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澄通河段横港沙演变规律及整治效果预测
- 格式:pdf
- 大小:316.23 KB
- 文档页数:4
长江澄通河段汊道分流比变化规律
朱博渊;黄敏;郑宇轩;秦剑豪;张春财;程永舟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卷),期】2023()2
【摘要】为探究感潮型分汊河道水动力变化规律,以长江澄通河段为对象,利用2004年洪季和2005年枯季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内部各水道两汊落、涨潮分流比随径潮强度的变化特征和机制。
结果表明:同一径流流量下各水道两汊落、涨潮分流比随相对潮位的变化取决于潮流流速在两汊间的消长速度,同一相对潮位下各水道两汊落、涨潮分流比随径流流量的变化取决于不同径潮强度对比下落潮主流流路、沿岸节点挑流作用、涨潮水位和涨潮流速。
【总页数】8页(P80-87)
【作者】朱博渊;黄敏;郑宇轩;秦剑豪;张春财;程永舟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3
【相关文献】
1.上游径流变化对长江澄通河段汊道分流比的影响
2.长江下游澄通河段通州沙汊道演变新特征
3.长江下荆江监利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演变特征分析
4.长
江扬中河段汊道分流比分析5.长江下游仪征河段汊道分流属性及航道滩槽演变机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游径流变化对长江澄通河段汊道分流比的影响姜宁林;张长宽;陈永平【摘要】通过设定上、下游水位边界条件,利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径流条件下长江澄通河段涨、落潮过程,分析了其中福姜沙、如皋沙和通州沙河段分汊河道分流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上游来流量的增加,福姜沙和如皋沙河段主汉分流比先减小后有所增大,而通州沙河段主汊分流比不断减小.分析上游来流变化对各主要汉道演变的影响表明,上游径流总量的减少使福姜沙和如皋沙主汉分流比减少,不利于河段主槽的发育;在上游水利枢纽工程“削峰”的影响下,河段各主汉的分流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使主汉更容易得到维护扣发展.【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23【总页数】5页(P33-36,42)【关键词】分流比;汊道演变;径流变化;澄通河段;长江口【作者】姜宁林;张长宽;陈永平【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11 研究背景长江河口分汊河道是在一定的水流、泥沙以及边界条件下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变化受到分流比、分沙比等条件的影响[1-2]。
开展不同径流条件下的分汊河段动力变化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寻分汊河口演变受径流变化影响的基本特征,加深对分汊河口演变规律的认识。
本文选择长江口澄通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水深、流速等资料,建立该河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不同径流条件下长江口澄通河段的涨、落潮过程,重点分析不同径流对该河段主要汊道分流比的影响,并探讨上游来水变化可能对澄通河段汊道演变产生的影响。
澄通河段位于长江口上段,西起鹅鼻嘴、东至徐六泾,全长约96 km。
河段左岸是江苏省靖江市、如皋市、南通市以及通州市,右岸是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
近年来,随着各类工程的逐步实施,澄通河段岸线已经趋于稳定,主航道基本发展为由福中水道接浏海沙水道,再到下游的通州沙东水道和狼山沙东水道[3-9]。
2001年长江泥沙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概述本期泥沙公报发布长江干、支流若干主要测站(分布情况见图1)(图1缺)2001年水沙特征值及水量、沙量的逐月分布,并将2001年的特征值与上一年及多年平均值进行比较。
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葛洲坝水库下游近坝段、荆江河段、长江口河段的冲淤变化,以及葛洲坝水库的淤积情况。
重要泥沙事件包括荆江部分河段的洲滩变化、主支汊易位、崩岸以及长江河道采沙管理。
2001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的年径流量,仅岷江高场站略大于多年平均值与上年度值,其余均小于多年平均值。
年输沙量除鄱阳湖湖口站略大于多年平均值外,其余均明显小于多年平均值(多数站还小于上年度值)。
其中嘉陵江北碚站沙量减少的绝对值最大,比多年平均值减少0.97亿吨(81%)比上年度减少0.13亿吨(36%)。
根据固定断面及水下地形图计算,葛洲坝水库库区1981-2000年累计泥沙淤积量为1.22亿立方米。
葛洲坝水库下游近坝段1981-1994年以冲刷为主,1995-2000年淤大于冲。
长江口河段1998--2001年以冲刷为主,累计冲刷量为0.43亿立方米。
二、径流量与输沙量(一) 2001年实测水沙特征值干流四站2001年实测水沙特征值见表1。
与多年平均值及2000年实测值的对比见图2、图3。
表1 2001年长江干流四站实测水沙特征值屏山水文站2001年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值大22%,比2000年小2%;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5%,比2000年小11%;含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21%,比2000年小11%;中值粒径0.014毫米,与2000年相同。
宜昌水文站2001年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值小5%,比2000年小12%;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40%,比2000年小23%;含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37%,比2000年小15%;中值粒径0.008毫米,与2000年相同。
汉口水文站2001年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值小8%,比2000年径流量小12%;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29%,比2000年小15%;含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24%,比2000年小4%;中值粒径比2000年小0.001毫米。
沪通长江大桥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及桥位比选杜德军;张胡;夏云峰;吴道文【摘要】Hutong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a key project of the newly-built Shanghai-Nantong railway and Nantong-Suzhou-Jiaxing inter-city railway, will be the longest span high way-railway bridge in the world and 3 bridge sites of Shier-wei, Shisanwei and Xijiegang in Chengtong reach of Changjiang River were primarily selected and compared from aspects of river-bed evolution,including the variation of shoreline, contour line, talweg and cross-se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cted river reach is qualified to bridge construction in general, the Shierwei cross-section is the most stable while Xijiegang cross-section is poorest in stability;taking account of the shoreline resources utilization, Shisanwei cross-section is recommended as the bridge site. Relevant study results provide technical basis to the design and decision making of Hutong Yangtze River Bridge.%沪通长江大桥是新建沪通铁路及通苏嘉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航道整治》课程考试试卷B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水资源可综合开发利用、运量大、运价低、流域分布广。
1、简述汉道浅滩的演变规律,汉道浅滩整治常采取的措施冇那些?汉道的演变规律:以汉发展、一汉衰亡,汉道兴衰交替发展。
(2分)整治时首先应选择发展的汉道为整治汉道。
(1分)(1) 通过保护节点附近河床;稳定汉道进口段边界;控制江心洲的洲头与洲尾;保护河弯稳定汉道河势。
(2) 在通航汉道采取工程措施改善汉道工程通航条件。
1. 疏浚、整治、渠化2. 3. 内裁、外裁。
4. 冋流、泡水、漩水、跌水、剪刀水等。
5. 临时性疏浚、维护性疏浚、基建性疏浚。
6. 止常浅滩、交错浅滩、复杂浅滩、 散乱浅滩。
7. 水流阻力、坡降阻力。
船(驳)队航迹带宽度、船(驳) 队间安全距离、 船(驳)队与岸安全距离。
9. 保证率频率法、综合历时曲线法。
10. 急流滩,险滩,浅滩。
二、 单项选择(20小题,每题1・5分, 1. A 2. B 3. A 4. D 5. C6. C 7・B 8・D 9・A 10. C11. C 12. A 13. A 14. A 15. C16. D 17. C 18. B 19. C 20. A三、 判断题(10小题,每题1・5分, 1. X 2. V 3. X 4. V 5. X6. X7. XX 9・V 10. •四、 简述(每题7分,共35分)共30分)共10分)(3)堵塞支汉:修建锁坝塞支强干,增加主汉流量或抬高河段水位,以增强主汉的输沙能力,耍求设计流量时:耍求航槽范围的平均流速大于不淤流速;整治流量时: 通航汶道内流速满足冲刷要求。
(4分)2、简述常用的整治线控制工程及主要作用。
常采用平面控制整治线的整治建筑物有:丁坝、顺坝、锁坝、洲头分流坝、洲尾导流坝及护岸等。
(2分)丁坝的作用:束狭窄河床、导水归槽、调增流向、改变流速、冲刷浅滩、导引泥沙。
(1分)顺坝的作用:导流,束水归槽、改变水沙流向、增大航道流速或调整水流比降、壅高水位、改善流态等。
科技成果——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技术开发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研究背景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些年来,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长江泥沙时空分布与产输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均带来了显著影响,而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对长江泥沙提出调控要求。
同时,河流工程建设和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也使长江泥沙调控具备了基本条件。
但泥沙兼具灾害性与资源性,泥沙调控与河流功能发挥之间存在着矛盾与统一,需要深入研究。
项目以揭示长江泥沙输移分布与河流开发及保护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提出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长江泥沙调控、河道演变与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总目标。
项目研究可推动河流动力学学科发展,促进长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基础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强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来水来沙过程时空变异规律(2)水沙过程变异下河床重塑过程与驱动机制(3)防洪、航运及岸滩利用等对河流系统再造的响应机理(4)长江泥沙多维耦合与协同调控的理论与方法(5)多尺度、多目标和多过程的江河湖库泥沙调控技术(6)河道治理新技术及泥沙调控下河道综合治理方案研究内容(一)强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来水来沙过程时空变异规律经初步分析,在梯级水库各级拦截作用下,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金沙江下游沙量将保持较少水平;2003-2015年三峡水库区间产沙量估计在2000万t左右。
(二)水沙过程变异下河床重塑过程与驱动机制初步揭示了山区性河流松散排列床面结构与水流阻力的耦合机制,提出了含有松散排列床沙的河道糙率尺度kv表达方法;分析表明山区性河流均匀卵石推移质输沙率总体上具有单值性,非均匀卵石推移质随泥沙补给、床沙结构调整具有多值性;阐明了强震、强人类活动影响下,山前河流剧烈演变的内因与外因基于临界起动假说,提出了山前河流演变模式和相应预测计算方法;通过淹没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特性试验,初步构建了基于水生植物-水沙运动-河床演变相互作用机制的二维河床演变数学模型;初步阐明三峡水库下游冲积河段发生长距离冲刷的主要原因是d<0.125mm泥沙补给不足;提出了河段平均的河道演变分析方法,建立了监利段平滩河槽形态与前期5年内水沙条件的量化关系;建立了荆江河段典型断面尺度的崩岸过程模拟方法;建立了紫坪铺水库作用下岷江都江堰河段二维水沙模型,并率定验证;揭示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特点,推求建立了分汊河道水力几何形态公式,建立了分汊河道概化物理模型。
长江澄通河段天生港水道近期演变及整治初探单婷婷;杜德军;吴道文【摘要】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天生港水道近年河床冲淤和水流泥沙的变化.研究表明:其进口与如皋中汉垂直,落潮流较弱,是以涨潮流为主的支汊;其冲淤变化受上游如皋中汉演变及下游横港沙变化影响;20世纪70---90年代总体表现为淤积,90年代后特别是近年上游来沙量减小,河床逐渐稳定.横港沙整治工程实施后,天生港水道中下段水流归顺,滩槽水沙交换减小,有利于河势稳定;进口附近切滩工程的实施,可改善进口的水流条件,增加落潮流,有利于天生港水道河势稳定.【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7(000)015【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长江;澄通河段;天生港水道;河床冲淤;整治【作者】单婷婷;杜德军;吴道文【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226406,南通;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10024,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10024,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天生港水道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长青沙和横港沙北侧,水道平均宽约800 m,最窄处仅330 m,最宽可达1.4 km,长近26 km,是一条以涨潮流为主的通道,进口落潮分流比一般在1%左右,涨潮分流比一般在2%左右。
根据目前天生港水道的边界条件和水流特性,将天生港水道分为2段:大李港以上为上段,长度14 km,水道两侧有固定边界,河宽变窄,床面较高,涨潮流动力较强。
受边界控制,进口与如皋中汊几乎成直角相连,中部新跃涵洞附近弯曲狭窄。
九圩港以下至任港附近为下段,长度12 km,左岸为固定边界,右侧为横港沙边滩,该段水道河势顺直,涨、落潮流动力相当。
目前天生港水道九圩港以下有天生港电厂码头及其他一系列专用码头,并具备通航设施,-5 m槽一直上延至小李港附近,天生港水道进口碾砣港-2 m槽不通,0 m 槽最窄处仅150 m。
小李港以下-5 m槽贯通,最窄处约280 m。
沉箱式深水抛石新工艺应用研究——以长江澄通河段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近年来,随着河流水系整治和综合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沉箱式深水抛石新工艺逐渐兴起并广泛应用。
本文以长江澄通河段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对沉箱式深水抛石新工艺的应用进行研究。
长江澄通河段是长江主河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其水流湍急,河床深浅不均,存在严重的冲淤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江澄通河段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得以启动。
为了加固河床,传统的抛石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采用了沉箱式深水抛石新工艺。
沉箱式深水抛石是一种将石块直接倒入河床的工艺。
与传统的抛石方法相比,沉箱式深水抛石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简化了施工工序,减少了劳动强度。
传统的抛石方法需要将石块从陆地上运输到河床,而沉箱式深水抛石只需要将石块倒入河床即可,减少了中间环节。
二是提高了抛石效率。
沉箱式深水抛石可以通过调整沉箱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来控制石块的堆积密度,从而提高抛石效率。
三是增强了抗冲力。
沉箱式深水抛石可以将石块直接沉入河床,与河床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抵抗水流的冲刷。
在实际应用中,沉箱式深水抛石新工艺在长江澄通河段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通过精确的堆石方案设计,保证了石块的堆积密度和分布均匀,有效加固了河床。
其次,在沉箱运输和倾斜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了沉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工程监测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然而,沉箱式深水抛石新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沉箱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沉箱的位置和角度,确保石块的堆积效果。
此外,由于沉箱式深水抛石是一种比较新的工艺,其应用范围和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综上所述,沉箱式深水抛石新工艺在长江澄通河段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通过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抛石效率和增强抗冲力,有效解决了长江澄通河段的冲淤问题。
长江口澄通河段流速垂线分布模式初探尹倩瑜;龚政;张长宽;杨云平【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3(000)0z2【摘要】河口段的流速垂线分布规律是径流、潮流、地形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掌握河口段流速垂线分布规律对研究河段的冲淤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分别选取长江口福姜沙河段肖山、如皋沙河段九龙港、狼山沙河段徐六泾和白茆沙河段白茆沙南水道、白茆沙北水道等5个断面,共计15条测线,收集了2004年洪季大、小潮和2005年枯季大、小潮的流速观测资料。
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适用于全水深断面的抛物线流速分布、指数流速分布和椭圆流速分布模式,经与实测流速进行相对误差比较,发现抛物线分布模式更适合于长江河口段流速垂线分布,指数分布和椭圆分布适用性基本相当。
【总页数】4页(P32-34,42)【作者】尹倩瑜;龚政;张长宽;杨云平【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相关文献】1.长江口澄通河段床沙粒度特征分析 [J], 乔红杰;杜国元;朱巧云;张志林2.从河相关系定性探讨长江口澄通河段河床演变趋势 [J], 姜宁林3.长江口澄通河段河势演变分析 [J], 姜宁林;陈永平;费锡安;张长宽4.长江口潮流速垂线分布规律研究 [J], 李文祥;张静怡;徐小明5.“射流松动泥沙”的机理及工程应用试验研究——射流引起的非均匀流全河段水面比降及垂线流速分布 [J], 黄岁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化环境下天生港水道规划治理调整方案效果研究闻云呈;罗龙洪;杜德军;夏云峰【摘要】天生港水道位于澄通河段,是一条分流比仅占1%~2%、涨潮流占优的支汊.为稳定河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水利部门对天生港水道整治进行了规划.此后随着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周边深水航道、桥梁及沿岸港口码头等诸工程的建设,河床地形发生调整,特别是华泰重工等企业位于规划切滩范围内,为适应新的水沙和工程环境,降低规划工程实施的难度,文章通过数模计算和物模试验,对原规划方案进行了深化研究.调整方案减小了天生港水道进口的切滩宽度,增加疏浚范围及深度.研究表明,调整方案实施后的效果与原方案基本一致,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6页(P293-298)【关键词】长江;澄通河段;天生港水道;横港沙;整治规划;深化研究【作者】闻云呈;罗龙洪;杜德军;夏云峰【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9;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南京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9;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9;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TV143天生港水道位于长青沙、横港沙以北,上起又来沙头,下至任港,河道全长约23.1 km,水道进口左右岸分布有华泰重工、长青沙船舶等诸多企业,捕鱼港以下建有大量的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沿程有长青沙大桥等5座跨天生港的桥梁,同时,沿岸还有碾砣港、九圩港等通江口门(图1)。
上述涉水设施需要天生港水道维持相对稳定的河势。
为稳定河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澄通河段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苏水计〔2012〕150号印发,以下简称《规划》),对天生港水道规划整治方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工程措施:结合横港沙的圈围,将又来沙及长青沙北角切滩,同时对水道上段进行疏浚,改善入流条件。
2020年12月江苏水利水文水资源Dec.2020JIANGSU WATER RESOURCES35基于实测水下地形数据的澄通河段冲淤时空分布特征徐祎凡2,栾震宇2,陈炼钢2,金秋2,陈黎明2,胡腾飞2(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2.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摘要:以长江口澄通河段为研究区,利用2006年和2012年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建立河道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长江口来水来沙现状和河段特征,分析了在三峡建坝后澄通河段水下地形的冲淤变化以及河床演变趋势,研究了澄通河段典型断面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随着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的建成蓄水,长江下游来水量变化不大,但来沙量显著降低,澄通河段在2006年至2012年间河道呈现冲刷状态,福中水道和福北水道分别发生了冲刷和淤积,浏海沙水道的深槽位置发生摆动,右侧河道变宽,天生港附近的通州沙东水道右侧深槽处于刷深状态,而狼山沙东水道河槽向左偏移明显。
关键词:长江口;澄通河段;冲淤变化中图分类号:TV1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839(2020)12-0035-04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couring and silting in Chengtong River section based on meascred underwater topographic dataXU Yifan1,2,LUAN Zhenyu1,2,CHEN Liangang1^2,JIA Qiu1,2,CHEN Liming1^2,HU Tengfei1,2(1.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210029,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c of Hydrology—Watsr Resourcss and Hydraulic Enginering,Nanjing210029,China)Abstract: Taking Chengto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cf Estuao ts l resecrch arec,碍:!!/the mecsured undematcf topographic data in2006and2012,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d of the0x1-channeC wes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low and sedirnent in the Yangtea Rivar Estuag and tha charactemstics of tha river section,tha scouring and silting changes of tha underwLar topography and tha evolution of tavivve bed in tha Chengtong reach afar tha construction of tha Three Gorges dam were analyzed,and tha changes of typicol sections in tha Chengtong reach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with tOe completion and storage ci cascade resemoir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aa Rivae represented by tOe Three Gorees Reservoie,the inflow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Oe Yangtaa Riyar had little change,but the amount of sedirne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 rivae channel of the Chengtong reach was scoured from2006to2012,and the Fuzhong and Fubai watemays were scoured and silted respectively. The position of the deep channel of the Liuhaisha watemay was oscillating,and tOe right channel was widened.The right deep channel of the Tongzhou Shadong watemay near the Tianshenggang was in the state of brushing depth, while tOe channel ot the Langshan Shadong watemay was obviously shifted to the leV.Key words:Yangtze River Estuao;Chengtong reach;sediment change收稿日期:2020-05T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5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76,51679143,51909168,51809180)作者简介:徐祎凡(1986—),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环境遥感,面源污染及河湖水沙-生态环境协变与调控研究& Email:xuyf@36江苏水利2020年12月1概述长江国第一大河口,水下地形复杂,其水动既受到上游径流,到海潮波。
长江口澄通河段河势演变分析姜宁林;陈永平;费锡安;张长宽【摘要】根据1977-2006年间长江口澄通河段实测水下地形资料,从纵向变化、横向变化以及冲淤变化3个方面分析了澄通河段近期河势演变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对-12.5 m深槽变化的影响.分析表明:澄通河段内众多沙洲变化较为频繁,其中福姜沙、如皋沙群以及通州沙平面位置的摆动以及狼山沙沙体的不断向西移动对部分河段-12.5 m深槽的稳定和贯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另外,受上游来沙量减少的影响,整个河段的河槽容积有增大的趋势,这需要在以后的河势演变分析中加以深入研究.【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7页(P106-111,116)【关键词】澄通河段;河势演变;-12.5m深槽;河槽容积【作者】姜宁林;陈永平;费锡安;张长宽【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200136;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长江口澄通河段西起鹅鼻嘴、东至徐六泾,全长约96 km。
澄通河段的左岸是江苏省靖江市、如皋市、南通市以及通州市,右岸是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
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的逐步实施,澄通河段河岸线已经趋于稳定。
主航道基本发展为由福中水道接浏海沙水道,再到下游的通州沙东水道和狼山沙东水道。
但是该河段内存在着众多的沙洲,其中福姜沙、如皋沙群、通州沙、狼山沙等沙洲仍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沙洲的不断发展变化等不利因素引起河床冲淤变化较为明显,主航道深槽摆动较为频繁,从而影响航道的稳定通航。
因此,根据现有资料研究分析长江口澄通河段河势演变的基本特征,对于今后的河势整治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历史记载,澄通河段在15—16世纪水流动力轴线还是比较顺直的,在17—18世纪初主流折向东北,直指左岸并以弧形向下运动。