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藻类植物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一节藻类植物_高中生物教案第一节藻类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水绵及其它藻类植物,了解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了解常见藻类植物;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水绵和其它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比较它们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不同,继续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材选择了水绵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的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是我们了解藻类的知识基础。
而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低等位置,为今后学习生物进化知识奠定基础,故这两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
2.难点分析:观察水绵并不难,但对它细胞结构的认识却不容易。
这是因为在现有学校条件下,对水绵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螺旋带状叶绿体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不易辨别,误认为细胞核、叶绿体都存在液泡中,而细胞质更不易看清楚,加上以前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带形叶绿体,难免形成错误的认识,不易掌握其立体结构,故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引言:这部分教学可在学生原有掌握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基础上,先演示一组投影片或盆栽植物或标本,包括有绿色开花植物和非绿色植物(如海带、紫菜、小墙藓、铁线蕨、油松、蚕虫、白菜等)让学生观察后讨论:你认识哪几种植物?哪些是绿色开花植物。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指出,蚕豆、白菜以及我们身边常见的杨树、柳树、菊花等都是绿色开花植物。
其余的如海带等均为非绿色开花植物,它们构成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
教师接着指出,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的不同,人们将它们分成四个主要类群,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由此引出本章课题。
第一章藻类植物(Algae)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一、基本特征:藻类是指一群具有光合色素、能独立生活的自养、无胚的原植体植物。
(一)藻类植物是最原始、最古老的一个植物类群化石证据:35-33亿年前出现原核蓝藻,15亿年前出现真核藻类。
(二)分布:广(三)藻体形态大小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体:丝状体、枝状体、片状体等(四)细胞结构1、细胞壁:有无、成分为分门重要依据2、细胞核和细胞器原核生物:仅具核区,不具核膜核仁,核区中具有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子,无组蛋白结合,没有大部分细胞器(质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液泡等)。
包括细菌和蓝藻原核藻类:蓝藻和原绿藻真核藻类中核(间核):染色质在间期不解聚,核膜在分裂期也不消失,表现为介于原核和真核之间的状态。
3、光合器和光合色素光合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蓝藻具类囊体。
真核藻类有载色体,形状多样。
类型为分门重要依据。
光合色素:叶绿素类:叶绿素a、b、c、d类胡萝卜素类:5种胡萝卜素(αβγ等)和多种叶黄素藻胆素类色素种类为分门的重要依据。
叶绿体:含叶绿素a、b,藻体呈绿色色素体:含叶绿素a和其他种类,藻体呈褐色、黄褐色或紫红色(五)鞭毛和眼点1、鞭毛:藻类的运动器官茸鞭型尾鞭型鞭毛的类型、数目、位置为分门重要依据2、眼点:游动细胞对光的感受器(六)繁殖1、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从母体上分离后能独立形成一个新个体单细胞群体多细胞2、无性繁殖:母体产生生殖细胞,但生殖细胞不结合,由生殖细胞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
孢子(孢子囊)→孢子生殖→孢子植物孢子类型:游动孢子、静孢子、分生孢子等3、有性繁殖:母体产生单倍体的配子,配子两两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配子(配子囊)同配:相结合的两个配子间形状、结构、大小、行为完全相同的有性生殖方式。
异配:相结合的两个配子间形状、结构相同但大小、行为不同的有性生殖方式。
(雌配子♀、雄配子♂)卵式生殖:相结合的两个配子间形状、结构、大小、行为完全不同的有性生殖方式。
引言一、植物界的分门别类地球上的植物种类非常繁多,已被人们发现和记载的大约有50万种以上。
我国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仅种子植物就有3万多种。
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此又千差万别的植物进行研究,首先必须根据它们的自然性质进行分门别类,否则便无从入手。
按照林奈在1753年建立的两界分类系统,自然界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就整个植物界而言,人们通常将其分为16个门,它们是: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整个植物界按其性质归纳为16个门,每个门中又包括许多种植物,例如,被子植物门就包含有20多万种植物。
因此,分类仅分到门是不够的,门只不过是植物分类最大的单位,门以下又可分为纲、目、科、属、种等阶层,加上界共是7个阶层。
有的阶层中包括的植物种类仍然很多,根据需要,有时在阶层中再按性质归纳为亚阶层,如亚门、亚科等,详见第三页表1。
三、种的命名㈠、物种的概念⒈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对种这个概念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也未给种下一个定义,是非常遗憾的),这也是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种呢?只能作一些解释,目前较令人信服的解释是:种是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同一种中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交配可以产生后代。
但与另一个种的个体杂交,在一般情况下,则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生殖隔离。
但有例外,如马+驴=骡,骡子有生育能力)。
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如果在种内的某些植物个体之间,又有显著的差异,可视差异的大小,分为亚种、变种、变型等。
⒈ 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地理上有一定的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⒉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但在地理上没有明显地地带性分布区域。
⒊变型:指形状变异较小的类型,如有毛无毛、花的颜色等等。
⒋品种:不是分类单位,是人为培育的,多基于经济意义。
㈡、植物命名法每一种植物,由于地区不同,语言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名称。
第一节藻类植物典型例题一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A.陆地上B.淡水中C.水中D.海水中【答案】C【分析】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的是海生藻类,有的是淡水藻类。
典型例题二“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种子植物【答案】A【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主要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种子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典型例题三以下关于藻类植物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B.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C.藻类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答案】D【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裙带菜等。
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典型例题四海带是一种食用的海藻,我们食用的局部是海带扁平的〔〕A.叶B.叶状体C.根D.根状体【答案】B【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海带是藻类植物,起固着作用的叫根状物,最上面的叫叶状体,可以食用,连接根状物和叶状体的局部叫柄。
典型例题五关于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B.生活在淡水、海水中的各种藻类植物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饵料C.许多藻类,特别是海藻,如海带、紫菜等可以食用和药用D.由于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答案】D【分析】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拟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
1、你能对藻类植物进行分类吗?
据生活环境分为:(淡水藻类)(海洋藻类)
据细胞组成分为:(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
2、衣藻(单细胞淡水藻类)衣藻的形态是(椭圆)形叶绿体呈(杯)状水绵(多细胞淡水藻类)水绵的形态是(丝)状叶绿体呈(带)状(螺旋状)排列
4、衣藻和水绵形态结构的比较
种类形态结构叶绿体形状
衣藻单细胞
椭圆形有鞭毛
杯状
水绵多细胞丝状带状呈螺旋状排列
5、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主要特征
(1)大都生活在___水_中,少数生活在陆地___潮湿___处。
2). 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水__和___无机盐___,都能进行__光合___作用。
3). 没有__根__、___茎_、__叶__的分化。
6、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0% )
7、食盐中添加的碘主要来自(海洋藻类)
8、1. 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
答:海带细胞中藻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超过了叶绿素的含量。
9、2. 将一块新鲜海带(干的应提前浸泡1小时)放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
用酒精灯加热,并把温度计插在烧杯中。
随着温度的升高观察海带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
答:海带将逐渐变绿藻黄素、胡萝卜素高温下破坏而叶绿素只有在低温下才能被破坏
10、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
这是什么原因?
答: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是鱼缸中的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11、1. 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分__藻类___、苔藓__、蕨类_、_种子____植物四大类群。
12、水绵的细胞(长筒)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