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语篇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衔接和连贯性,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语篇。
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指在写作过
程中,如何使句子之间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个语篇更加流畅、连贯。
首先,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写作时,需要考虑句子之间的
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通过使用适当的连
词和过渡词,可以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从而使整个语篇
更加连贯。
其次,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重复和变化。
在写作时,可以通过重复某些
关键词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或思想。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句子之
间进行适当的变化,避免出现重复或单调的表达方式,从而使整个语
篇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还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在写作时,需要使用适当
的过渡词和短语,来使句子之间更加自然地连接起来。
例如,可以使
用“然而”、“另一方面”等过渡词,来引导读者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语篇更加连贯。
最后,还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在写作时,需要使用适当的过渡句,来使段落之间更加自然地连接起来。
例如,可以使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过渡句,来引导读者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语篇更加连贯。
总之,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复和变化、衔接和过渡,以及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可以使整个语篇更加流畅、连贯,从而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浅谈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谭玉洁2009111602)摘要:街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也是话语分析的重大课题。
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 而连贯则存在于语篇的深层结构。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中固有的两种语义关系, 都有各自的实现手段, 分别在语篇的微观和宏观层次上起着连接篇章成分的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赋予语篇以篇章性。
在过去的30多年中,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本文从语篇的视角来研究衔接和连贯的关系,先就各自的概念意义进行分别论述,然后通过归纳语言学家在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关系一. 引言语篇、篇章和话语是语篇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 国内语言学界对这三个概念持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分歧源于text 和discourse 两个单词的不同译名, text 被称为语篇或篇章, discourse 被译为话语或语篇。
篇章(text) 和话语(discourse) 是两个经常交替使用的术语, 在定义上, 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篇章和话语所表达的概念没有大的差别, 另一种观点认为话语是篇章和情景语境的结合体, 话语是动态的语言交际, 篇章是话语的静态的脱离语境的书面记录。
简单地说,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就好象是书面语篇和口头语篇的关系。
本文中所讨论的语篇(text/discourse) 是个广泛的概念, 包括篇章(text) 和话语(discourse)。
语篇是指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语段, 简单地说, 就是连贯的话。
它可以是自述、独白、对话、众人交谈、演讲;可以是文字标志;也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以及其它文章。
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必须合乎语法, 语义连贯。
语篇往往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
语篇分析的界限不应小于单句。
语篇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 语义连贯、衔接就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摘要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的两个重要因素。
语篇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能否再现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实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理解原文语篇中的衔接方式和连贯性特征,在译文语篇中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原语的这种特征,从而产生连贯性的译文。
关键词:衔接;连贯;语篇翻译引言语篇语言学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它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语言学和语法学的束缚,将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为语篇。
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方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语篇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语义单位,它与句子的关系不是大小关系,而是“实现”关系,即语篇依靠句子来实现。
但语篇不是句子的任意堆砌,构成语篇的句子存在着深层的语义关系,即连贯性。
连贯这一决定语篇语义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以语篇为基础的翻译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翻译的直接对象和最终产品都是语篇,而语篇翻译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连贯的识别和重构的过程。
译者必须尽可能保全和复现原文语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才能使译文语篇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语气贯通。
因此翻译时译者要分析原文语篇的各种衔接手段和连贯性,同时也要在译语语篇中运用恰当的衔接手段再现原文的连贯性。
本文着重讨论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一、语篇衔接与连贯衔接(cohesion)或称词语连接,是指一段话中各部分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两方面都有联系。
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
衔接是语段、篇章的重要特征,是语篇研究的核心。
,Holliday和Hasan(1976)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and English)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作者集中探讨了英语的五种衔接手段: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e)、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衔接是语篇特征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中连句成篇的手段多种多样。
一个连贯的语篇必须具有衔接成分,而且必须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句与句之间在概念上必须有联系,句与句的排列也应该符合逻辑。
一关于衔接与连贯Halliday与Hasan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认为,衔接这个概念是语义上的,它指的是语篇所具有的意义关系;在语篇中,当一些成分的解释需依赖于别的成分时,衔接就产生了。
他们把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在书中,衔接束也是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
Brown Yule则认为衔接来自于词汇之间诸如上义词,部分与整体以及搭配等通过结构关系如从句替代、比较、句法重复、时态一致、文体选择等而获得。
连贯在他们看来属于一种假设,换句话说,除了拥有句法结构知识以外,还需有信息传达模式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原则,即有时在语篇中可能没有连贯形式出现,但在解释时往往被看作是连贯的。
David Crystal曾给衔接与连贯下过这样的定义:人们经常在语法中使用衔接来指称单词的特性,它被看作是一个语法单位;有时语言学家用它指称比粘着词素更大的语言单位的特点。
连贯往往被用到语篇分析中,指一些用来解释口语或书面语的基本功能联系的主要原则。
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的常识,他们所作的推断、假设,以及通过言语行为所作的特殊交际方式等。
Katie Wales从文体学角度解释了衔接与连贯:前者指的是把句子连接成更大单位的方法,也就是使句子粘在一起的手段。
衔接束要么是外显的;要么是隐性的,如:1、明显的词汇重复;2、共指;3、省略。
与前者相对照而言,后者指言语行为的发展。
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提到,作为一个有意义、能被人接受的语篇而言,衔接在某种程度上能展示语言不同层面的东西,诸如语义、词汇、句法、音位等等。
在一些场合衔接的语篇并不总是连贯的,但有时表面上不衔接的语篇内容往往是连贯的。
衔接与连贯的研究综述摘要:衔接与连贯及其关系问题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本文简要回顾了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历程,概述了衔接与连贯的定义和区分,归纳了语言学家在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最后提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衔接;连贯;关系;发展趋势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of discourse analysis. Many linguists have thus far made considerable investigations into this area of study from varied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firstly attempts a systematic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 view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esion and coherence, then sets out to illustrate the author s views on how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and puts out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is aspect at last.Key words: cohesion, coherenc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trends一、引言衔接(cohesion)与连贯(coherence)是篇章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术语。
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一、本文概述在语言学和篇章分析中,衔接与连贯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衔接主要关注的是文本内各个部分之间的表面联系,这些联系通过词汇、语法、句法、语音等语言手段来实现。
而连贯则深入到文本的内在逻辑和语义关系,强调文本在意义上的连贯和统一。
虽然衔接和连贯在表面上可能看似独立,但它们在实际的文本生成和理解过程中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衔接与连贯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在文本生成、理解和解读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将首先回顾衔接与连贯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对实际文本的分析,探讨衔接与连贯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它们对文本整体意义的影响。
我们将讨论如何在写作和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衔接与连贯的理论,以提高文本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二、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基础衔接与连贯是语言学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尤其在篇章语言学和语用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对于理解语言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起着关键作用。
在深入探讨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对它们的理论基础进行一定的了解。
衔接主要关注的是语言元素如何在文本内部建立起联系,这些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等。
在语言学中,衔接通常被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
显性衔接通过词汇、语法等明显的语言标记来实现,如指代、替代、省略、连接等。
隐性衔接则更多地依赖于语境、语义和语用等因素,通过推理和联想来建立文本内部的联系。
连贯则更侧重于文本在整体意义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一个连贯的文本应该在内容、逻辑和情感上都是一致的,能够使读者产生连贯的心理体验。
连贯性的实现依赖于作者的意图、读者的认知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
衔接与连贯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一方面,衔接是实现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显性和隐性的衔接手段,作者可以在文本内部建立起各种联系,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本的连贯性。
另一方面,连贯性也对衔接提出了要求。
一个连贯的文本需要其内部的语言元素在逻辑和情感上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作者在运用衔接手段时需要考虑到整体的连贯性。
蕴含网络流行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摘要:语篇作为话语分析的重要模块,有其深远的研究价值;同时作为语篇的两个重要手段衔接和连贯也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快速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语料形式,因此本文将在回述语篇分析及构成语篇的两个重要手段衔接和连贯的理论基础上,探讨蕴含网络用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并借此丰富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语篇分析;衔接;连贯;网络流行语作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用以表达意义的沟通符号,语言承载着交流和交际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也多以语篇的形式得以实现。
语篇是语言的重要使用单位,是表达语言思想的载体,并能有效地将意义与形式统一起来。
语篇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成分就是衔接与连贯,这也是构建语篇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用语也随之不断增多与流行,导致蕴含网络流行语的语篇也日益丰富起来,当然其多以对话形式为主。
总之,作为一种新兴并流行的交际形式,对蕴含网络用语的语篇的研究是值得探讨的。
鉴于此,本文将在回顾语篇及构成语篇的两个重要手段衔接和连贯的基础上,分析蕴含网络用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一、文献回顾(一)语篇分析“语篇分析”一词,最先由语言学家Harris(1952)在其一篇名为“语篇分析”的文章中提出。
那什么是语篇呢?语篇源自语言交际,是高于句子的层面,表示一个整体意义。
它的存在依赖于具体的语境,包括情景语境(上下文、语言使用场景等)或文化语境(语言承载的文化含义、语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等)。
语篇绝对不单指一个书面体类的文章,它可以是洋洋万言,也可以是一段话(包括对话)或文字,甚至只有一个词。
综上所述,我们对语篇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基于语篇内部有一个合理的组合,表达一个整体意义,至于字数多少,句子长短则无关紧要。
而且,就标准的语篇而言,同一语篇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从字面上要有合理的衔接手段,在语义上要有合乎逻辑的关联性。
浅谈英语议论文语篇衔接与连贯【摘要】主要针对英语议论文语篇衔接与连贯至关重要,可以说,英语议论文写作质量完全取决于衔接和连贯的程度,本文主要阐述了衔接的含义,连贯的主要内容,指出议论文写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议论文衔接连贯谈到语篇中的衔接(cohesion)现象时就不免会涉及到连贯(coherence)。
衔接和连贯时篇章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中的两个重要术语,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Thompson (1996/2000:7)认为,衔接是语篇现象,指的是发话者用来表示语篇的经验和人际方面连贯的语法手段;而连贯是心理现象,它存在与发话者的头脑中,无法在语篇层面上找到线索。
简单的说,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而连贯则是语篇整体意义的无形框架,二者共同作用,建构语篇。
一、衔接1.衔接的定义。
什么是衔接?构成语篇所需要的结构要素与构成句子所需要的结构要素并不完全相同,语篇构成要素或那些能够使语篇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手段即衔接。
它是表示语篇中不同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和词汇关系,即不同的句子或句子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的。
例如一段英语语篇:My father once bought a Lincoln convertible. He did it by saving every penny he could. That car would be worth a fortune on wadays. However,he sold it to help pay for my college education.Sometimes I think I’d rather have the convertible.从以上段落可以看出衔接在英语语篇中的重要性,因为作者使用了很多的人称代词,使得指称同一人或物的指称语(通过照应语)很好地保持了一致。
另外还有词汇衔接,由许多具有共同意义成分的单词构成。
2.衔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