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纹釉
- 格式:doc
- 大小:538.50 KB
- 文档页数:6
裂纹釉裂纹釉也称纹片釉、龟裂釉等,是制品釉层上有细小裂纹的艺术釉……裂纹釉主要用来装饰陈设瓷、工艺美术瓷。
1一、裂纹釉的组成裂纹釉和普通釉一样,是用一般釉用原料配成的,现举几例如下:例一 石英20 长石74 石灰石6釉式为:0.1951 K 2O0.3567 Na 2O 0.5758 Al2O 30.4362 CaO 0.0116 Fe 2O 0.0120 MgO例二 石英16 长石74 石灰石8 苏州土2釉式为0.1687 K 2O0.3077 Na 2O 0.5254 Al 2O 30.5046 CaO 0.0100 Fe 2O 0.0190 MgO例三 石英18 长石57.3 石灰石13.4 小白矸子11.31 张玉南主编《陶瓷艺术釉工艺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P201。
釉式为:0.226 K 2O0.156 Na 2O 0.38 Al 2O30.553 CaO 0.005 Fe 2O 0.065 MgO例四 黄色低温裂纹釉釉式为:0.1951 K 2O0.3567 Na 2O 0.5758 Al 2O 30.4362 CaO 0.0116 Fe 2O 0.0120 MgO先将坯体经高温烧成素坯,再施釉在低温下进行釉烧可得到黄色裂纹釉。
从上述配方来看,裂纹釉组成中,膨胀系数计算常数大的碱性氧化物K 2O 、Na 2O 、PbO 等的含量较高,一般达0.5摩尔。
为此,在釉料中增加长石的用量,以增加Na 2O 和K 2O ;降低石灰石和石英用量,以降低CaO 和SiO 2,石英用量一般不超过20%,有利于釉面龟裂。
若长石用量不变,减少石英,也有利于釉面开裂。
另外,普通釉料施在含K 2O 、Na 2O 低的坯体上同样可以获得裂纹釉。
实验指出,SiO 2/Al 2O 3之比达10左右的瓷易开裂。
用铅白、铅丹取代石灰石和长石,可制得低温裂纹釉,艺术效果也较好。
最早出现的裂纹釉是宋代龙泉瓷釉的釉层裂纹,是在石灰釉中含有较多的膨胀系数较大的碱性金属氧化物;B2O3、Al2O3、MgO等会降低釉的龟裂倾向,ZnO、MgO等降低釉的膨胀系数的氧化物,在裂纹釉中含量都较少。
浅谈裂纹釉也是去过几次广州博物馆。
馆内最为感兴趣者,莫过于陶瓷一馆,而陶瓷馆内令人伫步沉迷者,便是裂纹釉。
自小便对裂纹釉抱有极大兴趣。
本是烧瓷过程中一大败笔的釉裂,本应失败而抛弃的裂纹釉,却因着那有疏有密、有粗有细、且长且短、且曲且直的纹路,形似龟裂,或蟹爪,或冰裂,或织锦,或水纹,焕发出别具一格的美感。
《老子》有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此偶然却又如此巧夺天工,实是令人惊叹。
作为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釉在陶瓷工艺中经常可见。
釉的种类极多,如唐三彩、釉上彩和釉下彩等。
而裂纹釉做为众多釉料中的一种,其本身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分外引人注意。
在最初的釉烧过程中,裂纹釉仅仅是一种不成功的釉。
其成因,是釉和坯体之间的依附关系出现了问题。
釉虽无脱落,却出现了众多不一的裂纹。
然而也正是这不规则却不乏均匀的裂纹,让当时的人们发现了它的美感,灵感一瞬,从此便有“裂纹釉”。
裂纹釉的制成方法,便是釉料在高温下比坯体的膨胀系数高,而在冷却过程中其收缩率又大于坯体,从而在应力的作用下,釉面被坯体拉裂,裂纹由此而生。
以此逐渐尝试和研究,便产生了不同形态的裂纹,如鱼子纹、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等。
根据裂纹的大小分类,亦可分为细裂纹和粗裂纹。
裂纹釉的出现,始于宋代哥窑。
《处州府志》有言:“章生二,不知何时人,尝主琉田窑,凡器之出于生二窑者,极青莹,纯粹不暇,如美玉。
然一瓶一钵,动辄十数金。
其兄名家生飞所主之窑,皆浅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时。
”是故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网状开片,或重迭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称“百圾碎”。
釉面上较粗蔬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
于我看来,裂纹釉极其符合我的审美观点。
正所谓“天地有大美”,刘勰亦有“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的结论。
裂纹釉裂纹釉也称纹片釉、龟裂釉等,是制品釉层上有细小裂纹的艺术釉……裂纹釉主要用来装饰陈设瓷、工艺美术瓷。
1一、裂纹釉的组成裂纹釉和普通釉一样,是用一般釉用原料配成的,现举几例如下:例一 石英20 长石74 石灰石6釉式为:K 2ONa 2O Al2O 3CaO Fe 2O 3MgO例二 石英16 长石74 石灰石8 苏州土2 釉式为K 2ONa 2O Al 2O 3CaO Fe 2O 3MgO例三 石英18 长石 石灰石 小白矸子釉式为:1 张玉南主编《陶瓷艺术釉工艺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P201。
K 2ONa 2O Al 2O3CaOFe 2O 3MgO例四 黄色低温裂纹釉釉式为:K 2ONa 2O Al 2O 3CaO Fe 2O 3MgO先将坯体经高温烧成素坯,再施釉在低温下进行釉烧可得到黄色裂纹釉。
从上述配方来看,裂纹釉组成中,膨胀系数计算常数大的碱性氧化物K 2O 、Na 2O 、PbO 等的含量较高,一般达摩尔。
为此,在釉料中增加长石的用量,以增加Na 2O 和K 2O ;降低石灰石和石英用量,以降低CaO 和SiO 2,石英用量一般不超过20%,有利于釉面龟裂。
若长石用量不变,减少石英,也有利于釉面开裂。
另外,普通釉料施在含K 2O 、Na 2O 低的坯体上同样可以获得裂纹釉。
实验指出,SiO 2/Al 2O 3之比达10左右的瓷易开裂。
用铅白、铅丹取代石灰石和长石,可制得低温裂纹釉,艺术效果也较好。
最早出现的裂纹釉是宋代龙泉瓷釉的釉层裂纹,是在石灰釉中含有较多的膨胀系数较大的碱性金属氧化物;B2O3、Al2O3、MgO等会降低釉的龟裂倾向,ZnO、MgO等降低釉的膨胀系数的氧化物,在裂纹釉中含量都较少。
2二、裂纹釉的形成机理裂纹釉的形成机理,简单地说,就是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
当制品冷却时,釉的收缩大于坯,则釉层发生龟裂,收缩的差值越大,龟裂的程度也越大,并且,釉的弹性越小,龟裂越大。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778154.8(22)申请日 2015.11.16C04B 41/86(2006.01)(71)申请人德化恒瀚艺品有限公司地址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诗墩工业项目区二期东侧(72)发明人林锦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代理人赵慧(54)发明名称一种裂纹釉及制作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纹釉及制作工艺,由钠长石、高岭土、石英、氧化锌、碳酸钡和熔块组成,熔块由石英、红丹、长石、白云石和碳酸钡组成,长石由钾长石和钠长石按质量比组成。
将石英、红丹、钾长石、钠长石、白云石和碳酸钡粉碎混合均匀进行熔炼,制备熔块;将各原料以及熔块分别粉碎,按比例混合均匀,再加水搅拌,球磨后过网筛,制得的釉料施涂在瓷坯体表面,送入烤窑内烧制,出窑冷却。
本发明裂纹釉组成简单,配方合理,制作出的裂纹釉的釉面效果稳定,通过改变成分的含量,能制作出不同效果的釉面,且裂纹效果好,更加均匀美观;制作工艺中的烧制时间短,烧制温度低,从而降低能耗,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5218169 A 2016.01.06C N 105218169A1.一种裂纹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制作而成:钠长石10~14%,高岭土8~12%,石英1~3%,氧化锌4~8%,碳酸钡8~12%,熔块50~70%;所述熔块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石英8~12%,红丹35~45%,长石10~20%,白云石8~12%,碳酸钡20~30%,其中长石是由钾长石和钠长石按2~3:1的质量比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纹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如下:(1)制备熔块:将石英、红丹、钾长石、钠长石、白云石和碳酸钡分别粉碎,按比例混合均匀进行熔炼,制备熔块;(2)制备釉料:将各原料以及熔块分别粉碎,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再按混合料:水为1:0.6~0.7的质量比进行加水,并搅拌2~3h,球磨6~8h,过400~600目的网筛,制得裂纹釉釉料;(3)施釉:在瓷坯体表面施涂裂纹釉釉料;(4)烧制:将上釉后的瓷坯体送入烤窑内烧制,烧制温度为1050~1100℃,烧制时间为12~16h,出窑冷却。
专利名称:透明裂纹釉及透明裂纹制品的加工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伍盛
申请号:CN200910012808.0
申请日:20090729
公开号:CN101618943A
公开日:
201001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陶艺釉料配制及陶艺品制作。
透明裂纹釉,主要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基础釉:钠长石和钾长石40%、高岭土5%、石英23%、石灰石32%。
本发明透明裂纹釉配方合理,钠长石的含量能直接影响釉料的膨胀系数,因此在不改变长石比例的前提下适量增大或减少其含量能控制烧成后裂纹的疏密。
制得的基础釉适用于各种颜色的色釉配制,由于釉料发色是靠高温烧成后金属离子在釉料里发色,如要配制透明色釉,只需在球磨前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烧成后能使釉料发色的金属化合物。
采用本发明透明裂纹釉烧制制品,机械强度大,能作为陈设品,还能作为日常用品使用。
申请人:大连民族学院
地址: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辽河西路1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于忠晶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裂纹釉的常识整理
在上了陈老师的课后,基于自己对陶瓷方面的了解,我选择整理有关裂纹釉方面的知识
瓷器釉面布满许多小裂纹,有疏有密,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形似龟裂、蟹爪或冰裂的纹路,称为裂纹釉。
裂纹釉源于宋代,景德镇大量用纹片釉装饰瓷器则是始于明代,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裂纹釉制品得到显著提高,有些仿制品不但可以乱真,甚至远远超越了当时龙泉窑的水平。
但在乾隆以后,裂纹釉生产逐渐走下坡路,到1949年后生产才得到了发展。
坯胎及基础釉配方:
坯:南港22.25%,星子高岭43.03%,余干16.91%,三宝蓬17.81%。
釉:三宝蓬48.4%、陈湾48.4%,石灰石3.2%。
裂纹釉产生原因,在于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在加热过程中,釉面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使釉面形成许多裂纹。
一般分为填充型与覆盖型两大类型。
前者是在已烧成的釉的裂纹中填充煤烟、墨汁等物质,使纹路呈现棕、褐、黑等色调。
后者是先将制品施上底色釉,烧成后再在上面覆盖颜色釉,经煅烧,覆盖色釉呈现裂纹,露出底釉的颜色。
白色纹片釉可以用墨计或浓茶对裂纹处染色,也可以采用纹片釉为基础釉,外加着色剂制成彩色纹片釉。
裂纹釉又称“碎纹”、“纹片”或“开片”,也称百圾碎,外人称
“龟裂”与“发裂”釉。
这种在瓷釉上的许多的裂纹,根据器型需要,有冰裂纹、牛毛纹、蟹爪纹、柳叶纹、鱼子纹等。
裂纹釉有的顺一定方向开片,形成螺旋形状,有的纹片能定型定位,即在同一种制品上让大中小三种纹片人为地出现,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百圾碎百圾碎为冰裂纹的一种,即裂纹釉中
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者。
这个名称起于宋代
之哥窑,景德镇窑仿哥窑之后,即一直沿用。
哥窑纹片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南宋时期,浙江龙泉深山八都那块地方,有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都是烧瓷器做生意的,其中哥哥的产品销路特别好,生意兴隆。
弟弟则生意清淡,很不景气,久而久之,弟弟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想起了坏主意。
一天,趁哥哥的产品倾泼进去,只听得刚刚熄火停烧的窑里响起了一阵阵"毕哩叭啦"的响声,那本来很晶莹光洁的瓷器便布满了裂纹。
哥哥开窑取出一看,伤心行大哭一场,他还以为是烧窑的温度过火,更不知道破坏分子正是他的亲弟弟,不过,哥哥倒也聪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再把这些破瓷器统统加工:用墨水把纹路浸透擦洗,那纵横交错的纹路嵌进墨水后形成明显的纹片,产生一种自然的破碎美,当地把这些颖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卖,吸引了许多人,生意特别好,其纹饰不假人工而超类绝响,真是妙手偶得。
其实真的人工倒未必能描刻出这纯乎自然逸品。
传说毕竟是传说,并无科学道理,实践证明用冷水来浇热瓷器,使之形成裂纹是根本不见效的,弄不好还会使瓷器"粉身碎骨",历来
人们对裂纹釉的配方及烧成工艺技术十分保密,有"只传其子,不传其女"之说,裂纹釉产生的原因,简单地说来,就是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在加热过程中,釉面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从而使釉面形成许多裂纹。
仿佛一个大胖子穿了小衣服,迫使外层釉面涨碎,布满裂纹,变成外观如一件和尚的百衲衣。
现在景德镇陶瓷色釉技艺人员除仿龙泉哥窑的纹片外,还研制了很多新品种,如蓝纹片、绿纹片、黄纹片等彩色纹片釉,笔者在家父指导下还试制了"象形开片",即纹片釉的定型定位,就是对开片的位置、大小和疏密等,可以任意控制,使开片区的外貌像一条龙或者其它动物。
同时"开片"常用于颜色釉的综合装饰以及谷物和动物的雕塑造型装饰。
这类产品愈来愈受到人们欢迎。
特别是看厌了鲜艳俗丽的彩瓷,再来欣赏这种平淡自然,高雅古朴的裂纹釉产品,别有一番意味。
现附上几张裂纹釉的图片:
雍正仿哥窑釉如意耳出戟尊
因为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大部分的知识源于网络,还希望老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