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操作标准分值扣分细则得分评估7 分1.洗手,双人核对医嘱2.评估患者:患者病情、治疗情况、体温、血型、输血史、过敏史、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及合作程度3分4分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医嘱扣2分,未双人核对扣1分少评估一项扣0.5分操作前准备10分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患者了解输血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排空大小便;舒适卧位,情绪稳定3.用物准备:生理盐水、血制品、一次性输血器、棉签、弯盘、表、碘伏、输血单、输液卡2分3分5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少一项扣1分少一项扣1分操作步骤74分1.双人查对输血申请单,核对血袋包装、血液性质、配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名2.洗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治疗护理项目单和腕带,向患者解释输血过程及目的。
3.核对并检查生理盐水,开启瓶盖,消毒瓶塞,检查并打开输血器,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一次排气成功(液体不能排出头皮针以外),对光检查,关闭调节器。
4.药液输完,关闭输液器,水止。
输血器再次排气后,检查输血管有无气泡,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药物),连接输血器。
5.打开输血器,液体滴入通畅;据病情、年龄调节滴速。
.取下输液器及液体瓶6.再次检查输液部位有无红肿,再次查对患者信息并签字,询问患者感受,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7.待患者滴入生理盐水30-50ml后,再次观察患者反应及穿刺部位有无异常.8.双人再次核对输血单,确认无误后,以手腕旋转动作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防止红细胞破坏。
9.打开储血袋封口,消毒,插入输血器至针头根部,缓慢将储血袋挂于输液架上10.调节滴速,开始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调节至要求速度11.再次核对并签字,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12.将呼叫器放于患者可触及位置,交待注意事项及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13.血制品已输完,向患者解释血液已输完,输注生理盐水。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
2、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静脉。
需长期输液者,注意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3、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合理安排,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4、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空气,药液滴尽前要按需及时更换溶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年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对年老、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6、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等,针头和输液器衔接是否紧密,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输液滴速是否适宜以及输液瓶内溶
液量等,及时处理输液故障。
7、需连续输液的患者,应每24h更换输液器。
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常用于腹泻、剧烈呕吐等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于大手术后,慢性
消耗性疾病、昏迷、口腔疾病等不能经口进食及胃肠道吸收障
碍的患者。
3、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
血、休克等患者。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常用于中毒、各种感染、脑及组织水肿,
以及各种需经静脉输入药物治疗的患者。
时间:8分钟(操作结束后提问注意事项不在时间内)。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菌生理盐水注射液;(少一种扣0.5分)
目的: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4、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查八对制度和操作规程;2、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3、血液取回后勿振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4、输入血液内不
得随意加入药物,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反应,待血液即将输完时,继续滴入少量生理盐水,以使输血器内的余血全部输入体内;
5、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6、输血过程中应主动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如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保留全血以备查明原因7、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三查:查血液的质量、有效期、输血装置;“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护理操作流程操作准备i i・按规定着装,核对医嘱、洗手、戴门罩。
尹2.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检査药液, ! 一次性物品质量、有效期。
I3•环境:清洁、舒适、注意保暖。
查对解释评估1 •查对患者、医嘱执行单、输液标签。
2. 告知药物名称、输液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 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等。
核对检查药物挂液排气选择穿刺部位消毒,待干核对药物f检查药物质量1. 询问是否开始一固定输液架2. 消毒瓶I I-将液体挂于输液架上一检查输液器质量一插入输液器一排气,检查有无气泡一正确放遂头皮针备胶布置F治疗盘边一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垫治疗巾、止血带一选择穿刺部位。
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一消毒皮肤,消每面积不小于ScmXScm-再次消毒皮肤,面积略小于第一次一局部待干取卜•针头保护帽f再次排气〜査对f嘱握拳 f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针翼,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卜,见回血后,将针头与皮肤平行再进入少许固定针柄一松止血带〜嘱松拳〜打开调节器〜胶布固定撤去治疗巾、止血带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液的性质调节输液滴速〜查对,告知注意事项。
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字,挂执行单。
您好!我足您的责任护士 XX,需要核对一下信息,请您告诉我您的名字好吗?好的.我再核对一下您的手腕带.根据柄情需要,遵医喉要为您静脉输注xx药物,它的作用^xxe您想在哪侧肢体输液?让我看看您的周部皮趺和血管情况。
您这里冇什么异常感觉吗?那我们选择这条血管穿刺吧!您还需要大小便吗?X床XX (使用尊称),现在可以开始了吗?x床灯对吗?请您握挙。
进针时有点疼,我的动作尽虽轻柔,请您忍耐一下!滴速己经调好了,请您和家人不嬰随总调节:您的手可以平疔移动,但不要上下弯动,以免针头脱出血管外。
我已将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如果您有胸闷,穿刺部位肿胀、疼痛等不适时请及时按铃,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一)目的:
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十对”(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量、血液种类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前必须将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血液从血库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破坏血液成分。
3、血制品再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输入0.9%的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溶血反应。
4、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数调节至要求速度。
5、输血时,血液制品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物。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若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通道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6、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标签及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7、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三)操作速度:限20分钟内完成。
密闭式输液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1.目的:1)补充水剂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2.注意事项:1)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要注意保护和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2)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血栓3)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速度,通常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强调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滴速4)注意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应,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应及时处理5)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输液顺序,注意配伍禁忌6)输入刺激性或特殊药物时,应先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液体滴入通畅、病人物不适主诉后,再输入药物7)连续输液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一次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1.目的:1)为病人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2)为病人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3)为病人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4)为病人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2,注意事项:1)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2)血液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3)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反应4)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15-20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调节至要求速度(40-60滴/分)5)如为库血,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滴入6)输血袋用后需冰箱4摄氏度保存24小时7)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品,并避免与其它溶液混淆,以防血液变质8)加强巡视,严格观察病人,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并及时处理。
操作项目标准分扣分6535类 别:护理操作编 号:HLCZ-0-26制订日期:2013年1月修订日期:2014年1月 版次:2试行日期:2014年1月执行日期:2014年7月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操作内容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
52、向患者家属解释输血目的,取得配合。
1、仪表:符合要求1、基础盘内:活力碘、酒精、砂轮、剪刀、棉签、弯盘、血型卡2、输血盘内:活力碘、棉签、手套、输血卡、血制品、输血器、弯盘3、其他: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检查单、血交叉配血报告单、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4、遵医嘱准备冲管用药液3、操作步骤:一、操作目的二、评估患者10武汉市中心医院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1)双人核对医嘱,(*床,***,**岁,住院号******,静脉输入RH(+)红细胞***ml,核对无误”)。
备齐用物。
2)口述:病人血样已采集,护理人员送检验科行交叉配血,护理人员与检验科人员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床号、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血量、有无凝集反应;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血袋号、血液质量,由护理人员拿至科室。
2)两人核对:医嘱、输血同意书、输血卡、血型卡、血型检查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储血袋标签、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
(十核对: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种类、血液量、血液有效期、交叉实验结果)具体方法:①医嘱与输血卡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血型检查单、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血量。
抄瓶签。
②医嘱与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血液种类、血量、配血结果。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一)工作目标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 .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 .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 .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
(二)工作规范要点1.输血必须使用输血器。
(修订)2 .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
3 .血液取回后勿振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4 .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反应。
5 .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6 .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 .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 .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妥善处理。
里脉输血法操作流程图1. 核对医嘱2. 评估:生命体征、输血史、输血目的、合作能力、心理状态和血管状况3. 做好解释以取得配合,嘱患者排尿4. 洗手、戴口罩1. 治疗盘、2%碘酊、70%乙醇、消毒棉签、输血器、留置针、输液贴、输液记录单、橡皮胶、砂轮、止血带、输液架、0.≡ac 1.药液2. 取血液:(1)配血合格后必须由医护人员带好病历、取血单到血库取血。
(2)取血者必须与发血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保存血的外观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后方可取回。
(3)领取出的血液不可退还血库。
(4)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领取: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有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⑧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1. 备齐用物(带病历)到检查床边2. 双人核对:(三查九对)(1)九对:患者腕带上姓名、床号、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RH).血的种类及剂量、交叉配血试验、血袋号。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目的:
1.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补充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含量,纠正贫血
3.补充血浆蛋白,改善营养,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4.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5.补充抗体、增加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6.排除有害物质
二、注意事项:
1.输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输血前必须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的剂量、种类)
2.血液不能剧烈震荡、加温,不得加入其他药品,并避免和其他溶液相混,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3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并及时处理。
4.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需滴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输血完毕滴入生理盐水,直到将输血器内的血液全部输入体内再拔针。
5.严格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调节滴速。
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速度宜慢,一般为10-15滴/分钟。
观察无反应后,根据病情及医嘱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
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
良者,婴幼儿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血速度适当加快。
6.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以备发生输血反应时检查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