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5 平移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2
《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平移,了解平移的特征,理解平移的含义,会进行点的平移.3.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图形平移的特征和作平移图形.难点:平移的性质探索和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感受平移,体验新知你坐过公车和搭过电梯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活动1:学生讨论)2.观察图形,形成印象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活动2:师生交流.)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每个图形都有“基本图形”,而“基本图形”是什么?如第一个图形是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3.实践探索,得出新知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如: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回答下面问题: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归纳 (活动3:分组讨论)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简单归纳为两点:1.平移的方向. 2.平移的距离四、典例剖析,深化巩固1. 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是1cm2)五、小结(学生回答):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六、课后作业必做题:教科书习题:3.6题《平移》习题1、决定平移的基本要素是____和____。
平移一、知识点复习知识点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
知识点2:平移的要素1.平移的方向:原图上的点指向它的对应点的射线方向;2.平移的距离:连接原图与平移后图形上的一对对应点的线段的长度。
知识点3:平移的性质1.性质(1)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上对应点连成的线段,①数量关系是相等 .②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2.判断一组图形能不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方法(1)看对应点连线是否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2)看它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位置的变化是否由平移产生。
★★★特别注意:平移是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平移必须指明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是在平面内,整个图形沿着某一直线平行移动的过程,原图上的每个点都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平移的距离不能为0;平移的方向是任意的,但就一次平移而言,只能有一个方向,一次平移完成后可以改变方向进行下一次平移。
二、典型例题题型1:生活中平移现象【例题1】(2017春•乌海期末)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荡秋千 B.推开教室的门 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 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例题2】:(2016春•淮安期中)下列现象:①电梯的升降运动,②飞机在地面上沿直线滑行,③风车的转动,④冷水加热过程中气泡的上升.其中属于平移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题型2:平移的性质【例题4】:(2016春•沧州期末)在下列说法中:①△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相等;②△ABC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平行;③△ABC在平移过程中,周长保持不变;④△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边中点所连线段的长等于平移的距离;⑤△ABC在平移过程中,面积不变,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题型3:与平移有关的计算【例题5】:(2015春•石家庄期末)如图,将△ABC沿射线BC方向移动,使点B移动到点C,得到△DCE,连接AE,若△ABC的面积为2,则△ACE的面积为()A .2B .4C .8D .16【例题6】:(2017秋•兴化市期末)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AE 、DC 交于点G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ADG 与△CEG 的周长之和是 cm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 专题练习一.单选题(共 10 小题)1、如图,△ABC 中,∠ABC=90°沿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EC=CFB .∠DEF=90°C .AC =DFD .AC ∥DF2、如图是一个基本图形,将其平移四次,把得到的新图形结合起来,能得到的图案是( )A .B .C .D .3、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90,3cm,4cm BAC AB AC ∠=︒==,把三角形ABC 沿着直线BC 向右平移2.5cm 后得到三角形DEF ,连接,AE AD ,有以下结论:①AC DF ∥;②AD CF ∥;③ 2.5cm CF =;④DE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果存在一条线把一个图形分割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个部分沿某个方向平移后能与另一个部分重合,那么我们把这个图形叫做平移重合图形.下列图形中,平移重合图形是( )A .平行四边形B .等腰梯形C .正六边形D .圆5、如图,将边长为5cm 的等边三角形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3cm ,得到△DEF ,则四边形ADFB 的周长为( )cm .A .20B .21C .22D .23 6、如图,面积为12cm 2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 长的2倍,则图中四边形ACED 的面积为( )A .24cm 2B .36cm 2C .48cm 2D .无法确定7、如图,面积为2cm 2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 长的2倍,则图中的四边形ACED 的面积为( )A .4cm 2B .6cm 2C .8cm 2D .10cm 28、如图所示,三张正方形纸片①,②,③分别放置于长()a b +,宽()a c +的长方形中,正方形①,②,③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 b c >>,则阴影部分周长为( )A .42a c +B .42a b +C .4aD .422a b c ++9、经过平移,ABC ∆移到DEF ∆的位置,如图,下列结论:①AD BE CF ==,且////AD BE CF ;②//AB DE ,//BC EF ,BC EF =;③AB DE =,BC EF =,AC DF =.正确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0、如图,将△ABC 沿直线AB 向右平移后到达△BDE 的位置,连接CD 、CE ,若△ACD 的面积为6,则△BCE 的面积为( )A .5B .6C .10D .3二.填空题(共 8 小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3,﹣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点的坐标是_____.2、如图,△ABC 的面积为10,BC =4,现将△ABC 沿着射线BC 平移a 个单位(a >0),得到新的△A'B'C',则△ABC 所扫过的面积为_____.3、如图,将直角△ABC 沿斜边A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DE 交BC 于点G ,BG=4,EF=10,则线段GC 的长 ______________.4、如图,若DEF ∆是由ABC ∆平移后得到的,已知点A 、D 之间的距离为1,2CE =,则BC =_______.5、如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下列图形:△OCD ,△ODE ,△OEF ,△OAF ,△OAB ,其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有_________个.6、如图所示是一座楼房的楼梯,高1 m ,水平距离是2.8 m .如果要在台阶上铺一种地毯,那么至少要买这种地毯________7、如图,在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长方形地块上,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小路,宽均为1米,其它部分均种植花草.则种植花草的面积______.8、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C 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 =10,DO =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__三.解答题(共 6 小题)1、如图,平面内点A ,B 沿同一方向,平移相同距离分别得到点C ,D ,连接AB ,BC ,延长AC 到点E ,连接BE ,DE ,BC 恰好平分∠ABE .(1)若∠ACB =100°,∠CBE =40°,求∠EBD 的度数;(2)若∠AED =∠ABC+∠EBD ,求证:BC//DE .2、(1)动手操作如图1,在55⨯的网格中,将线段AB 向右平移,得到线段A B '',连接AA ',BB '. ①线段AB 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②四边形ABB A ''的面积_________;(2)如图2,在55⨯的网格中,将折线AC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折线AC B '''.①画出平移后的折线AC B ''';②连接AA ',BB ',多边形ACBB C A '''的面积_________;(3)拓展延伸如图3,在一块长为a 米,宽为b 米的长方形草坪上,修建一条宽为m 米的小路(小路宽度处处相同),直接写出剩下的草坪面积_________.3、如图,在方格纸内将三角形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111A B C ,图中标出了点A 的对应点1A ,解答下列问题.(1)在网格中画出三角形.111A B C .;(2)连接,1AA ,1BB ,则所得正方形.11AA B B .的面积是______,它的边长AB 是______.4、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 ,B ,C ,D ,E ,F ,P 均为格点(格点是指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请完成下列问题:(1)利用直尺画图:在图1中,过P 点画直线AB 的平行线和垂线;(2)平移图2中的三条线段AB 、CD 、EF 中的两条,使平移后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只画出一个三角形即可)(3)图2中所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5、画图并填空:如图,在12⨯8 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 按照某方向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 B'C ' ,图中标出了点C 的对应点C ' .(1)请画出△A' B'C ' ;(2)利用方格纸,在△ABC 中画出AC 边上的中线BD 和BC 边上的高AE ;(3)点F 为方格纸上的格点(异于点B ),若S ∆ACB = S ∆ACF ,则图中格点F 共有 个.(请在方格纸中标出点F )6、平移和轴对称是数学中两种重要的图形运动.(1)平移①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是( ).A .(5)(2)7+++=+B .(5)(2)3++-=+C .(5)(2)3-++=-D .(5)(2)7-+-=-②一机器人从原点O 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当它跳2022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轴对称若对折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则表示2022的点与表示________的点重合.(3)若数轴上M ,N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表示为m ,n ,将点M 向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1M ,将点N 向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1N ,且1M ,1N 两点经对折后重合,对折的中间点表示的数为多少?(用含有m ,n 的式子表示)。
5.4平移数学教案
标题:五年级数学课——平面图形的平移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什么是平移。
2. 学生能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应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汽车的前进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引出“平移”概念。
(二)讲授新课
1. 定义平移:平移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移动,不改变形状和大小。
2. 平移的要素:方向和平移距离。
3. 平移的特点: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4.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纸片制作简单的图形,然后进行平移操作,体验平移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
设计一系列与平移相关的习题,包括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计算平移的距离,以及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等。
(四)总结提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移的特点和应用,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平移的现象。
四、课后作业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能找到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师,你会如何运用平移的知识来设计建筑?”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便于下次教学时改进。
《平移》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操作;2.掌握平移的技巧和方法;3.运用平移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操作;2.平移与图像的关系;教学难点:1.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2.平移与图像的理解;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讨论法;3.实践操作;教学准备:1.平移相关的教学素材;2.用于实践操作的物体;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0分钟)介绍平移的概念,引出平移的基本操作。
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平移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将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指定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第二步:介绍平移的基本操作(10分钟)1.教师示范平移的基本操作。
教师拿一张纸板或者一本书,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图形作为初始位置,然后将纸板或书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再绘制新位置的图形。
学生根据演示理解平移的基本操作。
2.请学生讲述他们对平移的操作的理解,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第三步:练习平移的方法及技巧(15分钟)1.教师介绍平移的技巧和方法。
平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使用平行尺、量角器等工具,也可以通过观察规律推断出图形的新位置。
2.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移练习,如平行尺实测法、规律推断法等。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实践,培养灵活运用平移方法的能力。
第四步: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实际问题的引入。
例如,一些城市规划部门需要将公园的位置从A 点平移到B点,请学生根据给定条件进行平移定位。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使用平移的方法和技巧,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和讨论,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平移的概念、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平移的应用领域,如建筑设计、工程规划等,并展示相关领域的实例。
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思考平移在其他领域的可能性和应用。
《平移》教案五篇第一篇:《平移》教案《平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在画图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并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播放“五星红旗升起”的视频。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项目中,冠军是马琳,亚军是王皓,季军是王励勤,为中国一起得了三块奖牌,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感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
2.感知平移运动的方式。
五星红旗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模仿它们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方式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平移,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吗?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习近平移。
(板书课题:平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鲜活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置身其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探究新知,建构模型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出示教材25页的第一个问题。
题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我们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所有的对应点都应满足向左平移4格的要求。
(2)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3)教师巡视,找出学生的典型错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①平移的方向不对。
②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4)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平移的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的关键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形相同的图形。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案一. 教材分析《5-4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变换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旋转、对称等变换内容的前提。
通过学习平移,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平移规律,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但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实例观察和操作实践,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
此外,学生可能对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来培养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
2.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观察:通过具体的图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平移的性质。
2.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平移的操作,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3.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图形实例和问题解决。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平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图形平移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平移的操作,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决。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强调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平移问题平移性质——平移前后图形全等,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一、直线的平移1、(2009武汉)如图,直线43y x =与双曲线k y x =(0x >)交于点A .将直线43y x =向右平移92个单位后,与双曲线k y x =(0x >)交于点B ,与x 轴交于点C ,若2=BC AO ,则k = .2、(09年四川南充市)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33)A ,.(1)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把直线O A 向下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6)B m ,,求m 的值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第(2)问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C 、D ,求过A 、B 、D 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4)在第(3)问的条件下,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E ,使四边形O ECD 的面积1S 与四边形O ABD 的面积S 满足:123S S =?若存在,求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提示:第(2)问,直线平行时,解析式中k 值相等。
3、(2009年日照)某仓库为了保持库内的湿度和温度,四周墙上均装有如图所示的自动通风设施.该设施的下部ABCD 是矩形,其中AB =2米,BC =1米;上部CDG 是等边三角形,固定点E 为AB 的中点.△EMN 是由电脑控制其形状变化的三角通风窗(阴影部分均不通风),MN 是可以沿设施边框上下滑动且始终保持和AB 平行的伸缩横杆.(1)当MN 和AB 之间的距离为0.5米时,求此时△EMN 的面积;(2)设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x 米,试将△EMN 的面积S (平方米)表示成关于x 的函数;FA D EB F C图4(备) A D E B F C 图5(备) A D E B F C 图1 图2 A D E B F C P N M 图3 A D EB FC P N M (第25题)提示:第(2)问,按MN 分别在三角形、矩形区域内滑动分类讨论;第(3)问,对(2)问中两种情况分别求最值,再比较得最值。
平移专题学案练习
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下面图案中,可由一个基本图案平移而成的是( )
A B C D
2.两条相交直线,若将它们平移,则移动后的直线与原直线构成的图形可能是( )
A.三角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五边形
3.如图,不是由平移设计的是( )
A B C D
4.如图,ΔABC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为ΔDEF,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ABC与ΔDEF能完全重合
B.AC不一定平行于EF
C.四边形ABED不是平行四边形
D.BE≠CF
二、填空题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_______,移动_______,这种图形运动叫平移;平移运动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只改变图形_______;经过平移运动的图形,_______和_______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_.
2.如图,已知线段AB和端点A平移到位置C,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作法①:连结AC,再过B点作线段BD,使BD满足_______且_______,连线CD,则CD为所作的图形.
作法②:过C点作线段CD使CD满足_______且_______,那么CD为所作的图形
三、解答题:
如图,ΔDEF是ΔABC平移后的图形,F是C的对应点,作出Δ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