2)展示:指名说说家里的“开心果”开心事儿。
4.找找小组里的“开心果”
(1)师:有的小朋友不仅在家里是父母长辈的开心果,在学校里,也是小伙伴们的开心果。
看,他们是怎样成为大家的小伙伴的?
(2)师:那么我们小组里有没有开心果,找一找,说说他怎样带给你们快乐的?
小组里寻找“开心果”,说出“开心果”的开心事儿
(3)展示:指名两个小组说说他们的“开心果”及事例。
(1)小组长组织组员说说家里的开心果是谁?有过什么开心事儿?
课堂小结 5.教师:这节课你们在寻找开心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了快乐;觉得他们和同学相处很好……
板书做个“开心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做个“开心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做个“开心果”单元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学会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开心果”。
2.知道做“开心果”的一些方法。
3.懂得如何与人快乐相处。
重点 1.学会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开心果”。
2.知道做“开心果”的一些方法。
难点懂得如何帮助他人,给他人送去温暖和开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讲绘本故事
(1)师出示课本上的绘本故事图,指名学生轮流讲一讲
(2)师:小狐狸找到的“开心果”是什么?
为妈妈唱歌,爸爸看到跳绳,爷爷听到读书,陪奶奶说话,和小伙伴做好朋友,认真听老师讲课
2.揭示课题
师:小狐狸想找“开心果”,结果“开心果”就是他自己。
在生活中,你们也来做做这样的“开心果”吧。
板书课题《做个开心果》
怎样做个“开心果” 3.我该“怎么办”
(1)师讲亲历故事:这个寒假,我和妹妹到了三亚享受阳光温暖,谁想妹妹却生病需要立即回重庆。
于是,我立即在上给她购买了飞机票,还亲自打车送她到机场,为她办
理所有等级手续。
直到她通过安检,进入候机厅休息我才离开。
她回到重庆后经过医院治疗病已经好了,她很高兴打来电话感谢我为她做的一切。
我为我能帮上她,让她在病痛时得到安慰,心情好了许多。
(2)师: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办?
(3)请学生在小组里讲讲自己经历的这样的事儿
(4)展示
4.察言观色送温暖
(1)师:有时候,我们的家人为了不给大家带来麻烦,即使有烦恼、有痛苦也会不说。
作为家里的一份子,你观察到这样的细节了吗?你又会怎样发挥“开心果”的作用呢?
现在请小朋友们结合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家人在一起,通过察言观色了解他人的烦恼、痛苦,然后想办法做他们的“开心果”,请把好办法在小组里说说,小组同学评价,想出一个办法就给四叶草叶瓣涂上颜色。
(3)展示
指名生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做个“开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