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恭维语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
- 格式:pdf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2
谈英汉委婉语的心理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摘要:委婉语是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心理的角度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有助于我们对英汉委婉语的语言特征及它们所反映的英汉文化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并在交际中恰当准确地解读和使用委婉语。
ﻭﻭ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心理分析英语教学启示ﻭﻭ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不论其存在时间地点都有委婉语的组成部分。
委婉语作为语言客观存存的一部分.折射出神会文化现象的一个侧面,反映民族心理的历史沉淀和深层构建。
ﻭ研究英汉委婉语。
对研究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等都有启发意义、、本文拟就英汉委婉语所反映的心理特征作一初步分析并探讨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英汉委婉语的定义从词源来看,euphemi 一词首次出现是在的Glossographia(《词集》,1656)一书中,定义为对粗俗词的一种好听的或善意的表达它来自希腊语euphemisos ,前缀eu意为goodor sounding well.词干pheme 表speech orsaying之意:故euphemi 意即用以替代刺耳、生硬、直接的词,表和善的、含糊的、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
ﻭ从而 words ofgood speech .《韦氏第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给予的定义是: A lite,,painful,frighteng reali 。
根据《语言和语言学字典》(Language Linguistic Dictio.委婉语是一种不明显的、令人愉快的、含糊的说话方式,用来替换令人讨厌的或不体面的词(an unobvious, .我国学者的观点是: 英语辞格euphemi .即西方古典修辞学中的euphemisos 是指提及令人不快的事物时用以保持得体的一种修辞方式。
(李国南.1999)有关汉语委婉语的解释如下:在《修辞学发凡》中,陈望道分设婉转和避讳王力的《古代汉语》给予的界定是:在封建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阶级。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日常交流中,称赞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行为,可以增进人际关系,提升自我价值感。
英语和汉语在称赞语的使用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具体词汇的选择上,还体现在表达方式、语气等方面。
了解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影响,从而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启示和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英语称赞语和汉语称赞语的特点和差异,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各自语言文化中的称赞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英汉称赞语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其差异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英汉称赞语差异,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提高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对称赞语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英语和汉语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为语言教学提供更多的文化知识支持。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英汉称赞语差异的分析,探讨二语学习者在掌握称赞语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赞表达上的差异,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因素和语言习惯,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对二语教学的影响。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可以为二语学习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称赞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通过对这一跨文化语言现象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增进对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流。
2. 正文2.1 英汉称赞语差异分析英汉称赞语在表达方式和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英语称赞语更加直接和直截了当,常用一些形容词或副词来表达对他人的称赞,比如"awesome"、"fantastic"、"amazing" 等。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英汉语言不同,包括称赞语方面也会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称赞语的定义、英汉称赞语的差异以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称赞语是人们在交际中表达对他人优点、行为或成就赞许的话语。
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称赞语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称赞常常采用直接的措辞,比如"I admire your talent"(我钦佩你的天赋)或"You did a great job"(你干得很出色)。
而在汉语中,称赞语更多以委婉、间接的方式表达,例如"你真是个有才华的人"或"好厉害啊,你做得太棒了"。
这种差异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对于表达赞美的倾向不同。
英语更注重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而汉语更注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
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对二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学习者应该了解并注意英汉称赞语的表达方式差异,避免直译的错误。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汉文本,熟悉并模仿其中的称赞语表达方式。
教师在进行二语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称赞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掌握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称赞语的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称赞语,提高他们对于英汉称赞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英汉称赞语在表达方式和用词上存在差异,英语更直接简洁,而汉语更细腻含蓄。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差异,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称赞语表达能力。
对于二语教学来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表达习惯,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称赞语运用能力。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作者:徐菲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9期【摘要】称赞语,作为一种表达积极礼貌信念的言语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称赞语的使用既受文化的制约,又反映着各自的文化。
本文通过发放DCT问卷收集数据,从而对比分析中英两个国家称赞语及其应答语使用的差异,对我国二语教学提出一些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称赞语差异;对比分析;二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2前言称赞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言语行为之一,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还有助于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
学习并了解不同文化间在称赞语使用上的差异,进而发现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此,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多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称赞语使用的跨文化差异,以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一、中英两国称赞语使用差异的研究(一)研究过程笔者利用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教学的机会,分别向北京语言大学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发放了25份调查问卷(DCT),共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数量44份。
问卷分别使用被调查者的母语,共包括13道题目,涵盖了对称赞语话题,应答策略和句法层面的研究,问卷内容主要参考史耕山教授的研究进行设计。
随后,笔者借助SPSS以及EXCEL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和数据分析,从而对称赞语的使用情况有整体的了解。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无论是中国大学生还是英国大学生,英汉称赞语的称赞话题都主要集中在外貌和能力成就两个方面。
女性得到的恭维大多在外貌方面(63.7%)。
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大多集中在外貌,而女性也希望對方能够称赞自己的外表,尤其是精心打扮之后。
而男性使用的称赞语话题则集中在能力方面(56.2%),这也是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决定的。
另一个发现则是在中国学生中,“拥有的东西”这一话题位于“外貌”“能力”之后,并不避讳谈及这类话题,原因是中国学生大多会视此类称赞为调侃,以玩笑或者自嘲回应;而在英国的大学生群体中,“拥有的东西”这一称赞话题在出现频率最少。
汉英安慰言语行为对比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中西方安慰言语行为对比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安慰言语从历史及现代,经过古典诗词歌赋到现代社会,都具有尊重、赞美等独特性。
而西方安慰言语属于渗透性的,表达形式较为泛,主要集中在对一些特定的场景或行为发出谴责或支持表态。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汉语安慰言语更多倾向于正面,要强调“尊重他人”、“以礼相待”,西方安慰言语则更多倾向于负面,侧重于表达对一些行为表态。
从教学角度来看,由于汉语安慰言语在文化背景以及表达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故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这一差异特点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另外,针对汉语安慰言语的学习者,更需要坚持汉语文化背景的学习,理解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安慰言语更有效的传播方式,以达到一种有效沟通的积极效果。
最后,两者从文化背景和表达形式上,都有明显的不同,要想更好地学习安慰言语,还需要积淀文化知识,另外,也要掌握表达形式的熟练度,以期达到更加精彩的安慰言语表达效果。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英中文化差异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其中之一就是称赞语的使用。
在英语和中文的使用中,称赞语的惯用方式和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使用英语和中文的不同的称赞语,并逐步理解相关的语言文化差异。
本文就着重探讨英汉称赞语差异以及它们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一、英汉称赞语的差异1. 数量差异英语中一般都通过增加形容词、副词,或者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进行赞美,使用数量级的比较要少一些。
但是,中文对比英语来说,非常注重在“大而全”的状态下来进行赞美,因此在语言表述中,中文称赞语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词汇。
这是中文和英语文化差异中的表现之一。
2. 方式差异英语称赞语基本上都是在其他人的第三方面上,而中文则不同,中文比英语更注重直接地、目述地、针对性地指向某个人来进行赞美。
在使用时,中文的称赞语很少使用外围性质或第三方的形容词来进行赞赏。
而英语称赞语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容貌、才华、品德等方面进行赞美,但是中文往往会从目击者的心情或是经历角度进行赞美。
3. 礼貌性差异英语的称赞语在很大情况下进行的是非机制化的方式,而在中文中,人们往往更讲究有机、自然、流畅和礼貌的态度来进行赞美。
1. 英汉生活文化差异的理解英汉称赞语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在语言性质上有所差异,而且在文化习惯和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在二语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英汉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每一种文化独特性的差异。
2. 培养学生的口语实用能力学生可以在口语学习中,逐渐掌握英汉两种称赞语的表达方式,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同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使用学过的称赞语,让学生能够准确地、适宜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掌握英汉语境下的称赞技巧在英语和中文语境下去赞美,需要的是不同的赞美技巧和表达方式。
因此,在二语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称赞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进行赞美和恭维。
教改教研物分析的教和学,“做”必须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本体地位。
一方面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条件,有些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也能使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就必须以虚拟仿真实验为教学补充。
此教学方法要求一是课前学生充分预习实验,了解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把握仪器的操作要领、每一操作步骤的作用以及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二是实验中学生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记录原始实验数据;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之上,认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师在课上不再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但对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并全程巡视,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具备分析问题及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
四、结论虚拟仿真实验辅助的《药物分析》课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是指把虚拟仿真实验引入到药物分析教学中,并结合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用药分人才。
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实现药物分析真正意义上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1]肖海燕,迟玉霞,孙春艳等.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五年一贯制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20-21.[2]关静岩,曹德明,杨滨红.“教说做一体化”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12):49-50.[3]袁琦,李佳,蒲晓辉.以虚拟仿真实验为平台的药物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2015,(12):72.[4]霍淑华.谈对医疗院校学生分析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20(2):52-54.[5]范琦,李勤耕,朱凯等.药学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评价[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6):713-715.[6]甘健侯,杨宇,赵波.创新混合教学模式推进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改革[J].学术探索,2017(4):140-144.[7]马国庆.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5(11):66-70.[8]李明月.高职药学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40-41.引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赞语是人们交际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英汉称赞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了解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对于二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英汉称赞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的方式来称赞他人,如“well done”(干得好)或“great job”(干得好)等。
英语中的称赞语通常简短明了,直接表达对他人表现的赞赏。
而在汉语中,人们更喜欢使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赞赏,如“辛苦了”、“做得不错”、“挺好的”等。
汉语中的称赞语通常比较含蓄,不直接直接表达对他人的赞扬,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肯定。
英汉称赞语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
英语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人的成就和个人主义,所以英语中的称赞语更加直接和个性化。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注重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所以汉语中的称赞语更多的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和对他人的谦虚。
在英语中可以说“you are amazing”(你很棒),而在汉语中可能会说“我们都努力了”或“我们团队干得不错”。
了解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并使用称赞语。
英汉称赞语在语言风格上存在差异。
英语语言形式多样,注重实用性,因此英语中的称赞语通常更简洁明了。
而汉语语言形式丰富多样,注重表达情感,因此汉语中的称赞语更加灵活多样。
在英语中可以直接说“good job”(干得好),而在汉语中可以用“做得好极了”、“表现得很棒,继续加油”等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赞语还存在着不同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能够更快地融入目标语言的交际环境。
了解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对于二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
教师在教授二语学习者英汉称赞语时,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和文化背景恰当地运用称赞语。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习者语言风格的灵活运用能力,帮助学习者掌握不同语言风格下的称赞语用法。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介绍了英汉称赞语的概念及特点,然后对英汉称赞语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接着探讨了英汉称赞语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注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的启示。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二语教学的启示,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情感体验,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英汉称赞语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二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英汉称赞语差异、二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情感体验、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称赞语在日常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们表达赞美和认可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其称赞语在使用方式和表达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对于英汉称赞语差异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在英汉语言交流中,称赞语的使用受到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英汉称赞语的差异,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研究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并探讨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促进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上的能力提升。
1.2 研究意义研究称赞语的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教育价值。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其称赞语的表达方式及语言特点存在着显著差异。
通过深入研究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中的称赞习惯,促进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沟通。
在二语教学中,称赞语作为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功能,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