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他们自己爬出来了》WORD版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一、活动要求1.初步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并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知道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2.有兴趣地学讲“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二、重点与难点能区分动物之间的大与小,理解小动物力气小拉不动大动物的原因。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桌面演示教具(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小猴各一)2.自制小图书《一二三,自己爬起来》二本3.毛绒玩具(小熊、小羊、小兔和小老鼠各一)四、设计思路小班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表现在词汇量少、对词义理解层次浅,言语以简单句为主,在认知发展中,以无意注意为主,新奇、有趣、可活动的物体易于引起幼儿的注意。
因此,在故事教学中,选择短小的故事便于幼儿理解,并且运用直观法和操作法,让幼儿在直接的观察、比较中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同时通过设问理解“小动物拉不动大动物的原因。
”通过情境创设,在小动物互相拉对方却都跌倒的有趣情境中,充分体验“一二三,自己爬起来”的成功感和乐趣,从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和理解。
针对小班幼儿平时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依赖性强的特点,通过“隐性示范”的方式和手段,将小动物跌倒后自己爬起来的情节迁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使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自己来。
”五、活动流程创设情景、比较大小――操作演示、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听听讲讲――活动延伸(一)创设情景,比较大小在教学活动前略作辅垫,有利于分解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难点。
教师在区域中创设具有明显大小不同的几组动物,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一看、比一比、讲一讲谁大谁小;谁胖谁瘦;谁力气大谁力气小等。
(二)分段静听,感受情节让幼儿分段听赏故事,故事中和故事后都有重点的提示:1.幼儿感受四只动物互相拉对方,可是最后都跌不错的倒在地的有趣情节。
2.教师可用结合故事的内容采用夸张的动作和语气,引起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
3.运用设问“啊呀呀,这四只动物怎么都跌倒了呢?”引起幼儿进一步理解、感受。
(三)操作演示,情感体验1.运用桌面演示教具,边演示边讲故事前一段,并进行适度插问。
《自己爬起来》教案《自己爬起来》教案1一、目的要求:1.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理解木偶表演的内容,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2. 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做个勇敢的孩子。
二、活动重点:理解木偶表演的内容,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木偶:大象、小兔、小猪、小猫四个角色;事先请两位老师排练好表演内容,布置表演场景。
四、设计思路: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从小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的品质相当重要。
根据小班下学期目标,其中有一条:“初步培养幼儿不依赖别人,学X克服简单的困难。
”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家中比较依赖父母长辈;孩子们碰到一点点小事就哇哇哭个不停;独立自理能力较弱、怕困难。
由此我设计了《一、二、三自己爬起来》这个活动。
作为一个语言活动,又结合认知目标中“引导幼儿学X普通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我将语言目标重点定位于学说两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而且采用了小班幼儿感兴趣的木偶表演,通过边看边议,以及让幼儿与木偶对话,为木偶们动脑筋想办法等手段,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大胆地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小朋友不怕困难,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做个勇敢的孩子。
五、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动物来表演节目,你们想看吗?(二)初步感知:(分段观看表演,边看边讨论)1、从开始——小兔说:“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问:(1)大象怎么啦?(2)小兔看到大象摔倒了,它怎么说?(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
先个别幼儿回答,后集体练X。
)2、从小猪出场——“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问:谁又来帮助大象,它是怎么说的?(集体练X以上短句)3、小猫出场“喵喵喵”问:(1)谁又来帮助大象了?(2)小猫会对大象说什么?(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对大象说“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4、过渡提问:三个小动物都扶不起大象,这可怎么办?(1)请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大象起来?(2)个别幼儿讲自己的办法(2-3名)。
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件:《他们自己爬出来了》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并主动增加识字。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快乐读书屋去做客吗?那里的小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快来读读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互当小教师,认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在有所会的地方画上横线。
2.小组讨论交流:①汇报自己的体会②请教读不懂的地方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抓住关键词语,如“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体会母鸡和小山羊没有动脑,没有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
4.实验演示倒影现象:讲桌上放一盆清水,请同学们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鸡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吗?5.在读课文,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的。
6.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题: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一说吗?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多动脑,勤于思考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学会独立阅读。
3.认识本课“院、坑”等7个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课件。
母鸡和山羊是自己从水里爬出来的吗?让我们走进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看汉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不丢字,不加字。
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他们自己爬出来了》教案及教学反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他们自己爬出来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教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勇气面对困难。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教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他们自己爬出来了》故事书2. 单词卡片:爬,小溪,团结,攀爬,困难,勇气3. 板书:故事名称、关键词、主要情节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出示故事书封面,告诉学生故事的名称是《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2. 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提问:“你们喜欢爬山吗?你们有过攀爬困难的经历吗?”听取学生的回答。
阅读故事: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故事,重点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生们跟读故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关键词,例如爬、小溪、团结等,解释生词的意思。
理解故事:1.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有困难?主人公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
2. 教师再次读故事,重点讲解故事的教义:“团结和勇气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困难。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及讨论生活中的困难或挑战,并分享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阅读理解:1. 教师以问题形式进行阅读理解练习,例如:“主人公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如何自己解决困难的?”2. 学生们独立回答问题,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表达能力训练: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有哪些品质?你们有这些品质吗?”鼓励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
2. 学生们轮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他们自己爬出来了》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了故事中的主。
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并主动增加识字。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快乐读书屋去做客吗?那里的小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互当小教师,认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在有所会的地方画上横线。
2.小组讨论交流:
①汇报自己的体会
②请教读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
抓住关键词语,如“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体会母鸡和小山羊没有动脑,没有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
4.实验演示倒影现象:讲桌上放一盆清水,请同学们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鸡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吗?
5.在读课文,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的。
6.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一说吗?。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己爬起来》一、教案背景小班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的欣赏、体验和创造,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节课的主题为《自己爬起来》,旨在通过活动音乐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和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歌曲《自己爬起来》的含义和内涵。
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故事和情感。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4.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引入歌曲《自己爬起来》老师播放歌曲《自己爬起来》,引导学生仔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情感和节奏。
步骤二:理解歌曲的故事老师通过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在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在旅途中遇到困难后,不怕困难,努力爬起来的故事。
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勇气和独立性。
步骤三:学唱歌曲《自己爬起来》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自己爬起来》,重点训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
步骤四:情感表达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情感和理解,可以使用绘画、舞蹈等形式表达。
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表演,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想法。
步骤五:音乐游戏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并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活动性。
步骤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进行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优点,思考下一步的教学改进方向。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自己爬起来》,以活动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勇气和独立性。
通过故事、学唱和情感表达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绘画、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
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对歌曲的记忆和理解。
然而,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改进的问题。
课外阅读
他们自己爬出来
雨停了,火红的太阳出来了。
母鸡走到院子里,看见小土坑里积了一汪水。
她走近一看,立刻高声叫起来:“不好了,一只母鸡掉到水里去了!”
小山羊连忙走过去,一看,水里没有母鸡,却有一只小山羊。
他高声地叫起来:“不好了,一只小山羊掉进水里去了!”母鸡和小山羊十分着急,想找伙伴来帮忙。
过了好久,才找到一只小鸭。
当他们再来到土坑前的时候,土坑里的水已经被太阳晒干了,土坑里什么也没有。
小鸭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写了、、三个小动物。
2.“一只母鸡掉到水里去了!”这是谁发现的?()
①小山羊②小鸭③母鸡
3.“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这句话中的“他们”指谁?()
①小山羊和小鸭②小鸭和母鸡③母鸡和小山羊
4.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①小土坑里什么也没有,是因为母鸡和小山羊自己爬出来了。
()
②母鸡看到水坑里有“母鸡”,其实是自己在水里的倒影。
()
③土坑里的水被太阳晒蒸发了,母鸡和小山羊的倒影也就没了,并不是他们自己从水坑里爬了出来。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屋七
(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院子土坑
一汪很久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十分
连忙帮忙
立刻三、选字填空。
进
近1、母鸡走()水汪一看,立刻高声叫起来:“不好了,一只母鸡掉到水里去了!”
2、文文笑眯眯地走(
)家门,大声说:“我今天得了一朵小红花。
”四、用带“”的词语写句子。
1、土坑里的水已经被太阳晒干了。
已经:
2、雨停了,火红的太阳出来了。
出来:
五、拓展阅读。
雨
y ǔ一y ī根g ēn 一y ī根g ēn
,
小xi ǎo 小xi ǎo 的de ,
细x ì细x ì的
de 像xi àng 针zh ēn 一y ī样y àng ,可k ě不b ù可k ě以y ǐ,
替t ì我w ǒ缝f éng 一y ī件ji àn 透t òu 明m íng 的de 衣y ī裳shang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细细的(
)透明的()弯弯的()雪白的(
)2、根据短文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得打“×”。
(1)小雨是有颜色的。
()
(2)针、跟、峰的韵母相同。
(
)3、小朋友,请你想想小雨除了像针,还像什么?
六、口语交际。
2019-2020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他们自己爬出来了》WORD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并主动增加识字。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快乐读书屋去做客吗?那里的小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互当小教师,认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在有所会的地方画上横线。
2.小组讨论交流:
①汇报自己的体会
②请教读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
抓住关键词语,如“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体会母鸡和小山羊没有动脑,没有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
4.实验演示倒影现象:讲桌上放一盆清水,请同学们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鸡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吗?
5.在读课文,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的。
6.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一说吗?
附送:
2019-2020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他们自己爬出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并主动增加识字。
,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快乐读书屋去做客吗?那里的小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互当小教师,认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在有所会的地方画上横线。
2、小组讨论交流:
①汇报自己的体会
②请教读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抓住关键词语,如“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体会母鸡和小山羊没有动脑,没有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
4、实验演示倒影现象:讲桌上放一盆清水,请同学们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鸡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吗?
5、在读课文,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的。
6、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一说吗?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4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