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藻类、真菌及地衣植物
- 格式:doc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
第十章低等植物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植物。
它们的共同特征等是:植物体简单,绝大多数为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的个体;植物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结构;有性生殖为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直接发育成新植物体不经过胚的阶段。
第一节藻类植物一、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植物是一群比较原始的低等植物。
藻类植物体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藻菌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有单细胞的如小球藻、衣藻、原球藻等;有多细胞呈丝状的如水绵、刚毛藻等;有多细胞呈叶状的如海带、昆布等;呈树枝状的如马尾藻、海蒿子、石花菜等。
藻类的植物体通常较小,小者只有几个微米,在显微镜下方可看出它们的形态构造,但也有较大的,如生长在太平洋中的巨藻,长可达60m以上。
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具有和高等植物一样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性植物。
各种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以及所贮藏的营养物质是不相同的,如蓝藻贮存蓝藻淀粉、蛋白质粒;绿藻贮存淀粉、脂肪;褐藻贮存的是褐藻淀粉、甘露醇;红藻贮存的是红藻淀粉等。
此外,藻类植物还含有其他的色素如藻蓝素、藻红素、藻褐素等,因此,不同种类的藻体呈现不同的颜色。
藻类植物的生殖一般分为无性和有性两种。
无性生殖产生孢子,产生孢子的一种囊状结构细胞叫孢子囊。
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长成一个新个体。
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不动孢子(又叫静孢子)和厚壁孢子3种。
有性生殖产生配子,产生配子的一种囊状结构细胞叫配子囊。
在一般情况下,配子必须两两相结合成为合子,由合子萌发长成新个体,或由合子产生孢子长成新个体。
根据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又分为同配、异配和卵配。
同配指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完全一样;异配指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形状一样,但大小和行为有些不同,大的不太活泼,叫雌配子,小的比较活泼,叫雄配子;卵配指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都不相同,大的圆球形,不能游动,特称为卵,小的具鞭毛,很活泼,特称为精子。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衣植物的形态特征。
2. 认识地衣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3. 掌握地衣植物与菌藻共生关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地衣植物标本、显微镜、解剖刀、镊子、放大镜等。
2. 实验工具:实验台、记录本、绘图工具等。
三、实验步骤1. 地衣植物标本观察(1)观察地衣植物的整体形态,记录其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用放大镜观察地衣植物的表面结构,注意观察其颜色、纹理、有无附属物等。
(3)观察地衣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其生长地点、土壤类型、光照条件等。
2. 地衣植物与菌藻共生关系观察(1)用解剖刀轻轻刮去地衣植物表面的藻类层,观察菌丝体形态。
(2)用显微镜观察菌丝体结构,记录其颜色、形态、生长状态等。
(3)将藻类层重新覆盖在菌丝体上,观察共生关系是否恢复。
3. 地衣植物生殖器官观察(1)观察地衣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记录其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用放大镜观察生殖器官的表面结构,注意观察其颜色、纹理、有无附属物等。
(3)观察生殖器官的生长环境,记录其生长地点、土壤类型、光照条件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衣植物整体形态观察结果(1)地衣植物呈绿色、灰色、黑色、黄色等颜色,形态多样,有叶状、枝状、丝状等。
(2)地衣植物表面光滑或有皱纹,部分地衣植物表面有附属物。
(3)地衣植物生长在岩石、树皮、土壤等地方,适应性强。
2. 地衣植物与菌藻共生关系观察结果(1)菌丝体呈白色、黄色、棕色等颜色,形态为细丝状,生长旺盛。
(2)藻类层覆盖在菌丝体上,颜色鲜艳,光合作用旺盛。
(3)重新覆盖藻类层后,共生关系迅速恢复。
3. 地衣植物生殖器官观察结果(1)地衣植物生殖器官呈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等颜色,形态多样。
(2)生殖器官表面光滑或有皱纹,部分生殖器官有附属物。
(3)生殖器官生长在适宜的土壤、岩石、树皮等地方,光照条件充足。
五、实验结论1. 地衣植物具有丰富的形态、颜色和生长环境,适应性强。
实验十:藻类、真菌及地衣植物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的代表植物,掌握它们的主要特征;
2、观察真菌的代表类群,了解它们的基本构造和一般特征;
3、了解地衣的三种生长类型。
二、实验内容:
1、藻类:
永久装片:团藻、水绵接合生殖装片
永久切片:海带横切面
腊叶标本:石莼、海带、紫菜、石花菜等。
(见橱窗)
新鲜材料:颤藻、水绵
挂图
2、菌类:
曲霉(装片)青霉(装片)伞菌(蕈xun)(新鲜材料)挂图
3、地衣:
地衣切片干标本:壳状叶状枝状
三、实验结果:
永久装片、切片:
团藻水绵接合生殖海带横切面
曲霉青霉地衣新鲜材料观察:
颤藻(10×10)颤藻(10×40)
在显微镜底下可以看见细薄的丝状构造,藻体内分泌的胶状物质把丝质在水作媒体的作用下推动,在水面作有韵律的颤动的颤动,不过隔离盘的观察并不是很仔细,只能大概在显微镜下看见。
水绵(10×10) 水绵(10×40)
水绵为多细胞丝状结构个体,叶绿体呈带状,有真正的细胞核,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藻体是由1列圆柱状细胞连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
由于藻体表面有较多的果胶质,所以用手触摸时颇觉粘滑。
在显微镜下,可见每个细胞中有1至多条带状叶绿体,呈双螺旋筒状绕生于紧贴细胞壁内方的细胞质中,在叶绿体上有1列蛋白核。
细胞中央有1个大液泡。
1个细胞核位于液泡中央的一团细胞质中。
核周围的细胞质和四周紧贴细胞壁的细胞质之间,有多条呈放射状的胞质丝相连。
蘑菇菌盖横切 蘑菇菌柄纵切
蘑菇伞状、肉质、易烂、很少膜质或革质,包括菌盖、菌柄、位于菌盖下面的菌褶或菌管、位于菌柄中部或上部的菌环和基部的菌托。
四、 实验效果、问题及建议:
1、 地衣的三种生长类型:
①壳状地衣,植物体紧贴子附着物上,不能分离。
这类地衣上层为交错紧密的菌丝层,中间为藻类和菌类混生,最下面为疏松的菌丝贴在附着物上;
②叶状地衣,植物体扁平,由成束的菌丝与附着物相连,能与附着物分离。
上层为紧密组合的菌丝,中层为藻菌混生,下层与上层相同但较薄。
叶状地衣可以长得很大;
③枝状地衣,植物体直立或悬垂,圆柱状或扁平,有分枝。
其中心是菌丝,中间层为藻类,最外层又为菌丝。
2、 苔藓和藻类的异同点:
相同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没有真正的根,藻类的是根装物,苔藓的则是假根,都是其固定作用。
藻类、苔藓、都生活在湿润,阴暗的地方,但是,藻类大部分都生活在水中,只有少量的生活在潮湿的土壤和岩石表面。
藻类和苔藓一样,都有多细胞的种类,也有单细胞的,这是不同点!(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
不同点:藻类光合作用是在叶状体中进行的,而苔藓植物是再叶子中进行的。
而且,苔藓植物的叶子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苔藓植物因为其对有毒气体很敏感,所以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而藻类则成为水域是否污染的指示植物。
菌褶
未看见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