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一水的组成【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1.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2.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课题分析】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实验准备】:小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电解用水、水电解器、直流电源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参考课件3.1/3.1a)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
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
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讲授新课:一、水的组成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1.现象:(负氢——父亲)(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教学难点】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实验准备】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电脑显示图片资料)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生:水【点评】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
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①水的作用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增强水的导电性D.2↑+ O 2↑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O 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3、水的污染:(1)水资源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第三章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3、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模型。
重点难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教学【展示】一杯水【问题】你认识水吗?请大家谈谈对水的认识。
【过渡】水可不可以继续分解呢?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演示】实验3-1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组织小组交流,观察并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讨论问题】水可不可以分解,为什么?大家观察的真细致!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不过,正如大家所想的,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展示史实】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板书】水→氢气+氧气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知识链接】氢气的性质。
组织交流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介绍史实】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提问】那么,水的组成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
你能说说区别吗?【讲授新知】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呢?比比看,哪个小组在一分钟内找的又多又准!教师组织学生组间交流。
教师指出学生书写的一些物质: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好,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物质归为一类,叫做氧化物。
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物质。
通电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考点梳理]考点1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2H 2O ====2H 2↑+ O 2↑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考点2 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一种元素):如:H 2、O 2、Fe 、S 等纯净物(一种物质)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如:H 2O 、KMnO 4、CO 2等混合物(多种物质)考点3 分子⒈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⒉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运动。
用⑵⑶两条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⒊分子的内部结构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4 原子⒈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⒉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⒊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⒋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考点5 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⑴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⑵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初中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正氧负氢(在水中:氢是正一价带正电,氧是负二价带负电)】理论上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在实际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主要原因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②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有少部分被消耗了。
④该变化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三、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2)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NaOH和CaO)等干燥剂。
四、物质的分类第二节 分子和原子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混合物纯净物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水的电解实验【实验3-1】如图3-1所示,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对两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试管1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但蓝色(如气体量少,可以发生爆鸣声,这是氢气。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爆炸。
若点燃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上述实验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氧气和氢气:通电水氢气 + 氧气H2O H2 O2【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素组成的。
讨论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元素的种类有无变化?二、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氧气(O2)、氢气(H2)、铁(Fe)氮气(N2)、硫(S)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如:水(H2O)、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KMnO4)、双氧水(H2O2)。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水(H2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锰(MnO2)、双氧水(H2O2)、四氧化三铁(Fe3O4)。
练一练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化合物的是()A、氧化铜,氮气B、铁,高锰酸钾C、氢气,空气D、糖水,过氧化氢溶液2、下面个物质哪些是氧化物()A、氧气(O2)、水(H2O)B、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KMnO4)、C、双氧水(H2O2)、四氧化三铁(Fe3O4)D、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的性质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 个水分子。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都有______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______呈______火焰;用_______________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实验结论:⑴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______。
⑶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不变。
2.物质的简单分类______(一种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一种_______)物质______(多种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多种_______)3.氧化物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且含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等。
注意: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下同)是单质;含氧元素的化合物_______是氧化物。
课题2分子和原子1.概念: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______和______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______,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______,遇冷______,气态物质分子间隔_____。
⑶分子在____________。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
3.概念: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______可分成__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
5.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______单质,如:铁、铜、金等;________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2、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3、4℃时,水的密度最大(1g/cm 3)。
——水分子间间隔最小。
4、冰的密度比水小。
→水不能做温度计的填充计。
二、测定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1、药品: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
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现象:(父亲正痒,养一亲儿)(1)正负两极都有气体产生;(2)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3、气体检验正极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中—复燃—氧气。
负极气体—点燃—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氢气。
4、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3)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5、原理:2H 2O 2H 2↑+O 2↑ (分解反应) 产生大量的白烟;(2)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最后上升至集气瓶体积的正负两极都有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2H 例题1、电解水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 例题2、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填写下列有关内容。
(1)电极A 是 极;(2)乙试管内得到的是 气;(3)甲、乙两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质量比为 ;(4)该实验在水中加少量H 2SO4或NaOH 的目的是 ;(5)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此反应属于 反应;(6)检验乙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7)由以上事实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8)该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 和 。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 三、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氢气(H 2)、氧气(O 2)、氮气(N 2)等。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1、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化学方程式(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洗衣服不净、变硬,锅炉浪费燃料、损坏过热爆炸。
④硬水可软化。
蒸馏,煮沸。
3、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2)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1)物质组成。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2)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B)①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数量,防止形成酸雨②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汗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⑤任意排放工业废水A、全部B、①④C、③④⑤D、②③④2、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C)A、过滤B、静置C、煮沸D、混合3、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D)A、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量筒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C)A、空气、铁粉B、水银、氧化汞C、二氧化硫、氧气D、冰、干冰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可以结合成分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6、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A、ClB、2ClC、Cl2D、4Cl7、一个装有开水的热水瓶有时瓶塞会被顶开的原因是(D)A、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增多C、水分子变大了D、水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体积膨胀8、右边方框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示意图是(D)9、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里面也只有一种元素)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10、点燃下列各组混合物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C)(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A、氢气和氧气B、天然气和空气C、氮气和氧气D、面粉粉尘和空气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金由金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第3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含两个部分——水的电解实验及分析、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第一部分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简史引入,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现象的分析,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第二部分结合电解实验结论,引导对物质组成进行分析,从而确立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
(二)学生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结合实验及现象分析、尝试抽象思维,确立新概念,并理解新概念一个开端。
因此在方法、意识方面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从物质组成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教案:(如表1,2)三、学案[名师导学]1、水是生命之源,它属于()①单质②混合物③纯净物④氧化物⑤化合物a、④⑤ b 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2、关于水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含有氧气和氢气。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空气c、氢氧化铜d、高锰酸钾4、水的电解实验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 c 、分解反应 d、物理变化5、在水的电解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没有变化。
[梯度训练]1单质由种元素组成,不会发生分解反应;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有些化合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如(写发生反应的表达式)。
2、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啤酒b、食醋c、加碘食盐d、蒸馏水3、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水中含有氧气等物质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气体体积为5毫升,那么负极气体的体积为()a、2.5毫升b、5毫升c、10毫升d、15毫升5、在电解水实验前后,没有变化的是()a、元素种类b、氧气c、氢气d、水的质量6、观察图1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h2b.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d.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能力提高]1、水是一种①纯净物②混合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氧化物()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⑤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c.加工门窗的铝合金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a、铁粉,硫粉b、水银,氧化汞c、二氧化硫,氧气d、水蒸气,冰4、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的方法是()a、观察状态的颜色b、嗅气味c、用有火星的木条分别伸进气体中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气体中5、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往物质不可能是()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纯净物6、检验h2纯度时,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时,没有听到声音,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a.氢气已经纯净b.点燃时试管口离火焰太远c.移动试管过程中漏气d.气体在试管中储存时间过长7、氢气在玻璃管口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a、淡蓝色b、黄色c、红色d、白色[科学探究].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下面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