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5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第2课时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基础过关全练1.(2022浙江丽水中考)在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装入土样粉末B.滴加蒸馏水C.振荡土壤液D.测定酸碱性2.(2022浙江台州中考)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K2CO3)来提高洗涤衣物的效果。
下列物质与K2CO3溶液一样呈碱性的是()A.稀硫酸B.食醋C.蒸馏水D.碳酸钠溶液3.(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常温下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胃液(0.9~1.5) B.胆汁(7.1~7.3)C.血液(7.35~7.45)D.胰液(7.5~8.0)4.(2022北京中考)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橘子汁(3~4)B.西瓜汁(5~6)C.牛奶(6~7)D.鸡蛋清(7~8)5.(2022天津中考)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如下:厕所清洁剂 pH=1、食盐水 pH=7、肥皂水 pH=10、炉具清洁剂 pH=12,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食盐水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6.(2021浙江衢州中考)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西瓜pH=6.6B.葡萄pH=5.1C.猕猴桃pH=3.3D.橘子pH=3.67.(2021浙江宁波中考)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 ℃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能力提升全练8.(2023浙江东阳月考,3,★☆☆)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A.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D.使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9.(2023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月考,2,★☆☆)温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
教案总第( 2 )课时课题 1.2 物质的酸碱性2 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2、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可用PH值的高低来表示,过程与方法: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及器具,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备注前面讲了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那么如何来判断呢?学生讨论回答。
一.物质酸碱性的测定Ⅰ、用石蕊试液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出示紫色石蕊试液,叫学生拿出探究小组桌上的石蕊试液,请他们辩别颜色。
1、探究实验: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盐酸和石灰水中;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二氧化碳气体和橘子汁中;剩余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各种不同的洗涤剂中。
2、探究结果汇报:(表扬)3、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差异性和共同性得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教师呈现: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阅读:P8自制酸碱指示剂Ⅱ、用PH判断物质酸碱性的强弱1、探究小组讨论:使用石蕊试液判断物质酸碱性的优缺点。
2、讲解: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必要性。
3、课件演示:“由于土地的盐碱化和酸雨造成的危害”。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演示:用PH试纸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及规范的操作方法介绍。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根据pH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注意:用过的玻璃棒要再次使用的话,先要用蒸馏水冲洗。
)5、探究实验:请各探究小组分别测出下列物质的PH值:1%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0%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纯水、食盐水等(教师巡视,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技能,学会观察与实验。
2.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物质有酸性和碱性物质,知道一些典型的强酸和强碱并确定它们具有腐蚀性,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并确定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3.学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PH高低来表示,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方法----怎样进行观察、怎样进行实验等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三、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科学即生活、生活即科学的本质。
2.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认识到学习科学的价值。
3.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培养安全实验的习惯。
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同学们,你们闻过醋的味道吗?什么味道?你还尝过哪些有酸味的东西?这些都是酸。
我们身边吃的用的物质有很多,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如何?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题。
1.如何测定酸碱性师:看了大家刚才举到的这些例子,酸的我满嘴都是口水,牙都要到了。
这些物质在我们科学当中都属于酸性物质。
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测定他们的酸碱性吗?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师:我准备了一些大家刚才讲到物质,请你来测一测他们的PH值。
学生活动:测定溶液的PH值。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与本节课,达到温故旧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得到锻炼。
)师:通过测定溶液的PH值,我们可以知道溶液的酸碱度,进而我们知道了这种溶液的酸碱性。
这样就能将酸性物质找出来。
那有没有其他方法,更直接地来找出酸性物质呢?(出示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这两种试液可以在酸性物质或酸性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我们把他们成为酸碱指示剂。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1.2 物质的酸碱性-第二课时
教材解读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方法------怎样进行观察、怎样进行实验等
使感受到科学探究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安全实验的习惯。
重点了解指示剂的遇到酸碱性溶液的变色规律。
难点会用指示剂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学情
本节是浙教科学九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的第2
课时,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人们在生活、
生产中经常需要接触它们,所以学生应该对它们有所了解,学生能够
举出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并对它们的性质有一些了解。
所以在
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有效教学,防止“零起点”。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应已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营造小组
合作交流氛围的能力。
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
的能力.
教学
准备
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
1、复习
2、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有什么缺点?
紫色石蕊试液虽然能够测定物质的酸碱性,但不能反映酸碱性的强
弱程度。
二、讲述: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意义
1.土壤的酸碱性的强弱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测定土壤的酸碱性非常必要。
土地的盐碱化使土壤碱性增强。
碱性土壤会腐蚀农作物并板结成块。
草木难生。
一般的雨水具有微弱的酸性,但有些地方由于工业废气的过量排放,雨水酸性过强,形成酸雨。
2.思考:如何改良盐碱地?如何防止酸雨发生?
2、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1.pH值: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范围通常在 0 ~14 之间。
pH等于7 呈中性。
pH小于7 的呈酸性;pH大于7 的呈碱性。
pH越低,酸性越强;pH越高,碱性越强;
2.测定方法: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试纸在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里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pH试纸使用方法:
(1)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
(2)滴在pH试纸上;
(3)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溶液的pH。
3.思考1:甲同学在测定某碱溶液的PH时,发现他所得结果比正确值小,请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1)玻璃棒上沾有少量水
(2)玻璃棒使用前没有洗干净,之前曾沾有酸性物质
(3)读数时有误差
思考2: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中。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检测的溶液,这会导致检测不准确。
(3)用pH试纸测试溶液与红蓝石蕊试纸测试溶液有什么不同?pH试纸能显示酸碱性的强弱(定量测定酸碱度),而红蓝石蕊试纸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或碱性(定性测定酸碱性)。
3、活动
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水、柠檬汁、白醋、盐酸、肥皂水、洗涤剂、4% 氢氧化钠溶液,滴在 pH 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2.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或小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上述样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并将上述实验结
果都填入表1-3中。
4、阅读----我们身边物质的pH
5、活动
1.用pH试纸测试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醋酸、碳酸的酸碱度,并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
2.两种pH值不同的溶液相混合,pH值的变化规律: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
检测
1.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弱碱性,参照下列
作物适宜的PH值,小麦:5.5~6.5 油菜:5.8~6.7 西瓜:6.0~7.0 甘草:7.2~8.5 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
A.把试纸浸在待测液中
B.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
3.实验测得人体内一些体液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6.6~7.1
B.胃液:0.9~1.5
C.汗液:6.6~7.6
D.血浆:7.35~7.45
4.某同学测定某NaOH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将待测液
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到溶液的pH,则该学生测得的pH(比
溶液实际pH)------------------------()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5.用pH试纸测试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测得的pH 越高,()越强;pH越
低,()越强。
当 pH=7 时,物质呈()性。
6.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弱碱性,参照下表,
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
7.蜜蜂的刺中含有酸性物质,当我们不小心被蜜蜂刺着后,应用下边哪种物质
冲洗()(已知显酸性的物质与碱性物质反应时酸性会减弱)
A、酱油(pH=4.8)
B、牛奶(pH=5.6)
C、水(pH=7)
D、肥皂(pH=8.9)
8.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用(),如:();测定溶液的酸碱
度用(),具体方法是:()。
用洁净的玻璃棒将待测溶液取出,
滴到标准比色卡上,迅速读出pH值。
培优
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1.2 物质的酸碱性-第二课时
板书
设计
1.2 物质的酸碱性-第二课时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