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19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1.2 物质的酸碱性-第一课时教材解读目标(1)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技能,学会观察与实验。
(2)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物质有酸性和碱性物质,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并确定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3)学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4)通过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方法------怎样进行观察、怎样进行实验等使感受到科学探究学习的快乐。
重点初步了解两类物质的一些性质。
难点初步了解两类物质的一些性质。
学情本节是浙教科学九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的第1课时,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经常需要接触它们,所以学生应该对它们有所了解,学生能够举出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并对它们的性质有一些了解。
所以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有效教学,防止“零起点”。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应已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营造小组合作交流氛围的能力。
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柠檬汁、食盐、盐酸、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石灰水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下面几种性质分别属于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
化学性质: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二、讲述:1、我们经常接触的物质中,有的具有酸性,有的具有碱性。
如:有些水果含有酸;胃液中含有酸(盐酸)思考与讨论:胃液具有酸性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它能杀灭细菌和帮助消化思考与讨论: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一些具有酸性的物质吗?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有的物质具有碱性。
2、酸性物质1.食醋:是一种酸性溶液。
(食醋不是酸,内含有弱酸性的醋酸,具有酸性)2.活动:将少量食醋倒入烧杯中,如图1-8所示,用手扇动气流,闻一闻,它的气味是_________ 的。
第一节物质的酸碱性【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主题】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有酸性和碱性之分。
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 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弱碱性物质;知道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以及相应的性质。
能够区分酸和酸性物质,碱和碱性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知道强酸具有腐蚀性,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学会闻气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酸和酸性物质,碱和碱性物质的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酸碱你的定义。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一下回顾,请将ppt 上的物质性质进行一下划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学生活动]:教师协助复习过渡:其中的酸碱性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我们这节课来学习。
(二)新课教学从身边熟悉的水果引入:这些常见水果的味道引入酸性物质→引到课题:物质的酸碱性【教师提问】除了常见的水果外,不知道大家能否猜一下,我们人体中哪个器官里有盐酸?——胃。
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除了这些,你立即会想到的酸性物质是什么?【演示实验】取一瓶食醋,倒一点在烧杯中。
闻一闻,它的气味。
【学生演示】发现问题后,教师纠正学生错误。
提问:为什么要轻轻扇动呢?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得出结论:食醋有酸味。
它是一种酸溶液,具有酸性。
思考:醋、胃液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都有酸味?【教师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三大强酸:盐酸、硫酸、硝酸,观察颜色、状态。
提问:该如何闻气味呢?巩固:闻任何一种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扇动。
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溶液、浓硝酸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纸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再用玻璃棒戳纸的不同位置,看哪些地方容易被戳破?(教师完成,因有一定的危险性)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腐蚀性。
过渡实验:让每个学生倒一些洗涤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有些滑。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3、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可用PH值的高低来表示,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4、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难点: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课程类型:实验探究、动作技能、事实的知识。
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实验等。
教具:玻璃棒、烧杯、表面皿、试管、浓硫酸、食醋、稀盐酸、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钾、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洗涤剂;多媒体课件。
资料:1、浓硫酸的性质: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密度是1.84g/mL,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还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是一种用的干燥剂。
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干净,一定不能先用水冲洗。
2、浓盐酸的性质:无色(工业盐酸含有杂质是黄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易挥发,挥了出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溶解于空气中的水分中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打开浓盐酸瓶口会看到有白雾。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3、雨水的酸性:正常的雨水因为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显弱酸性,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4、氢氧化钠:白色块状固体,易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有强烈的腐蚀性。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教学过程:<一>酸性物质1、引言:钢铁、化肥、塑料、食品、药物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两类基本的物质。
如:人的胃液里就含有胃酸—盐酸,没有它,我们就不能有效地消化各种食物;若胃酸含量过多,又容易得胃病,需用含碱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1.2 物质的酸碱性(一)我们经常接触的物质中,有的具有酸性,有的具有碱性,如人的胃液就具有酸性,它能杀灭细菌和帮助消化。
工农业生产中,也常要用到许多酸性或碱性的物质,如硫酸、烧碱等。
一、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如氯化钠的电离:NaCl = Na+ + Cl -3、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NO3 = K+ + NO3-NaOH = Na+ + OH -Na2SO4= 2Na+ + SO42-说明:在电解质溶液里,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二、酸和碱1、酸: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了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1)酸根: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如SO42- 是H2SO4 的酸根。
(2)注意概念中的“全部”二字,因为有的物质也电产出氢离子,但还电离出其他阳离子,则该物质不是酸,如NaHSO4 = Na+ + H+ + SO42-。
2、碱: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了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常见碱的电离:NaOH = Na+ + OH - Ca(OH)2 == Ca2+ + 2OH-Al(OH)3 === Al3+ + 3OH -(2)实验室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具有碱性的物质有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水等。
三、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1)常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酸试液(2)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酸性溶液(PH<7)无色2、自制酸碱指示剂(1)取一些月季花、菊花、丝瓜花、一串红等植物的花果枝叶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取液可当做酸碱指示剂。
(2)取食盐水、白醋、石灰水等试验,它们分别能使上述自制酸碱指示剂变什么颜色?四、溶液的酸碱度—pH1、溶液的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叫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3)出示盐酸、硝酸、硫酸,指出它们是常见的强酸。
思考与讨论:醋、胃液等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都呈酸性?科学家研究证明,这些溶液会呈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 acid)。
食醋里含有醋酸,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问:这些酸物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HCl =H+ + Cl -HNO3 = H+ + NO3-H2SO4 = 2H+ + SO42-拓展提高: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已知硫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那么硫酸氢钠是不是一种酸?为什么?知识拓展:2.根据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如硫酸H₂SO₄、碳酸H₂CO₃等)无氧酸(如盐酸HCl、氢氟酸HF等)3.根据从酸分子中可以电离出H+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HCl)、二元酸(H₂SO₄)、三元酸(H₃PO₄)4.根据酸性强弱将酸分为强酸,中强酸,弱酸讨论后回答: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都是氢离子。
所以硫酸氢钠不是酸。
验操作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是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助于掌握和理解。
科学家研究证明,这些溶液会呈碱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碱( acid)。
这些碱物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常见的碱: KOH、NaOH、 Ca(OH)2、Ba(OH)2 、Cu(OH)2、NH4OH碱的分类:1.按一个碱分子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一元碱:LiOH KOH 二元碱:Ca(OH)22. 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碱:LiOH 微溶性碱:Ca(OH)2难溶性碱:Fe(OH)33. 按电离能力分:强碱 NaOH弱碱 : NH4OH二、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活动: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然后在4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litmus)试液,如图 1-13 所示。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有酸性2、能说出酸的定义3、能由化学式辨认酸、碱4、了解主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紫色甘蓝汁判断物质的酸碱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开展“找找生活中的酸性物质”等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评论重点:1、酸和碱的定义难点:1、根据化学式判断酸和碱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教学准备:柠檬汁,盐酸、硫酸(浓,稀)、酚酞、石蕊试剂,蓝色红色石蕊试纸,白醋、水、洗衣粉液、盐酸,玻璃棒、点滴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知识小贴士:①酸性溶液遇紫甘蓝汁变红色;碱性溶液遇紫甘蓝汁变蓝色。
②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课前活动: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白醋、柠檬汁、肥皂水、洗洁精溶液,再分别滴加1-2滴紫甘蓝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T:结合实验请尝试将上述4种溶液分类,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二)新课教学活动:取4只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再滴加1-2滴紫甘蓝汁,观察实验现象并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T: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柠檬汁呈酸性的原因:研究证明,这些溶液呈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酸(1).白醋中含有的酸是醋酸。
(2).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
(3).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的酸是柠檬酸。
(4).剧烈运动后,身体酸痛产生的酸是乳酸。
1、什么是酸讲述: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展示氯化钠电离的微观图片)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出示:氯化钠溶液的微观模型图。
3、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学生练习:写出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4、一些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