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压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以《我们的小缆车》一课为例【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于核心概念建构给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和教材编者要自上而下地对核心概念逐级分解和领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下而上的,从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举例着手,自然地进入各具体概念细目,并由此逐渐理解、掌握核心概念。
笔者结合《我们的小缆车》一课,分别从“明确核心概念”、“选择适切材料”、“搭建活动支架”,“数据研讨分析”四方面阐述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核心概念适切材料合适支架数据研讨近年来,欧美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界提出了“核心概念”的观点,希望以科学文化(包括科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实现科学课程的进一步综合化,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核心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也叫大概念、大观点、核心观念、学科思想等。
发展学生正确的核心概念,比让他们掌握大量事实性的信息更重要。
事实性的科学知识是穷其一生也学不完的!而核心概念是超越一般事实的观念和思想,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然而笔者发现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老师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只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少去思考这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在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即主要体现的核心概念。
如果我们不从体现核心概念的高度出发来设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那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必然是松散而混沌的,学生最终所获得的认识结构必然是杂乱无章、层次低下的,也必然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由此可见,核心概念引领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少量的核心概念,在科学学习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下面结合《我们的小缆车》一课谈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一、解读参考文本,明确核心概念1.解读标准,明晰课程核心概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在小学科学课程共有24个核心概念,其中物质科学领域包含10个核心概念,生命科学领域包含7个核心概念;地球科学领域包含4个核心概念;技术领域包含3个核心概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这些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请在表格中写出你的看法,再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共同讨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记录表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模拟鼓膜的振动。
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
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记录表5声音的强与弱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6声音的高与低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
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
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
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
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音高变化柱形图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选取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有哪此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并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检验你的预测是否准确。
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2呼吸与健康生活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活动,然后再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下来。
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之后分钟的呼吸次数,我的发现:人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缓,次数较少;运动之后,呼吸会变快,运动越是剧烈,呼吸越快。
3测量肺活量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青龙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第组姓名年月曰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__ 班第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 年月日。
41、我们的小缆车一、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我们的小缆车》二、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通过让学生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同时,了解重力小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也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了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之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教材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安装一个小缆车。
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使学生发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铁垫圈又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
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2)会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会学习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此作业设计获得县级二等奖五年级上册科学实践性作业设计1双沟镇白庄小学蔡克喜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作业1 观察绿豆种子发芽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充足的空气。
3、制定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计划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计划1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试验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较对照组。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计划2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温度(一组在九月份常温下;一组在冰箱保鲜室中)试验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充足的空气,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温度,在冰箱保鲜室中,较对照组4、实施计划,进行记录。
实验1与2各安排两组学生进行实验与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记录: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记录实验开始时间:班级:姓名:实验组种子几天后发芽了;对照组种子几天后没有发芽。
试验2:实验开始时间:班级:姓名:实验组种子(是、否)发芽了:对照组种子几天后(是、否)发芽。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用绿豆进行的实验中,实验1中实验组在湿润有水的环境中种子__了,对照组有由于种子干燥____;试验2中实验组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种子__,对照组由于温度低,虽然有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但缺少温度,种子____。
实验结果让我得出了以下结论:种子的萌发的确需要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践性作业设计2双沟镇白庄小学蔡克喜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改变生态瓶科学实践性作业一、交流生态瓶,学生准备完成实验作业: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四年级上册科学3.1让小车运动起来(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在自制组装的小缆车行驶过程中,驱动小车运动的力来自(A)。
A.挂钩上物体的重力B.小车轮的驱动力C.小车和垫圈的重力2.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如果一辆小车2秒行驶了10厘米,要想让小车3秒行驶10厘米,可以(B)。
A.减小载重量B.减小拉力C.加大拉力3.如果垫圈太轻,小车(C)。
A.一定能运动起来B.一定能保持静止C.可能保持静止4.抛向空中的皮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水往低处流……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受到了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B)。
A.拉力B.重力C.浮力5.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应该(B)。
A.小于桌子的高度B.约等于桌子的高度C.大于桌子的高度6.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英国的(A)。
A.牛顿B.伽利略C.珍妮古道尔7.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航天员授课时身体漂浮在空中,这是因为(B)。
A.航天员有特殊本领B.失重C.受到反冲力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自制小缆车挂钩上只挂一个垫圈时,小缆车没运动,这是因为垫圈没有能量B.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足球不需要能量也会慢慢停止运动,静止下来C.用橡皮筋能成功驱动小车,这表明拉长了的橡皮筋具有能量9.小明在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时,发现垫圈数量不够了,所以用10克钩码代替垫圈,他应该(A)增加钩码。
A.一个一个加B.多个多个加C.一个和多个都可以10.一个普通鸡蛋的重力大约是(B)。
A.0.1N B.0.5N C.1.5N二、填空题11.去游乐场玩跳跳床时,我们可以跳得很高是因为跳跳床产生了(弹力)力,但是跳得再高也会落下来,这是由于受到了(重力)力的作用。
12.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学校温水溪小学班级五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绿豆种子抽芽能否需要水实验器械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纸杯。
:1、取两个一次性纸杯,下边放上纸巾。
实2、各放入五颗大小差不多的绿豆。
3、一组浇适当的水,一组不浇水。
4、按期察看、记录、浇水。
验过程实验种子抽芽需要充分的水。
结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学校温水溪小学班级五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培育皿 2只、滴管 1支、第一课中已抽芽绿豆种子10粒、实验器械黑色纸 1张、透明一次性饮水杯2个、润湿土壤若干。
1、把两个培育皿里,分别装上深约2厘米的土壤,实2、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抽芽的绿豆芽,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培育皿里,每个里面栽种2--3 棵;3、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育皿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验在另一个培育皿上;4、这两盆培育皿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的水,每日准时察看生长状况,并做好记录,填入以下记录表:过绿豆芽的总数目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阳光下的绿豆芽程黑暗处的绿豆芽实验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结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温水溪小学班级五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实验器械带盖长纸盒 2 个、干土、湿土若干、蚯蚓8 只1、把一个盒子一端剪开一个较大的方口,能够透光,盒子的底部铺上一层薄膜;实2 、将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后,察看蚯蚓的运动方向。
3、在另一个盒子中,一端铺上干土,一端铺湿土4、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后,察看蚯蚓运动的方向。
实验次数光亮一端蚯蚓数盒子中间蚯蚓数黑暗一端蚯蚓数验123过实验次数干燥土壤里蚯蚓盒子中间蚯蚓数润湿土壤里蚯蚓数数123程实验蚯蚓喜爱在黑暗湿润的环境。
结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温水溪班级五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影子的察看实验器械手电筒、橡皮擦、魔方、瓶子1、选择背景墙。
实2、选择遮光体。
3、翻开光源,察看影子的状况,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