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浆ACTH、CORT浓度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24.46 KB
- 文档页数:4
黄蜀葵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黎晶晶;徐柏颐【摘要】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民间应用历史悠久.现代药理学证实,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的活性物质.对黄蜀葵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黄蜀葵花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The flower of Abelmoschus manihot(L.) Medic.has a long history of medicinal application in folk.Modern pharmacology confirmed that flavonoids were the main active part.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flavonoids in flower of Abelmoschus manihot(L.) Medic.were reviewed, it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lavonoids in flower of Abelmoschus manihot(L.) Medic..【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7【总页数】5页(P120-124)【关键词】黄蜀葵花;黄酮类化合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者】黎晶晶;徐柏颐【作者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宁波 315000;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1],民间应用历史悠久。
北宋《嘉佑本草》初载,黄蜀葵花治小便淋及催生,有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黄芪是一种常用于中医药中的中药材,有着多种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进行综述。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高达30%左右。
脑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疗效,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抗炎作用:黄芪多糖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过度发生,减轻大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大脑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增加,黄芪多糖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
2. 抗氧化作用:黄芪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轻脑损伤。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大脑组织氧化损伤较重,黄芪多糖通过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氧化损伤,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
3.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多糖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
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多种途径实现。
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研究,以期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药物选择。
黄蜀葵总黄酮抗脑卒中后抑郁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黄蜀葵总黄酮抗脑卒中后抑郁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堵塞或出血导致的复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同时,大多数脑卒中患者都会患上抑郁症,导致治疗和康复的困难。
因此,开发能够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黄蜀葵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具有镇静、抗抑郁等作用,早在唐朝时期就有应用。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明,黄蜀葵总黄酮可以对抑郁症状起到改善作用,并且有助于中枢神经递质的平衡。
但是,目前研究还比较局限,需要进一步明确黄蜀葵总黄酮的抗脑卒中后抑郁作用及其部分机制,以发展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黄蜀葵总黄酮在抗脑卒中后抑郁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确定黄蜀葵总黄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影响;2. 评估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3. 探究黄蜀葵总黄酮通过哪些信号途径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脑卒中动物模型和细胞实验的方式,探讨黄蜀葵总黄酮的抗脑卒中后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2. 研究方法(1)建立脑卒中动物模型选用大鼠作为动物模型,采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法建立大鼠脑卒中模型,然后通过行为学测试评估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2)体外细胞实验选用神经细胞系列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探讨黄蜀葵总黄酮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
(3)数据分析采用SPSS和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预计探讨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及其机制,可能会得出以下结论:1. 黄蜀葵总黄酮能够显著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症状;2. 黄蜀葵总黄酮能够减少脑卒中后神经炎症反应的程度;3. 黄蜀葵总黄酮影响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可能与信号途径的激活和调节相关。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建立脑卒中模型以及行为学测试来评估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卒中组以及黄芪多糖治疗组。
正常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脑卒中组通过给大鼠植入血栓以建立脑卒中模型,黄芪多糖治疗组在脑卒中模型建立后给予黄芪多糖处理。
通过行为学测试,我们评估了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包括开放场测试、强迫游泳测试以及尾悬试验。
在开放场测试中,黄芪多糖治疗组的大鼠展示出更多的探索性活动,表现出更低的焦虑水平。
在强迫游泳测试中,黄芪多糖治疗组的大鼠表现出更长的游泳时间,显示出更低的抑郁水平。
在尾悬试验中,黄芪多糖治疗组的大鼠展示出较高的逃脱行为,表现出更低的抑郁水平。
我们还通过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的相关指标来评估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包括5-HT、DA以及NE等神经递质的含量。
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治疗组的大鼠在神经递质含量上有所改善,表明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具有治疗作用。
该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以通过改善行为学表现和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
这为黄芪多糖作为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仅在动物模型上进行了实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探索黄芪多糖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黄芪总黄酮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干预作用陈攻;江增宏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8)7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
干预作用与机制。
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构建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分别给予TFA 25,50,100 mg/kg连续治疗2周。
观察TFA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损伤、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脑组织ROCK2表达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结果:50,100 mg/kg TFA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学习记
忆损伤。
此外,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中ROCK2表达和Tau Ser262位点磷酸化明显增高,但50,100 mg/kg TFA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OCK2表达和Tau
Ser262位点磷酸化明显降低。
结论:TFA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OCK2表达和下调Tau磷酸化有关。
【总页数】6页(P18-23)
【作者】陈攻;江增宏
【作者单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山楂叶总黄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胆碱能活性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2.山楂叶总黄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3.黄芩茎叶总黄酮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4.三羟异黄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氧化损伤的影响
5.蒙古黄芪总皂苷对铅染毒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蜀葵总黄酮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高杉;董六一;岑德意;江勤;方明;陈志武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2(008)006
【摘要】目的:研究黄蜀葵总黄酮(TFA)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结果:TFA可明显降低脑梗塞重量,25、
100mg*kg-1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脑组织中LDH和NO含量,各剂量组对自由基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均无明显影响.结论:TFA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总页数】2页(P19,35)
【作者】高杉;董六一;岑德意;江勤;方明;陈志武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黄蜀葵总黄酮对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郭岩;陈志武
2.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文继月;陈志
武
3.黄蜀葵花总黄酮对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文继月;陈志武
4.黄蜀葵总黄酮对大鼠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高杉;范丽;董六一;岑德意;江勤;方明;陈志武
5.黄蜀葵花总黄酮对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J], 潘武;蒋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实验使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脑卒中模型组、黄芪多糖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脑卒中模型组和黄芪多糖处理组的大鼠都进行右大脑中动脉栓塞,模拟脑卒中的发生。
治疗组在脑卒中模型成功后,进行黄芪多糖的腹腔注射,每日一次,持续2周。
对照组则
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期间,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开放场测试、尾悬试验和强迫游
泳试验,以评估大鼠的抑郁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模型组的大鼠在行为学测试中表现出明显的抑
郁行为,展现出活动减少、兴趣缺乏和自残等行为。
黄芪多糖处理组的大鼠在上述行为学
测试中表现出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的行为,展现出更多的探索行为和积极主动的活动。
黄
芪多糖处理组的大鼠在强迫游泳试验中所消耗的时间更短,表明其抑郁程度较轻。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黄芪多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来影响大鼠的抑郁状况。
黄芪多糖具
有抗氧化活性,能够减少脑卒中后产生的氧化应激,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黄芪多糖还能
够调节大鼠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应答,缓解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黄芪多
糖还能够调节大鼠的神经递质水平,增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大鼠的
情绪状态。
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改善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且可能通过抗氧化、免疫调节和神
经递质调节等多种机制来发挥其作用。
这为进一步研究黄芪多糖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提
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于探索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机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蜀葵总黄酮对MCAO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高杉;范丽;董六一;赵维中;陈志武【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03(019)006【摘要】目的观察黄蜀葵总黄酮(TFA)对MCAO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透射电镜观察TFA对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TUNEL法对TFA脑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半定量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TFA 50、100 mg*kg-1能改善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观察发现TFA 25、50、100 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凋亡细胞的数目.结论 TFA能通过抗脑细胞凋亡发挥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总页数】4页(P704-707)【作者】高杉;范丽;董六一;赵维中;陈志武【作者单位】<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284.1;R322.81;R329.25;R743.310.2;R743.310.5【相关文献】1.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J], 冯媛;刘敏;张苗;何劲松2.银杏总黄酮对大鼠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J], 董六一;陈志武;范明;方明;江勤;潘见3.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大鼠湿热型慢性肾炎的作用及其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J], 胡翠云;戴敏;陈君君;宣自华4.银杏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J], 董六一;陈志武;范丽;方明5.针刺对实验性脑梗塞(MCAo)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及c-fos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J], 王舒;石学敏;张春红;鲁斌;郑灏泳;李谈;张岭;刘庆忠;温庭益;董承超;杨增瑞;王旭慧;冯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黄芪多糖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天然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的影响。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探究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研究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中,超过30%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脑卒中后抑郁不仅会给患者本身带来很大的困扰,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该问题的有效治疗方法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黄芪多糖的药理学作用黄芪多糖是从黄芪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黄芪多糖还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的作用,对于脑卒中后的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黄芪多糖可能会对脑卒中后抑郁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研究为了验证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对大鼠的实验。
实验组将大鼠模拟脑卒中后,分别给予黄芪多糖治疗,对照组则不进行治疗。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一定的治疗时间后,实验组的大鼠出现了更加积极的行为表现,活动性增加,不再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
而对照组的大鼠仍旧表现出抑郁行为。
实验组大鼠的脑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神经元损伤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
这些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可能是通过影响脑组织的炎症水平和神经元的修复来实现的。
四、影响机制的探讨针对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黄芪多糖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少脑组织的炎症水平,减轻脑卒中后的神经损伤。
黄蜀葵花总黄酮联合格列吡嗪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李萌;宋春泉;王帅;薛云;马玉奎【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年(卷),期】2018(015)001【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otal flavone of Abelmoschl manihot (TFA) combined with glipizide on GK model rat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Methods The GK model rats were induced by high-calorie and high-protein diet.The level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bloodfat,indothelin,urinary microalbumin,blood rheology,renal function,indexes and pathology of renal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auxiliary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FA on model rat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Results Compared with glipizide group,the level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blood fat,indothelin,urinary microalbumin,BUN,CR,blood viscosity and indexes of renal was decreased,at the same tim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kidney were alleviated significantly in glipizide plus TFA (50、100 mg ·kg-1,i.g) groups.Conclusion TFA has a remarkable auxiliary therapeutic effect on GK model rat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目的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TFA)联合格列吡嗪对GK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有无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GK大鼠饲喂高脂高蛋白饲料制备DN模型,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内皮素水平;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指标;肾脏系数以及肾脏病理组织学为考察指标,全面评价应用格列吡嗪的同时给予TFA对DN模型大鼠的辅助治疗作用.结果与格列吡嗪组比较,应用格列吡嗪同时给予TFA(50、100 mg· kg-1,ig)可明显降低DN模型大鼠血浆中血脂、内皮素、BUN、CR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血黏度,可减小肾脏系数,减轻肾脏病理组织学病变.结论应用降糖药同时给予TFA对DN模型大鼠的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总页数】4页(P12-15)【作者】李萌;宋春泉;王帅;薛云;马玉奎【作者单位】青岛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山东青岛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山东青岛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山东青岛266042;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相关文献】1.榛花总黄酮对缺血性肾病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J], 吴胜斌;蒲红;曹振东;张薇;戚清权2.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J], 段贤春;汪永忠;方朝晖;吴健;高家荣;罗欢;夏伦祝3.黄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J], 田涛;邓丽;王红宇4.地黄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PPAR-γ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康伟;王肃5.补气益精汤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影响 [J], 王卫娜;薛士鹏;周小琳;刘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黄芪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芪多糖还具有抗抑郁作用。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出现的情感障碍,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力下降、睡眠障碍等,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以大鼠脑卒中后抑郁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芪多糖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
2. 建立脑卒中模型: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通过左中动脉口引导线栓塞大鼠脑动脉,引发大鼠脑卒中。
3. 组分与处理: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
黄芪多糖剂量分别为0.5g/kg、1.0g/kg和2.0g/kg,通过灌胃给药,给予大鼠10天。
4. 实验指标:使用开放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抑郁状况。
开放场实验记录大鼠的探索活动,强迫游泳实验测定大鼠的运动时间和不动时间。
结果:1. 开放场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探索行为减少,停留时间较长;黄芪多糖处理组的大鼠探索行为增加,停留时间减少,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效果更为显著。
2. 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游泳时间较短,不动时间较长;黄芪多糖处理组的大鼠游泳时间增加,不动时间减少,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效果更为显著。
讨论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以减轻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症状。
黄芪多糖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减少大鼠脑卒中后的损伤,进而改善抑郁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结果提供了黄芪多糖作为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新思路,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具有显著的影响,可改善大鼠的情绪和行为症状。
这为黄芪多糖在脑卒中康复期抑郁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方向。
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及作用机
理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脑缺血是导致脑中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较
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因此,寻找有效的脑缺血预防和治疗方法具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黄蜀葵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
中药制剂中。
黄蜀葵提取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总黄酮、芦丁、山奈酚等,现有的研究已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
作用。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
其作用机理,为寻找新的神经保护药物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实验动物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的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组。
2. 实验前一周,对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分别灌胃黄蜀葵花总黄
酮100、200、400mg/kg,每天两次。
3. 在建立脑缺血模型后,对实验组和正常组的大鼠进行各项生化指
标的检测,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GPx)和氧化氮(NO)等。
4. 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形态变化以及细胞死亡情况;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的表达情况。
三、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
1. 预处理后黄蜀葵花总黄酮能够明显减少脑缺血造成的神经损伤,并改善生化指标的异常情况;
2. 黄蜀葵花总黄酮保护作用的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和神经元凋亡等多个途径有关;
3. 结果将为开发新的脑缺血保护药物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而抑郁则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干预至关重要。
一、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使用6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脑卒中组(n=20)、黄芪多糖组(n=20)。
实验动物的处理和护理遵循动物管理规范,所有操作均经得到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模型制备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背景和我们实验室的技术条件,选择了丝裂白酵母菌注射法制备脑卒中模型。
大鼠经颅穿刺、脑组织的损伤、细胞凋亡等操作,制备出脑卒中模型。
1.3 实验干预黄芪多糖组大鼠于模型制备成功后,立即给予黄芪多糖干预,每天一次,连续处理14天;假手术组和脑卒中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1.4 结果观察实验结束后,进行动物行为学测定、免疫组化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实验,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二、结果2.1 黄芪多糖改善大鼠脑卒中后抑郁行为表现,增加活动能力,减少不良行为;2.2 黄芪多糖减轻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脑卒中修复和神经再生;2.3黄芪多糖通过影响大鼠脑卒中后神经递质的表达和代谢,调节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本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以改善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的行为表现,减轻抑郁症状,并且从分子水平上影响大鼠脑卒中后神经递质的表达和代谢,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
这为临床上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长周期的研究,以验证黄芪多糖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确切作用机制。
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血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初探周晓隆;陈志武【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年(卷),期】2016(21)6【摘要】目的: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abelmoschl manihot,TFA)对高血糖大鼠的作用。
方法:在正常大鼠和四氧嘧啶诱导2型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大鼠上,分别灌胃给药TFA 30、60和120 mg/kg,14 d后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糖耐量及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结果:TFA 30、60、120 mg/kg对正常大鼠空腹血糖有降低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FA 60和120mg/kg对四氧嘧啶诱导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血浆MDA含量的升高、糖耐量减低及血浆SOD活性降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0 mg/kg TFA还可显著地抑制大鼠体质量的减轻。
结论:TFA对四氧嘧啶诱导的2型高血糖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过氧化有关。
【总页数】4页(P617-620)【关键词】黄蜀葵花总黄酮;四氧嘧啶;高血糖;治疗;氧自由基【作者】周晓隆;陈志武【作者单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研室;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2【相关文献】1.黄蜀葵花总黄酮联合格列吡嗪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J], 李萌;宋春泉;王帅;薛云;马玉奎2.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李庆林;陈志武;马传庚3.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大鼠湿热型慢性肾炎的作用及其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J], 胡翠云;戴敏;陈君君;宣自华4.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文继月;陈志武5.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J], 刘必全;胡勇;张建华;陈志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蜀葵花的研究进展高雷1,张平1,2,程钢2(1.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230022)摘要: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 bel m oschus m anihot(L.)M e d ic.的干燥花,民间应用历史悠久。
近年来研究表明黄蜀葵花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对黄蜀葵花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黄蜀葵;研究进展Advances in studies on flower of Abelmoschus mani hot(L.)M edic.GAO L ei1,Z HANG P i ng1,2,C H E NG G ang2(1.School of P har m acy,A nhu iM e d ical University,H e f ei230032,China;2.Pharmacy D epart m ent,T he F irst A ff ili ated H osp it al of A nhu iM e d ical University,H e f ei230022,China)Abstrac t:F los A bel m oschus m ani hot has a long h i story of app licati on.R ecen t st udies sho w t hat flavono ids of A bel m oschus m anihot(L.) M e d ic.have a w i de range of phar m acolog i ca l ac tiv ity.T his artic l e is a rev ie w m a i n l y on chem ica l co m pos iti on,ex tracti ng m ethod,assay i ng and phar m aco l og ic acti on o f A bel moschus mani ho t(L.)M edic,and it ra i ses research and deve l op m ent directi on.K ey word s:A bel mo schus m aniho t(L.)M e d ic.;st udy advance黄蜀葵花最早记载于5嘉佑本草6,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5本草纲目6记载: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消疽肿,浸油涂汤火伤等。
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陈志武;文继月【期刊名称】《中国药理通讯》【年(卷),期】2006(023)004【摘要】目的: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Abehnoschl manihot,TF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样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TFA模拟缺血预适应的方法,分别在大鼠和小鼠大呐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模型上,观察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和血清中的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模型上,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较似手术组明显增高,而TFA(160,80,40,20mg.kg-1)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活性、MDA和PGE2含量,同时明显增加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0)含量,TFA(160,80,40,20mg.kg-1)预处理明显减少脑梗死面积;在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模型上,TFA(200,100,50,25mg/kg)预处理也可明垃减少脑梗死面积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以及MDA含量,明显增加血清中NO含量。
结论: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
【总页数】1页(P45)【作者】陈志武;文继月【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1【相关文献】1.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范丽;郭岩;陈志武;马传庚2.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文继月;陈志武3.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 Meta 分析 [J], 曾晓鹏;邹晓峰;陈丽4.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J], 曾晓鹏;邹晓峰;陈丽;5.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J], 李庆林;王成永;彭代银;孟刚;陈志武;马传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 述·黄蜀葵花总黄酮对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潘 武1,2,蒋 萌1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沭阳县人民医院 消化科,江苏 沭阳 224600)摘要:黄蜀葵花总黄酮是中药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实验研究显示其对缺血性疾病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对心脑缺血性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关键词:黄蜀葵花总黄酮;缺血性损伤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3826.2010.03.046 文章编号:1671⁃3826(2010)03⁃0446⁃03 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l manihot L. medic,TFA)是从黄蜀葵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
黄蜀葵花最早记载于《嘉佑本草》,《本草纲目》记载: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消疽肿,浸油涂汤火伤等。
TFA作为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在缺血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药理作用。
现对近年来TFA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实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 药学概况作为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对TFA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比较集中。
近30年来,不同的学者[1-4]应用多种研究方法从黄蜀葵花中提取黄酮类成分并进行分析,目前比较明确的黄酮类单体有槲皮素⁃3⁃洋槐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金丝桃苷、槲皮素、杨梅素、棉皮素⁃3’⁃0⁃β⁃葡萄糖苷及异槲皮苷、木槿苷等。
对TFA及单体化学成分及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对TFA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的报道也日趋增多,程钢等[5]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优选出TFA的提取工艺,提取液总黄酮得率为4.84%,RSD=1.6%,提取较完全,稳定性好。
李琳等[6]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曲延伟等[7]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的总黄酮含量,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快速控制药材质量。
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文继月;陈志武
【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41)6
【摘要】目的探讨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TFA模拟预适应的实验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致脑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TFA(160、80、40、20 mg/kg)预处理明显减少脑梗塞面积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活性、MDA和PGE2含量,同时明显增加血清中NOS活性和NO含量.结论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缺血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总页数】3页(P667-669)
【作者】文继月;陈志武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R743.31;R619.9
【相关文献】
1.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源性保护作用 [J], 徐佳亮;李楠;何志义;李蕾
2.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J], 叶治;郭曲练;王锷;石敏;潘韫丹
3.山楂总黄酮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J], 于源东
4.锦鸡儿总黄酮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张亚洲;何前松;胡斐然;樊梓媛
5.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陈志武;文继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