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七
- 格式:ppt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18
1.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运用“不但……而且……”“有……有……有……有……”造句。
3.积累爱国名言和带有“国”字的成语。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5.练习讲故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一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1.读一读《辨字歌》。
在这首儿歌中,你读懂了什么?2.介绍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儿歌里有几个形声字呢?(宵、霄。
)4.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呢?二学习用指定的词语造句1.读原句,读出加点的词语。
2.尝试用加点的词语口头造句。
例:刘小光同学不但学习努力,而且关心班集体。
我们学校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宽敞的教室,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有绿茵茵的足球场……三积累爱国名言和带有“国”字的成语1.读一读课本中的爱国名言。
2.说出读了这些名言后的感受。
3.把自己积累的爱国名言和大家分享。
4.读一读课本中出现的带有“国”字的成语。
5.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6.你能够再说出几个带有“国”字的成语吗?四学习短文,回答问题1.独立阅读短文《小英雄于连》。
2.回答问题:人们为什么给小于连造了一座铜像呢?(小于连在整个城市危难的时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解救了大家,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佩才为他塑了这尊铜像。
)五召开故事会,锻炼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1.介绍召开故事会的意义。
2.公布设立的奖项——故事大王、勇敢之星、会倾听的小机灵。
3.学生举行活动。
4.公布评比结果。
指导学生完成想象作文《我的梦想》。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能把自己的梦想讲给同学们听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今天,我们要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梦想。
(板书:梦想)二指导方法1.写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大胆想象。
未来,就是在现在以后的时间里,将来的光景。
对于同学们来说,未来是每一个人在心中为自己勾画出的一幅绚丽的图画,是对有可能成为现实的美好前景的殷切期待。
想象未来,就是在心中描绘出自己的未来之梦。
既然是梦想,就不是一定会成为现实的东西。
所以,在想象中,可以大胆地让自己的思维在广阔无垠的空间里无拘无束地自由翱翔。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9 姥姥的剪纸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的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
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忙农活和做家务,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但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
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朗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我”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以及“我”对姥姥的爱。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姥、屯、舍”等14个生字,会写“姥、托、屯”等14个生字。
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是剪,手就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深思念。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熟能生巧,总是剪,手就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深思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例如:小屯()、挑剔()、甚()至、喜鹊()、左邻右舍()。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10 万年牢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批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在课堂结尾处设计有依据、有中心的环节。
从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结合生活实践用于生活,既回顾父亲做人做事的认真实在,又贯穿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联系于其间,最后给学生一个平台展示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情感,从课文中受到的崇高的人格美的熏陶、感染,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S)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七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文:语文百花园七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遵循学习汉语文的认知规律,在分项练习巩固的基础上,突出语文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让学生联系旧知探求新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丰盈语文心智,促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乐中学,趣中学。
教学目标:1.读“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学习照样子补充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读背“爱国名言”和采集带有“国”字的成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阅读短文《小英雄于连》,理解于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4.通过故事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突出“语海畅游” 和“阅读平台”两个板块,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表达水平。
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培养能力,习得方法;学习想象作文的方法,丰富想象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
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展示课件第二屏。
二、分项训练(一)语海畅游1.学习汉字真有趣。
(1)出示同音形近字“宵”与“霄”,说说两个字的异同。
(音相同,形相近,意不同。
)(2)组词,在词语中发现两个字在使用上的不同,交流区别两个字的有效方法。
(3)读《辨字歌》,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4)引导积累:课下我们可以多积累些这样的字。
召开一次同音字大聚会。
2.学习补充句子。
(1)教师引入:在我们的汉语中,不光汉字有这么多的趣味,就连句子也很有意思。
小学S版第七册语文百花园古诗集锦学校:文屏完小班级:四年级姓名:___学号:___语文百花园一田园乐(唐·王维)桃江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5、古诗三首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语文百花园二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东虹日出西虹雨。
语文百花园三生活和学习的名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苦一分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语文百花园四“风”字打头的成语风平浪静风调雨顺风吹草动风雨同舟风起云涌风吹雨打风卷残云风雨交加乐游原(节选)(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语文百花园五词语真有趣光亮——亮光著名——名著欢喜——喜欢拍球——球拍歌唱——唱歌水井——井水九月九日忆兄弟山东(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语文百花园六成语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孜孜以求全力以赴谚语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语文百花园七理想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法国·拿破仑)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
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
(吴玉章)语文百花园八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附表:语文S版百花园古诗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长歌行.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下)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下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上)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三(下)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上)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乐游原(节选)【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四(下)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百花园七(表格式)_语文S版语文百花园七主备人导者[来源:ZXXK]课型练习课使用时刻课标要求1、引导发觉,抓住要点,练习积存。
2、读、说、写结合,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3、感受发觉的欢乐,培养学生的观看适应与探究精神。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偏旁归类识字,体会汉字偏旁的表意功能。
2、填写量词,训练数量词与名词间的合理搭配。
能力目标1、读背古诗《墨梅》,明白得诗意,体会诗情。
2、笔下生辉,引导倾听、观看、想象、描述声音。
情感目标1、阅读短文《路边的橡树》,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灵。
2、能说会道《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
导学重难点重点:1、读背古诗《墨梅》,明白得诗意,体会诗情。
2、笔下生辉,引导倾听、观看、想象、描述声音。
难点:1、阅读短文《路边的橡树》,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灵。
2、能说会道《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
导法练习指导法学法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法导学预备生字卡、课前预习、练习单教案来源自撰第1课时: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百花园七,看看那个单元我们会学习那些内容。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语海畅游(二)积少成多(三)阅读平台带着爱好学习本单元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提出疑问1、出示“广、病”字的演变过程。
2、读图下的字投影:村庄仓库座位商店疼痛治疗疯狂学生自由观看,说说自己的发觉。
个人读,齐读由“广”组成的字多和房屋有关,由“疒”组成的字多半与疾病有关。
体会汉字偏旁的表意功能。
教学生自主发觉,培养学生的观看适应和探究精神。
3、说说这些字的意思4、读一读书中的句子5、说说通过明白得字义,朗读句子,你明白了什么。
6、再请学生举些带有这两个偏旁的汉字并组词。
7、默读古诗《墨梅》,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8、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确。
9、朗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读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