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 格式:ppt
- 大小:767.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七节植物的生活史复习思考题第七节植物的生活史多数植物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营养生长以后,便进入生殖阶段,这时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形成生殖结构,产生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如属有性生殖,则形成配子体,产生卵和精子,融合后形成合子,然后发育成新的一代植物体。
像这样,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lifehistory)或生活周期(life ycle)。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一般可以从一粒种子开始。
种子在形成以后,经过一个短暂的休眠期,在获得适合的内在和外界环境条件时,便萌发为幼苗,并逐渐长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
经过一个时期的生长发育以后,一部分顶芽或腋芽不再发育为枝条,而是转变为花芽,形成花朵,由雄蕊的花药里生成花粉粒,雌蕊子房的胚珠内形成胚囊。
花粉粒和胚囊又各自分别产生雄性精子和雌性的卵细胞。
经过传粉、受精,1个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为合子,以后发育成种子的胚;另1个精子和2个极核结合,发育为种子中的胚乳。
最后花的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种子中孕育的胚是新生一代的雏体。
因此,一般把“从种子到种子”这一全部历程,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或生活周期。
被子植物生活史的突出特点在于双受精这一过程,是其他植物所没有的。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存在着两个基本阶段:一个是二倍体植物阶段(2n),一般称之为孢子体阶段,这就是具根、茎、叶的营养体植株。
这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发育开始,一直延续到花里的雌雄蕊分别形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在整个被子植物的生活周期中,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
这一阶段植物体的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都是二倍的。
孢子体阶段也是植物体的无性阶段,所以也称为无性世代;另一个是单倍体植物阶段(n),一般可称为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
这就是由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核期胚囊(大孢子),和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核期花粉细胞(小孢子)开始,一直到胚囊发育成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和花粉成为含2个(或3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经萌发形成有两个精子的花粉管,到双受精过程为止。
植物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1、根瘤:是根瘤细菌或放线菌等侵入植物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相关考点:菌根:是高等植物根与某些真菌的共生体。
菌根所表现出的共生关系是真菌能增加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而植物则把其制造的有机物提供给真菌。
2、双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个植物名称,第一个为属名,多为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为种名,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后面再写命名人的姓氏或姓名缩写,第一个字母大写。
如水稻的学名Oryza.sative L。
相关考点:花程式:用符号、数字和字母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及彼此关系。
3、分蘖: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一种分枝方式。
禾本科植物(水稻、小麦等)在生长初期,茎的节间很短,节很密集,而且集中于基部,每个节上都有一片幼叶和一个腋芽,当幼苗出现4、5片幼叶的时候,有些腋芽即开始活动形成新枝并在节位上产生不定根,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4、生活史:从上一代种子开始至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的周期,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它包括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配子体阶段)。
相关考点:简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在一定部位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为新一代种子,称为被子植物生活史。
在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具有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以受精卵开始,直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分裂前,为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第二阶段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胚囊和单核花粉粒,直到成熟胚囊和成熟花粉粒,为配子体阶段(单倍体阶段)。
二、简答题1、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周皮包括哪几部分?木栓形成层形成后,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和向内各产生数层新细胞,外面的几层细胞发育为木栓层,内层的细胞则形成栓内层,再加上木栓形成层本身,三者合称为周皮。
被子植物生活史
被子植物是一类种子植物,它们的生活史可以被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从种子的
萌发到植物的成长和繁殖,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妙的变化和生命力的展现。
首先,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始于种子的萌发。
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点,它蕴藏着
植物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
当种子受到适当的环境条件刺激时,如水分、温度和光线等,种子便开始发芽。
新生的幼苗从种子中钻出,开始了它们的生长之旅。
接着,被子植物经历了生长和发育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苗通过吸收水分、养
分和阳光,不断生长,形成根、茎和叶等器官。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还会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长大,展开了茂盛的叶片,成为了一棵成熟的植物。
最后,被子植物进行了繁殖和传播。
成熟的植物会产生花朵,通过花粉和卵细
胞的结合,形成种子。
这些种子会随着风、水或动物的传播,到达新的生长地点,继续植物的生命周期。
有些被子植物还会通过地下茎、根茎或分生组织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以增加植物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变化。
从种子的萌发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生命力的奇迹。
被子植物以它们独特的生活史,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简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主要的植物群体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配子体阶段和植株体阶段。
被子植物的配子体阶段是指其生殖细胞的发育和结合过程。
被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是花粉粒,它们产生于花的雄蕊中。
雌性生殖细胞则位于花的子房中的胚珠中。
当花粉粒落在雌蕊的柱头上时,会发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过程。
花粉管会穿过花药、花粉管道,最终抵达胚珠,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这个过程称为授粉。
在授粉完成后,受精卵会发育成为胚胎,而胚珠的其他部分则会发育成为种皮和胚乳。
胚胎是新一代被子植物的萌发体,种皮则是保护胚胎的外层,胚乳则是为胚胎提供养分的储存组织。
胚胎发育完成后,整个胚珠就变成了种子。
种子的形成标志着配子体阶段的结束。
植株体阶段是指种子发芽后,形成成熟植株的过程。
被子植物的种子具有休眠性,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发芽。
一旦种子发芽,会长出根和茎,根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则负责承担植物的整体结构和运输水分养分的功能。
同时,茎上会长出叶子,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量。
随着植株的生长,被子植物会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花的开花和授粉过程,产生新的种子和胚胎,从而形成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则是指植物通过茎、根、叶片的分枝和萌发,产生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能够快速繁殖,但后代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小。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含了配子体阶段和植株体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生物学过程和功能。
配子体阶段是植物繁殖的关键过程,通过授粉和胚胎发育,形成种子。
植株体阶段则是种子发芽后形成成熟植株的过程,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不断繁衍生息。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对整个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被子植物生活史观察记录6月25日我家的石榴树,岁数已经非常大。
我还没有出生的时侯,石榴树就在了。
枝干也是非常粗,但是石榴树的枝干不迷人,迷人的是石榴树茂盛的叶子,现在是初夏,嫩叶显得更加茂盛。
看着就非常舒服,我看石榴树足足看了十分钟。
7月15日我家的石榴树的叶子,和之前的叶子有了很大的变化。
叶子的茂盛中,夹扎中有几朵红色的花朵。
但是花朵的数量还是非常少,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叶子。
花芯里还有很多根细丝,那些细丝好像一个个蜗牛的触角。
8月31日石榴树已经长出了好几朵花朵,但那些花朵慢慢变成了一个个青色的石榴,我把石榴摘一个,把它摘了下来,切开后,里面的果实一点都不甜。
9月18日我放学回家,就看见了石榴树,石榴树已经长的红彤彤的,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红了。
我立刻把石榴摘了下来,看着那红彤彤的石榴,我就忍不住吃了一口。
切开后,我发现里面的果实红彤彤的,我把它拨开后吃一口非常好吃,但是想要把石榴的果实吃了,是很困难的,尽管很困难,但是我还是把果实吃光了。
那个石榴真好吃。
X月X日晴天栀子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花儿。
它不但香气使人难以忘怀,而且也十分美丽。
它的颜色是白色的,像天空上那轻飘飘的云一样的白,在碧绿的叶子中开放出来就像一位可爱的小公主走出了她的房间,来到另外一个神奇又美丽的世界里了。
我之所以讨厌栀子花,不仅就是讨厌它那美丽的外表和陶醉的香气,我还更喜欢它的颜色――白色。
白色代表着皎洁的月光和善良的心灵。
栀子花除了一种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我们回去自学这种品质。
我们的生活中就存有很多这样的人。
存有清扫大街小巷的爷爷奶奶们,他们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洗着长长的马路。
存有辛勤的老师们,他们把一生研习的科学知识在精彩的课堂上传达给我们。
他们把一生的精力放到下一代的接班人身上,不分后日夜地工作着,为的是给祖国的未来送来回去栋梁之才。
除了为祖国献上身躯的战士们,他们坚强地冲上战场,英勇身先士卒。
存有他们无私奉献才存有了现在我们美好的生活……我讨厌栀子花,讨厌它的颜色,讨厌它的香味,讨厌它的样子,讨厌它那默默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每当夏季来临,外婆家的桑树上总是结满了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