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文件名称护理部操作评分标准总页数1页文件编号A13-PFBZ-002-14 发布部门护理部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2019年1月1日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评分标准(100分)项目操作标准要求分值扣分评估10分1.核对医嘱,做好三查八对2.用物评估用物是否齐全,装置是否完好3.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输血史,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及合作程度4.环境评估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符合操作要求2分2分4分2分准备工作8分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整洁,指甲不长,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一次性输血器、手套、胶贴、止血带、治疗巾,输血卡(上写病人姓名、床号、输血种类、剂量、用法、日期、时间),笔,0.9%氯化钠注射液、配血单、血制品,垃圾桶2个、利器盒一个3.环境准备清洁、安静、适合操作2分4分2分实施72 分1.步履轻捷、携用物至床旁、说明目的,做好解释、询问需要2.让病人取舒适体位3.选择血管,备输液贴4.双人核对,操作者与另一名护士按输血单进行三查八对,核对无误后双签名5.检查生理盐水质量,启瓶盖,消毒瓶塞至瓶颈2遍;方法正确,无污染,未跨无菌区6.检查输血器的有效日期及质量,正确取出输血器,将针头插入瓶塞至根部,无污染,挂瓶于架上7.一次排气成功(第一次排气勿去针套及排出液体),关闭调节器,针头放置稳妥8.铺治疗巾,扎止血带,动作轻柔,嘱患者握拳9.消毒皮肤2遍,方法正确,范围直径大于5cm,再次查对液体及患者信息10.去针套再次排气,液体排入弯盘内(针头距弯盘≥10cm),无药液浪费,无污染,正确持针穿刺一次成功11.松止血带,嘱松拳,开调节器,液体滴流通畅,稳妥固定针头12.取出止血带,穿刺处盖上治疗巾,协助病人盖好盖被13.再次查对,准确无误后,戴手套、打开储血袋的封口,轻轻旋转血袋,将血液摇匀,常规消毒开口处,将输血器针头插入塑料管内,缓慢将输血袋挂于输血架上14.开始输入血液宜慢(1分钟不超过20滴);观察15min,如无不良反应,根据年龄、病情调节速度。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菌生理盐水注射液;(少一种扣0.5分)
目的: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4、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查八对制度和操作规程;2、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3、血液取回后勿振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4、输入血液内不
得随意加入药物,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反应,待血液即将输完时,继续滴入少量生理盐水,以使输血器内的余血全部输入体内;
5、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6、输血过程中应主动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如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保留全血以备查明原因7、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三查:查血液的质量、有效期、输血装置;“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为患者输入新鲜的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
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2、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适宜的输注部位。
3、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取得配合。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操作准备操作用物:1)治疗盘内:输血器、0.5%碘伏、75%乙醇、砂轮、剪刀、棉签、弯盘、输液瓶贴;2)输液盘内:0.5%碘伏、棉签、弯盘、止血带、敷粘、一次性治疗巾;3)输血盘:血液制品、配血输血记录单、血型牌;4)遵医嘱准备冲管用药液;5)其他:一次性手套、病历、治疗卡、输液架、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清洁抹布。
31)双人核对医嘱,双人行“三查十对”核对血液制品。
2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5 3)洗手,遵医嘱准备药物,擦去瓶身浮灰或去除输液瓶(袋)外包装,两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查瓶(袋)口、瓶(袋)体、瓶(袋)内液体。
34)填写输液瓶贴,并签名,将输液瓶贴倒贴于输液瓶(袋)上。
4 5)洗手、戴口罩,备胶布。
2 6)开启药液瓶盖的中心部分,常规消毒输液瓶(袋)注药口 2 7)检查输液器后关闭调节器,去除输液管和通气管针头保护帽同时插入输液瓶注药口至针头根部(如为软袋则将输液管插入输液袋注药口至针头根部即可),再次核对。
38)整理治疗台,再次洗手。
2 9)将备齐用物及病历携至患者床旁、再次两人核对。
2 10)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11)挂输液瓶(袋),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检查输液管内有无空气。
4 12)铺一次性治疗巾,选择合适的静脉,扎好止血带,消毒皮肤。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目的:
1. 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 补充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含量,纠正贫血
3. 补充血浆蛋白,改善营养,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4.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5. 补充抗体、增加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6. 排除有害物质
二、注意事项:
1. 输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输血前必须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方
可输入。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
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的剂量、种类)
2. 血液不能剧烈震荡、加温,不得加入其他药品,并避免和其他溶液相混,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3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并及时处理。
4. 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需滴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输血完毕滴入生理盐水,直到将输血器内的血液全部输入体内再拔针。
5. 严格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调节滴速。
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速度宜慢, 一般为10-15滴/分钟。
观察无反应后,根据病情及医嘱调节滴速,一般成
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
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
良者,婴幼儿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血
速度适当加快。
6. 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以备发生输血反应时检查分析原因。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一)目的:
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十对”(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量、血液种类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前必须将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血液从血库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破坏血液成分。
3、血制品再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输入0.9%的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溶血反应。
4、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数调节至要求速度。
5、输血时,血液制品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物。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若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通道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6、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标签及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7、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三)操作速度:限20分钟内完成。
密闭式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密闭式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密闭式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员的操作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档适用于密闭式静脉注射技术的实践考核和评分。
2. 考核评分标准- 2.1 技术准备 (10分)- 2.1.1 操作员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2分)- 2.1.2 操作员是否准备了所需的注射设备?(2分)- 2.1.3 操作员是否熟悉所使用的设备,并且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2分)- 2.1.4 操作员是否在注射前正确清洁和消毒相关区域?(2分)- 2.2 注射操作 (60分)- 2.2.1 操作员是否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并能够准确确定静脉位置?(10分)- 2.2.2 操作员是否正确穿刺皮肤,并且遵循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度?(10分)- 2.2.3 操作员是否能准确注射所需的药物剂量,遵循正确的注射速度?(15分)- 2.2.4 操作员是否注意观察注射过程中的反应和异常情况,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15分)- 2.2.5 操作员是否在注射完成后正确拔除针头,并正确处理废弃物?(10分)- 2.3 安全与卫生措施 (10分)- 2.3.1 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与卫生措施?(5分)- 2.3.2 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安全事故发生?(5分)- 2.4 操作技术 (20分)- 2.4.1 操作员是否具备良好的注射技术并能够熟练操作?(10分)- 2.4.2 操作员是否具备合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3.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密闭式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包括技术准备、注射操作、安全与卫生措施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的评分要点。
通过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可以确保操作员的操作达到相应的标准,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字数:224字)。
操作项目标准分扣分6535类 别:护理操作编 号:HLCZ-0-26制订日期:2013年1月修订日期:2014年1月 版次:2试行日期:2014年1月执行日期:2014年7月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操作内容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
52、向患者家属解释输血目的,取得配合。
1、仪表:符合要求1、基础盘内:活力碘、酒精、砂轮、剪刀、棉签、弯盘、血型卡2、输血盘内:活力碘、棉签、手套、输血卡、血制品、输血器、弯盘3、其他: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检查单、血交叉配血报告单、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4、遵医嘱准备冲管用药液3、操作步骤:一、操作目的二、评估患者10武汉市中心医院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1)双人核对医嘱,(*床,***,**岁,住院号******,静脉输入RH(+)红细胞***ml,核对无误”)。
备齐用物。
2)口述:病人血样已采集,护理人员送检验科行交叉配血,护理人员与检验科人员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床号、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血量、有无凝集反应;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血袋号、血液质量,由护理人员拿至科室。
2)两人核对:医嘱、输血同意书、输血卡、血型卡、血型检查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储血袋标签、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
(十核对: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种类、血液量、血液有效期、交叉实验结果)具体方法:①医嘱与输血卡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血型检查单、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血量。
抄瓶签。
②医嘱与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血液种类、血量、配血结果。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与细则:准备质量(15分):1.必须穿戴整齐的衣帽,规范洗手,并佩戴口罩。
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准备物品包括清洁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棉签、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吉尔碘、手消毒液、输液胶贴、止血带、输液卡、输液巡视卡、不干胶瓶签、弯盘、手表、笔、垫巾、利器盒。
备药和液体按医嘱备齐,缺少一项扣0.5分。
3.核对医嘱和输液卡,检查输液用药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液体有无沉淀、浑浊、变质、有无絮状物,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等。
少一项扣1分。
4.填写输液瓶签并倒贴于输液瓶上,打开瓶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待干后加药,插入输液器。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将准备好的物品按使用顺序至于治疗车上。
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质量(70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少一项扣1分。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少一项扣2分。
3.选择血管,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放垫巾和止血带。
4.洗手或手消毒,准备输液贴。
一项未作扣1分。
5.再次核对输液卡,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
未核对不得分。
6.一次性排净输液管内空气,调节器阻断液体。
一次排气不成功扣4分,管内有少量气泡酌情扣分。
7.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干。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8.扎止血带,使尾端向上,再次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9.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未作扣2分。
10.再次检查输液管下端有无气泡,确定无气泡后排出少许液体(排液入弯盘);取下护针帽。
未作不得分。
11.再次查对,左手绷紧皮肤,按静脉注射法进行穿刺,见血后再进针少许。
穿刺时退一针扣2分,重新穿刺扣5分,穿刺失败扣10分。
12.嘱患者松拳,松止血带和调节器。
少一项扣1分。
13.点滴通畅后,输液贴固定针头。
少做一项扣2分。
14.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填写输液卡各项内容,并再次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