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概论】第二章
- 格式:pptx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284
道路交通安全概论道路交通安全概论1、引言交通安全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大公害之一。
美国学者乔治·维伦在他的著作《交通法院》中写道:“人们应该承认,交通管理已成为今天国家的最大问题之一,它比火灾更严重,因为每年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伤和财产损失比火灾更大。
它比犯罪问题也严重,因为它与整个人类有关,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富人还是穷人,聪明人还是愚蠢人,男人、女人、小孩、或老人,只要他们在公路或街道上,每分钟都有死于交通事故的可能。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落后,缺乏先进的现代化交通控制手段和安全管理、事故检测、处理系统。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仍主要处于由人工管理的阶段,大量的统计数据无法发挥其在分析预测、动态调度、实时控制方面的作用。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也十分严峻,每年要死亡5万多人,伤15万人,而且在采取了很多措施之后,事故仍然在不断上升。
据专家预测,今后若干年我国仍处在一个事故上升时期,这是因为我国道路交通的总需求和基础设施不相适应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根本转变,全国基本还是平面混合交通的现状造成的。
道路安全问题是道路的交通质量问题,当它最终能决定基础设施的投资时,它与其它问题如服务水平、出行目的地、环境影响、费用等是同样的重要。
在公路项目的前期阶段确定一个基础设施的项目时,应尽可能多的考虑道路安全问题。
2、我国公路交通管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公路交通管制的原则如下:(一)集中指挥。
建立管控机构,对公路交通管制实施集中统一指挥。
(二)统一计划。
依据作战行动方案、公路*络和敌情、社情等,统一计划使用战役公路*络。
(三)军民联合。
在战役管控机构统一指挥下,集中使用军队和地方力量,联合对区内公路运输实施管控。
(四)重点突出。
以高等级公路和通往主要方向、重点部队的道路管制为重点。
公路交通管制的基本方法如下:(一)全封闭管制。
当部队多梯队机动或使用双向道路时,根据部队机动任务、时间需要,对公路实施全封闭管制。
《道路交通管理概论》题库第一章概述一、判断题1.道路交通根据交通工具的使用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
(对)2.非机动车交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交通方式,其优点是轻便、经济实惠,但对环境污染严重。
(错)3.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越来越多地进行普通百姓家庭,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不管是交通事故总量和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数量逐年增加。
(错)4.近年来,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缓解群众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是摆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前的重大问题。
(对)5.当前我省交警队伍中,普遍存在警力不足、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现状。
(对)6.在我国古代随着车辆制造、道路建设和道路交通发展,就形成了简单的交通法规和管理机构。
(对)7.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唯一从事道路交通管理的部门。
(错)8.道路交通管理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即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
(错)二、单项选择题1.比较以下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具有运量较小,灵活性较强,适合短距离运输的交通方式是( B )。
A.铁路运输 B.道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2.以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特点。
( B )A.铁路运输 B.道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3.从系统论来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因为人、车、路和环境要素中出现了失调,发生了不协调的现象而导致的。
在这四个要素中,()要素是最主要的。
A.人 B.车 C.路 D.环境4. 人、车、路、环境是道路交通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开展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应该着重围绕哪个因素?( A )A.人 B.车 C.路 D.环境5.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的是( D )A.道路交通环境管理B.车辆与驾驶人管理C.道路治安管理D.道路规则与建设6.我国( D )代,已有了简单的交通法规和管理机构,推行了“四避”通行方法,即“贱避贵,轻避重,少避长,来避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习资料2003年10月28日公布的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
于2007年与2011年两次修订。
本法分总则、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附则8章124条。
一、立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交通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特别是1986年国务院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道路交通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后,国务院相继颁布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公安部也陆续制定了《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交通违章处理程序规定》等18个配套部门规章,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道路交通方面的需求迅猛增长,机动车、驾驶员数量及交通流量都大幅度增加,道路交通形势日愈严峻,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二是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日趋严重,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三是办理机动车登记、检验和驾驶证审验等管理环节没有很好地便民。
四是现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管理手段单一、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制止和惩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五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不规范,乱执法、滥执法等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是迫切需要的。
(1990-2014 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年份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201620172018(2016-2018 会宁县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二、立法目的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道路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交通事故的危害及其原因交通事故是每年导致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以及其根本原因对道路安全至关重要。
1.1 交通事故的危害交通事故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 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导致许多人员伤亡,不仅对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也给社会增加了医疗和救援的负担。
1.1.2 财产损失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损毁和其他财产损失给当事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1.3 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会导致道路交通瘫痪,造成长时间的交通拥堵,给城市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1.1.4 社会不安全感频繁的交通事故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全感,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1.2 交通事故的原因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有多种原因,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交通事故原因:1.2.1 速度过快驾驶人员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快的车速会影响驾驶人员的反应时间和控制能力。
1.2.2 酒驾酒驾是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酒精对驾驶人员神经系统的影响会大大降低驾驶技能和判断力。
1.2.3 分神驾驶驾驶人员在驾车过程中接听电话、发短信、调节音乐等分神行为也是交通事故的常见原因。
1.2.4 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交通规则,如闯红灯、不礼让行人、逆向行驶等行为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2.5 驾驶技术不良缺乏驾驶技术和经验的驾驶人员容易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产生错误判断和操作失误,从而引发事故。
1.2.6 道路不良状态道路不平整、路面湿滑等道路条件不良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第二章提高道路安全意识提高道路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径,只有增强人们对道路安全的认识和警惕性,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1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开展道路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交通规则、安全知识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驾驶行为习惯。
2.2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对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的宣传,提醒驾驶人员遵守交通规则,并及时惩处违法行为,增强法律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