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作业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221.50 KB
- 文档页数:26
作业测定–标准时间引言标准时间是指世界上统一接受和采用的时间计量标准。
在各种工作环境中,准确的时间掌握对于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作业测定以获得准确的标准时间。
作业测定的概念作业测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精确的测量过程来确定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
作业测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工作流程,并作出合理的时间安排。
测定方法直接时间测量法直接时间测量法是指通过观察工人完成一项任务所花费的实际时间来测定作业的标准时间。
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1.确定测定对象:选择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测定对象,并确保工人能够熟练完成该任务。
2.观察和记录:观察工人完成任务的每个步骤,并记录每个步骤所花费的时间。
3.计算总时间:将各个步骤的时间相加,得到完成整个任务所需的总时间。
4.重复测定:对同一任务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数据库法标准时间数据库法是指借助已有的标准时间数据来测定作业的标准时间。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常见且重复性较强的工作任务。
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标准时间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已有的标准时间数据,并建立一个标准时间数据库。
2.匹配和调整: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特点,从标准时间数据库中找出相似的任务,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3.确定标准时间:通过标准时间数据库中的数据和调整结果,确定工作任务的标准时间。
速度性测定法速度性测定法是指通过对工人完成任务的速度进行测定来确定作业的标准时间。
该方法适用于那些要求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固定数量任务的工作环境。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测定对象:选择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测定对象,并确定任务的标准数量。
2.测定时间:观察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次数,并记录每次完成的时间。
3.计算标准时间:将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次数除以标准数量,得到每个任务的平均完成时间。
4.验证和调整:将测得的标准时间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验证,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作业测定的应用领域作业测定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包括生产、制造、物流、服务等。
如何测量标准工时呢?说起来也简单,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指在标准作业环境下开展一个材料加工所好用的时间,但由于辅助作业时间、人员过程时间、机械检修或者其他故障等时间,在作业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的因素。
所以标准工时如何测量,可以通过其计算公式得出:标准工时=通常工时X(1+宽放率)。
可是我们在运用这个计算公式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同的企业所面对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对于企业来说一般都有一套计算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而且不同工序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多种多样,所以来说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进行工序改进,以减少辅助时间和损耗时间,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的建立方法有秒表测量法、模型法、工作因素法、预约工作时间、标准法等几种常用的理论方法。
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些观测方法,使用专业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制定自己的标准工时。
VIOOVI研发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的模块功能应用是建立在标准工时测量方法、方式上的综合应用软件,ECRS工时分析软件是为正基础改进和精益生产改进业务开发的IT视频分析工具,是适合于正工程师职业和改进专家业务操作的综合软件。
包括行业正软件、正改进软件、工业工程软件、作业改进/业务改进软件、动作分析软件、作业分析软件、ECRS分析法、ECRS改进方法、时间测量软件、工时测量软件、标准工时计算软件等全部功能。
ECRS工时分析软件来测量标准工时,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比选工作方法;2、工厂布局依据;3、可以估算工厂负荷产量;4、可以作为人力增减依据;5、可以作为生产计划依据;6、可以作为新增机械设备依据;7、可以平衡流水线生产。
总体而言,制定标准工时对企业生产力和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助于企业精益化管理。
希望以上关于标准工时的测量方法的分享以及关于如何通过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分析标准工时的产品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标准工时测试规范1 目的:为准确客观地计算出本公司所有产品在各制程之所需时间,从而控制人工成本,发挥更有效的制造方法,以利稳定交期、保证质量、规范作业、提升效率,增强公司竞争力。
2 范围:凡本公司生产之所有产品均属之。
3 定义标准工时:是指经过培训合格具有平均水平的操作人员在正常的作业环境及状态下,用标准作业方法,按普通熟练工人正常速度操作而完成合格的某工序或产品所需的时间。
4 权责4.1 Mfg: 负责本车间所有工位的细分,标准工时异动反馈。
与配合IE计算标准工时。
4.2 PE:工序标准工时的测定与修正,提案改善与跟踪。
5.作业内容5.1 公式:标准时间 = 观测时间×(1+评价系数)×(1+宽放率) =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5.1.1 观测时间:指的是IE工程师根据各车间各工序的实际情况,按熟练操作员工实操观测多组数据得到的时间平均值。
5.1.2 评价系数: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操作的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影响,并未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其中努力度及熟练度对作业时间影响最大,因此现场评价时如无特殊情况,可忽略环境因素及一致性(稳定性)的影响,只评价努力度与熟练度即可.5.1.3 宽放时间:作业中减除主作业时间外,会另外给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管理制度及其它生产中偶发事务的处理等必要的时间预备,我公司的作业宽放率约为2%~5%.5.2 秒表测试5.2.1 选择条件受完备训练,有意愿作好工作。
熟习操作程序具有信心与合作精神5.2.2 接近作业员采取友谊态度给予发问机会鼓励提供意见对其操作表示兴趣5.3 记录有关资料5.3.1 理由:标准工时随工作情况与方法而有变易,所以必须详细记录,供以后参考与查证。
5.3.2 记录项目:5.3.2.1 产品名称:图样,规格5.3.2.2 制造程序与操作方法,制程参数5.3.2.3 设备性能,工夹治具5.3.2.4 材料规格5.3.2.5 作业员姓名,能力,性别,5.4 测时注意事项5.4.1 设备,工具,材料,安全,工艺等到已达到合适状况5.4.2 工作方法确认5.4.3 组长,操作员之支持与合作5.4.4 注意操作人员之故意戏弄。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一、标准工时定义标准工时指对于必要能力受过充分训练的作业人员,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即是在下列条件下,完成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 1.采用标准作业及标准设备 2.在标准化的作业条件下3.作业者均具备制程所要求的熟练度和适应度4.在不妨害生理健康的情況下熟练度与适应度5.以企业所设定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個单位作业量二、标准工时的角色三、标准工时的构成四、宽放时间种类a. 生理宽放:又称私事宽放。
标准工时标准准备时间标准主体时间净准备时间宽放时间净作业时间宽放时间一般时间特殊时间特殊时间一般时间标准工时工厂管理外包价格的決定标准价目格的決定进货价格的決定设备管理设备机种的选定设备台数的決定设备定位的決定生产管理生产计划日程计划作业管理适当的人员配置作业制程改善效率管理工程管理价格管理效率与生产性能的评价奖励津帖的策略价格的预估b. 疲劳宽放:分为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
c. 管理宽放:又称连接宽放。
d. 以上三种宽放以外的各种情况,一般不列入标准工时宽放范围。
ILO国际劳动组织变动疲劳宽放表项目区分男女立姿操作1% 2%不自然姿势稍不舒适 2% 3% 悬挂向上 5% 5% 很不舒适 7% 7% 重量 5磅以上 0 1% 阻力10磅以上1%2%表1一般情况下的宽放率生理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 5%6% 4%表2五、标准工时测定方法a. 秒表测时法b. PTS测时法(多采用MTM法)c. MOD测时法标准工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各IE作业者由于喜好及运用熟练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动作方法。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操作中往往结合运用。
a. 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测时方法,目前多数企业广泛采用。
1.局限性1> 必须在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采集到数据才有效。
2> 评比比较困难,人为因素较多。
3> 采集数据周期比较长,时间成本耗费较大。
2.优势性1> 采集数据简单,较为直接,操作比较简单。
产品标准工时测定与测定方法
产品标准工时的测定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并为制定生产计划和分配生产资源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时测定方法:
1. 秒表测量法:此方法使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器对完成单个作业所需的时间进行直接观测和记录。
观测人员需对作业者进行反复多次的观测测量,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这是最传统、常用的工时测定方法,适用于工序级的工时确定和过程分析。
2. 录像观测法:通过录像设备记录作业过程,然后对录像进行解析,以获得每个作业动作的时间消耗。
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成本也较高。
3. 抽样推算法:通过抽样观测作业者一段时间内的作业情况,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出标准工时。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相对较低。
4. 标准资料法:利用已有的标准作业资料,结合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工时测定。
此方法适用于间接时间研究。
5. 预定时间标准法:根据作业性质和复杂度,预先设定时间标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方法简单易行,精度较高,适用于间接时间研究。
在进行产品标准工时测定时,需要综合考虑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业者的技能水平、机器设备的性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同时,还需要对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标准工时数据。
标准工时测定一、标准工时的结构1、标准工时是以各个作业为对象所测定的结果﹐即为单一工序的时间。
2、标准工时要包括准备工时与单件工时﹐而且要个別测定。
3、标准工時是该项作业所含的各单元或动作的整合。
是整合而非集合﹗生产批工时=准备工时+完工件数×单件工时二、标准工时的内涵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方法、条件下﹐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时间。
正常工时﹕是指所测定的对象(作业员)未必正好在正常状态、正常速度下。
最后运用评比系数作调整﹐使之接近正常的速度水平。
标准工时=正常时值× (1+宽放率)正常时值=平均时值× (1+评比系数)三、标准工时必须依据的基本条件1、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2、确定而合理的最佳工作方法3、适任合格的作业员4、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四、测定标准工时的方法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以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來测定它。
但是有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的方式﹐如﹕经验臆测法﹑历史记录法。
经验臆测法﹕是指求教于车间有经验的人员,包括技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经验直接提出某工件﹑某作业工时基准﹐而不作实地測定。
历史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依据﹐由现场作业员在实际作业时﹐依实况填入某工作件﹑某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经过对大量的同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只是简单平均)﹐而得出所谓的标准工时。
秒表测时法﹕在作业现场针对作业内容﹐以秒表为工具﹐作深入的观测与记录。
同時要了解作业员的实际速度予以评比调整﹐使之达到接近标准速度的狀态。
综合数据法﹕以作业单元为中心﹐按统计方法把相同或很类似的单元综合起来建立标准时值表。
工作件设计完成后﹐并确定了它的制程工序与作业方法﹐就拿以单元为基准的时值表加以组合。
預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先测定各种动作的标准时值﹐作为统一标准。
测时只要确定待测定的工作方法与动作內容﹐最后把預定的动作时值組合起來。
五、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排程工时=准备工时+单件标准工时×排程量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负荷工时=准备工时+单件标准工时×周排程量3、作业绩效管理的应用1)、生产净效率淨效率=Σ有效工时÷ (总工时-损失工时) × 100﹪2)、时间损失率时间损失率=总损失时间÷投入总工时× 100﹪六、运用标准工时的限制1、必须在正确科学的方法方式下测定2、必须善用调整方法3、不适用办公室管理事务作业4、未能确定的工作方法七、建立维护(修订)标准工时的机制1、工作方法变化时2、生产设备变化时3、产品种类变化时秒表测时法一、秒表测时法的精神1、了解基本背景1)、产品的制程与作业2)、作业的方法与标准3)、进行该项作业的人或机器2、必须坚持的精神1)、必须测时于正确的工作方法2)、必须观测于现场实际作业3)、必须具有明确的原始记录三、秒表测时的执行程序1、确定测时对象(工件)与目的2、確定工作方法与工作环境3、预先观测并建立作业单元4、实地观测并记录单元时值5、基本的时值整理6、计入评比与宽放四、划分作业单元的理由与技巧理由﹕1、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2、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3、作业条件、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4、日后综合数据编定之用技巧﹕1、要有明确的始止点2、工时太短的单元不宜划分3、区分手动单元与机械自动单元4、区分机械内、外手动作业单元5、分离规则与不规则单元五、连续测时法需注意的技巧连续测时法﹕测时工作开始就按下秒表﹐中间包括各周程各作业单元﹐直到完成时才按停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