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深度偏移
- 格式:pdf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30
VTI介质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应用夏常亮;王永明;夏密丽;刘红久;胡浩;王祥春【摘要】针对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反演多解性及层位标定和偏移结果不匹配,以伊拉克某构造复杂区块地震资料为例,详细介绍了垂直对称轴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的克希霍夫(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应用和注意事项.提出利用剥层层速度修正方法反演层速度和测井曲线趋势约束联合解决速度反演多解性问题;利用叠前时间偏移均方根速度场通过约束速度反演(CVI)获得初始沿层层速度,从而保证初始层速度场的准确性和有效减少剥层层速度修正方法反演层速度的迭代次数;通过VTI介质的偏移解决偏移结果与层位标定不匹配问题.实际应用表明,前述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流程,能够有效提高叠前深度偏移工作效率,获得可靠性更强的深度域层速度模型,有效提高速度反演精度,获得与井上层位一致的地震层位,满足勘探开发的需求.【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5页(P732-736)【关键词】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homsen参数;层剥离;层速度【作者】夏常亮;王永明;夏密丽;刘红久;胡浩;王祥春【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西安71002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地震波场成像的有效工具,偏移算法及其理论依据是决定偏移效果的关键[1]。
442023年6月上 第11期 总第407期信息技术与应用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 引言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石油地震勘探目标向尺度小、细、深及复杂特征的趋势发展,高质量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加大,若要资源突破,物探先行已成为目前高质量勘探、少井高产和效益开发的主要方法,因此,地震资料处理速度建模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从常规的时间域速度建模向深度域速度建模发展,并研发了地下非均质地层介质的各向异性速度建模,应用国内外很多建模学者正在研究的FWI 全波形反演速度建模。
当前,高精度速度建模还处于瓶颈期,超深层碳酸盐岩地质复杂,速度精度不足导致断裂、缝洞体等成像不清晰、构造归位不准确等问题,FWI 全波形反演速度建模成为其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FWI 建模对资料要求很高,陆上地震超深层勘探目标效果还不显著,所以,要获得更多高品质地震资料,实现“多做物探少打井,打高产井”的目标,迫切需要效率和精度都高的速度建模技术来支撑,保证地震反演速度精度与钻井速度高度一致,再通过高精度成像结果为钻井提供更好的分析资料,实时指导钻井轨迹的调整。
井中地震勘探作为能够快速获得垂向地震剖面和最初了解地下信息的技术,随着采集装备、处理技术的发展,从1917年至今,井中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在垂直地震剖面(VSP)基础上形成了零井源距VSP、非零井源距VSP、变井源距VSP、井间地震、三维VSP、随钻地震等系列,成为不可或缺的勘探方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被广泛应用[1]。
其中,零井源距VSP、非零井源距VSP 被广泛应用于层位与深度标定、速度求取、地震波吸收衰减因子求取和提高分辨率井控处理;随钻导向技术逐步用于钻头前地层深度预测、地层压力预测、钻头导向和提高储层钻遇率方面,并与零井源距VSP 一起应用于高精度速度建模,通过获得的高精度速度对地震资料进行高精度成像,从而帮助随钻井调整轨迹方向。
VTI介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李江;李庆春【摘要】研究了VTI介质角度域偏移方法,以各向同性双平方根方程的角度域偏移方法为基础,从VTI介质qP波频散关系出发,推导出VTI介质角度域偏移的波场延拓算子;在频率—波数域处理以横向均匀速度传播的波场,在空间域处理具有速度扰动特征的波场以提高波场延拓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各向同性偏移方法由于未考虑各向异性参数的影响,绕射波不能完全收敛,波场聚焦效果差,降低了成像剖面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不能对地质构造精确成像;VTI介质角度域偏移可对断层、盐丘、小尺度地质体精确成像.对于角度域偏移产生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而言,各向同性偏移的ADCIG同相轴无法校平,残留断点绕射波,波场无法正确聚焦,不能正确反映局部地质特征;VTI介质偏移的ADCIG同相轴较平直,角度范围更宽,波场归位准确,精度较高.因此,利用VTI介质角度域偏移方法可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The angle domain migration in VTI media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gle domain migration of isotropic double-square-root equation,a wavefield extension operator of angle domain migration in VTI media is derived from the qP wave dispersion equation. The complex velocity and anisotropic parameter field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one is lateral uniform background field,and the other is the disturbances of velocity and anisotropic parameters.Then the wave propagated at a uniform velocity and anisotropy field is processed in the frequency wavenumber domain,and the wave propagated at a velocity and anisotropy disturbance field is corrected by time-shift in the spatial domain.So the accuracy of wave field extension is greatly improved.Basedon our model and real data tests,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 are obtained:A.Because the isotropic migration method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anisotropy parameters, the diffraction wave cannot be completely converged and the wavefield is misfocused,which causes low resolution and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o conventional migration methods cannot accurately image geological structures,while the VTI media migration can accurately image faults,salt mounds,and small scale geological bodies;B.For the angle domain common imaging gathers(ADCIGs)generated by the prestack migration, the event of the isotropic method cannot be equalized, the residual fault diffraction is wound and the wavefield cannot be properly focused,which cannot correctly reflect loc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hile the ADCIGs from VTI media migration are relatively straight,the angle range is wider,the wavefield is accurately positioned.So the image accuracy is higher. Therefore,the angle domain migration in VTI media can be suitable for complex-structure accurate imaging.【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9(054)002【总页数】12页(P330-340,前插3)【关键词】VTI介质;角度域偏移;双平方根方程;频散关系;波场延拓【作者】李江;李庆春【作者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0 引言地球介质一般具有各向异性特征,其中VTI介质(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是一种常见的各向异性介质。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勘探目标的日趋复杂化,如复杂盐丘及盐下、逆掩推覆构造、复杂高陡断裂及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等,逆时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并在上述复杂构造成像方面取得了相对于单程波和射线偏移更好的效果。
但逆时偏移本身计算代价要远高于单程波和射线偏移,进一步考虑各向异性会大大增加方程复杂度,计算和存储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得益于计算机硬件和针对性优化算法的快速发展,上述制约各向异性逆时偏移广泛应用的难题不断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地层挤压形变等作用,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ilted TransverseIsotropy ,TTI )甚至倾斜正交各向异性(Tilted Orthorhombic Isotropy ,TORT )普遍发育。
以TTI 介质模型为例,当前TTI 介质逆时偏移多以声学近似展开,基于声学近似的TTI 介质耦合拟声波逆时偏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倾角剧烈变化时数值求解不稳定、菱形伪横波干扰以及求解效率低等难题。
为此,Fletcher 等[1]分析了波场在倾角剧烈变化的复杂构造区传播时出现的不稳定性问题,并给出了最大化降低横波反射能量的控制参数,将有限横波速度代入方程实现了拟声波波场的稳定传播。
Zhang 等[2]同样对波场传播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原理上的深入分析,指出其稳定性与空间差分算子具有密切联系,通过对微分算子应用自共轭性质以保证其传播的稳定性,得到了TTI 介质拟声波方程。
Duveneck 等[3]直接从胡克定律出发,通过对应力和应变旋转亦推导出了TTI 介质拟声波方程,其波场物理意义明确且保守振幅能量。
由于基于声学假设得到的耦合声学近似方程难以避免特有的稳定性、菱形横波干扰等问题,近年来各向异性纯P 波方程也得到越来越多关注。
Crawley 等[4]将Etgen 等[5]提出的伪解析法VTI 介质纯P 波正演模拟算法拓展到TTI 介质,实现了TTI 介质的纯P 波逆时偏移。
T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库车复杂山地的应用吴超;许安明;尚江伟;陈维力;朱婧;章国威【摘要】库车坳陷复杂山地地表地下双重复杂、地表高差大、山体发育、沟壑纵横,古近系膏盐岩挤压变形严重,厚度变化大,盐上浅层高陡,盐下目的层逆冲叠瓦断块发育,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较差.通过多年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研究,形成了起伏地表T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中,采用了小平滑基准面,通过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计算静校正厚度、时间和速度,建立较高精度的浅表层速度模型;综合应用地表露头、重磁电、地质和钻测井资料约束建立了合理的中深层速度模型;采用井控TTI各向异性参数提取及网格层析成像技术提高了速度模型和成像的精度.通过T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库车坳陷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明显提高,为区带研究及圈闭落实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库车坳陷;复杂山地;T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层析反演;速度模型【作者】吴超;许安明;尚江伟;陈维力;朱婧;章国威【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山前复杂构造区,是在古生代前陆盆地之上叠加的新生代前陆盆地。
发育三叠系和侏罗系两套煤系烃源岩,生烃强度大、资源量大;同时发育以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储集层,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膏盐岩为盖层的优质储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